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控诉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春天里的秋天》舒缓的语言节奏、唯美的行文内容、散文诗似的创作形式,温和的倾诉了那如梦如幻的爱情悲剧,控诉了美丽的爱情如何在封建专制下被迫害,让我们悲痛之余幡然醒悟它“不止是一个温 和地哭泣的故事,它还是整整一代青年的呼吁。
  关键词:《春天里的秋天》、巴金、女性观
  —以《春天里的秋天》为例浅谈巴金作品中的女性观
  《春天里的秋天》应该说是巴金最为诗意的一篇小说了,舒缓的语言节奏、唯美的行文内容、散文诗似的创作形式,温和的倾诉了那如梦如幻的爱情悲剧,控诉了美丽的爱情如何在封建专制下被迫害,美丽的青春和生命是如何被无情地扼杀,爱情的花朵是如何变得枯萎,让我们悲痛之余幡然醒悟它“不止是一个温 和地哭泣的故事,它还是整整一代青年的呼吁,从而再一次“向着这垂死的社会 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Iaccuse(我控诉)’ 来”。
  在巴金的作品中女性是其重要的角色,他塑造的一系列女性角色是那个时代 的缩影,体现了巴金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长期以来在封建男权社会里,对于女性的压迫从身体到精神都是极其严重直到 20世纪 30年代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才出现解放状态,女性权益才开始被关注。巴金作为人道主义女性观的代表不仅给予女性以深刻同情而且还积极为女性解放、女性幸,福探寻出路,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春天里的秋天》中郑佩瑢相较于封建大家庭中的“ 裹脚少女” 算是先进女性,她漠视封建礼教、渴求个性解放,挣得了求学的自由,接触到了先进文化,却又没有挣得独立处理自己婚姻的自由,不知如何才能求得幸福。她想反抗而又不知如何反抗,不知出路何在,由此构成了她单纯而又矛盾的性格内涵。她一方面沉醉于狂热的恋爱,尽情地享受其温馨 ,一方面又在茫然中患得患失 ;一方面她勇敢地反抗封建习俗,渴求个性的自由、爱情的幸福,但又时常深深地沉浸在怕要失去这爱情的恐惧里。她对她的家庭将阻挠她和林的結合早有预感 ,她把林看作自己心中的花,“她的花明明放在她的身边”,她还要常常下意识地反复地说“你们把我的花拿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把恋爱看成自己的生命,向自己的恋人奉献出全部的热忱甚至生命,但在她的潜意识里认为女人的命运都是悲惨的思绪的笼罩下,矛盾而又痛苦地吸吮着幸福爱情的琼浆。作者在赞美她那少女美丽的爱情的同时,还展示出她追求个性自由的盲目性 。她只想躲避在森林中的小屋中,逃过一时是一时,却从来没有思考过和同在小屋中的人如何走出森林,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生活海洋里的惊涛骇浪,只是通过逃避现实的方式陶醉在自己制造的“ 桃花源” 当中。可是梦总有醒的一天,事实上瑢的悲剧命运早已注定。她同林一同漫步在墓地,面对着枯萎的花环所发出的“我的前途已经暗淡了,所以我是这些花”慨叹,就已经暗示出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缺乏信心。尽管她清醒地意识到当时的社会是压迫女人的,甚还以感叹的口吻说过,“在整个社会的轻视和压迫下面挣扎 ,受苦 ,灭亡 ,这就是我们以爱为生命的女人的命运”,但她的思想局限在“以爱为生命”的个性解放的水平上,不知道如何摆脱这样的思想局限找出路。面临着家庭逼婚的威胁,她自己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明明知道厄运临头,却又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用自欺欺人的安慰与林分别 ,面对着强大的封建势力,自己不知道如何来反抗 ,也因此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对于她来说,以微笑来迎接死亡 ,是对 “以爱为生命”承诺的兑现 ,是对悲苦的生命的一种解脱。
  作家在塑造她这一人物形象时 ,从正面描写了她想反抗封建家长 ,用侧笔的形式表现了她不知道如何反抗,作者并没有直接自己站出来发表什么议论,而是通过他们爱情的行为描写中,从她的忧伤中死去的教训中 ,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专制的封建制度如果不被消灭的话 ,单纯的追求恋爱的自由与幸福 ,是没有出路的 。女主人公郑佩瑢的生命轨迹表现出那个时代的女性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又不得不最终屈服于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历史性的宿命的命运。在那个时代与郑佩瑢命运相似的女性不在少数,她们背负着青年女子所处那个时代的封建专制势力对她的戕害。巴金笔下这样的女性就有很多如曾树生等等,她们虽然接触到先进文化、思想进步但她们依旧是迷茫,对于寻找自己幸福的迷茫、对于社会、未来的迷茫。这种迷茫是社会长期压迫的结果这种迷茫只有在长期的探索与牺牲中才会有所突破,巴金的作品也是在不断的为女性命运、女性幸福进行实践与探索。
  纵观历史女性解放史也是一部社会解放史,女性的命运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在法律上才取得和男性相同的政治地位,并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真正成为“社会的半边天”。巴金对于女性的描写也是女性解放的一种探索历程,也正是向他一样的社会革命者通过自己笔控诉那个时代,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以促进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才换取了女性的自由。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而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时具备一定的个人技能,具备就业的条件与能力,步入社会后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高职艺术类专业也往往受到学生、家长与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就业困难,市场所需的人才量远远小于其毕业生的数量,导致其竞争十分激烈,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改变毕业生就业现状,解决“就业难”问题,需要
期刊
