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共运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宣传媒介建构象征特定意涵的“苏联符号”开展国家建设。1949年至1955年,为促进中苏关系和提升新政权认同度,中共建构象征“兄弟”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随着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共基于政治道义与自主建设的考量,开始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1957年下半年至1959年,面对国内思想混乱和生产建设高涨,“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在回归的基础上出现泛化,表现为“东风压倒西风”。中共建构“苏联符号”推进了中苏关系和国家建设,促进了民众对新中国的认同和对苏联的友好感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思想混乱、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与苏联的发展成果过分关联等消极影响。
【关键词】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苏联符号”;《人民日报》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生活在其所有方面,在其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只有借助庞大的符号体系才成为可能。”①究其缘由,是因为符号能以自身的象征功能帮助人们构筑意义世界。沿此理路思考,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自创建始,就开始运用符号建立自身的政治象征系统,以此传播政党理念和制造社会效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有通过建构源于异国经验符号的方式展开所辖区域执政的经历。例如,中共建构列宁符号以传播革命理念,②塑造文学旗手高尔基符号以寻求知识界认同社会主义文艺,③创建白求恩符号以号召人民践行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方式被延续下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建构“苏联符号”开展国家建设就是典型案例。本文所论“苏联符号”,指中共运用多种宣传媒介对苏联进行阐释,从而形成象征特定意涵的政治符号。“苏联”本义是一个国家,但在中共的建构下,它在1949年至1959年中苏友好时期的传播过程中,不同阶段象征不同的意涵,沉淀于人心,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并对当时内政治理和中苏外交起着重要作用。学界对此问题关注比较有限,④因此,本文力求通过详细考察中共建构的“苏联符号”在象征意涵上的变化,进一步揭示新中国早期中共建構“苏联符号”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时至今日中共依旧进行的政治符号建构活动提供历史启示。
为了实现这一旨趣,相较于宏大而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中共如何运用宣传媒介具体建构“苏联符号”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人民日报》作为考察重点。诚然,中共建构“苏联符号”的媒介繁多,主要有报刊、电影、音乐、广播、展览会等。当时,报纸是极其重要的传播媒介,如毛泽东所言,报纸“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①。在公开发行的范围内,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是建构“苏联符号”最重要的报纸,其对苏联的详细阐释是“苏联符号”象征意涵的权威来源。②作为日报,《人民日报》能“最迅速”地更新“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借助于日益完善的全国宣传网,《人民日报》的影响力又能“最广泛”地深入中国社会。故可以通过精细考察《人民日报》,了解中共建构“苏联符号”的具体实践。
一、初创与定调(1949—1955):“兄弟”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1949年至1955年,中共通过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宣传媒介建构象征“兄弟”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前者阐明中苏之间的友好关系,后者强调苏联本身的繁荣景象,二者构成了“苏联符号”在象征意涵上的双重维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苏联符号”的初创,同时也奠定了1949年至1959年“苏联符号”的基本象征意涵。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与苏联结盟,提出了“一边倒”外交政策。刚获得革命胜利的中共深知广泛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若广大民众能够迅速获知并认同中苏友好关系,对“一边倒”政策的顺利实施则大有裨益,毕竟两国的友好需以两国民众的友好作为重要基础。然而,此时民众对苏情绪与中共的期望大相径庭。受沙俄与晚清的历史积怨、二战后苏联对华政策和苏军在东北不良行为等现实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国内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不仅对苏联印象不佳,反而存在亲美、崇美情绪。1946年2月,甚嚣尘上的疑苏、反苏情绪一度引起全国性大规模反苏群众运动。此外,更普遍的现象是大多数民众不曾听闻苏联,头脑中毫无关于苏联的任何信息。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这种情况也无明显改善。③可见,为推进中苏关系,国内高层与基层在对苏态度上的差距亟待弥合。
另外,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外部受敌、内部待兴的局面,十分需要“可靠的同盟军”。虽然新中国拥有苏联这个“可靠的同盟军”,便于其“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但苏共和斯大林对中共依旧存在“某些猜疑”。④苏联方面的此种情绪显然构成影响中苏友好关系的风险因素,最终也不利于新中国的建设。
为扭转上述不利局面,在宣传工作上,中共自然应首先公开宣布苏联之于中国的友邦身份。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国内民众迅速知晓业已存在的中苏友好关系并引导他们认同这种关系,而且也是在向苏联表示中国全面向之靠拢的决心。早在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做总结时就提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我们和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①此后1949年至1955年中共中央关于宣传苏联的指示文件也强调应着重宣传“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团结”②,“苏联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所作伟大的全面的长期的无私的援助”③,“中苏两国人民兄弟般的深厚友谊”④。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兄弟”一词的出现,其本身属于亲属称谓,但中共将其用于对苏联的公开描述,使中苏关系覆上一层血亲色彩。后续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苏联符号”建构媒介,亦频繁使用该词阐释苏联,可见中共向外界传递中苏友好的强烈心绪。中共建构象征兄弟意涵的“苏联符号”也由此确立。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人民日报》迅速作出回应,设置相关议程,广泛建构象征兄弟意涵的“苏联符号”。对此,《人民日报》主要诉诸两条路径:一是报道中苏国家高层的互动,如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签订、中苏两国领导人友好访问等方面的报道;二是报道中苏基层的交往,如对苏联专家的援华活动、中苏个人与团体间友好交流等方面的报道。这里以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签订的报道为例来说明这一过程。 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签订的宣传报道,中共高层非常重视,专门发文规定必须“热烈庆祝和广泛宣传”的具体内容。⑤考虑到条约对中长铁路和旅顺移交中国时间之规定的敏感性,为展现中苏间的兄弟关系,避免民众形成对苏消极认知,中共又发文规定宣传基调,要求“对中苏新约的宣传应着重大处,注意说明中苏关系的整个历史,中苏新条约协定对中国的利益及其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对照,而不应孤立地去专研和讨论条约协定的每一字句,及在报纸刊物上发表对于条约协定中若干特殊规定的理由的揣测”⑥。这些文件为《人民日报》开展具体报道提供了有效指导。
