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奥运会到建国60周年庆典,再到世博会,这几年中国大事件连连,但似乎大部分都市工作族却并未觉得自己和这些事件相关——生活本来就如此繁忙,哪有时间参与“政府和企业”的大Party?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场人,与其做一个强势者的热情观众,不如保持点距离,独善其身!着眼于眼下工作,做好自己的事儿——殊不知正是这种带着点小叛逆的想法,也让很多人错过了大事件能带给自己的机会,
要知道,中国年轻人遇到的机会,正在让整个世界羡慕。你准备好了吗?至少,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正撞上多么百年不遇的时代?世界的天平向中国倾斜,你可亮开了眼界,打开了头脑,敞开了胸怀?
还是摇摇手说——反正跟我没什么关系?
很多世博人告诉我们:“世博会中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那些做建筑的普通工人,因为‘从无到有’——看着一个个前卫的建筑一砖一瓦地做出来,参与感强。”除了这些一线建筑工人,世博会还在辐射你我,辐射浦东机场因为入境乘客增多而不得不加班的安检员,辐射世博期间越来越繁忙的酒店服务生,甚至辐射到在世博会场馆工地卖包子的小摊贩、从今而后执勤都晓得不要吃葱的保安,辐射到警犬训练员……
再看看整个编辑部在世博策划采访中付出的辛劳,一种强烈的参与感油然而生——这难道不是世博会对一个普通媒体人的机会和影响吗?
现在,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世博会,也许你就会发现,在蝴蝶效应下,世博会已经悄悄改变了你的工作,关注与否的结果,只是自己有没有借力世博会得到更大收获。
从杂志编辑部自己来说,关于世博会的特别策划,在今年2月份就已经启动,当时关于世博会的资料还不算太多,我们仍然列出了长达3页的计划采访名单:世博局组委会、执委会官员、所有的赞助商、合作伙伴、参展商、媒体记者、建筑师、园林师、上海市机场、酒店、公交等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涵盖了当初想象到的所有可能与世博会发生关系的方方面面。虽然今天你见到的只是局部,很多采访对象因为工作正值最繁忙的阶段,工作要紧,没有来得及接受采访,但以后你会有可能见到他们,在杂志中,更也许在于见下一个客户之时。
在沟通中,我们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比起被动接受世博会任务的人,主动去抓住世博会机会的人获得的回报往往最丰厚,受益和角色定位成正比:不管参与世博会之前他们的工作是什么、理想是什么,都通过世博会得到了想要追求的目标——因为他追求了。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做了足够多的准备,选准了时机,用自己的优势去“切”最适合的那个机会——不得不说,抓住机会本身也是一种大智慧。
也许,你可能不会有机会再参与到世博会中,未来遇到像世博会这样大事件的机会也不多,但是,一个人终其一生,总会遇到几次大事件、大项目,当面对这些大事件时,你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表现出来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看了这组文章。你可能会明白——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机会,而且在大事件中没有小角色,用对方法,你的所有付出,都会得到丰厚回报。
我们希望从对各方人员的采访中,证明能为世博会工作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并从他们的工作中体现大事件的复杂性和他们对复杂工作的掌控能力。
最后,采访中一个跟我们当时假设不同的情景是,大部分参与世博会工作的人都说:“能参与到这样一个项目确实挺幸运,但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没什么太大不同。”是我们判断有误?还是世博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着沟通的深入,我们发现之所以说世博会工作普通,着实是因为这其中都是平时工作中天天会遇到的事情一只不过被数倍放大——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还得有足够的应对智慧。
这是一群多么低调的人呀!
好,现在让我们开始了解他们。
要知道,中国年轻人遇到的机会,正在让整个世界羡慕。你准备好了吗?至少,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正撞上多么百年不遇的时代?世界的天平向中国倾斜,你可亮开了眼界,打开了头脑,敞开了胸怀?
还是摇摇手说——反正跟我没什么关系?
很多世博人告诉我们:“世博会中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那些做建筑的普通工人,因为‘从无到有’——看着一个个前卫的建筑一砖一瓦地做出来,参与感强。”除了这些一线建筑工人,世博会还在辐射你我,辐射浦东机场因为入境乘客增多而不得不加班的安检员,辐射世博期间越来越繁忙的酒店服务生,甚至辐射到在世博会场馆工地卖包子的小摊贩、从今而后执勤都晓得不要吃葱的保安,辐射到警犬训练员……
再看看整个编辑部在世博策划采访中付出的辛劳,一种强烈的参与感油然而生——这难道不是世博会对一个普通媒体人的机会和影响吗?
现在,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世博会,也许你就会发现,在蝴蝶效应下,世博会已经悄悄改变了你的工作,关注与否的结果,只是自己有没有借力世博会得到更大收获。
从杂志编辑部自己来说,关于世博会的特别策划,在今年2月份就已经启动,当时关于世博会的资料还不算太多,我们仍然列出了长达3页的计划采访名单:世博局组委会、执委会官员、所有的赞助商、合作伙伴、参展商、媒体记者、建筑师、园林师、上海市机场、酒店、公交等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涵盖了当初想象到的所有可能与世博会发生关系的方方面面。虽然今天你见到的只是局部,很多采访对象因为工作正值最繁忙的阶段,工作要紧,没有来得及接受采访,但以后你会有可能见到他们,在杂志中,更也许在于见下一个客户之时。
在沟通中,我们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比起被动接受世博会任务的人,主动去抓住世博会机会的人获得的回报往往最丰厚,受益和角色定位成正比:不管参与世博会之前他们的工作是什么、理想是什么,都通过世博会得到了想要追求的目标——因为他追求了。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做了足够多的准备,选准了时机,用自己的优势去“切”最适合的那个机会——不得不说,抓住机会本身也是一种大智慧。
也许,你可能不会有机会再参与到世博会中,未来遇到像世博会这样大事件的机会也不多,但是,一个人终其一生,总会遇到几次大事件、大项目,当面对这些大事件时,你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表现出来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看了这组文章。你可能会明白——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机会,而且在大事件中没有小角色,用对方法,你的所有付出,都会得到丰厚回报。
我们希望从对各方人员的采访中,证明能为世博会工作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并从他们的工作中体现大事件的复杂性和他们对复杂工作的掌控能力。
最后,采访中一个跟我们当时假设不同的情景是,大部分参与世博会工作的人都说:“能参与到这样一个项目确实挺幸运,但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没什么太大不同。”是我们判断有误?还是世博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着沟通的深入,我们发现之所以说世博会工作普通,着实是因为这其中都是平时工作中天天会遇到的事情一只不过被数倍放大——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还得有足够的应对智慧。
这是一群多么低调的人呀!
好,现在让我们开始了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