摘要:玄学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具有与前后时代不同的特征。玄学的兴起与时代背景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本文以当时社会背景为切入点,聚焦有为与无为、不重智、终极快乐的探索等思想,试分析玄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原因,在这些因果关系的研究中笔者也想谈谈对玄学思想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关键词:玄学 社会背景  “玄学”一名渊源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玄即玄远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不断地享受到了科技革命的成果,然而大数据时代的降临,数据泄漏的问题如定时炸弹般时有发生,用户的上网记录,通话记录,身份信息,人脸信息等等隐私暴露无疑,信息安全迫在眉睫,本文就大数据时代的典型信息安全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安全;数据泄漏;数据安全  1.大数据  大数据(Bigdata)是一个现代社会的高频
期刊
摘要: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出现交叉的情形,那么这两种合同的性质应如何认定,应如何区分,本文将围绕最高院指导案例76号展开分析。  关键词:行政协议;指导案例;复函效力  案情概要  原告萍乡市亚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鹏公司)于2006年2月12日以投标竞拍方式并以人民币768万元取得了TG-0403号国有土地使用权,并于2006年2月21日与被告市国土局签订了《国有土地
期刊
摘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是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加强人事管理,保障事业人事档案完整性的根本保障。文章将主要围绕新时期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详细的论述,并提出新时期进行档案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机遇;挑战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是人事录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其进行标准化管理可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
期刊
摘要:环境公共利益既具有公共利益的共性,也有着其自身的个性。目前我国立法对公共利益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因此环境公共利益也是一个抽象模糊的概念。而以环境公共利益的界定为分析进路,对明确环境公共利益以及保证其在受到损害时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救济就至关重要。  关键词:环境;公共利益;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中,会设定部分禁止性规定,即使条文中未明确违反相关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但是
期刊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胎儿权益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2017年,《民法总则》就对胎儿的权益作出了新的规定。然而,有关方面仍存在立法上的空白,胎儿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加强胎儿的权益的法律保护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胎儿;权益;法律保护  一、胎儿的概念  从医学的角度看,怀孕4周到怀孕8周是胚胎,当胎体发育出重要的器官,即指妊娠8周以后的胎体,则可称为胎儿。而从生物学的
期刊
摘要:哈莱姆文艺复兴,不仅是美国非裔文学发展历程当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同时,也是一场具有重要思想启蒙意义的文艺运动。其作用与影响力,甚至扩展到当时社会与政治层面,在美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哈莱姆文艺复兴;文艺运动;作用;影响  引言   在美国文化历史上,哈莱姆文艺复兴(约1919年—1934年),也被称为黑人文艺复兴。在哈莱姆文艺复兴阶段,集中涌现出了
期刊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当中,出现了许许多多传统手工业逐渐被信息技术所代替的局面,手工会计便是其中的一种。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大环境发展之下,会计工作的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形式当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现阶段许多企业内部当中,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控制体系,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而本文就这些问题一一阐述及控制方法所处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电算化;手工会计   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
期刊
摘要: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剧本《俄狄浦斯王》通过俄狄浦斯这一英雄人物,展示了古希腊传说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这一悲剧故事,向当时人们展示出了典型的悲剧式的冲突。俄狄斯聪明而又有智慧,为了邦国献出了自己无私的爱。这样的一个为国家,为人民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却逃离不了命运的安排,剧本充分展示出了人和命运之间的冲突。表现了作者对神的正义性发出了质疑,对个人自主精神的充分肯定,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作者神观之下的的人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