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论应运而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知识丰富、品德高尚的学生。高中历史由于其科目的特殊性,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所以如何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促进高效课堂的打造,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掌控者,大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这样不仅会减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得教学目标达标率低。所以必须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迎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觀能动性
教学课堂已经不单单是教师的“舞台”了,而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场地。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是适合学生长久发展、真正挖掘学生潜能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比如,在进行《戊戌变法》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不应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内容,而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新课程的引入中,给学生列举《马关条约》的相关条款,赔巨款、割领土、开口岸、设工厂,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条约里的四项具体条款分别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影响?从而让学生知晓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接着,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文,向学生列举几条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戊戌变法?变什么法?怎么变法?变法的结果如何?变法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们经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以后,分组陈述答案,最后,教师进行指导总结,从而了解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在民族危难之际,提出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的行为虽然失败了,但是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是爱国的、积极的;这样的一问一答,教师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进行积极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趣味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趣味性十足的教学环境、一个开放性的历史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还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政引入等方式,将历史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展现自我,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
比如,当进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一些外国品牌的商标,奥迪、宝马、可口可乐……这些跨国公司正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然后利用教师精心准备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通过有关的图片和录像片段,让学生知晓经济全球化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给学生列举中国的海尔、华为、小米等企业都已经走向了世界,中国的自主品牌已经在世界有了一席之地。最后,引入如今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都是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新活力,通过这几件“时事热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从而树立起为中国、为世界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三、以情动人,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高中历史中包含着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里面包含着许多有关德育的内容,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深层次的情感挖掘出来,以情动人,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有志青年。
比如,当进行《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教学时,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100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场沉重而痛苦的噩梦,从鸦片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走私鸦片到火烧圆明园,其中的一幕幕场景皆是惨不忍睹、闻所未闻的。但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涌现出一批民族英雄,林则徐,敢于反抗英国帝国主义,因虎门销烟留英明;戊戌六君子,他们发起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最后被迫害致死;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在反对军阀的白色恐怖中,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还有抗日战争的佟麟阁、赵登禹、杨靖宇等,这些都是捍卫本民族利益和尊严的民族脊梁,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教师可以利用语言、音乐、电影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与抗争,还应该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明确自身责任,以情动人,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开发出新模式、新思维,从而显著提升其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一批又一批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掌控者,大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这样不仅会减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得教学目标达标率低。所以必须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迎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觀能动性
教学课堂已经不单单是教师的“舞台”了,而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场地。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是适合学生长久发展、真正挖掘学生潜能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比如,在进行《戊戌变法》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不应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内容,而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新课程的引入中,给学生列举《马关条约》的相关条款,赔巨款、割领土、开口岸、设工厂,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条约里的四项具体条款分别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影响?从而让学生知晓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接着,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文,向学生列举几条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戊戌变法?变什么法?怎么变法?变法的结果如何?变法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们经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以后,分组陈述答案,最后,教师进行指导总结,从而了解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在民族危难之际,提出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的行为虽然失败了,但是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是爱国的、积极的;这样的一问一答,教师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进行积极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趣味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趣味性十足的教学环境、一个开放性的历史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还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政引入等方式,将历史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展现自我,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
比如,当进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一些外国品牌的商标,奥迪、宝马、可口可乐……这些跨国公司正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然后利用教师精心准备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通过有关的图片和录像片段,让学生知晓经济全球化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给学生列举中国的海尔、华为、小米等企业都已经走向了世界,中国的自主品牌已经在世界有了一席之地。最后,引入如今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都是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新活力,通过这几件“时事热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从而树立起为中国、为世界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三、以情动人,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高中历史中包含着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里面包含着许多有关德育的内容,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深层次的情感挖掘出来,以情动人,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有志青年。
比如,当进行《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教学时,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100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场沉重而痛苦的噩梦,从鸦片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走私鸦片到火烧圆明园,其中的一幕幕场景皆是惨不忍睹、闻所未闻的。但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涌现出一批民族英雄,林则徐,敢于反抗英国帝国主义,因虎门销烟留英明;戊戌六君子,他们发起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最后被迫害致死;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在反对军阀的白色恐怖中,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还有抗日战争的佟麟阁、赵登禹、杨靖宇等,这些都是捍卫本民族利益和尊严的民族脊梁,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教师可以利用语言、音乐、电影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与抗争,还应该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明确自身责任,以情动人,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开发出新模式、新思维,从而显著提升其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一批又一批具备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