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五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2-0057-02
【作者简介】杨肇文,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江苏无锡,214000)研发处副主任,一级教师。
设计意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高人们的网络交际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本课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安全自护”,从QQ聊天的体验与感受、真实情境的交流与感想、音乐的心理疏导与平复等三个方面,依次引发学生对QQ交际的关注、理解和认识,分享网络交往的快乐经验,了解虚拟网络空间中人际交往方式的特点。通过本课,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网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与原则。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畅谈感受
教师:课前我们做了调查和统计,在大家使用的网络交际工具中,QQ占84.7%,你通常和好友们聊点什么话题?
学生:学习上的事情、自己的爱好、碍于情面不好当面谈的话题等。
教师:在QQ上交流有什么好处?
学生:拉近距离、速度快、少花费、丰富生活。
设计意图:引出话题,揭示课题。
二、植入生活情境,激活心智,分享经验
1.情境1。
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进行网络交往?让我们现在就去申请一个QQ,开始我们的网络交往之旅。你觉得给自己取一个什么样的昵称好?
学生1:我叫“影帝”,因为我姓“伊”,人家叫我弟弟,本来是“伊弟”。我感觉和“影帝”读音很像,就干脆叫“影帝”了,而且我也确实爱看电影。
教师:你的网名里包含了个人信息,让我感受到你有较好的安全感。但在交往中也要注意不能过多透露自己的隐私,要有安全保护意识。
教师:有没有同学取了跟自己不沾边的网名?
学生2:我叫“大隐”,因为“大隐隐于市”,我感觉这样人家就猜不透我。
教师:相对警惕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慢慢成熟的表现。当然如果能用更开放的心态去交往,你会交到多的朋友。
教师:性别、生日和所在地要如实填写吗?
学生3:我觉得性别和生日无关紧要,但是所在地不能让人知道。
教师:我们在虚拟空间交往确实要提高安全自护意识。
2.情境2。
教师:杨老师已经申请了一个QQ,有消息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表姐,我是表弟。我今天上午逛街的时候,手机和钱包被偷了。我现在人在网吧,向好心人借了台电脑上网,给你发QQ。我怕妈妈骂我,没告诉她。你先赶紧给我汇500块钱过来,我急用。账号是我朋友的,蒋梓星农业银行6222081103002465112。”
教师:我们不但要有安全自护的意识,更要有安全自护的能力,下面我们分组围绕“他是不是表弟”来讨论该如何辨别。
学生分组交流,集体汇报。
教师:你们的机智令我佩服,辨别和觉察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磨砺出来的。
教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真实的事例:王伟是五年级的男生,他的父母工作忙碌。他经常在网上打游戏,认识了一个游戏伙伴小明,两个人相谈甚欢,很快成了知己。有一阵子他有心事,非常苦恼,不知如何是好。不习惯对父母倾诉,不好意思和老师聊天,更不愿意和同学交流的王伟在第一时间想到了网友小明。小明向王伟发出了约见的信息,王伟犹豫了,该不该去见他呢?
教师:换做是你,你去赴约吗?为什么?
教师:你们现在应对真实社会不安全因素的能力较弱,和网友见面还不是这个年龄可以做的事。实在要去可以在成人的陪同下见面,以保证安全。在现实生活王伟为什么找不到朋友?
教师: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首选最亲近的人帮忙,老师、家长心理成熟,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可以传授给你。如果过度依赖网络,放弃和身边人的沟通,会逐渐失去和人面对面交往的能力。
3.情境3。
QQ群组里一位同学晒了自己的新手表,其他同学冷嘲热讽、恶言相向。
教师:如果你是群里晒手表的同学,面对这样的语言伤害,你是什么感受?当你愤怒的时候,你会怎么回复?网络伤害升级,怎样处理更好?
学生讨论。
教师:其实你可以先向内感受自己的“愤怒”情绪,然后平静地向对方表达你的愤怒,告诉对方你愤怒了,那么对方一般就会停止攻击。
教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用语言伤害别人,你的心情如何?在网络交往中,咱们既不能伤害别人也要保护自己。现在,你会怎样跟帖回复?