1950年2月15日,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当期头版用整版篇幅刊登毛泽东、斯大林、周恩来与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的头像以及天安门和莫斯科红场图片,在第2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全文。这样的排版能给予民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他们的注意。为了引导民众依照中共的要求来理解这些图片与条约,《人民日报》特意于当期发表经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的社论《中苏友好合作的新时代》。社论回避敏感问题,“着重大处”地从“对中国的利益及其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对照”的角度阐明“这一切条约都说明了中苏同盟乃是兄弟的同盟”。⑦社论同日被全国各省市以上的重要报纸同时转载刊出,⑧其将苏联界定为兄弟的相关话语获得广泛传播。次日,《人民日报》再次刊发社论《巩固中苏兄弟同盟》表示:中苏联盟“正是列宁所说的最密切的联盟”,这个“最坚固的兄弟同盟”将使中国“迅速地”变成“强盛的工业化国家”。①此后,苏联的兄弟身份被《人民日报》反复强调,除了日常关于苏联的报道将主旨提升至中苏兄弟关系外,在条约签订纪念日,《人民日报》则通过刊登两国领导人头像照和社论声势浩大地建构象征兄弟意涵的“苏联符号”。
经过长期广泛的建构与传播,象征兄弟意涵的“苏联符号”烙印于民众头脑中,他们对苏联的友好情绪逐步形成。一个典型例子是1952年毛泽东到访乡村,一位老太婆热情地说道:“毛主席呀!您来啦!”“毛主席呀!斯大林来了没有哇?”听到这样的话语,一旁的罗瑞卿夸奖:“这位老太太还真有点国际主义精神哩!”当时随行的毛泽东保健医生对此回忆说:“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名字,在中国,包括这偏僻的小小山村里,真是妇孺皆知了。”②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因此苏联对此也保持着密切关注。《人民日报》大量刊登关于中苏友好的报道,也就是向苏联传递中国与之结盟的诚意、与资本主义国家划清界限的坚定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解苏联对中国的怀疑,推进中苏友好关系。这一时段,苏联同样通过多种媒介在其境内“集中地宣传永恒的、牢不可破的苏中友谊,中国被宣布为苏联所有盟友中最重要的盟友”③。此外,苏联还不断对华提供各项援助,在国际社会上给予中国政治支持。
虽然中共在革命年代积累了牢固的群众基础,但新政权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尚属新事物,因此,寻求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从而动员他们积极投身国家建设成为中共迫在眉睫的任务。但对民众来说,“国家是不可见的,它必被人格化方可见到,必被象征化方能被热爱,必被想象才能被接受”④。在此情况下,介绍苏联的发展成就,并通过“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⑤的逻辑引导,间接地向民众传递关于新中国美好前途的可视化阐释,是解决新政权被认同和国家建设动员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中共多次发文要求广泛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⑥,“用苏联建设成就的具体事实,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地集中地进行一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的教育”⑦,“号召人民群众认真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表现的艰苦奋斗的精神”⑧。这表明,中共开始建构象征“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⑨意涵的“苏联符号”。
依照中共的政策指示,《人民日报》大量刊载关于苏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议题的报道。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在描述苏联时经常将美国作为对照国家,通过塑造美国衰败的样貌来衬托苏联强盛的面相。这里以关于苏联政治的报道为例:在《人民日报》的话语中,苏联的国家政权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与资产阶级国家“是完全不同的”⑩;“斯大林宪法是世界最民主的宪法”①;苏联的选举,“向全世界表现了苏联人民在政治上精神上不可摧毁的团结力量”②;“苏联是世界和平的不可摧毁的堡垒”③。此外,十月革命的世界性意义,列宁、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领袖形象和光辉事迹也长期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苏联民主政治面相与《人民日报》话语下美国“虚伪”④的民主、“把戏”⑤般的选举、带有“欺骗性”⑥的宪法等政治样貌大相径庭,留给民众强烈的观感。加之《人民日报》对苏联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积极描述,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这一时段“苏联符号”又一格外耀眼的象征意涵。
伴随“苏联符号”的广泛传播,作为强盛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征服了绝大多数民众的内心,他们纷纷学习甚至崇拜苏联。曾经担任过毛泽东俄文翻译的李越然回忆说:“那时一提斯大林,一提斯大林领导的苏联,许多中国人觉得那真是‘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向苏联老大哥学习’,那时在中国是随时随地可以听到的。”⑦苏联的发展成果也令民众看到了新中国的明天,坚定了对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比如,当时在福建省福安县山下村,有老人说:“社会主义就是好,咱不知道还活到那时活不到?”也有青年人说:“要是咱们将来也能像苏联那样,不论什么事我也能干!”⑧
二、积极调整(1956—1957):“改革的国家”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共对此高度重视,指示《人民日报》进行实时报道和后续长期宣传。中共以此为契机从积极的意义上向外传递苏联改革的信息,从而建构了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这一象征意涵部分遮蔽了前一时段“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但后者并未完全“退场”,只是力度开始减弱。
为何中共此时要传递苏联改革信息从而调整“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首先,这与中苏盟友间相互支持的政治道义有密切关系。根据毛泽东的说法,“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对苏共二十大有保留意见”,会议期间也尚不知晓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但还是由《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从大局考虑给予支持”。会议结束后收到电报得知赫魯晓夫反对斯大林,在“不了解详细内容”情况下,发表社论《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笼统地表示支持”。⑨由此可见,中共对苏共二十大最初的支持显然是基于政治道义考量后的结果。 其次,中共独立自主建设的要求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毛泽东面对苏共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强制推广苏联模式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做法,在缺乏建设经验的情况下,曾号召“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⑩,但他十分清楚必须独立自主,尽量“不用或少用苏联的拐
杖”k。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对中共来说始终是一种压力,同时,随着学习苏联高潮的到来,迷信苏联的风气在国内党内逐步积蓄。意识到问题的毛泽东,敏锐地发觉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及后续波匈事件的发生是寻求突破苏联束缚转向自主建设的契机。趁着这一契机,毛泽东在组织党内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文稿修改时,教育干部们要从苏共二十大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找寻建设道路。①之后,他又借波匈事件的发生要求刘少奇“跟苏方协商:苏联是不是可以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放手,放开,让这些国家独立自主”②。既然中共高层已经在为实现独立自主建设而努力,那么在宣传工作上开始传递苏联改革信息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盟友间相互支持的政治道义和自主建设要求的共同促使下,中共通过《人民日报》开始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此后,又调整了这一时段的宣传政策,强调应当宣传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纠正缺点,改进工作,巩固内部,加强团结”③。
