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华裔女子眼里的中西差异

来源 :考试·双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tend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裔设计师刘扬曾经在2007年出版了《东西相遇》一书,引起巨大反响。该书用简洁的笔画,用简单明了的图画向读者表现了德中两个社会的细节,比如两国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人们旅游的方式,双方的审美观等。大部分都是人们的日常经历,让中德读者们都能引起共鸣。
  这是一套关于文化对比的作品,共24张图片,左边代表德国,右边代表中国。以下是刘扬眼中的德中差异,左边代表德国人,右边代表中国人。
  刘扬,生于北京,在她13岁时随父母迁居德国,后考入柏林艺术大学。毕业后刘扬游历于伦敦、纽约等地,2004年起在柏林成个人设计工作室。多年在东西社会以及不同文化中的生活经历,让她对文化差异有特别深的感受以及自己独到的看法。
其他文献
【摘 要】解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这样的结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注意把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情感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