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熹的蒙童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他强调知行合一,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环境的引导作用,看重道德教育和学习兴趣,整套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而当今家庭教育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现状,如:家长忽视儿童行为习惯教育、身心发展规律、环境熏染作用和道德教育等,这些现状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低效。以朱熹蒙养思想辅助家庭教育,可以使家长秉持立足生活、循序渐进、环境引导、修身为本和妙趣横生的思想观念,增强当代家庭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朱熹蒙养思想;家庭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8-0019-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8.004
我国家庭教育传统悠久。先秦礼法,汉代家法,再到六朝家训、家规都对家庭教育有深刻见解和专门论述。习近平同志也推崇家风建设。2013年10月31日,他提到 “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从古代圣贤到现今国家领导人,都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国如此深厚的家园文化底蕴,却未能在当下得到良好运用,使家庭教育出现些许舛误。针对这一现象,不妨借朱熹蒙养思想,做以浅析,襄助家长,优化家教,由此树立新时代良好家风。
一、朱熹蒙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有关蒙学的教育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门针对儿童编写的启蒙读物;二是和他人书信往来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1]。研读朱熹著作,可知朱熹蒙养教育思想之精髓。
(一)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蒙学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中一份绚丽的瑰宝,在蒙学教育中处于不败地位的是 “力行”,即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孔子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当对一个人做出评价的时候,不能仅听其言谈,还要观其行为,即“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治长》)[2]。朱熹思想与孔子相似,蒙学内容以“行”为主[3],以《童蒙须知》为例,朱熹把童蒙之学,分为五部分:衣冠整齐、言语步调、打扫涓洁,最后才是读书写字[4]。细观《童蒙须知》,几乎都与儿童的日常活动相关,书本知识仅占一点,充分佐证朱熹对在儿童少时“力行”学习的肯定。稚子年幼,当教师给予单一说道时,他们很难理解并赋予实践,唯有教会他们身体力行,才会在“行”中求“知”。例如在规范衣冠和言行步调时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打扫涓洁时“明人伦”;在侍兄、侍父、侍长的过程中懂得尊长守礼。儿童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形神合一,就会养成良好习惯。
(二)着重发展规律,由浅入深
朱熹注重针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针对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他把童蒙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胎教、乳母之教和小学教育[5]。这三阶段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第一阶段的胎教,即针对儿童尚有灵识、肉体却未诞生的特点,对儿童进行陶冶教育。朱熹引用周文王的故事,其母在孕期,“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而后文王出生,“生而圣明,太妊教一而识百” [6]。朱熹认为古之孕妇,应习文王之母,于内舒心养性;于外恪守言行,为孩子提供好的胎教。第二阶段的乳母之教,即针对儿童喜欢模仿周围人物的特点,对其进行言传身教,创立基本认知。自古达官之家便有乳母这一职业,朱熹说:“乳母不良非惟败乱家法,兼令所饲之子性行亦类之。” [7]乳母之教既是胎教的延续,也为以后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的小学教育,针对小学儿童虽能读书但理解能力未健全的特点,朱熹把小学的目的定义为培养“圣贤坯璞”,教育内容“知之浅而行之小”。朱熹说:“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恭,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8]对于小学来说,读书写字并非重点,重要的是通过做一些简易的杂事,养成基本的品德。以上三个阶段,从初步陶冶到形成认知,再到赋予实践,环环相扣,揭示了朱熹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基层教育,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循序渐进教育的思想。
(三)重视环境引导,以景怡情