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人民日报》陆续刊登了赫鲁晓夫的报告,米高扬、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的发言,以及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全文等重要文件。这些报告与文件提出的一些方针政策,比如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倡议“三和路线”,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等,确实“与斯大林主持的十九大完全不同”,是“非斯大林化的”,④展示出苏联改革姿态。《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对此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
以上只是初步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后续《人民日报》刊登了两篇重量级长文《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对此作了更为深刻的建构。借助这两篇长文,《人民日报》首先指出了斯大林所犯的错误,斯大林“把他个人的权力放在和集体领导相对立的地位”“实行个人专断”“欣赏个人崇拜”,⑤“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苏联党的生活中和国家制度中的民主集中原则,破坏了一部分社会主义法治”⑥。在《人民日报》上出现针对苏联如此尖刻的话语在1956年之前是难以想象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象征兄弟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长期影响,国内民众对斯大林“充满了崇敬,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⑦。然而,此时《人民日报》刊载的这些文章给国内民众所带来的强烈心理反差,甚至苏联人也有同样的体会。据当时俄文翻译师哲回忆,苏联专家看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后认为这是批评他们的。⑧
《人民日报》所用言辞虽有些刺眼,但基调却是积极的。在起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之初,毛泽东就要求文章执笔人陈伯达持“支持苏共二十大反对个人迷信的姿态”,通过“讲一些道理”的方式,“补救赫鲁晓夫的失误”,对斯大林“既要指出他的严重错误,更要强调他的伟大功绩”,“对我党历史上同斯大林有关的路线错误,只从我党自己方面讲,不涉及斯大林”。⑨可见,《人民日报》绝非只是为了公开斯大林的错误,其更深层的考虑是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来肯定苏共二十大的改革之举。为此,借助长文,《人民日报》诉诸说理的方式,在分析斯大林犯错原因的基础上,最终积极肯定了苏共二十大“在破除关于斯大林的迷信、揭露斯大林错误的严重性、清除斯大林错误的后果方面,表现了巨大的决心和勇气”①,是“苏联共产党人和苏联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扫清思想阻碍物的一个伟大的、勇敢的斗争”②。经过此番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更加凸显。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发表后,苏联的《真理报》很快转载此文,苏共中央还特意重新校对译文出版20万册单行本。《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在《人民日报》刊登后的第二天也被《真理报》全文转载,苏共中央印发50万册单行本,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播送该文。赫鲁晓夫、莫洛托夫等人在中方代表团访苏时还当面夸赞文章写得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报刊也转载了这两篇文章,且反应积极,这在相当程度上帮助了苏联应对由苏共批判斯大林所致的社会主义阵营思想混乱问题。可见,中共从维护苏联立场和诉诸讲理方式辩证看待苏联存在的问题出发,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对这一时期巩固和发展中苏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国内,虽然《人民日报》建构象征改革意涵的“苏联符号”是从积极意义上进行的,但毕竟还是公开了苏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与此前“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反差过大,不仅引起了一部分共产党员的思想波动,③而且在“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有一些乱,比如批评共产党的人多了,党外人士比过去敢于讲话了,敢于讲我们党的缺点了”,“有一些人讲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有一些知识分子讲,美国比中国好,比苏联好”,“报纸上,小品文、讽刺文章多起来了,批评缺点,冷嘲热讽”,“人民内部闹事也发生了不少”。④
不过,也有些民众在读完《人民日报》的两篇长文后,从惊讶于苏共批判斯大林之余又回归理性认知。比如,青年诗人邵燕祥在听闻斯大林受到批判之初,“方寸已乱,不知该怎样认识”,“读了经毛泽东定稿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才稍稍定下神来”,并觉得“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没有犯斯大林那样严重的错误,这一次又及时从斯大林的错误中汲取了经验教训,这是我们中国的福分”。⑤可见,虽然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带给民众强烈冲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知晓社会主义国家应在改革中获得发展。这为该时段中共在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启动的经济社会改革奠定了舆论基础。
为更好地使象征改革意涵的“苏联符号”从舆论引导方面协助中共正在进行的经济社会调整工作,《人民日报》又趁势接连报道了苏联国内经济社会改革情况。1957年2月,为消除斯大林时期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部门管理体制的弊端,赫鲁晓夫作《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组织》报告,要求改革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如1957年3月21日的《苏联改善经济管理的新方向》,5月12日的《苏联工业和建设大改革的开端》和《苏联工业管理改组七月以前完成》,5月30日的《蘇联经济管理制度的大改革》等等。仅从这些报道的标题来看,“大改革”“新方向”等字眼折射出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面貌显而易见,这从社会经济层面烘托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氛围。 三、回归与泛化(1957—1959):“东风压倒西风”
虽然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对中共维持与苏共关系和自主改革有帮助,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思想混乱。毛泽东相信“中国不会出匈牙利那样的事情”⑥,并认为此时国内的思想混乱问题应当通过“公开民主的讨论” ①这类说服的方法来解决。然而,在后续整风中,“极少资产阶级右派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的猖狂进攻”②,令毛泽东始料未及。受极少数右派分子的煽动,一部分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工商界的中间分子发生思想动摇,一些地方还发生少数人罢工、罢课、闹事,且有蔓延之势。③1957年6月,毛泽东正式发起反右斗争,并认为“这是一场大战……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④。
短短数月,毛澤东态度迅速转变。随之,中共意识到,需要在宣传上通过“苏联的历史所显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来“驳斥资产阶级右派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反马列主义的谬论,为争取我国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而斗争”,从而“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一次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宣传教育”。⑤这意味着中共开始淡化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回归建构此前象征兄弟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希望以此扭转国内对苏联、共产党乃至社会主义的否定氛围。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与1949年至1955年间相比,这一时段“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出现了泛化态势。纵观1949年至1959年中共关于宣传苏联的文件,可以发现:1957年下半年以前,文件规定的宣传内容往往直接指向苏联本身的情况,如中苏友好团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此后,其指向更多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情况,强调宣传重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⑥“以伟大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东风压倒西风的国际斗争形势”“东方是先进的,西方是落后的”⑦“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共同高涨和胜利”⑧。从个体层面到集体层面的泛化,是这一时段中共建构“苏联符号”在象征意涵回归基础上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原本中苏间的友好被扩大至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和睦,苏联本身的强大被扩展至社会主义阵营的强盛。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和睦与强盛的局势,被毛泽东形容为“东风压倒西风”⑨,这一标语在中共宣传文件和《人民日报》中反复出现,成为该时段“苏联符号”显著的象征意涵。
