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期,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在养成儿童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无法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力思维在儿童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了解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从教师的教育理念入手,激发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选择适合兒童生理和智力发育的美术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如此,还要在儿童的家庭环境中,向家长引入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美术教学 儿童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1]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具备更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幼儿教育在为国家培育创造性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儿童阶段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美术教学中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能够从零开始,建构出科学的审美认知,从而萌发出创造性思维,不仅如此,还能够促进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在美术教学中有关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不足。
1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的不足
儿童美术的创造性思维是探索自然、求知自然的心理过程,它包含了“观察、想象、理解和记忆”等基本能力。在美术教育中缺乏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本无法实现美育在教育中的本质。本文针对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教学观念认知偏差、教学目标不明确和教学评价偏差等问题展开分析。
1.1 教学观念的认知偏差
目前,很多教师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时,不能正确认识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观念。认为儿童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线条、颜色等美术知识,而没有将儿童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上,因此,造成美术教学活动单一、儿童学习兴趣薄弱等现象。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儿童只能按照教师传授的内容进行绘画,无法达到培育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孔起英指出,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将自身掌握的美术知识灌输给儿童,无法起到启发的作用,忽略了儿童与艺术间的心灵对话。
1.2 教学目标的确立偏差
《纲要》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2]由此可见,幼儿美术教学的目标更加注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审美认知的培养和兴趣等方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美术教学活动中,放任儿童自由创作,鼓励儿童按照自身想法释放天性,自由发展。导致儿童无法得到科学、正确的艺术指引,无法达到提升儿童审美认知的目标。例如,教师在自由创作环节中,鼓励儿童画出外出游玩的场景,有些幼儿可以通过掌握的美术技能进行自主绘画,但仍有大部分儿童无法熟练运用线条、图形和色彩来表达内心的和画面;另一种是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技能训练为教学目标,只从表面理解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追求快速达到艺术效果的假象,而忽略了儿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长远发展和影响。
1.3 教育评价的偏差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会通过天然的感知能力将自身对这个世界独有的认识和见解融入到画面中。因此,美术教学活动是大部分儿童喜爱的活动之一。但是许多教师在评价儿童的艺术作品时,用“像”与“不像”、“好”与“不好”、布局是否科学等标准来评价儿童的作品,忽视了儿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心灵与世界的碰撞、愉悦情感的表现和个性化的画面空间创作。一些儿童用一团红色的线表达画面中很热的温度,教师在评价其作品时,应给予其积极的肯定,引导儿童用正确的方法表达画面中的内心情感。除此之外,教师在展示儿童作品时,也会出现评价偏差的现象,教师挑选出的展示作品,都是以成人的眼光进行评价的,从专业的构图、色彩的搭配和画技的好坏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而蕴含着儿童内心情感的个性化作品,往往不能进入教师挑选的作品展示范围。
2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阶段是儿童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宝贵时期,儿童对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往往能给幼儿带来无限的灵感。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除了要注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外,还要讲日常生活紧密与美术教学紧密结合,合理地将儿童的日常经验预设为美术课程的教学主题当中。让幼儿的思维与生活相连接,从日常生活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在掌握绘画基本功的基础上给儿童自由儿童的创造空间。
2.1 以儿童为主体地位的美术教学活动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讲授式美术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明确美术教学就是为儿童营造愉悦的创作氛围、适宜的创作环境,培育儿童建立自身的审美认知和创造性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应明确,美术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儿童共同组成的实践活动,教师应重视儿童的画面主创权,与儿童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沟通画面构思,了解儿童创作的思想基础。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观念,从而更好的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2.2 发展性教育目标