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感染性。儿童出生后至成年前,会对父母形成天然的依赖,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行为从而生成自己的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为了让儿童有一个好的学习对象,朱熹指出环境的重要性。首先,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应言传身教,让儿童通过向父母学习,形成良好品行。其次,父母可以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讲述成功人物的典型事例,为儿童塑造正面榜样。正如朱熹所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志伊尹之所志,学颜渊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9]最后,朱熹十分看重社会风俗的重要性,他认为天下应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 [10],在朱熹为官期间,每到一处,必敦厚风俗,广纳贤才。在家庭教育中,朱熹以“孟母三迁”为例,刻画了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当代父母应以此明鉴,为幼儿挑选好的生活环境。与正面榜样相对应的反面教材,朱熹认为应该“禁防”,防止儿童目看、耳听,对他们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他说:“小学书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禁防处。”[11]
(四)看重修身为本,以俭养德
自古便有“寒窗苦读”“寒门出学子”的警句,修身养德远比奢华享乐更为重要。朱熹引用孔子之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12]告知儿童,好学的人不在意吃饭是否吃饱,居住是否安逸,但在意说话做事是否谨慎有道。朱熹曾摘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3]告之学生,学习要秉其心志,不畏劳累。除此之外,在《小学》一书中,朱熹对儿童衣着服饰有更为精确的描述。认为儿童应“不裘不帛,不屦絇”[14],即稚子不穿华贵的衣服,不带华美的装饰,克勤克俭。朱熹认为童蒙应当以提高内心高度为本,外表的华丽并不适用于童蒙,家长在进行教育时要分清主次。并且,当儿童自小学会勤俭,这项美德将会沿用一生,长大后会避免骄奢淫逸的生活,为人“清如水,不攀比,不奉权”。 (五)珍视趣味教育,因势利导
稚子年幼,进行家庭教育时,唯有符合兴趣,才会引起其注意,进而学习。朱熹在《小学》中引用伊川程先生的話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15]即当教师教授的内容没有意味和趣味时,学生必定不愿去学习。朱熹的趣味性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教育内容上的有趣。朱熹的著述收录了大量的名人故事,从尧舜禹的事迹到孔孟这些大儒,人物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的教育重点也包罗万象,有教授礼仪的、有传授品德的、还有规范行为的等等。当儿童通过对故事产生兴趣,激起学习动力,就能更容易在无形之中将知识内化成言行标准。其次,是教材上的有趣。因为幼儿年龄小的特点,朱熹把针对儿童的著作,例如《训蒙绝句》等,写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其编写用韵语、对偶的形式,将程朱理学深奥的观点化为七言绝句,使儿童可读、可背、可唱。最后,是教育形式上的有趣。朱熹教育并不局限于课堂,如《童蒙须知》主要讲述儿童课外的言行规范对长辈的尊敬守礼。朱熹十分看重音乐舞蹈融入课堂,他说“预且教之歌舞”,为了学生更好的、富有趣味的学习,可以将歌舞融入课堂,因为音乐舞蹈对儿童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教育体系中,学生需要毕业证证明自己的文化水平,教师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核获得从业资格,但家长——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却没有正规培训来规范其行为。很多家长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的他们在家庭教育中会产生不少错误的观念与行为。
(一)忽视行为习惯教育
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正是过于爱护孩子,“爱”变成了“害”。很多家长希望子女尊敬懂礼、品学兼优,却省去了儿童在家实践经历的一部分,没有做到言行一致。例如,家长希望孩子表现得懂事,教孩子记背“在外要尊敬长辈,懂礼貌”“有客人来时要叫人、拿点心”“出门不随地丢纸屑”等行为准则,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并不规范其行为习惯,期望儿童舒适自在便好。祖辈不要求儿童侍奉自己,反而是为儿童事无巨细地伺候到手的情况居多;在家时家长并不要求儿童把垃圾丢在纸篓里,而是儿童随地丢,家长随地扫的情况居多。长久以来,儿童大脑所接收的知识与身体所做出的行为不一致,知行不合一,即使空有一身道德理论,也不会运用于实践,反而因为错误行为导致习惯变差,终身受累。
(二)忽略身心发展规律
家长希望子女日后成为人中龙凤无可厚非,但现今很多家长对儿童的期望超过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家长期望一步到位地把知识灌输给儿童,就好似可以让儿童提前学完所有课程。在学业上,0—3岁幼儿家长希望儿童提早进入幼儿园学习日常知识;3—6岁幼儿家长找各种关系将儿童塞进小学,学习书本理论。家长总是想为儿童提供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甚至有的要跨越几个阶段。在道德品质中,家长也会忽视儿童的年龄特点,提出成人的道德要求,在儿童年纪尚小时便要求他们在交往中懂得分享、谦让、移情等,当儿童无法做到这些要求时便认为儿童是不会体贴人、不懂事。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尚低,家长单方面的灌输式教育并不能被儿童接受,儿童不仅不会发展能力,还会使天性被压抑,产生挫败感,并在以后真正要学习某项能力的时候产生厌学心理。
