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媒体采编人员核心竞争力研究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150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融媒时代初临之际,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基于木桶理论,以采编这一传统媒体职业为例,通过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三大过程对传统媒体与新形势下融合媒体的技术变革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对融媒时代下的采编技术要求和与之带来的工作方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融媒时代的采编工作已经渐渐发展成为采集、加工和传播结合的模式,网络、高科技设施和新型软件的普及是新模式产生的原因。笔者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消除各种短板、提高媒体从业人员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木桶理论 融媒时代 采编 核心竞争力
  当前处于信息科技革命的爆炸式变革时期,随着电子产品与信息技术——即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单一媒体的效应正在被不断削弱。事实上,任何信息的传递已经开始多渠道并出现立体趋势。这些多渠道的传播方式渐渐出现互相融合的趋势,那么新时代下的传媒人如何提高在媒体中的核心竞争力呢?笔者以采编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传播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木桶理论与传播技术的关联
  1、木桶理论与推论
  木桶理论的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2、传播从业人员的木桶效应
  如果把传播技术人员比作一个木桶,可以假设有若干木板,而对一个采编人员来说,则有4块:①现场能力;②文字功底;③对传播设施的掌握能力;④经验与知识的沉淀。
  事实上,现在媒体已经习惯立体的传播,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同时为电视台、报纸、网络甚至手机终端提供信息。比如一个合格的采编人员,就必须掌握上述4块木板上的所有技能,任何一方面缺乏都将导致他的竞争力被削弱。
  二、融媒时代传播从业人员所需掌握的技术
  1、信息处理的技术要求
  这一时期的采编人员大多是接到电话或得到预约而进行信息采集,除却现场直播以外,他们必须带着资料回到办公室,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提炼,这就要求他们的文字加工能力非常强。在无纸化办公之前,他们需要掌握的是打字机技术,在电脑普及之后则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粗通和对文档处理的精通。有些单位则需要给画面添加字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计算机的热潮。在媒体从业人员而言,学习计算机是为了更好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在普及计算机之前,资深编辑每日能编审7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而在WORD被广泛运用后,这个数目翻了一番。
  融媒时代的采编人员在处理信息时的手段更加丰富,所要求掌握的技能也更多。他们必须能够精通很多软件,比如视频分割、文字检索、音频文件的降噪处理等等。甚至在某些电视新闻中,因为缺乏视频资料,采编人员不得不设计出动画来模拟当时的图像。这些众多的软件和日益增加的突发事件,使多面手将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以网络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为例,对他们的信息处理流程进行简单分析。在获取视频、文字资料的基础上,采编人员首先要对视频进行分割,这就需要利用到专业的软件,有时必须精确到微秒。在剔除一些不必要的镜头后对视频进行拼接,随后设计字幕,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进行滚动。最后,以文字载体形式准确地描述该事件。当网民在新闻门户网站看到这个新闻时,它是一个有图像、有文字的综合式新闻,有的网站还会提供在线评论,让网民能够互动。
  如果一个采编人员在信息加工时只会操作WORD文档,而对其他软件的应用能力有限,那么其他软件的应用能力就成为了这位采编人员木桶上的那块短板。
  2、信息传播的技术要求
  传统媒体的传播平台大致有纸质载体、广播、电视、图画等。
  以报纸的整版广告为例,采编必须先按照开发商提供的资料和自己采集的相关信息准备好文案,让美编设计与之契合的图案,再通过编校后提交给制片。制片提交菲林之后还需要采编来核查校对,最后才能交付印刷厂印刷。印刷出来的广告由该媒体进行派放,订阅的读者可以阅读到,考虑到诸如阅览室和随机丢弃的报纸,阅读的群体无形中被放大了。
  通过这个例子不难发现,在融媒时代来临之前,传播的手段是单一的,其工作重点依旧是信息的加工而非传播本身。
  融媒时代的传播是立体的,也是网络的。数字环境下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下面通过出版业来分析融媒时代的信息传播。
  CrossRef的首席执行官Ed Pentz是这样描述融媒时代的出版业:“所有的东西都是在线的——如果不是,它就不可能存在;所有的东西都是互联的——如果不是,它也不可能存在。①”从成果利用的角度看,读者到图书馆查阅所需信息的方式已经基本被淘汰了,这种方式受到利用各种网络搜索工具在屏幕上浏览的挑战。
  安徽大学电子图书馆就是一个例证,安大数字图书馆已经入藏中文电子图书56.2万种,112.4万册,外文电子图书4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7000多种(其中现刊3000余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国内外数据库系统30多种(按出版商计算)。大型数据库有:Elsevier、EBSCO、Springer-Link、PQDD(北美博硕士论文库)、部分美国学协会数据库和John Wiley数据库、OCLC基本组数据库、BA、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国研网等。安大的自建特色数据库还收录了徽学研究、馆藏古籍电子书、安大博硕士论文、馆藏电子出版物目录等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资源面向全校师生24小时开放,部分资源还与兄弟院校共享,面向全省高校开放②。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期刊的采编人员必须精通数字出版技术。目前大多数期刊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子期刊,这些电子期刊大致被分成3类。第一类是普通意义上的电子期刊,即传统期刊被赋予了在网络传播的意义,也就是纸质期刊在网络上的延伸。第二类是半电子期刊,即发行的纸质期刊中附带光盘,电子期刊中也有声像资料。第三类是纯粹的电子期刊,直接发行于网络,行为没有载体制约,其中可以添加超链接和视频,其形式更加活泼。