为何这一时段中共需要建构象征这样一种泛化意涵的“苏联符号”?有两方面原因值得注意。一方面,虽然中共通过反右运动应对1957年国内社会出现的思想混乱,但对于“要争几十年”⑩的意识形态斗争,或许更需长期运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彻底改造。将“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泛化,对苏联的言说模糊为称赞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如此,便能让同样作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的新中国“共享”这一象征意涵,使民众在头脑中将“苏联符号”的意涵与中国紧密关联,从而传递新中国同样强盛的信息,这不失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办法。另一方面,这种泛化在后续几年得以持续也是顺应了当时国内日益高涨的建设要求。1957年下半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上逐步实施赶超战略。不久,“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为配合生产,宣传工作需要营造热情高涨的建设氛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形势也成为重要的宣传内容。为此,中共发文要求:“向干部和群众进行一次目前国内外形势的宣传教育,以便动员全民,继续鼓足干劲,巩固人民公社,……掀起新的更大的生产高潮。”①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人民日报》主要通过对以下两方面议题的长期重点报道来建构象征“东风压倒西风”意涵的“苏联符号”:一是对1957年莫斯科会议的报道;二是对苏联经济和科技成就作政治层面的解读。这些报道所体现的“东风压倒西风”主旨被渗透进其他关于苏联的各种报道之中。
1957年11月的莫斯科会议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共产党人召开的最为盛大的一次会议。面对苏共二十大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分裂倾向,这次大会的召开是“一个团结的大会,向帝国主义示威的大会”。大会签订的《莫斯科宣言》如毛泽东所认为的,就是要告诉全世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是团结的”。②《和平宣言》的签订也表明世界范围内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团结友好。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东风压倒西风”论断。
《人民日报》根据莫斯科会议的团结标识和向帝国主义示威的重要意义,极力渲染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强盛,进而建构象征“东风压倒西风”意涵的“苏联符号”。《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彰显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强盛态势的《莫斯科宣言》和《和平宣言》,之后,发表社论评价这些宣言深刻表明现在的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的力量强于帝国主义的力量”。③此外,《人民日报》将莫斯科会议和宣言所展现的社会主义强于资本主义的主旨渗入日常对苏报道中,以强化人们这一时段对苏联的认知。莫斯科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文要求重点宣传“会议的伟大意义”和“两个伟大革命宣言的重要意义”。④为顺应宣传要求,《人民日报》专门发表社论称赞:“莫斯科会议开始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兴盛的新阶段,标志着东风压倒西风的世界政治形势的伟大转折点。”⑤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频繁地对苏联经济和科技发展进行政治化解读。1957年至1959年,苏联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提前完成了第六个五年计划,还开启了国民经济发展七年计划的元年。《人民日报》比较苏联与美国的经济成就后指出:现在是“东风劲吹频传捷报”“西风日衰一片”⑥,“东风日强西风弱”⑦。在科技方面,1957年至1959年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火箭的接连成功发射,引起了《人民日报》强烈关注。相关报道充分挖掘苏联科技成就的政治意义,认为其表明“东风已经压倒西风”⑧,是“东风继续压倒西风的明证”⑨。
随着象征“东风压倒西风”意涵的“苏联符号”的广泛传播,国内民众对社会主义更加充满信心,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好形势也激励着他们积极投入生产建设。得知莫斯科会议成功签署两个宣言后,民众表示“热烈欢迎”“信心倍增”,宣言展示的社会主义胜利前景使“劳动人民生产劲头更大”。①在学习会议宣言后,许多人感叹:“今天共产主义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旧世界”②,“我们社会主义是更巩固、更团结、更强大了”③。苏联卫星的成功发射更令人们激动不已,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甚至“激动地唱起了‘东风压倒西风’的歌曲”④。 四、结语
1949年至1959年,中共通过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宣传媒介,顺应时局的要求和变化,灵活地建构并传播象征特定意涵的“苏联符号”,以此引导民众对苏联的“社会集体想象”,进而塑造了中苏友好以及国家建设迫切需要的舆论环境和政治心理。由于苏联对《人民日报》始终保持关注,由此建构的“苏联符号”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苏关系起着积极作用。
不过,中共对“苏联符号”的建构也存在一些问题。新中国之初,中共要求利用苏联的发展成果给予民众社会主义前途教育。随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宣传媒介集中建构象征兄弟和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完美意涵的“苏联符号”。中共选择建构正面象征意涵的“苏联符号”,短时间内能使民众以可感知的方式倾向性地熟悉苏联及其与新中国的关系,进而认同新政权。但是,这造成如下事实,即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苏联的发展成果作出的,进而言之,新政权的合法性需要以苏联的发展作为外在支撑。当时中共或许尚未明确意识到,为维持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苏联符号”完美的象征意涵需保持长期稳定。所以,1956年中共突然调整“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即便是在积极意义上进行的,也还是因冲击甚至消解了民众对苏联的原有认知,致使他们开始怀疑苏联,最终这种怀疑部分指向新政权,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为此,中共中央不得不发布文件要求利用苏联的发展成就来驳斥国内“反动谬论”,争取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宣传媒介又回归建构具有完美象征意涵的“苏联符号”,以应对国内的思想混乱。中共建构苏联符号在象征意涵上的回归,虽然对当时稳定社会思想、推进生产建设起了一定作用,但实际上,又一次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与苏联的发展成果过分关联起来,从长远来看,对新政权的稳固是不利的。关于这一点,从20世纪60年代中共消解1957年至1959年间“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将其视为修正主义国家时所引发的国内思想混乱,可见一斑。