(三)疏漏环境的熏染作用
当今,一些家长看重儿童学业上的成绩,却忽视了榜样对儿童的激励作用、环境对儿童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在家庭中,很多家长严以待人,宽以待己,要求子女好好看书、不许分心,自己却在家打游戏、看小说,没有给子女营造一个正面榜样。通过日积月累的相处,家长的言行会感染儿童,儿童就对电视、游戏、小说产生好奇,因而去尝试。作为家长,都很难控制自己上网行为,何况是孩子,当有了几次尝试之后,儿童就会沉迷之中,无法自拔。其次,周围环境对儿童熏陶作用也常常被家长忽视。在儿童生活的社区中,有一些好的、适合儿童的活动,并没有被家长利用起来。儿童在家中闭门不出,无法接受到社区大环境的浸染,白白浪费了很多学习、社交机会。最后,对于影响儿童的反面素材,家长也没有加以禁防。例如,家长没有对儿童爱看的动画片进行严格把关,一般是放任儿童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很多陪伴孩子的动画片,都有传达出暴力倾向和懒散的生活态度,沉迷其中的儿童会因此产生错误认知。
(四)丢失以俭养德的传统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GDP水平日渐提高,每个家庭对孩子的生活条件都倾注了很多。在物质需求上,一些家长认为自己身处童年时,很多东西都没有拥有过,而现在有能力进行物质消费时,就想要加倍满足孩子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家长给孩子穿上最暖的衣服,玩上最好的玩具,住上最温暖的房间。在精神需求上,家长看不得儿童受一点委屈,采用温室教育,把外来的压力与儿童隔绝,使儿童处在“不食人间烟火”的环境里,心灵得不到成长。家长把提供物质与精神的享受当成了对儿童爱的一种方式,而忽视了儿童的品德教育。要知道,家长的万般呵护并不能保证孩子安稳潇洒度过一生,而当一个孩子有了好的品德修养时,可以受益一生。
(五)教学模式单一
现今,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形式单一。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多是一些简明扼要的概括性语言。由于家长和幼儿的年龄差,幼儿很难理解,反而会在家长进行教育时被其他事情轻易吸引。其次,在教育方式上,家长以灌输的方式将成人固有的观念强加在儿童身上。家长忽视孩子的心理特点,把儿童当作自己的附庸,站在自己的教育立场对儿童进行教育,往往收效甚少。最后在教育形式上,家长将游戏活动与教育隔绝,在陪幼儿游戏时没有融入教育之中。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儿童无法打开心扉,内化外在的教育内容。
三、借朱熹蒙学思想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环境,对子女发展具有决定性所用。教师不一定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潜移默化,可以全方位地对子女进行有针对性的熏陶教育,以培养其良好的品质。借鉴朱熹的蒙学思想进行教育,家长需要拥有立足生活、循序渐进、言传身教、帮助儿童树立修身为主的思想观念,并可以做到使教育内容妙趣横生。 (一)立足生活,要求儿童言行一致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把真正的理解、学会,表述为一个人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概念与技能,运用到与这些知识相关的事件或领域内[16]。在家庭中,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与环境中客体的相互作用,一次又一次地将行为模式加深。从当前家庭教育的失败中,我们懂得,不能再把家长理论与儿童行为隔绝,而应让家长走出理论,让子女身体力行,养成良好习惯。朱熹在《小学》中为了让儿童学会关心父母,就定下了一系列的规矩。如“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17]。即早晚拜见父母,询问父母吃了没有,如果父母吃了就退下;如没有吃,就帮助长者摆餐具子女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被严格要求。如看到长辈要打招呼;看到爷爷要让座;帮助家里老人做家务等。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形成心理上的认知,明白行为规范、达到品德要求。这时,家长再辅以道理熏陶,帮助儿童在实践中总结,方能提高素养。
(二)循序渐进,教育内容由浅入深
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提出敏感期的概念,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敏感期,敏感期中儿童会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从而发展能力[18]。即如果没有到达儿童的某一敏感期,对应的这项能力就很难发展。家长过早让儿童接触不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内容,以期获得成效是不符实际的。真正的适合儿童的教育应该能够针对其身心特点,符合其年龄特征。例如朱熹对胎教、乳母之教、小学教育的划分,让儿童根据年龄正常入学。幼儿身心成长是连续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家长教育时需有衔接教育,由浅入深。朱熹培养“圣贤坯璞”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为了培养儿童入小学后的语文写字能力,家长并不需要提前让儿童练字,而应让儿童在家中进行美术创作时学会规范的握笔姿势、方位能力、坐姿等写字的基本要素。对于计算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通过前期让孩子数家中的玩具的方式,让儿童熟知每一个数字及其代表的含义。当儿童身心发展提高到了一定水平,这些前期不引人注目的准备工作就会展现出其意义来,使儿童能快速地接受新的知识,内化自我认知。