学生现场QQ回复,教师打字。
设计意图:在QQ实际操作中,设置真实场景,陪伴学生体验各种情绪,帮助学生悦纳自己,并总结出提高安全自护意识、提高辨别觉察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网络交往方法。
三、置换音乐场景,舒缓心理,平复情绪
教师:让我们放松一下,一起去“找呼吸”:一吸一停一呼我们就在心里数“一”,老师放轻音乐,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做好准备,数到五结束。
教师:现在你有什么感受和发现?
学生:我觉得周围很宁静。
教师:你的感觉很敏锐,就请你把此刻的感受写到QQ板书帖里。
教师:其实找呼吸就是一种能让自己心平气静的方法,在遇到网络伤害的时候,我们要用平和宽容的心态去接受自己的情绪,去化解那些不安全的因素。
教师:老师写了一首歌送给大家,叫《小网络》(播放用《小苹果》编曲填词的《小网络》,并和学生一起唱。)
网上聊天真神奇,千里之外能相遇,不花钱就能找到你。
网络交往真有趣,文字语音加视频,一个表情就迷死你。
提高安全自护意识非常重要滴,提高辨别觉察能力不容忽视滴。
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心平气静,遇到坏人理智冷静不要着急。
你是我的小呀小网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QQ的笑脸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
你是我的小呀小網络,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春天又来到了花开满山坡,装点了你连接了我。
设计意图:“找呼吸”能舒缓学生心情,反思回顾活动的收获。最后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中融入网络中人际交往方法,快乐收尾,寓教于乐,升华学生对QQ网络交际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
课堂上,笔者利用手机QQ软件将相关信息同步到笔记本电脑,再通过大屏幕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在QQ实践操作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三大生活情境。学生在取网名、辨析诈骗、应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过程中,经由教师的指引,总结出了应对网络时代的绿色交往方式。
全课的高潮是指导学生应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环节,体会自我情绪、正确表达自己、理智处理危机是教师想要引导学生自然生成的,而学生的课堂表现也非常理想,绝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知道可以体验自己悲伤和愤怒的心情,而不是压抑。
利用心理学放松技巧中的“找呼吸”让学生心情得到调试,最后又以改编歌曲作为全课收尾,使得整堂课在节奏上基本做到张弛有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2-0057-02
【作者简介】杨肇文,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江苏无锡,214000)研发处副主任,一级教师。
设计意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高人们的网络交际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本课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安全自护”,从QQ聊天的体验与感受、真实情境的交流与感想、音乐的心理疏导与平复等三个方面,依次引发学生对QQ交际的关注、理解和认识,分享网络交往的快乐经验,了解虚拟网络空间中人际交往方式的特点。通过本课,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网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与原则。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畅谈感受
教师:课前我们做了调查和统计,在大家使用的网络交际工具中,QQ占84.7%,你通常和好友们聊点什么话题?
学生:学习上的事情、自己的爱好、碍于情面不好当面谈的话题等。
教师:在QQ上交流有什么好处?
学生:拉近距离、速度快、少花费、丰富生活。
设计意图:引出话题,揭示课题。
二、植入生活情境,激活心智,分享经验
1.情境1。
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进行网络交往?让我们现在就去申请一个QQ,开始我们的网络交往之旅。你觉得给自己取一个什么样的昵称好?
学生1:我叫“影帝”,因为我姓“伊”,人家叫我弟弟,本来是“伊弟”。我感觉和“影帝”读音很像,就干脆叫“影帝”了,而且我也确实爱看电影。
教师:你的网名里包含了个人信息,让我感受到你有较好的安全感。但在交往中也要注意不能过多透露自己的隐私,要有安全保护意识。
教师:有没有同学取了跟自己不沾边的网名?
学生2:我叫“大隐”,因为“大隐隐于市”,我感觉这样人家就猜不透我。
教师:相对警惕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慢慢成熟的表现。当然如果能用更开放的心态去交往,你会交到多的朋友。
教师:性别、生日和所在地要如实填写吗?