“苏联符号”建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通过建构政治符号的方式开展国家建设的典型案例,对上述存在问题的思考,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执政党建构源于异國经验的符号开展国家建设是常有之事,但即便为了提高民众对政权的认同,也必须警惕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与该符号象征意涵的过分关联,因为这很可能成为动摇政权合法性的潜在危险。其次,为实现对民众的动员,执政党建构符号时往往对其象征意涵有着强烈的倾向性阐释,虽然这样容易积蓄预期的民众情绪,但再想扭转已经形成的民众情绪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些情绪还可能成为日后改革的阻力。因此,摒弃过于绝对化思维,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揭示这些符号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培育民众的理性认知,从长远来看对国家建设将更为有益。
(张帅,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苏联符号”;《人民日报》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生活在其所有方面,在其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只有借助庞大的符号体系才成为可能。”①究其缘由,是因为符号能以自身的象征功能帮助人们构筑意义世界。沿此理路思考,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自创建始,就开始运用符号建立自身的政治象征系统,以此传播政党理念和制造社会效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有通过建构源于异国经验符号的方式展开所辖区域执政的经历。例如,中共建构列宁符号以传播革命理念,②塑造文学旗手高尔基符号以寻求知识界认同社会主义文艺,③创建白求恩符号以号召人民践行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方式被延续下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建构“苏联符号”开展国家建设就是典型案例。本文所论“苏联符号”,指中共运用多种宣传媒介对苏联进行阐释,从而形成象征特定意涵的政治符号。“苏联”本义是一个国家,但在中共的建构下,它在1949年至1959年中苏友好时期的传播过程中,不同阶段象征不同的意涵,沉淀于人心,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并对当时内政治理和中苏外交起着重要作用。学界对此问题关注比较有限,④因此,本文力求通过详细考察中共建构的“苏联符号”在象征意涵上的变化,进一步揭示新中国早期中共建構“苏联符号”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时至今日中共依旧进行的政治符号建构活动提供历史启示。
为了实现这一旨趣,相较于宏大而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中共如何运用宣传媒介具体建构“苏联符号”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人民日报》作为考察重点。诚然,中共建构“苏联符号”的媒介繁多,主要有报刊、电影、音乐、广播、展览会等。当时,报纸是极其重要的传播媒介,如毛泽东所言,报纸“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①。在公开发行的范围内,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是建构“苏联符号”最重要的报纸,其对苏联的详细阐释是“苏联符号”象征意涵的权威来源。②作为日报,《人民日报》能“最迅速”地更新“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借助于日益完善的全国宣传网,《人民日报》的影响力又能“最广泛”地深入中国社会。故可以通过精细考察《人民日报》,了解中共建构“苏联符号”的具体实践。
一、初创与定调(1949—1955):“兄弟”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1949年至1955年,中共通过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宣传媒介建构象征“兄弟”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前者阐明中苏之间的友好关系,后者强调苏联本身的繁荣景象,二者构成了“苏联符号”在象征意涵上的双重维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苏联符号”的初创,同时也奠定了1949年至1959年“苏联符号”的基本象征意涵。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与苏联结盟,提出了“一边倒”外交政策。刚获得革命胜利的中共深知广泛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若广大民众能够迅速获知并认同中苏友好关系,对“一边倒”政策的顺利实施则大有裨益,毕竟两国的友好需以两国民众的友好作为重要基础。然而,此时民众对苏情绪与中共的期望大相径庭。受沙俄与晚清的历史积怨、二战后苏联对华政策和苏军在东北不良行为等现实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国内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不仅对苏联印象不佳,反而存在亲美、崇美情绪。1946年2月,甚嚣尘上的疑苏、反苏情绪一度引起全国性大规模反苏群众运动。此外,更普遍的现象是大多数民众不曾听闻苏联,头脑中毫无关于苏联的任何信息。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这种情况也无明显改善。③可见,为推进中苏关系,国内高层与基层在对苏态度上的差距亟待弥合。
另外,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外部受敌、内部待兴的局面,十分需要“可靠的同盟军”。虽然新中国拥有苏联这个“可靠的同盟军”,便于其“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但苏共和斯大林对中共依旧存在“某些猜疑”。④苏联方面的此种情绪显然构成影响中苏友好关系的风险因素,最终也不利于新中国的建设。
为扭转上述不利局面,在宣传工作上,中共自然应首先公开宣布苏联之于中国的友邦身份。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国内民众迅速知晓业已存在的中苏友好关系并引导他们认同这种关系,而且也是在向苏联表示中国全面向之靠拢的决心。早在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做总结时就提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我们和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①此后1949年至1955年中共中央关于宣传苏联的指示文件也强调应着重宣传“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团结”②,“苏联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所作伟大的全面的长期的无私的援助”③,“中苏两国人民兄弟般的深厚友谊”④。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兄弟”一词的出现,其本身属于亲属称谓,但中共将其用于对苏联的公开描述,使中苏关系覆上一层血亲色彩。后续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苏联符号”建构媒介,亦频繁使用该词阐释苏联,可见中共向外界传递中苏友好的强烈心绪。中共建构象征兄弟意涵的“苏联符号”也由此确立。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人民日报》迅速作出回应,设置相关议程,广泛建构象征兄弟意涵的“苏联符号”。对此,《人民日报》主要诉诸两条路径:一是报道中苏国家高层的互动,如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签订、中苏两国领导人友好访问等方面的报道;二是报道中苏基层的交往,如对苏联专家的援华活动、中苏个人与团体间友好交流等方面的报道。这里以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签订的报道为例来说明这一过程。 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签订的宣传报道,中共高层非常重视,专门发文规定必须“热烈庆祝和广泛宣传”的具体内容。⑤考虑到条约对中长铁路和旅顺移交中国时间之规定的敏感性,为展现中苏间的兄弟关系,避免民众形成对苏消极认知,中共又发文规定宣传基调,要求“对中苏新约的宣传应着重大处,注意说明中苏关系的整个历史,中苏新条约协定对中国的利益及其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对照,而不应孤立地去专研和讨论条约协定的每一字句,及在报纸刊物上发表对于条约协定中若干特殊规定的理由的揣测”⑥。这些文件为《人民日报》开展具体报道提供了有效指导。
1950年2月15日,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当期头版用整版篇幅刊登毛泽东、斯大林、周恩来与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的头像以及天安门和莫斯科红场图片,在第2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全文。这样的排版能给予民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他们的注意。为了引导民众依照中共的要求来理解这些图片与条约,《人民日报》特意于当期发表经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的社论《中苏友好合作的新时代》。社论回避敏感问题,“着重大处”地从“对中国的利益及其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对照”的角度阐明“这一切条约都说明了中苏同盟乃是兄弟的同盟”。⑦社论同日被全国各省市以上的重要报纸同时转载刊出,⑧其将苏联界定为兄弟的相关话语获得广泛传播。次日,《人民日报》再次刊发社论《巩固中苏兄弟同盟》表示:中苏联盟“正是列宁所说的最密切的联盟”,这个“最坚固的兄弟同盟”将使中国“迅速地”变成“强盛的工业化国家”。①此后,苏联的兄弟身份被《人民日报》反复强调,除了日常关于苏联的报道将主旨提升至中苏兄弟关系外,在条约签订纪念日,《人民日报》则通过刊登两国领导人头像照和社论声势浩大地建构象征兄弟意涵的“苏联符号”。