(三)环境引导,规范儿童身心态度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曾说:“儿童会不自觉地模仿周围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形成自己的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19]这突出了环境的重要作用。家长作为子女最亲近的人,其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最大。朱熹非常注重身边人对儿童的引导。朱熹说:“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20]即家长首先要遵守礼法,才可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做到以身作则,积极面对生活,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外来环境,如社区中的人文素养,家长理应进行挑选,在安家时选择人文素养高的小区;在小区活动中,多带儿童去参与、体验。对于儿童爱看的动画片,家长要主动控制,让儿童多看些可以帮助认知发展的,例如《小猪佩奇》等。对于含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家长需要做到反面禁防。当家长注重环境引导,让儿童感受环境中所传达出来的正面影响后,儿童会不自觉地通过模仿形成良好的行为,并终身受益。
(四)修身为本,协助儿童分清主次
儿童成长较快,很多物品,如衣服、鞋子、益智玩具等都更新得很快。家长为确保儿童身体机能健康成长,给孩子置办生活用品无可厚非,但不用事事讲究品牌,讲求最好,毕竟吃穿上的华贵并不能帮助子女实现人生上的成功。朱熹曾在《小学》中摘取孟子的话:“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21]即告诉学生不要贪图口腹之欲而忽视学习这个更为重要的事。家长在教育儿童时,需分清主次,以修身为主。非日常的物质消费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儿童修身的正强化效应出现。例如,当子女表现优异时,作为奖赏,家长可以为儿童买心仪已久的玩具、美味的食物等。这种轻微的兑换能够作为一种刺激鼓励儿童再次获得优绩,也可以让儿童感受到自己行为正确性所带来的表扬、奖励和荣耀。
(五)妙趣横生,辅助儿童启蒙教育
儿童年龄尚小,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成人的教育难以全面吸收。为了尽可能地收获教育成效,成人需要在教育中融入儿童感兴趣的话题,打开儿童心扉。朱熹在《小学》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2]家长在教导儿童的时候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如漫画、故事、甚至是动画片,从中提取与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以此导入或是以此为媒介教育儿童。正如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所编制的道德两难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帮助儿童熟悉事例,通过事例建立正确的三观,通过三观来指引实践,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23]。当孩子因为兴趣而被吸引,他会不自觉地体会活动中的深层含义,形成自己的认知。在选择教科书时,家长可以偏向选择“声音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内容上连类而及、同类相比或义反相称的句子”[24],帮助儿童理解知识。如此教育,即使儿童对教育内容无法感同身受,也不会产生厌恶的态度,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25]。
参考文献:
[1]熊瑜.朱熹家庭教育简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边慧民,孙玉洁.朱熹“力行”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2.
[3]朱杰人.朱子全书(第十三冊)·小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90.
[4]朱熹.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03-108.
[5][10]姚郁卉.朱熹《小学》的蒙养教育思想[J].齐鲁学刊,2005(4).
[6][7][8] [9][12][13][14][15][17][19]刘文刚.小学译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04,9,3,202,233,84,85,97,146,20.
[11]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50.
[16]Scott Seider,Katie Davis,Howard Gardner.Morality, Ethics, and Gifted Minds[M].Springer US:2009-02-12.
[18]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M].万信琼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80-83.
[20]银舫.教育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95.