教师应确立美术教学活动的发展性教育目标,重点培育儿童的内心情感表现,正确引导儿童,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在创建美术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弱化美术技能的教学,转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儿童的情感认知和能创造能力的表现方面。儿童在艺术表现中,经常将内心的情绪和感受真实的展现在画面中,在这些内心感受中诠释儿童对世界的热爱。因此,美术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美术教学活动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情感表现,运用多种途径指导儿童利用点、线、面和色彩等媒介抒发内心情感。此外,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顺应儿童年龄的发展特点,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学期、不同课程的学习目标,而不是创作出符合要求的艺术作品。 2.3 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儿童的艺术作品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极其重要。在评价时,教师应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和手段。首先,肯定儿童作品的创作立意,认真聆听儿童对作品创作思路的讲解;其次,了解儿童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和其他儿童对自己作品的感受,儿童之间通常会对事件的认知产生共鸣,这也解释了许多教师无法理解儿童作品,而儿童之间却能自由沟通的现象;最后,教师应对儿童的创作展开客观的评价,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帮助儿童建立自信,避免用简单的语言和多次重复性语言进行千篇一律的评价。每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因此,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儿童的艺术作品,要发现儿童画面中的创作优势,让每一位儿童都能体验美术创作的愉悦感。
2.4 提升家庭环境对美术教学的认识
许多家长对儿童美术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儿童画的越像,线条越准确,绘画的水平越高,认为美术教学只是培养儿童高超的绘画技能,不能科学、正确的认识美术教学对儿童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认知的培养。教师应通过美术教学活动,与家长建立沟通桥梁,通过对儿童作品的评价,让家长认识到美术创作是儿童思维情感的表达方式,他们的画面中传达的是对世界最纯粹的认知。因此,应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美术教学认知,避免出现要求儿童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这一错误观念,和家长共同支持儿童的绘画表达形式,鼓励儿童大胆表现世界,共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3 结语
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呈现的是阶梯式的发展,只有充分掌握基础的观察能力才能形成表现能力,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我们应与时俱进,准确解读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目标,为儿童创建更加自由、开放的创作平台,充分发挥儿童的展示欲,为其搭建更宽广的展示平台。通过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儿童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认识到自然与社会。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地位,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制定具有前瞻性特征的教育目标。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模式下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评价体系,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这种评价方式有悖于以儿童为主题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创建教育评价体系时,可融入儿童互评、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便于从不同角度形成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其次,还可以创建总结性评价档案,针对儿童的性格特点,为儿童建立美术教学档案,收集幼儿每一次创作的作品,从而更直观的探究儿童在艺术创作中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信息教育的不断完善,儿童艺术创作档案的建立也逐渐运用电子学档替代纸质学档。儿童美术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还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儿童的兴趣点源自于最直观的视觉形象,而日常生活中所处可见的装饰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携手家长共同布置教室的环境、儿童生活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观察思维和想象力,家长可以将儿童在家创作的作品拿到幼儿园来装饰,构建家园互动的创作氛围。
参考文献:
[1] 陆丽莉.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大班主题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问题[D].苏州:苏州大学,2011:1.
[2]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8.
[3]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1.
[4] 少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探究[J]. 陈青.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2).
[5] 基于儿童绘本的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J]. 李俊宝,李霞,哈建民.幸福家庭.2021(05).
[6] 论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J]. 李玲.才智.2017(09).
[7] 谈谈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认识[J]. 高安阳.辽宁教育研究.2004(04).
[8] 美术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 马枫梅.成才之路.2016(13).
[9] 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探微[J]. 刘燕妮.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S1).
[10] 幼儿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培养研究[J]. 韩金平.成才之路.2016(19).
[11] “活”策略,“趣”成长——主题背景下幼儿园趣味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J]. 俞茜.美术教育研究. 2020(22).
[12] 想象——美术活动中的主旋律[J]. 胡月丽.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4).
[13] 如何利用农村资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J]. 刘真. 基礎教育课程. 2016(22).
[14] 纸类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 黄晓琴.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12).
[15] 快乐教育理念观照下的幼儿园快乐美术活动优化和建构[J]. 殷霞,杜红梅. 才智. 2019(35).