经过长期广泛的建构与传播,象征兄弟意涵的“苏联符号”烙印于民众头脑中,他们对苏联的友好情绪逐步形成。一个典型例子是1952年毛泽东到访乡村,一位老太婆热情地说道:“毛主席呀!您来啦!”“毛主席呀!斯大林来了没有哇?”听到这样的话语,一旁的罗瑞卿夸奖:“这位老太太还真有点国际主义精神哩!”当时随行的毛泽东保健医生对此回忆说:“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名字,在中国,包括这偏僻的小小山村里,真是妇孺皆知了。”②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因此苏联对此也保持着密切关注。《人民日报》大量刊登关于中苏友好的报道,也就是向苏联传递中国与之结盟的诚意、与资本主义国家划清界限的坚定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解苏联对中国的怀疑,推进中苏友好关系。这一时段,苏联同样通过多种媒介在其境内“集中地宣传永恒的、牢不可破的苏中友谊,中国被宣布为苏联所有盟友中最重要的盟友”③。此外,苏联还不断对华提供各项援助,在国际社会上给予中国政治支持。
虽然中共在革命年代积累了牢固的群众基础,但新政权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尚属新事物,因此,寻求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从而动员他们积极投身国家建设成为中共迫在眉睫的任务。但对民众来说,“国家是不可见的,它必被人格化方可见到,必被象征化方能被热爱,必被想象才能被接受”④。在此情况下,介绍苏联的发展成就,并通过“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⑤的逻辑引导,间接地向民众传递关于新中国美好前途的可视化阐释,是解决新政权被认同和国家建设动员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中共多次发文要求广泛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⑥,“用苏联建设成就的具体事实,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地集中地进行一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的教育”⑦,“号召人民群众认真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表现的艰苦奋斗的精神”⑧。这表明,中共开始建构象征“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⑨意涵的“苏联符号”。
依照中共的政策指示,《人民日报》大量刊载关于苏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议题的报道。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在描述苏联时经常将美国作为对照国家,通过塑造美国衰败的样貌来衬托苏联强盛的面相。这里以关于苏联政治的报道为例:在《人民日报》的话语中,苏联的国家政权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与资产阶级国家“是完全不同的”⑩;“斯大林宪法是世界最民主的宪法”①;苏联的选举,“向全世界表现了苏联人民在政治上精神上不可摧毁的团结力量”②;“苏联是世界和平的不可摧毁的堡垒”③。此外,十月革命的世界性意义,列宁、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领袖形象和光辉事迹也长期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苏联民主政治面相与《人民日报》话语下美国“虚伪”④的民主、“把戏”⑤般的选举、带有“欺骗性”⑥的宪法等政治样貌大相径庭,留给民众强烈的观感。加之《人民日报》对苏联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积极描述,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这一时段“苏联符号”又一格外耀眼的象征意涵。
伴随“苏联符号”的广泛传播,作为强盛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征服了绝大多数民众的内心,他们纷纷学习甚至崇拜苏联。曾经担任过毛泽东俄文翻译的李越然回忆说:“那时一提斯大林,一提斯大林领导的苏联,许多中国人觉得那真是‘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向苏联老大哥学习’,那时在中国是随时随地可以听到的。”⑦苏联的发展成果也令民众看到了新中国的明天,坚定了对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比如,当时在福建省福安县山下村,有老人说:“社会主义就是好,咱不知道还活到那时活不到?”也有青年人说:“要是咱们将来也能像苏联那样,不论什么事我也能干!”⑧
二、积极调整(1956—1957):“改革的国家”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共对此高度重视,指示《人民日报》进行实时报道和后续长期宣传。中共以此为契机从积极的意义上向外传递苏联改革的信息,从而建构了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这一象征意涵部分遮蔽了前一时段“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但后者并未完全“退场”,只是力度开始减弱。
为何中共此时要传递苏联改革信息从而调整“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首先,这与中苏盟友间相互支持的政治道义有密切关系。根据毛泽东的说法,“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对苏共二十大有保留意见”,会议期间也尚不知晓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但还是由《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从大局考虑给予支持”。会议结束后收到电报得知赫魯晓夫反对斯大林,在“不了解详细内容”情况下,发表社论《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笼统地表示支持”。⑨由此可见,中共对苏共二十大最初的支持显然是基于政治道义考量后的结果。 其次,中共独立自主建设的要求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毛泽东面对苏共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强制推广苏联模式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做法,在缺乏建设经验的情况下,曾号召“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⑩,但他十分清楚必须独立自主,尽量“不用或少用苏联的拐
杖”k。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对中共来说始终是一种压力,同时,随着学习苏联高潮的到来,迷信苏联的风气在国内党内逐步积蓄。意识到问题的毛泽东,敏锐地发觉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及后续波匈事件的发生是寻求突破苏联束缚转向自主建设的契机。趁着这一契机,毛泽东在组织党内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文稿修改时,教育干部们要从苏共二十大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找寻建设道路。①之后,他又借波匈事件的发生要求刘少奇“跟苏方协商:苏联是不是可以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放手,放开,让这些国家独立自主”②。既然中共高层已经在为实现独立自主建设而努力,那么在宣传工作上开始传递苏联改革信息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盟友间相互支持的政治道义和自主建设要求的共同促使下,中共通过《人民日报》开始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此后,又调整了这一时段的宣传政策,强调应当宣传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纠正缺点,改进工作,巩固内部,加强团结”③。
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人民日报》陆续刊登了赫鲁晓夫的报告,米高扬、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的发言,以及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全文等重要文件。这些报告与文件提出的一些方针政策,比如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倡议“三和路线”,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等,确实“与斯大林主持的十九大完全不同”,是“非斯大林化的”,④展示出苏联改革姿态。《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对此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
