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CT/MRI影响诊断方法的联用对于腹膜后肿瘤位置和性状判断情况。本文随机选取近三年的35例腹膜后肿瘤的案例,检测显示良性为13例,恶性22例。对于CT定位正确率为88.6%,MRI为97,1%,其联用可获取肿瘤发生部位和性状等状况的较为清晰与直接的影像。综合评定这种CT/MRI的定位很有价值,对于清晰判定肿瘤情况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CT;MRI;影像学诊断
0.前言
腹膜后肿瘤主要是腹膜后的空隙结缔组织、脂肪、肌肉、动脉静脉血管、胚胎残留等处非器官性质的组织源。由于其来源复杂,一般发病部位隐藏较深,所以在早期常常难以诊断出来。相对于全身的肿瘤发生,该部分发生率仅为0.07%到0.20%,但是通常超过半数以上为恶性肿瘤。鉴于腹腔区域的复杂性质,采用CT与MRI诊断可以分别获得该部位层次影响以及立体影响,从而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整个腹腔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获悉肿瘤发生具体位置、与周围脏器粘连状况、形状、大小、钙化等等信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将通过对近三年随机抽取的35案例分析,来探讨CT/MRI的影像诊断情况与价值。
1.实例资料
本文建立在近三年的35例案例的基础上面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段是25岁到65岁,中间年纪为42岁。选取的症状主要是感觉腹部胀痛、疼痛或者出现硬块,伴随有恶心、腰痛、食欲不振等情况。选取的发现时间段为2个月到24个月。诊断最终为良性的有13例,即良性神经源性5例、胚胎残余组织源性3例、单纯囊肿性5例;为恶性有22例,即恶性神经源性7例、胚胎残余组织源性6例、脂肪瘤4例、淋巴瘤5例。
2.诊断结果
2.1 块状物的发生位置及大小确定
根据CT与MRI的检测结果,其中CT位置确定正确的有31例,MRI定位正确的有34例,之中最大块状为17.5cm*21cm,最小为3.4cm*5.2cm。良性和恶性肿块在影像分析中并没有明显区分特征。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2.2 肿块的类别
在本文31例中腹腔肿块测试中,主要有囊状肿块以及囊实相间、实质性肿块三种类别。长圆单纯性囊肿有6例,MRI检测为长T1和T2信号。囊实相间性有14例,CT平扫呈现不均匀性,一般处于-85到260的HU之内,且增强后强化仍不均一;MRI检测为表现混乱信号条段,即T1与T2的长信号区域中夹杂短信号或者是长的T1段及短T2段。实质不均匀性的有8例,CT检测呈现不均匀性并且扫描增强之后为不均一增强;实质均匀性的有7例,CT可呈现边缘清楚的软组织影像,并且增强后有明显强化,MRI为T1与T2等长度信号。
2.3 与周围器官联系
在本资料内的13例良性情况中,有11例均表现为图像边缘清楚、结构规则并且与周围脏器几乎没有发生粘连接触,有两例出现粘连情况但并不严重,结构稍显不规则。在22例恶性肿瘤之中,有4例规则性较好,和周围脏器也无明显粘连,术后摘除效果好;有7例呈现部分粘连,但是边缘较为清楚;有5例呈现明显粘连,界限有些模糊不清,边缘不规则;有6例粘连严重,与周边脏器的界限几乎没有,且对周围脏器呈现压迫趋势。
3.讨论与分析
本文采用CT与MRI影像联用检测的方法来判定腹部肿块的位置与形状,根据分析数据,一般对于肿瘤出现压迫脏器,肿块包裹腹腔的动脉、静脉,肿块边缘与出现粘连,这些情况采用CT和MRI检测效果好,但是对于巨大的肿块检测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本例中CT难以定位的3例有3例都是巨大肿块。
根据31例腹膜肿块类型研究得出:
其一,畸胎瘤CT的囊性、囊实相间、实质性都可以呈现,且钙化明显优于MRI与平片,本文9例畸胎瘤中,6例恶性的CT表现都为不均匀性,且多见斑纹与钙化影像并伴随肝部或肺部转移;
其二,单纯性囊状肿块大多都呈现为良性,本案例中的该类型都呈现清楚边缘,圆滑且无粘连,但是会有出血及液体化症状;
其三,脂肪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腹膜后肿块,一般CT判定的HU值与脂肪肉瘤的分化程度有关系,分化较高的检测值也比脂肪的高,本例中MRI检测脂肪瘤呈现短的T1信号;
其四,神经来源性肿块的瘤体内一般可能出现块状或者条纹状钙化。一般对于神经源性,CT的强化检测都很明显,部位为脊柱两侧,本例检测中大多都为实质性肿块或者囊实相间的肿块,呈现均匀性和不均匀性;
其五,目前对于巨大肿块的检测诊断有难度,多为肉瘤或者平滑肌瘤,中间出现坏死但是特异性较低,分辨困难。
总之在鉴定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其临床症状,对于肿瘤与脏器之间间隙可增薄层扫描,构建多轴面影像,注意肿瘤发生部位与周围脏器之间的脂肪组织间隔层,另外在确定肿块发生部位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发生转移,比如界限是否明显、肿块是否规则、是否有粘连等情况均可作为参考。由于腹膜后肿瘤的来源复杂,临床呈现期较晚,且发生位置较深,所以在早期很难准确判断。诊断成影有钡剂灌肠、IVP、CT、MRI、X射线、DSA等,不同的诊断有着不同的适用方面,有时选用几种影像综合联用的方式会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选用的是CT/MRI综合使用诊断,检出正确率97.1%,由此可见这种检测方法对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朝辉,周建中.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定位诊断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8):937-938.