[16] 幼儿园主题教学中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J]. 严俞洁.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2).
关键词:美术教学 儿童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1]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具备更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幼儿教育在为国家培育创造性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儿童阶段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美术教学中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能够从零开始,建构出科学的审美认知,从而萌发出创造性思维,不仅如此,还能够促进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在美术教学中有关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不足。
1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的不足
儿童美术的创造性思维是探索自然、求知自然的心理过程,它包含了“观察、想象、理解和记忆”等基本能力。在美术教育中缺乏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本无法实现美育在教育中的本质。本文针对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教学观念认知偏差、教学目标不明确和教学评价偏差等问题展开分析。
1.1 教学观念的认知偏差
目前,很多教师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时,不能正确认识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观念。认为儿童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线条、颜色等美术知识,而没有将儿童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上,因此,造成美术教学活动单一、儿童学习兴趣薄弱等现象。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儿童只能按照教师传授的内容进行绘画,无法达到培育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孔起英指出,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将自身掌握的美术知识灌输给儿童,无法起到启发的作用,忽略了儿童与艺术间的心灵对话。
1.2 教学目标的确立偏差
《纲要》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2]由此可见,幼儿美术教学的目标更加注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审美认知的培养和兴趣等方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美术教学活动中,放任儿童自由创作,鼓励儿童按照自身想法释放天性,自由发展。导致儿童无法得到科学、正确的艺术指引,无法达到提升儿童审美认知的目标。例如,教师在自由创作环节中,鼓励儿童画出外出游玩的场景,有些幼儿可以通过掌握的美术技能进行自主绘画,但仍有大部分儿童无法熟练运用线条、图形和色彩来表达内心的和画面;另一种是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技能训练为教学目标,只从表面理解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追求快速达到艺术效果的假象,而忽略了儿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长远发展和影响。
1.3 教育评价的偏差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会通过天然的感知能力将自身对这个世界独有的认识和见解融入到画面中。因此,美术教学活动是大部分儿童喜爱的活动之一。但是许多教师在评价儿童的艺术作品时,用“像”与“不像”、“好”与“不好”、布局是否科学等标准来评价儿童的作品,忽视了儿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心灵与世界的碰撞、愉悦情感的表现和个性化的画面空间创作。一些儿童用一团红色的线表达画面中很热的温度,教师在评价其作品时,应给予其积极的肯定,引导儿童用正确的方法表达画面中的内心情感。除此之外,教师在展示儿童作品时,也会出现评价偏差的现象,教师挑选出的展示作品,都是以成人的眼光进行评价的,从专业的构图、色彩的搭配和画技的好坏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而蕴含着儿童内心情感的个性化作品,往往不能进入教师挑选的作品展示范围。
2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阶段是儿童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宝贵时期,儿童对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往往能给幼儿带来无限的灵感。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除了要注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外,还要讲日常生活紧密与美术教学紧密结合,合理地将儿童的日常经验预设为美术课程的教学主题当中。让幼儿的思维与生活相连接,从日常生活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在掌握绘画基本功的基础上给儿童自由儿童的创造空间。
2.1 以儿童为主体地位的美术教学活动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讲授式美术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明确美术教学就是为儿童营造愉悦的创作氛围、适宜的创作环境,培育儿童建立自身的审美认知和创造性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应明确,美术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儿童共同组成的实践活动,教师应重视儿童的画面主创权,与儿童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沟通画面构思,了解儿童创作的思想基础。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观念,从而更好的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2.2 发展性教育目标