[21]张伯行.小学集解原序[A].张伯行小学集解[C].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23.
[23]白丽辉,齐桂林.学前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183.
[24]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66.
[25]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24.
(责任编辑:刘爽)
[关键词]朱熹蒙养思想;家庭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8-0019-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8.004
我国家庭教育传统悠久。先秦礼法,汉代家法,再到六朝家训、家规都对家庭教育有深刻见解和专门论述。习近平同志也推崇家风建设。2013年10月31日,他提到 “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从古代圣贤到现今国家领导人,都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国如此深厚的家园文化底蕴,却未能在当下得到良好运用,使家庭教育出现些许舛误。针对这一现象,不妨借朱熹蒙养思想,做以浅析,襄助家长,优化家教,由此树立新时代良好家风。
一、朱熹蒙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有关蒙学的教育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门针对儿童编写的启蒙读物;二是和他人书信往来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1]。研读朱熹著作,可知朱熹蒙养教育思想之精髓。
(一)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蒙学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中一份绚丽的瑰宝,在蒙学教育中处于不败地位的是 “力行”,即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孔子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当对一个人做出评价的时候,不能仅听其言谈,还要观其行为,即“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治长》)[2]。朱熹思想与孔子相似,蒙学内容以“行”为主[3],以《童蒙须知》为例,朱熹把童蒙之学,分为五部分:衣冠整齐、言语步调、打扫涓洁,最后才是读书写字[4]。细观《童蒙须知》,几乎都与儿童的日常活动相关,书本知识仅占一点,充分佐证朱熹对在儿童少时“力行”学习的肯定。稚子年幼,当教师给予单一说道时,他们很难理解并赋予实践,唯有教会他们身体力行,才会在“行”中求“知”。例如在规范衣冠和言行步调时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打扫涓洁时“明人伦”;在侍兄、侍父、侍长的过程中懂得尊长守礼。儿童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形神合一,就会养成良好习惯。
(二)着重发展规律,由浅入深
朱熹注重针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针对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他把童蒙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胎教、乳母之教和小学教育[5]。这三阶段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第一阶段的胎教,即针对儿童尚有灵识、肉体却未诞生的特点,对儿童进行陶冶教育。朱熹引用周文王的故事,其母在孕期,“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而后文王出生,“生而圣明,太妊教一而识百” [6]。朱熹认为古之孕妇,应习文王之母,于内舒心养性;于外恪守言行,为孩子提供好的胎教。第二阶段的乳母之教,即针对儿童喜欢模仿周围人物的特点,对其进行言传身教,创立基本认知。自古达官之家便有乳母这一职业,朱熹说:“乳母不良非惟败乱家法,兼令所饲之子性行亦类之。” [7]乳母之教既是胎教的延续,也为以后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的小学教育,针对小学儿童虽能读书但理解能力未健全的特点,朱熹把小学的目的定义为培养“圣贤坯璞”,教育内容“知之浅而行之小”。朱熹说:“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恭,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8]对于小学来说,读书写字并非重点,重要的是通过做一些简易的杂事,养成基本的品德。以上三个阶段,从初步陶冶到形成认知,再到赋予实践,环环相扣,揭示了朱熹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基层教育,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循序渐进教育的思想。
(三)重视环境引导,以景怡情
