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距和布克赛尔县以西直线距离约30千米,是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型重要的含铬岩体,产出有鲸京铬铁矿、萨尔托海铬铁矿、洪古勒楞铬铁矿床等多处铬铁矿,铬铁矿床受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蛇绿岩控制,岩体明显受萨吾尔山南坡大断裂及和布竞赛尔-乌什水大断裂控制。
[关键词]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型;铬铁矿;大断裂控制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56-01
1.区域地质背景
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大地构造处于天山兴蒙造山系(Ⅰ),东西准葛尔弧盆系(Ⅰ-12),科克森他乌-阿尔曼泰蛇绿混杂岩带(Ⅰ-12-2)和唐巴勒-卡拉麦里复合俯冲增生杂岩带(Ⅰ-12-4)交汇之处[1]。成矿区带隶属于Ⅰ-1古亚洲成矿域、Ⅱ-2准葛尔成矿省、塔尔巴哈台-阿尔曼泰(沟弧带)Au-Cu-Fe-萤石成矿带(Ⅳ-3-②)和谢米斯台(复合岛弧带)Cu-Fe-Au-W-Mo-U-Be煤-硫铁矿成矿带(Ⅳ-4-②)[2],为新疆重要的铬铁矿成矿带之一。
1.1 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区划分为北疆-兴安地层大区北疆地层区、西准葛尔地层分区萨吾尔山地层小区和沙尔不尔提山地层小区[3],包括主要有中泥盆统库鲁木迪组、上泥盆统塔尔巴哈台组、中下侏罗水西沟群、第三系上新统独山子组及第四系。
1.2 区域构造
区域断裂构造发育,以北西向为主,其中萨吾尔山南坡断裂、和布竞赛尔一乌什水断裂大断裂为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位于两断裂之间。
1.3 区域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极为发育,以侵入岩为主,分布广泛,超基性、基性、中酸性侵入岩均有出露,具有多期次侵入特征。侵入体多呈岩基、岩株、岩枝状产出。主要有: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超镁铁质岩、华力西中期第二侵入次辉石闪长岩-辉长岩类、华力西中期第三侵入次花岗岩等。
1.4 区域矿产
区内为新疆重要的铬铁矿成矿地带。共发现铬铁矿、金、铁、锰、铜、石灰岩、石英砂、粘土、膨润土、煤矿、石油等多种矿产。成矿带上已发现包古图铜金矿、庙尔沟、吐克吐克铜矿、萨尔托海、唐巴勒、鲸鱼、玛依拉铬铁矿、和什托洛盖煤矿、阿勒泰煤矿等矿产。
2.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特征
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由东西两个长条状岩体组成,岩体总面积为0.85平方公里。东岩体长约1.8公里,宽200-300米,面积约0.5平方公里,西岩体长约1.4公里,宽100-300米,窄处仅数十米,面积约0.33平方公里。
岩体呈喇叭口状向北敞开,岩体边界不规则,呈枝叉状伸入围岩中。岩体呈北西西一南东东向分布,走向线为110度,两岩体节理均为陡倾斜的单斜岩体,倾向南,倾角70-80度(北界局部倾向北)。岩体与围岩为侵入接触关系,其南界呈断层接触。
岩体内以斜辉辉橄岩为主,呈黑绿色,块状、碎块状、片状,辉石含量一般为5-10%,局部可达15%左右。辉石粒度1-2毫米,含铬尖晶石l-8%。其它超基性岩有纯橄岩、含辉纯橄岩、橄榄岩、斜辉辉橄岩,橄辉岩、辉石岩等。含辉纯橄岩、斜辉辉橄岩和橄榄岩主要由斜方辉石和橄榄石组成,橄辉岩和辉石岩主要由单斜辉石及少量橄榄石组成。铬铁矿的产出,主要是靠近纯橄岩和含辉纯橄岩异离体附近。岩体内各岩相之间基本呈渐变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界线。
3.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共发现铬铁矿点及矿化点54个,多呈似脉状、凸镜状、巢状等不规则形状产出。矿点、矿化点集中分布,构成矿化带。矿化带总长450米,宽30-40米。矿(化)点多零星分布在岩体边缘,以西岩体东段北缘分布较集中。 单个矿体规模一般较小,长度在5-5.6米者3个,3-5米者3个,1-3米者21个,其余均小于1米。单个矿体厚度在1-3米者2个,0.3-1米者16个,其余厚度均小于0.3米。矿体走向与岩体的异离体、捕虏体、片理走向基本一致。以近东西向为主,一般为75-110度,倾向南、北均有,倾角一般较陡,约为70-80度。部分矿体有被后期小断层措断现象,断距很小。