学生3:我觉得性别和生日无关紧要,但是所在地不能让人知道。
教师:我们在虚拟空间交往确实要提高安全自护意识。
2.情境2。
教师:杨老师已经申请了一个QQ,有消息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表姐,我是表弟。我今天上午逛街的时候,手机和钱包被偷了。我现在人在网吧,向好心人借了台电脑上网,给你发QQ。我怕妈妈骂我,没告诉她。你先赶紧给我汇500块钱过来,我急用。账号是我朋友的,蒋梓星农业银行6222081103002465112。”
教师:我们不但要有安全自护的意识,更要有安全自护的能力,下面我们分组围绕“他是不是表弟”来讨论该如何辨别。
学生分组交流,集体汇报。
教师:你们的机智令我佩服,辨别和觉察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磨砺出来的。
教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真实的事例:王伟是五年级的男生,他的父母工作忙碌。他经常在网上打游戏,认识了一个游戏伙伴小明,两个人相谈甚欢,很快成了知己。有一阵子他有心事,非常苦恼,不知如何是好。不习惯对父母倾诉,不好意思和老师聊天,更不愿意和同学交流的王伟在第一时间想到了网友小明。小明向王伟发出了约见的信息,王伟犹豫了,该不该去见他呢?
教师:换做是你,你去赴约吗?为什么?
教师:你们现在应对真实社会不安全因素的能力较弱,和网友见面还不是这个年龄可以做的事。实在要去可以在成人的陪同下见面,以保证安全。在现实生活王伟为什么找不到朋友?
教师: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首选最亲近的人帮忙,老师、家长心理成熟,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可以传授给你。如果过度依赖网络,放弃和身边人的沟通,会逐渐失去和人面对面交往的能力。
3.情境3。
QQ群组里一位同学晒了自己的新手表,其他同学冷嘲热讽、恶言相向。
教师:如果你是群里晒手表的同学,面对这样的语言伤害,你是什么感受?当你愤怒的时候,你会怎么回复?网络伤害升级,怎样处理更好?
学生讨论。
教师:其实你可以先向内感受自己的“愤怒”情绪,然后平静地向对方表达你的愤怒,告诉对方你愤怒了,那么对方一般就会停止攻击。
教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用语言伤害别人,你的心情如何?在网络交往中,咱们既不能伤害别人也要保护自己。现在,你会怎样跟帖回复?
学生现场QQ回复,教师打字。
设计意图:在QQ实际操作中,设置真实场景,陪伴学生体验各种情绪,帮助学生悦纳自己,并总结出提高安全自护意识、提高辨别觉察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网络交往方法。
三、置换音乐场景,舒缓心理,平复情绪
教师:让我们放松一下,一起去“找呼吸”:一吸一停一呼我们就在心里数“一”,老师放轻音乐,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做好准备,数到五结束。
教师:现在你有什么感受和发现?
学生:我觉得周围很宁静。
教师:你的感觉很敏锐,就请你把此刻的感受写到QQ板书帖里。
教师:其实找呼吸就是一种能让自己心平气静的方法,在遇到网络伤害的时候,我们要用平和宽容的心态去接受自己的情绪,去化解那些不安全的因素。
教师:老师写了一首歌送给大家,叫《小网络》(播放用《小苹果》编曲填词的《小网络》,并和学生一起唱。)
网上聊天真神奇,千里之外能相遇,不花钱就能找到你。
网络交往真有趣,文字语音加视频,一个表情就迷死你。
提高安全自护意识非常重要滴,提高辨别觉察能力不容忽视滴。
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心平气静,遇到坏人理智冷静不要着急。
你是我的小呀小网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QQ的笑脸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
你是我的小呀小網络,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春天又来到了花开满山坡,装点了你连接了我。
设计意图:“找呼吸”能舒缓学生心情,反思回顾活动的收获。最后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中融入网络中人际交往方法,快乐收尾,寓教于乐,升华学生对QQ网络交际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
课堂上,笔者利用手机QQ软件将相关信息同步到笔记本电脑,再通过大屏幕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在QQ实践操作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三大生活情境。学生在取网名、辨析诈骗、应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过程中,经由教师的指引,总结出了应对网络时代的绿色交往方式。
全课的高潮是指导学生应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环节,体会自我情绪、正确表达自己、理智处理危机是教师想要引导学生自然生成的,而学生的课堂表现也非常理想,绝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知道可以体验自己悲伤和愤怒的心情,而不是压抑。
利用心理学放松技巧中的“找呼吸”让学生心情得到调试,最后又以改编歌曲作为全课收尾,使得整堂课在节奏上基本做到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