以上只是初步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后续《人民日报》刊登了两篇重量级长文《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对此作了更为深刻的建构。借助这两篇长文,《人民日报》首先指出了斯大林所犯的错误,斯大林“把他个人的权力放在和集体领导相对立的地位”“实行个人专断”“欣赏个人崇拜”,⑤“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苏联党的生活中和国家制度中的民主集中原则,破坏了一部分社会主义法治”⑥。在《人民日报》上出现针对苏联如此尖刻的话语在1956年之前是难以想象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象征兄弟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长期影响,国内民众对斯大林“充满了崇敬,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⑦。然而,此时《人民日报》刊载的这些文章给国内民众所带来的强烈心理反差,甚至苏联人也有同样的体会。据当时俄文翻译师哲回忆,苏联专家看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后认为这是批评他们的。⑧
《人民日报》所用言辞虽有些刺眼,但基调却是积极的。在起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之初,毛泽东就要求文章执笔人陈伯达持“支持苏共二十大反对个人迷信的姿态”,通过“讲一些道理”的方式,“补救赫鲁晓夫的失误”,对斯大林“既要指出他的严重错误,更要强调他的伟大功绩”,“对我党历史上同斯大林有关的路线错误,只从我党自己方面讲,不涉及斯大林”。⑨可见,《人民日报》绝非只是为了公开斯大林的错误,其更深层的考虑是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来肯定苏共二十大的改革之举。为此,借助长文,《人民日报》诉诸说理的方式,在分析斯大林犯错原因的基础上,最终积极肯定了苏共二十大“在破除关于斯大林的迷信、揭露斯大林错误的严重性、清除斯大林错误的后果方面,表现了巨大的决心和勇气”①,是“苏联共产党人和苏联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扫清思想阻碍物的一个伟大的、勇敢的斗争”②。经过此番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更加凸显。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发表后,苏联的《真理报》很快转载此文,苏共中央还特意重新校对译文出版20万册单行本。《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在《人民日报》刊登后的第二天也被《真理报》全文转载,苏共中央印发50万册单行本,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播送该文。赫鲁晓夫、莫洛托夫等人在中方代表团访苏时还当面夸赞文章写得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报刊也转载了这两篇文章,且反应积极,这在相当程度上帮助了苏联应对由苏共批判斯大林所致的社会主义阵营思想混乱问题。可见,中共从维护苏联立场和诉诸讲理方式辩证看待苏联存在的问题出发,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对这一时期巩固和发展中苏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国内,虽然《人民日报》建构象征改革意涵的“苏联符号”是从积极意义上进行的,但毕竟还是公开了苏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与此前“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反差过大,不仅引起了一部分共产党员的思想波动,③而且在“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有一些乱,比如批评共产党的人多了,党外人士比过去敢于讲话了,敢于讲我们党的缺点了”,“有一些人讲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有一些知识分子讲,美国比中国好,比苏联好”,“报纸上,小品文、讽刺文章多起来了,批评缺点,冷嘲热讽”,“人民内部闹事也发生了不少”。④
不过,也有些民众在读完《人民日报》的两篇长文后,从惊讶于苏共批判斯大林之余又回归理性认知。比如,青年诗人邵燕祥在听闻斯大林受到批判之初,“方寸已乱,不知该怎样认识”,“读了经毛泽东定稿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才稍稍定下神来”,并觉得“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没有犯斯大林那样严重的错误,这一次又及时从斯大林的错误中汲取了经验教训,这是我们中国的福分”。⑤可见,虽然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带给民众强烈冲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知晓社会主义国家应在改革中获得发展。这为该时段中共在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启动的经济社会改革奠定了舆论基础。
为更好地使象征改革意涵的“苏联符号”从舆论引导方面协助中共正在进行的经济社会调整工作,《人民日报》又趁势接连报道了苏联国内经济社会改革情况。1957年2月,为消除斯大林时期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部门管理体制的弊端,赫鲁晓夫作《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组织》报告,要求改革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如1957年3月21日的《苏联改善经济管理的新方向》,5月12日的《苏联工业和建设大改革的开端》和《苏联工业管理改组七月以前完成》,5月30日的《蘇联经济管理制度的大改革》等等。仅从这些报道的标题来看,“大改革”“新方向”等字眼折射出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面貌显而易见,这从社会经济层面烘托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氛围。 三、回归与泛化(1957—1959):“东风压倒西风”
虽然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对中共维持与苏共关系和自主改革有帮助,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思想混乱。毛泽东相信“中国不会出匈牙利那样的事情”⑥,并认为此时国内的思想混乱问题应当通过“公开民主的讨论” ①这类说服的方法来解决。然而,在后续整风中,“极少资产阶级右派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的猖狂进攻”②,令毛泽东始料未及。受极少数右派分子的煽动,一部分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工商界的中间分子发生思想动摇,一些地方还发生少数人罢工、罢课、闹事,且有蔓延之势。③1957年6月,毛泽东正式发起反右斗争,并认为“这是一场大战……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④。
短短数月,毛澤东态度迅速转变。随之,中共意识到,需要在宣传上通过“苏联的历史所显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来“驳斥资产阶级右派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反马列主义的谬论,为争取我国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而斗争”,从而“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一次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宣传教育”。⑤这意味着中共开始淡化建构象征改革的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回归建构此前象征兄弟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意涵的“苏联符号”,希望以此扭转国内对苏联、共产党乃至社会主义的否定氛围。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与1949年至1955年间相比,这一时段“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出现了泛化态势。纵观1949年至1959年中共关于宣传苏联的文件,可以发现:1957年下半年以前,文件规定的宣传内容往往直接指向苏联本身的情况,如中苏友好团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此后,其指向更多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情况,强调宣传重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⑥“以伟大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东风压倒西风的国际斗争形势”“东方是先进的,西方是落后的”⑦“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共同高涨和胜利”⑧。从个体层面到集体层面的泛化,是这一时段中共建构“苏联符号”在象征意涵回归基础上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原本中苏间的友好被扩大至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和睦,苏联本身的强大被扩展至社会主义阵营的强盛。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和睦与强盛的局势,被毛泽东形容为“东风压倒西风”⑨,这一标语在中共宣传文件和《人民日报》中反复出现,成为该时段“苏联符号”显著的象征意涵。