  融媒时代下的采编人员则必须掌握这些技能。如果没有,他们只能单纯地进行文章上传之类的工作,这也就是他们水桶上的短板之一。
  3、采集、加工、传播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采集、加工、传播三个阶段的工作是明确分离的,它们有着各自的流程,每一项工作都是相对独立的。首先,采编人员去现场通过采访、摄像获取第一手资料;其次,回到办公室后,对速记的文字、摄像的音影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这些被加工处理过后的信息通过各自的平台被释放出去。
  在这个时期采编强调的是专项精通,一个现场经验丰富的采编往往能独挡一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各自的媒体中拥有一席之地。
  在融媒时代,传统的三大阶段很多已经被融合了,它们的相对性已经被打破,各阶段的工作已经混淆在一起。
  以2010年11月27日23:50上海金山区塑料厂发生的火灾为例,研究采编人员是如何将这三个阶段的相对独立性打破的。首先是采编从网络或电话等方式中获得事故信息,于是立刻奔赴现场。由于是在深夜,大火应该非常明显,在离事故发生地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采编就可以用iPhone手机来拍摄火光以及围观人群,并同步以电子邮件形式传回到电视台和网络上。为了时效性,电视台可以立刻在午夜新闻里直接用上这段视频,然后再对其进行加工,汇同以后的其他资料进行整合,用于次日的早间新闻中。
  传送了视频之后,采编人员抵达现场采访指挥灭火的消防官兵,询问火势、人员伤亡和事故原因,并拍摄若干照片,之后仍然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将这些文字和图片发布到报社,这样火灾的新闻就可以及时出现在次日晨报预留的版面上。同时,更新的视频也已经被拍摄下来,与之契合的文字随着采访的深入而产生,这些整合好的资料被传至网络。因为时效性而抢播的初次报道之后的深入报道也就持续播出,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提高。
  三、融媒时代下媒体从业人员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1、扭转观念错误,消除观念短板
  以往的媒体从业人员有着独家性、权威性等优越感,尤其是采编被冠以“无冕之王”,使得其采集信息过程中往往高高在上,忽略了一些群众可以提供的细节。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高档电子产品的普及,融媒时代的媒体从业人员不断受到挑战。“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大量的新闻图片、视频的制作者已经不是专业的采编人员,而是一个碰巧路过事发地点的路人甲,他用自己的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或一段视频。这些非专业群体所拍摄的资料往往存在着最佳的时效性。很多媒体不得不为此付费,以换取抢播权。
  在这种环境下,采编必须扭转以往的优越感和权威性。在采集信息时应该广泛的联系群众,积极寻找相关资料。
  2、加强资金投入,消除设施短板
  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与新的科技产品打交道。媒体不得不在这方面注入更多的资金,购买新型的电子产品和软件。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拥有这些设施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就采编人员而言,摄像机、无线互联的手机、快捷的交通工具都是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同样的,更先进的声像加工器材,更高速的媒体服务器,都是融媒时代不可或缺的设施。
  3、积极组织培训,消除技术短板
  媒体从业人员不但要拥有好的设施,更要学会如何去掌握和更好地利用。对采编人员来说,相对于iPhone、摄像机、笔记本、网络检索这些比较容易学习的技术,CAD、平面设计、视频分割、网络推广技术的学习难度要大一些。
  媒体应该组织专业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的让采编人员学习到新的技能,而这些新技能折射在媒体上的效应是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强化了媒体的立体传播功能。同时,传统采编技能的培训也不能忽视。专业的采编人员依然要能做到好的现场反应和扎实的文字功底。
  融媒时代已经到来,以前许多的非必备技能已经成为媒体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那些专精某几项技能的媒体从业人员依旧会展现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①Ed Pentz.CrossRef is in the scale[J].learned publishing,2006,19(4):250-258
  ②安徽大学图书馆,本馆概况/本馆简介[EB/OL].(2003-07-18)[2010-11-28] http://www.lib.ahu.edu.cn/modules.php?name=bggk
其他文献
“绘画美”是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三个原则之一。文章通过对“绘画美”和“格律”两个概念的剖析从两个方面对这一原则提出质疑:一是质疑“词藻”作为“绘画美”特征的合理性;
【正】 雁北地区地处晋北高原,土地广阔,矿藏丰富,有着发展农、林、牧、副、渔以及农村工商业等多种经营的优越条件。但是,由于长期教育落后,中等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失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进行身份认同的指纹,也是其发展求变的精神命脉。文化的创新发展首先要刷新文化主体的思维,提高原创能力;其次要将文化的求新求变落实到个体现实的生存境遇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一个执政党的创新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当今所承担的伟大历史任务所决定的。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