3.2 矿石质量及品位特征
矿石矿物以铬尖晶石为主,呈它形晶,少数为半自形晶,为中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粒径一般为1-2毫米,以中粒为主,少数为粗粒。部分矿石具压碎结构,见有微量脉石包体,呈椭圆形。铬尖晶石分为致密块状矿石和浸染状矿石两种类型。块状矿石中铬尖晶石含量在90-98%之间,浸染状矿石中铬尖品石含量随浸染类型不同而异,该矿以不同程度的均匀浸染为主,个别有斑染状。 致密块状矿石Cr2O3含量38-46%,鉻铁比值为2.9-3.3;浸染状矿石Cr2O3。含量33-46%,铬铁比值为2.53,个别矿石巳蚀变为铬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蛇纹石、绿泥石(由橄榄石蚀变而来),个别见有硫化物,如针镍矿、镍黄铁矿,分布于铬尖晶石的裂隙中,呈它形粒状,粒径小于0.02l毫米。
4.找矿远景分析
该区为新疆重要的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型铬铁矿成矿带,该成矿带东西延伸长达500千米以上。沿北东向和东西向两条深大断裂带上均有铬铁矿存在,铬铁矿床受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蛇绿岩控制。哈姆图斯超基性岩规模大,已发现几十处铬铁矿点,按照当前最新铬铁矿找矿理论和找矿方法,豆荚状铬铁矿床的熔融残余成因机制和含矿构造岩相带等是主要的理论,此理论认为豆荚状铬铁矿床存在大型矿床,特别是西藏罗布莎岩体找矿的突破。本工作区在50年前,前人做过部分工作,由于当时成矿理论单一,工作面积小,仪器的精度差,工作量投入不到位等因素,找矿成果不佳,因此随着现代地质理论的提升,先进仪器的使用,特别是新开展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浅层地震多次叠加法剖面测量方法的使用,给找矿突破带来了新的条件,今后应加强在本区带上的工作,力争实现找矿突破,是有依据的,找矿远景很好。
参考文献
[1] 董连慧,李卫东,张良臣等。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2] 董连慧,冯京等,新疆成矿单元划分说明书.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1999).
[关键词]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型;铬铁矿;大断裂控制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56-01
1.区域地质背景
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大地构造处于天山兴蒙造山系(Ⅰ),东西准葛尔弧盆系(Ⅰ-12),科克森他乌-阿尔曼泰蛇绿混杂岩带(Ⅰ-12-2)和唐巴勒-卡拉麦里复合俯冲增生杂岩带(Ⅰ-12-4)交汇之处[1]。成矿区带隶属于Ⅰ-1古亚洲成矿域、Ⅱ-2准葛尔成矿省、塔尔巴哈台-阿尔曼泰(沟弧带)Au-Cu-Fe-萤石成矿带(Ⅳ-3-②)和谢米斯台(复合岛弧带)Cu-Fe-Au-W-Mo-U-Be煤-硫铁矿成矿带(Ⅳ-4-②)[2],为新疆重要的铬铁矿成矿带之一。
1.1 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区划分为北疆-兴安地层大区北疆地层区、西准葛尔地层分区萨吾尔山地层小区和沙尔不尔提山地层小区[3],包括主要有中泥盆统库鲁木迪组、上泥盆统塔尔巴哈台组、中下侏罗水西沟群、第三系上新统独山子组及第四系。
1.2 区域构造
区域断裂构造发育,以北西向为主,其中萨吾尔山南坡断裂、和布竞赛尔一乌什水断裂大断裂为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位于两断裂之间。
1.3 区域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极为发育,以侵入岩为主,分布广泛,超基性、基性、中酸性侵入岩均有出露,具有多期次侵入特征。侵入体多呈岩基、岩株、岩枝状产出。主要有: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超镁铁质岩、华力西中期第二侵入次辉石闪长岩-辉长岩类、华力西中期第三侵入次花岗岩等。
1.4 区域矿产
