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基础设施是知识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学习的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学习机会”,也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贫富人群之间、强势与弱势群体之间已有的“数字鸿沟”的危险。同时,它也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改进教育管理的强大工具。因此,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规模、效率与程度,无疑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教育竞争力的要素。
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去考察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不能就教育自身来考察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而是要从“教育—技术—发展”三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视角,研究教育信息化水平与教育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早在1996年以雅克·德洛尔为主席的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就指出,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选择什么类型的教育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教育既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本手段,又是发展的目的。教育提供技术发展的知识基础,而人类发展和技术进步能互相促进,建立一个“良性循环”。从社会经济意义上来说,教育是消除贫困和促进社会包容的工具;从文化的意义上说,教育是传递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培养青年一代的手段。教育开发学习者个人潜能,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
技术从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和驱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21世纪,没有科学技术就不会有发展,而技术的方向和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影响。新的信息通信技术不但改变了教育及学习的环境,而且改变了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增加了多样化的知识来源与学习资源;它们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自主学习,使信息和知识的产生、存储、传播、加工、创造有了高度有效的方式,同时极大地激励了青年一代创新的热情。但是,与此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并不能为教育和发展所面临的复杂挑战提供简单的解决办法。
“发展”不再只是指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是成为平等的、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过程。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意味着要增加对教育和人类能力的投资,依靠人民的发展意味着要增加每个人参与发展过程的选择机会。因此,发展既为教育信息化和技术的普遍应用创造条件,同时又靠教育和技术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持和技术手段。教育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也就离不开与发展、技术的互动。
(周南照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会长,文章节选自作者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
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去考察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不能就教育自身来考察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而是要从“教育—技术—发展”三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视角,研究教育信息化水平与教育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早在1996年以雅克·德洛尔为主席的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就指出,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选择什么类型的教育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教育既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本手段,又是发展的目的。教育提供技术发展的知识基础,而人类发展和技术进步能互相促进,建立一个“良性循环”。从社会经济意义上来说,教育是消除贫困和促进社会包容的工具;从文化的意义上说,教育是传递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培养青年一代的手段。教育开发学习者个人潜能,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
技术从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和驱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21世纪,没有科学技术就不会有发展,而技术的方向和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影响。新的信息通信技术不但改变了教育及学习的环境,而且改变了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增加了多样化的知识来源与学习资源;它们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自主学习,使信息和知识的产生、存储、传播、加工、创造有了高度有效的方式,同时极大地激励了青年一代创新的热情。但是,与此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并不能为教育和发展所面临的复杂挑战提供简单的解决办法。
“发展”不再只是指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是成为平等的、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过程。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意味着要增加对教育和人类能力的投资,依靠人民的发展意味着要增加每个人参与发展过程的选择机会。因此,发展既为教育信息化和技术的普遍应用创造条件,同时又靠教育和技术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持和技术手段。教育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也就离不开与发展、技术的互动。
(周南照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会长,文章节选自作者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