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感染性。儿童出生后至成年前,会对父母形成天然的依赖,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行为从而生成自己的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为了让儿童有一个好的学习对象,朱熹指出环境的重要性。首先,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应言传身教,让儿童通过向父母学习,形成良好品行。其次,父母可以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讲述成功人物的典型事例,为儿童塑造正面榜样。正如朱熹所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志伊尹之所志,学颜渊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9]最后,朱熹十分看重社会风俗的重要性,他认为天下应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 [10],在朱熹为官期间,每到一处,必敦厚风俗,广纳贤才。在家庭教育中,朱熹以“孟母三迁”为例,刻画了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当代父母应以此明鉴,为幼儿挑选好的生活环境。与正面榜样相对应的反面教材,朱熹认为应该“禁防”,防止儿童目看、耳听,对他们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他说:“小学书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禁防处。”[11]
(四)看重修身为本,以俭养德
自古便有“寒窗苦读”“寒门出学子”的警句,修身养德远比奢华享乐更为重要。朱熹引用孔子之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12]告知儿童,好学的人不在意吃饭是否吃饱,居住是否安逸,但在意说话做事是否谨慎有道。朱熹曾摘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3]告之学生,学习要秉其心志,不畏劳累。除此之外,在《小学》一书中,朱熹对儿童衣着服饰有更为精确的描述。认为儿童应“不裘不帛,不屦絇”[14],即稚子不穿华贵的衣服,不带华美的装饰,克勤克俭。朱熹认为童蒙应当以提高内心高度为本,外表的华丽并不适用于童蒙,家长在进行教育时要分清主次。并且,当儿童自小学会勤俭,这项美德将会沿用一生,长大后会避免骄奢淫逸的生活,为人“清如水,不攀比,不奉权”。 (五)珍视趣味教育,因势利导
稚子年幼,进行家庭教育时,唯有符合兴趣,才会引起其注意,进而学习。朱熹在《小学》中引用伊川程先生的話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15]即当教师教授的内容没有意味和趣味时,学生必定不愿去学习。朱熹的趣味性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教育内容上的有趣。朱熹的著述收录了大量的名人故事,从尧舜禹的事迹到孔孟这些大儒,人物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的教育重点也包罗万象,有教授礼仪的、有传授品德的、还有规范行为的等等。当儿童通过对故事产生兴趣,激起学习动力,就能更容易在无形之中将知识内化成言行标准。其次,是教材上的有趣。因为幼儿年龄小的特点,朱熹把针对儿童的著作,例如《训蒙绝句》等,写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其编写用韵语、对偶的形式,将程朱理学深奥的观点化为七言绝句,使儿童可读、可背、可唱。最后,是教育形式上的有趣。朱熹教育并不局限于课堂,如《童蒙须知》主要讲述儿童课外的言行规范对长辈的尊敬守礼。朱熹十分看重音乐舞蹈融入课堂,他说“预且教之歌舞”,为了学生更好的、富有趣味的学习,可以将歌舞融入课堂,因为音乐舞蹈对儿童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教育体系中,学生需要毕业证证明自己的文化水平,教师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核获得从业资格,但家长——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却没有正规培训来规范其行为。很多家长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的他们在家庭教育中会产生不少错误的观念与行为。
(一)忽视行为习惯教育
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正是过于爱护孩子,“爱”变成了“害”。很多家长希望子女尊敬懂礼、品学兼优,却省去了儿童在家实践经历的一部分,没有做到言行一致。例如,家长希望孩子表现得懂事,教孩子记背“在外要尊敬长辈,懂礼貌”“有客人来时要叫人、拿点心”“出门不随地丢纸屑”等行为准则,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并不规范其行为习惯,期望儿童舒适自在便好。祖辈不要求儿童侍奉自己,反而是为儿童事无巨细地伺候到手的情况居多;在家时家长并不要求儿童把垃圾丢在纸篓里,而是儿童随地丢,家长随地扫的情况居多。长久以来,儿童大脑所接收的知识与身体所做出的行为不一致,知行不合一,即使空有一身道德理论,也不会运用于实践,反而因为错误行为导致习惯变差,终身受累。
(二)忽略身心发展规律
家长希望子女日后成为人中龙凤无可厚非,但现今很多家长对儿童的期望超过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家长期望一步到位地把知识灌输给儿童,就好似可以让儿童提前学完所有课程。在学业上,0—3岁幼儿家长希望儿童提早进入幼儿园学习日常知识;3—6岁幼儿家长找各种关系将儿童塞进小学,学习书本理论。家长总是想为儿童提供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甚至有的要跨越几个阶段。在道德品质中,家长也会忽视儿童的年龄特点,提出成人的道德要求,在儿童年纪尚小时便要求他们在交往中懂得分享、谦让、移情等,当儿童无法做到这些要求时便认为儿童是不会体贴人、不懂事。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尚低,家长单方面的灌输式教育并不能被儿童接受,儿童不仅不会发展能力,还会使天性被压抑,产生挫败感,并在以后真正要学习某项能力的时候产生厌学心理。
(三)疏漏环境的熏染作用