教师应确立美术教学活动的发展性教育目标,重点培育儿童的内心情感表现,正确引导儿童,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在创建美术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弱化美术技能的教学,转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儿童的情感认知和能创造能力的表现方面。儿童在艺术表现中,经常将内心的情绪和感受真实的展现在画面中,在这些内心感受中诠释儿童对世界的热爱。因此,美术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美术教学活动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情感表现,运用多种途径指导儿童利用点、线、面和色彩等媒介抒发内心情感。此外,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顺应儿童年龄的发展特点,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学期、不同课程的学习目标,而不是创作出符合要求的艺术作品。 2.3 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儿童的艺术作品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极其重要。在评价时,教师应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和手段。首先,肯定儿童作品的创作立意,认真聆听儿童对作品创作思路的讲解;其次,了解儿童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和其他儿童对自己作品的感受,儿童之间通常会对事件的认知产生共鸣,这也解释了许多教师无法理解儿童作品,而儿童之间却能自由沟通的现象;最后,教师应对儿童的创作展开客观的评价,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帮助儿童建立自信,避免用简单的语言和多次重复性语言进行千篇一律的评价。每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因此,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儿童的艺术作品,要发现儿童画面中的创作优势,让每一位儿童都能体验美术创作的愉悦感。
2.4 提升家庭环境对美术教学的认识
许多家长对儿童美术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儿童画的越像,线条越准确,绘画的水平越高,认为美术教学只是培养儿童高超的绘画技能,不能科学、正确的认识美术教学对儿童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认知的培养。教师应通过美术教学活动,与家长建立沟通桥梁,通过对儿童作品的评价,让家长认识到美术创作是儿童思维情感的表达方式,他们的画面中传达的是对世界最纯粹的认知。因此,应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美术教学认知,避免出现要求儿童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这一错误观念,和家长共同支持儿童的绘画表达形式,鼓励儿童大胆表现世界,共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3 结语
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呈现的是阶梯式的发展,只有充分掌握基础的观察能力才能形成表现能力,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我们应与时俱进,准确解读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目标,为儿童创建更加自由、开放的创作平台,充分发挥儿童的展示欲,为其搭建更宽广的展示平台。通过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儿童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认识到自然与社会。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地位,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制定具有前瞻性特征的教育目标。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模式下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评价体系,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这种评价方式有悖于以儿童为主题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创建教育评价体系时,可融入儿童互评、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便于从不同角度形成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其次,还可以创建总结性评价档案,针对儿童的性格特点,为儿童建立美术教学档案,收集幼儿每一次创作的作品,从而更直观的探究儿童在艺术创作中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信息教育的不断完善,儿童艺术创作档案的建立也逐渐运用电子学档替代纸质学档。儿童美术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还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儿童的兴趣点源自于最直观的视觉形象,而日常生活中所处可见的装饰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携手家长共同布置教室的环境、儿童生活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观察思维和想象力,家长可以将儿童在家创作的作品拿到幼儿园来装饰,构建家园互动的创作氛围。
参考文献:
[1] 陆丽莉.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大班主题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问题[D].苏州:苏州大学,2011:1.
[2]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8.
[3]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1.
[4] 少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探究[J]. 陈青.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2).
[5] 基于儿童绘本的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J]. 李俊宝,李霞,哈建民.幸福家庭.2021(05).
[6] 论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J]. 李玲.才智.2017(09).
[7] 谈谈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认识[J]. 高安阳.辽宁教育研究.2004(04).
[8] 美术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 马枫梅.成才之路.2016(13).
[9] 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探微[J]. 刘燕妮.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S1).
[10] 幼儿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培养研究[J]. 韩金平.成才之路.2016(19).
[11] “活”策略,“趣”成长——主题背景下幼儿园趣味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J]. 俞茜.美术教育研究. 2020(22).
[12] 想象——美术活动中的主旋律[J]. 胡月丽.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4).
[13] 如何利用农村资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J]. 刘真. 基礎教育课程. 2016(22).
[14] 纸类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 黄晓琴.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12).
[15] 快乐教育理念观照下的幼儿园快乐美术活动优化和建构[J]. 殷霞,杜红梅. 才智. 2019(35).
[16] 幼儿园主题教学中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J]. 严俞洁.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