为何这一时段中共需要建构象征这样一种泛化意涵的“苏联符号”?有两方面原因值得注意。一方面,虽然中共通过反右运动应对1957年国内社会出现的思想混乱,但对于“要争几十年”⑩的意识形态斗争,或许更需长期运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彻底改造。将“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泛化,对苏联的言说模糊为称赞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如此,便能让同样作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的新中国“共享”这一象征意涵,使民众在头脑中将“苏联符号”的意涵与中国紧密关联,从而传递新中国同样强盛的信息,这不失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办法。另一方面,这种泛化在后续几年得以持续也是顺应了当时国内日益高涨的建设要求。1957年下半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上逐步实施赶超战略。不久,“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为配合生产,宣传工作需要营造热情高涨的建设氛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形势也成为重要的宣传内容。为此,中共发文要求:“向干部和群众进行一次目前国内外形势的宣传教育,以便动员全民,继续鼓足干劲,巩固人民公社,……掀起新的更大的生产高潮。”①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人民日报》主要通过对以下两方面议题的长期重点报道来建构象征“东风压倒西风”意涵的“苏联符号”:一是对1957年莫斯科会议的报道;二是对苏联经济和科技成就作政治层面的解读。这些报道所体现的“东风压倒西风”主旨被渗透进其他关于苏联的各种报道之中。
1957年11月的莫斯科会议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共产党人召开的最为盛大的一次会议。面对苏共二十大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分裂倾向,这次大会的召开是“一个团结的大会,向帝国主义示威的大会”。大会签订的《莫斯科宣言》如毛泽东所认为的,就是要告诉全世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是团结的”。②《和平宣言》的签订也表明世界范围内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团结友好。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东风压倒西风”论断。
《人民日报》根据莫斯科会议的团结标识和向帝国主义示威的重要意义,极力渲染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强盛,进而建构象征“东风压倒西风”意涵的“苏联符号”。《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彰显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强盛态势的《莫斯科宣言》和《和平宣言》,之后,发表社论评价这些宣言深刻表明现在的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的力量强于帝国主义的力量”。③此外,《人民日报》将莫斯科会议和宣言所展现的社会主义强于资本主义的主旨渗入日常对苏报道中,以强化人们这一时段对苏联的认知。莫斯科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文要求重点宣传“会议的伟大意义”和“两个伟大革命宣言的重要意义”。④为顺应宣传要求,《人民日报》专门发表社论称赞:“莫斯科会议开始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兴盛的新阶段,标志着东风压倒西风的世界政治形势的伟大转折点。”⑤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频繁地对苏联经济和科技发展进行政治化解读。1957年至1959年,苏联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提前完成了第六个五年计划,还开启了国民经济发展七年计划的元年。《人民日报》比较苏联与美国的经济成就后指出:现在是“东风劲吹频传捷报”“西风日衰一片”⑥,“东风日强西风弱”⑦。在科技方面,1957年至1959年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火箭的接连成功发射,引起了《人民日报》强烈关注。相关报道充分挖掘苏联科技成就的政治意义,认为其表明“东风已经压倒西风”⑧,是“东风继续压倒西风的明证”⑨。
随着象征“东风压倒西风”意涵的“苏联符号”的广泛传播,国内民众对社会主义更加充满信心,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好形势也激励着他们积极投入生产建设。得知莫斯科会议成功签署两个宣言后,民众表示“热烈欢迎”“信心倍增”,宣言展示的社会主义胜利前景使“劳动人民生产劲头更大”。①在学习会议宣言后,许多人感叹:“今天共产主义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旧世界”②,“我们社会主义是更巩固、更团结、更强大了”③。苏联卫星的成功发射更令人们激动不已,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甚至“激动地唱起了‘东风压倒西风’的歌曲”④。 四、结语
1949年至1959年,中共通过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宣传媒介,顺应时局的要求和变化,灵活地建构并传播象征特定意涵的“苏联符号”,以此引导民众对苏联的“社会集体想象”,进而塑造了中苏友好以及国家建设迫切需要的舆论环境和政治心理。由于苏联对《人民日报》始终保持关注,由此建构的“苏联符号”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苏关系起着积极作用。
不过,中共对“苏联符号”的建构也存在一些问题。新中国之初,中共要求利用苏联的发展成果给予民众社会主义前途教育。随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宣传媒介集中建构象征兄弟和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完美意涵的“苏联符号”。中共选择建构正面象征意涵的“苏联符号”,短时间内能使民众以可感知的方式倾向性地熟悉苏联及其与新中国的关系,进而认同新政权。但是,这造成如下事实,即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苏联的发展成果作出的,进而言之,新政权的合法性需要以苏联的发展作为外在支撑。当时中共或许尚未明确意识到,为维持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苏联符号”完美的象征意涵需保持长期稳定。所以,1956年中共突然调整“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即便是在积极意义上进行的,也还是因冲击甚至消解了民众对苏联的原有认知,致使他们开始怀疑苏联,最终这种怀疑部分指向新政权,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为此,中共中央不得不发布文件要求利用苏联的发展成就来驳斥国内“反动谬论”,争取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宣传媒介又回归建构具有完美象征意涵的“苏联符号”,以应对国内的思想混乱。中共建构苏联符号在象征意涵上的回归,虽然对当时稳定社会思想、推进生产建设起了一定作用,但实际上,又一次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与苏联的发展成果过分关联起来,从长远来看,对新政权的稳固是不利的。关于这一点,从20世纪60年代中共消解1957年至1959年间“苏联符号”的象征意涵,将其视为修正主义国家时所引发的国内思想混乱,可见一斑。
“苏联符号”建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通过建构政治符号的方式开展国家建设的典型案例,对上述存在问题的思考,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执政党建构源于异國经验的符号开展国家建设是常有之事,但即便为了提高民众对政权的认同,也必须警惕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与该符号象征意涵的过分关联,因为这很可能成为动摇政权合法性的潜在危险。其次,为实现对民众的动员,执政党建构符号时往往对其象征意涵有着强烈的倾向性阐释,虽然这样容易积蓄预期的民众情绪,但再想扭转已经形成的民众情绪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些情绪还可能成为日后改革的阻力。因此,摒弃过于绝对化思维,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揭示这些符号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培育民众的理性认知,从长远来看对国家建设将更为有益。
(张帅,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