[2]丁治民,陈基明,张峥嵘等.腹膜后肿瘤的CT/MRI影像学诊断[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02):135-138.
[3]马俊锋,谭红娜,彭卫军.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附27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06):823-825.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CT;MRI;影像学诊断
0.前言
腹膜后肿瘤主要是腹膜后的空隙结缔组织、脂肪、肌肉、动脉静脉血管、胚胎残留等处非器官性质的组织源。由于其来源复杂,一般发病部位隐藏较深,所以在早期常常难以诊断出来。相对于全身的肿瘤发生,该部分发生率仅为0.07%到0.20%,但是通常超过半数以上为恶性肿瘤。鉴于腹腔区域的复杂性质,采用CT与MRI诊断可以分别获得该部位层次影响以及立体影响,从而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整个腹腔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获悉肿瘤发生具体位置、与周围脏器粘连状况、形状、大小、钙化等等信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将通过对近三年随机抽取的35案例分析,来探讨CT/MRI的影像诊断情况与价值。
1.实例资料
本文建立在近三年的35例案例的基础上面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段是25岁到65岁,中间年纪为42岁。选取的症状主要是感觉腹部胀痛、疼痛或者出现硬块,伴随有恶心、腰痛、食欲不振等情况。选取的发现时间段为2个月到24个月。诊断最终为良性的有13例,即良性神经源性5例、胚胎残余组织源性3例、单纯囊肿性5例;为恶性有22例,即恶性神经源性7例、胚胎残余组织源性6例、脂肪瘤4例、淋巴瘤5例。
2.诊断结果
2.1 块状物的发生位置及大小确定
根据CT与MRI的检测结果,其中CT位置确定正确的有31例,MRI定位正确的有34例,之中最大块状为17.5cm*21cm,最小为3.4cm*5.2cm。良性和恶性肿块在影像分析中并没有明显区分特征。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2.2 肿块的类别
在本文31例中腹腔肿块测试中,主要有囊状肿块以及囊实相间、实质性肿块三种类别。长圆单纯性囊肿有6例,MRI检测为长T1和T2信号。囊实相间性有14例,CT平扫呈现不均匀性,一般处于-85到260的HU之内,且增强后强化仍不均一;MRI检测为表现混乱信号条段,即T1与T2的长信号区域中夹杂短信号或者是长的T1段及短T2段。实质不均匀性的有8例,CT检测呈现不均匀性并且扫描增强之后为不均一增强;实质均匀性的有7例,CT可呈现边缘清楚的软组织影像,并且增强后有明显强化,MRI为T1与T2等长度信号。
2.3 与周围器官联系
在本资料内的13例良性情况中,有11例均表现为图像边缘清楚、结构规则并且与周围脏器几乎没有发生粘连接触,有两例出现粘连情况但并不严重,结构稍显不规则。在22例恶性肿瘤之中,有4例规则性较好,和周围脏器也无明显粘连,术后摘除效果好;有7例呈现部分粘连,但是边缘较为清楚;有5例呈现明显粘连,界限有些模糊不清,边缘不规则;有6例粘连严重,与周边脏器的界限几乎没有,且对周围脏器呈现压迫趋势。
3.讨论与分析
本文采用CT与MRI影像联用检测的方法来判定腹部肿块的位置与形状,根据分析数据,一般对于肿瘤出现压迫脏器,肿块包裹腹腔的动脉、静脉,肿块边缘与出现粘连,这些情况采用CT和MRI检测效果好,但是对于巨大的肿块检测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本例中CT难以定位的3例有3例都是巨大肿块。
根据31例腹膜肿块类型研究得出:
其一,畸胎瘤CT的囊性、囊实相间、实质性都可以呈现,且钙化明显优于MRI与平片,本文9例畸胎瘤中,6例恶性的CT表现都为不均匀性,且多见斑纹与钙化影像并伴随肝部或肺部转移;
其二,单纯性囊状肿块大多都呈现为良性,本案例中的该类型都呈现清楚边缘,圆滑且无粘连,但是会有出血及液体化症状;
其三,脂肪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腹膜后肿块,一般CT判定的HU值与脂肪肉瘤的分化程度有关系,分化较高的检测值也比脂肪的高,本例中MRI检测脂肪瘤呈现短的T1信号;
其四,神经来源性肿块的瘤体内一般可能出现块状或者条纹状钙化。一般对于神经源性,CT的强化检测都很明显,部位为脊柱两侧,本例检测中大多都为实质性肿块或者囊实相间的肿块,呈现均匀性和不均匀性;
其五,目前对于巨大肿块的检测诊断有难度,多为肉瘤或者平滑肌瘤,中间出现坏死但是特异性较低,分辨困难。
总之在鉴定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其临床症状,对于肿瘤与脏器之间间隙可增薄层扫描,构建多轴面影像,注意肿瘤发生部位与周围脏器之间的脂肪组织间隔层,另外在确定肿块发生部位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发生转移,比如界限是否明显、肿块是否规则、是否有粘连等情况均可作为参考。由于腹膜后肿瘤的来源复杂,临床呈现期较晚,且发生位置较深,所以在早期很难准确判断。诊断成影有钡剂灌肠、IVP、CT、MRI、X射线、DSA等,不同的诊断有着不同的适用方面,有时选用几种影像综合联用的方式会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选用的是CT/MRI综合使用诊断,检出正确率97.1%,由此可见这种检测方法对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朝辉,周建中.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定位诊断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8):937-938.
[2]丁治民,陈基明,张峥嵘等.腹膜后肿瘤的CT/MRI影像学诊断[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02):135-138.
[3]马俊锋,谭红娜,彭卫军.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附27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06):82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