当今,一些家长看重儿童学业上的成绩,却忽视了榜样对儿童的激励作用、环境对儿童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在家庭中,很多家长严以待人,宽以待己,要求子女好好看书、不许分心,自己却在家打游戏、看小说,没有给子女营造一个正面榜样。通过日积月累的相处,家长的言行会感染儿童,儿童就对电视、游戏、小说产生好奇,因而去尝试。作为家长,都很难控制自己上网行为,何况是孩子,当有了几次尝试之后,儿童就会沉迷之中,无法自拔。其次,周围环境对儿童熏陶作用也常常被家长忽视。在儿童生活的社区中,有一些好的、适合儿童的活动,并没有被家长利用起来。儿童在家中闭门不出,无法接受到社区大环境的浸染,白白浪费了很多学习、社交机会。最后,对于影响儿童的反面素材,家长也没有加以禁防。例如,家长没有对儿童爱看的动画片进行严格把关,一般是放任儿童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很多陪伴孩子的动画片,都有传达出暴力倾向和懒散的生活态度,沉迷其中的儿童会因此产生错误认知。
(四)丢失以俭养德的传统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GDP水平日渐提高,每个家庭对孩子的生活条件都倾注了很多。在物质需求上,一些家长认为自己身处童年时,很多东西都没有拥有过,而现在有能力进行物质消费时,就想要加倍满足孩子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家长给孩子穿上最暖的衣服,玩上最好的玩具,住上最温暖的房间。在精神需求上,家长看不得儿童受一点委屈,采用温室教育,把外来的压力与儿童隔绝,使儿童处在“不食人间烟火”的环境里,心灵得不到成长。家长把提供物质与精神的享受当成了对儿童爱的一种方式,而忽视了儿童的品德教育。要知道,家长的万般呵护并不能保证孩子安稳潇洒度过一生,而当一个孩子有了好的品德修养时,可以受益一生。
(五)教学模式单一
现今,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形式单一。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多是一些简明扼要的概括性语言。由于家长和幼儿的年龄差,幼儿很难理解,反而会在家长进行教育时被其他事情轻易吸引。其次,在教育方式上,家长以灌输的方式将成人固有的观念强加在儿童身上。家长忽视孩子的心理特点,把儿童当作自己的附庸,站在自己的教育立场对儿童进行教育,往往收效甚少。最后在教育形式上,家长将游戏活动与教育隔绝,在陪幼儿游戏时没有融入教育之中。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儿童无法打开心扉,内化外在的教育内容。
三、借朱熹蒙学思想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环境,对子女发展具有决定性所用。教师不一定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潜移默化,可以全方位地对子女进行有针对性的熏陶教育,以培养其良好的品质。借鉴朱熹的蒙学思想进行教育,家长需要拥有立足生活、循序渐进、言传身教、帮助儿童树立修身为主的思想观念,并可以做到使教育内容妙趣横生。 (一)立足生活,要求儿童言行一致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把真正的理解、学会,表述为一个人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概念与技能,运用到与这些知识相关的事件或领域内[16]。在家庭中,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与环境中客体的相互作用,一次又一次地将行为模式加深。从当前家庭教育的失败中,我们懂得,不能再把家长理论与儿童行为隔绝,而应让家长走出理论,让子女身体力行,养成良好习惯。朱熹在《小学》中为了让儿童学会关心父母,就定下了一系列的规矩。如“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17]。即早晚拜见父母,询问父母吃了没有,如果父母吃了就退下;如没有吃,就帮助长者摆餐具子女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被严格要求。如看到长辈要打招呼;看到爷爷要让座;帮助家里老人做家务等。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形成心理上的认知,明白行为规范、达到品德要求。这时,家长再辅以道理熏陶,帮助儿童在实践中总结,方能提高素养。
(二)循序渐进,教育内容由浅入深
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提出敏感期的概念,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敏感期,敏感期中儿童会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从而发展能力[18]。即如果没有到达儿童的某一敏感期,对应的这项能力就很难发展。家长过早让儿童接触不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内容,以期获得成效是不符实际的。真正的适合儿童的教育应该能够针对其身心特点,符合其年龄特征。例如朱熹对胎教、乳母之教、小学教育的划分,让儿童根据年龄正常入学。幼儿身心成长是连续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家长教育时需有衔接教育,由浅入深。朱熹培养“圣贤坯璞”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为了培养儿童入小学后的语文写字能力,家长并不需要提前让儿童练字,而应让儿童在家中进行美术创作时学会规范的握笔姿势、方位能力、坐姿等写字的基本要素。对于计算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通过前期让孩子数家中的玩具的方式,让儿童熟知每一个数字及其代表的含义。当儿童身心发展提高到了一定水平,这些前期不引人注目的准备工作就会展现出其意义来,使儿童能快速地接受新的知识,内化自我认知。