区内为新疆重要的铬铁矿成矿地带。共发现铬铁矿、金、铁、锰、铜、石灰岩、石英砂、粘土、膨润土、煤矿、石油等多种矿产。成矿带上已发现包古图铜金矿、庙尔沟、吐克吐克铜矿、萨尔托海、唐巴勒、鲸鱼、玛依拉铬铁矿、和什托洛盖煤矿、阿勒泰煤矿等矿产。
2.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特征
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由东西两个长条状岩体组成,岩体总面积为0.85平方公里。东岩体长约1.8公里,宽200-300米,面积约0.5平方公里,西岩体长约1.4公里,宽100-300米,窄处仅数十米,面积约0.33平方公里。
岩体呈喇叭口状向北敞开,岩体边界不规则,呈枝叉状伸入围岩中。岩体呈北西西一南东东向分布,走向线为110度,两岩体节理均为陡倾斜的单斜岩体,倾向南,倾角70-80度(北界局部倾向北)。岩体与围岩为侵入接触关系,其南界呈断层接触。
岩体内以斜辉辉橄岩为主,呈黑绿色,块状、碎块状、片状,辉石含量一般为5-10%,局部可达15%左右。辉石粒度1-2毫米,含铬尖晶石l-8%。其它超基性岩有纯橄岩、含辉纯橄岩、橄榄岩、斜辉辉橄岩,橄辉岩、辉石岩等。含辉纯橄岩、斜辉辉橄岩和橄榄岩主要由斜方辉石和橄榄石组成,橄辉岩和辉石岩主要由单斜辉石及少量橄榄石组成。铬铁矿的产出,主要是靠近纯橄岩和含辉纯橄岩异离体附近。岩体内各岩相之间基本呈渐变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界线。
3.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哈姆图斯超基性岩体共发现铬铁矿点及矿化点54个,多呈似脉状、凸镜状、巢状等不规则形状产出。矿点、矿化点集中分布,构成矿化带。矿化带总长450米,宽30-40米。矿(化)点多零星分布在岩体边缘,以西岩体东段北缘分布较集中。 单个矿体规模一般较小,长度在5-5.6米者3个,3-5米者3个,1-3米者21个,其余均小于1米。单个矿体厚度在1-3米者2个,0.3-1米者16个,其余厚度均小于0.3米。矿体走向与岩体的异离体、捕虏体、片理走向基本一致。以近东西向为主,一般为75-110度,倾向南、北均有,倾角一般较陡,约为70-80度。部分矿体有被后期小断层措断现象,断距很小。
3.2 矿石质量及品位特征
矿石矿物以铬尖晶石为主,呈它形晶,少数为半自形晶,为中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粒径一般为1-2毫米,以中粒为主,少数为粗粒。部分矿石具压碎结构,见有微量脉石包体,呈椭圆形。铬尖晶石分为致密块状矿石和浸染状矿石两种类型。块状矿石中铬尖晶石含量在90-98%之间,浸染状矿石中铬尖品石含量随浸染类型不同而异,该矿以不同程度的均匀浸染为主,个别有斑染状。 致密块状矿石Cr2O3含量38-46%,鉻铁比值为2.9-3.3;浸染状矿石Cr2O3。含量33-46%,铬铁比值为2.53,个别矿石巳蚀变为铬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蛇纹石、绿泥石(由橄榄石蚀变而来),个别见有硫化物,如针镍矿、镍黄铁矿,分布于铬尖晶石的裂隙中,呈它形粒状,粒径小于0.02l毫米。
4.找矿远景分析
该区为新疆重要的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型铬铁矿成矿带,该成矿带东西延伸长达500千米以上。沿北东向和东西向两条深大断裂带上均有铬铁矿存在,铬铁矿床受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蛇绿岩控制。哈姆图斯超基性岩规模大,已发现几十处铬铁矿点,按照当前最新铬铁矿找矿理论和找矿方法,豆荚状铬铁矿床的熔融残余成因机制和含矿构造岩相带等是主要的理论,此理论认为豆荚状铬铁矿床存在大型矿床,特别是西藏罗布莎岩体找矿的突破。本工作区在50年前,前人做过部分工作,由于当时成矿理论单一,工作面积小,仪器的精度差,工作量投入不到位等因素,找矿成果不佳,因此随着现代地质理论的提升,先进仪器的使用,特别是新开展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浅层地震多次叠加法剖面测量方法的使用,给找矿突破带来了新的条件,今后应加强在本区带上的工作,力争实现找矿突破,是有依据的,找矿远景很好。
参考文献
[1] 董连慧,李卫东,张良臣等。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2] 董连慧,冯京等,新疆成矿单元划分说明书.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