(三)环境引导,规范儿童身心态度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曾说:“儿童会不自觉地模仿周围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形成自己的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19]这突出了环境的重要作用。家长作为子女最亲近的人,其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最大。朱熹非常注重身边人对儿童的引导。朱熹说:“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20]即家长首先要遵守礼法,才可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做到以身作则,积极面对生活,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外来环境,如社区中的人文素养,家长理应进行挑选,在安家时选择人文素养高的小区;在小区活动中,多带儿童去参与、体验。对于儿童爱看的动画片,家长要主动控制,让儿童多看些可以帮助认知发展的,例如《小猪佩奇》等。对于含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家长需要做到反面禁防。当家长注重环境引导,让儿童感受环境中所传达出来的正面影响后,儿童会不自觉地通过模仿形成良好的行为,并终身受益。
(四)修身为本,协助儿童分清主次
儿童成长较快,很多物品,如衣服、鞋子、益智玩具等都更新得很快。家长为确保儿童身体机能健康成长,给孩子置办生活用品无可厚非,但不用事事讲究品牌,讲求最好,毕竟吃穿上的华贵并不能帮助子女实现人生上的成功。朱熹曾在《小学》中摘取孟子的话:“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21]即告诉学生不要贪图口腹之欲而忽视学习这个更为重要的事。家长在教育儿童时,需分清主次,以修身为主。非日常的物质消费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儿童修身的正强化效应出现。例如,当子女表现优异时,作为奖赏,家长可以为儿童买心仪已久的玩具、美味的食物等。这种轻微的兑换能够作为一种刺激鼓励儿童再次获得优绩,也可以让儿童感受到自己行为正确性所带来的表扬、奖励和荣耀。
(五)妙趣横生,辅助儿童启蒙教育
儿童年龄尚小,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成人的教育难以全面吸收。为了尽可能地收获教育成效,成人需要在教育中融入儿童感兴趣的话题,打开儿童心扉。朱熹在《小学》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2]家长在教导儿童的时候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如漫画、故事、甚至是动画片,从中提取与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以此导入或是以此为媒介教育儿童。正如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所编制的道德两难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帮助儿童熟悉事例,通过事例建立正确的三观,通过三观来指引实践,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23]。当孩子因为兴趣而被吸引,他会不自觉地体会活动中的深层含义,形成自己的认知。在选择教科书时,家长可以偏向选择“声音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内容上连类而及、同类相比或义反相称的句子”[24],帮助儿童理解知识。如此教育,即使儿童对教育内容无法感同身受,也不会产生厌恶的态度,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25]。
参考文献:
[1]熊瑜.朱熹家庭教育简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边慧民,孙玉洁.朱熹“力行”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2.
[3]朱杰人.朱子全书(第十三冊)·小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90.
[4]朱熹.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03-108.
[5][10]姚郁卉.朱熹《小学》的蒙养教育思想[J].齐鲁学刊,2005(4).
[6][7][8] [9][12][13][14][15][17][19]刘文刚.小学译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04,9,3,202,233,84,85,97,146,20.
[11]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50.
[16]Scott Seider,Katie Davis,Howard Gardner.Morality, Ethics, and Gifted Minds[M].Springer US:2009-02-12.
[18]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M].万信琼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80-83.
[20]银舫.教育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95.
[21]张伯行.小学集解原序[A].张伯行小学集解[C].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23.
[23]白丽辉,齐桂林.学前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183.
[24]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66.
[25]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24.
(责任编辑: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