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师范大学)
摘要:《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入选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以来,对其进行的文本解读长期囿于结尾技巧与人物精神层面的剖析,如“精神超越死亡”、“信念决定生命”、“为了他人而自我牺牲”等。老画家贝尔曼行动背后模仿与超越的辩证思索、外貌特征映射下的形象分析却往往为人所忽略。本文试图以符号隐喻、艺术哲学理论为依托,从贝尔曼的外貌、行动切入,对文本进行再解读。
关键词:模仿;超越;再解读
一、贝尔曼形象分析
在小说中,有一段专门刻画贝尔曼外貌的文字,现摘录于下: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贝尔曼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别人的“看家恶狗”?其实,本段的“眼”就在于开头的几个比喻句,这几个比喻句用了典故,这些典故是解开疑惑的关键所在。
(一)、摩西雕像的胡子
摩西是古代的著名先知。在《出埃及记》中记载,摩西受耶和华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之地——迦南地。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被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个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据说“十诫”中有一诫“不准崇拜金钱”,这是总结古埃及人堕落之后得出的教训。但是摩西的兄长亚伦却是拜金主义者,他积民间金器铸金牛让子民膜拜,使以色列人堕落。摩西立即下令将崇拜金钱者杀死,其中包括他的兄长。处决了大部分人之后,他将手中的十诫法板扔到西奈山下,愤怒地说:“你们不遵训诫,要它何用?”这就是典故“摩西式愤怒”的由来。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揣摩到欧·亨利看似简单的一笔实则意味深长。他赋予贝尔曼 “摩西式的愤怒”是用心良苦的,那他为何憤怒呢?小说开篇就花重笔墨写了“艺术区”的窘境,其实就与贫民区无二:
不少画家就摸索到这个古色古香的老格林尼治村来了。他们逛来逛去,寻求朝北的窗户、18世纪的三角墙、荷兰式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租。然后,他们又从第六街买来一些锡蜡杯子和一两只烘锅,组成了一个“艺术区”。
可见在那个时代,艺术是被冷落的,艺术家是处在社会边缘的。
笔者认为,摩西因人们崇拜金钱、背叛训诫而愤怒,而贝尔曼的愤怒则因艺术被边缘化。贝尔曼摩西式的胡子,表征了一个老画匠对不重视精神财富的社会的愤怒。
(二)、萨蒂尔似的脑袋
古希腊神话中的萨蒂尔,是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牧神,是长有公羊角、腿和尾巴的怪物。他耽于淫欲,性喜享乐,可以说是一个色情狂或者性欲无度的无赖式人物形象。在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牧神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与性爱的象征,后被认为是帮助孤独的航行者驱逐恐怖的神。
笔者认为,欧·亨利之所以取这个比喻,是想要表明贝尔曼身上既有“狂徒”的特点(如酗酒等),又有无赖的特质(如“极端瞧不起温情”),不过更多的是想表明,老贝尔曼虽然在艺术上是个失意者(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但却是不折不扣的艺术虔诚者,是帮助像琼珊那样的青年艺术家驱逐恐惧、冲破困境的引路人。
正是因为贝尔曼具有保护者的特质,才会为生病的青年艺术家无私付出,也正是因为他身上的无赖特质,最后一句才会直言不讳自己是“看家恶犬”了。这反而显出其率真可爱的特点。
二、模仿
从艺术史角度来看,模仿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之一。
徳谟克利特认为,人在艺术中模仿自然,如在织布时模仿蜘蛛,建房时模仿燕子,唱歌时模仿夜莺等。显然,将艺术简单地归为模仿是不全面的,因为艺术还需要“再现”,还需要“创作”——但模仿的确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贝尔曼这辈子在做的事情,都是模仿:
贝尔曼的房间里有一块白色的大画布,但是那么多年从来就没在上面画过一笔。他替广告商画画本质上是一种模仿,为一些青年艺术家当廉价模特,即是为他们提供模仿的对象。总之,欧·亨利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境况: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
老贝尔曼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他始终惦记着他“未来的杰作”,他对待生活虽然多有抱怨,但却一直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也没有失去对艺术的热忱。这与得了肺炎的青年艺术家琼珊形成了鲜明对比。
肺炎不至于夺取生命,笔者认为,琼珊之所以如此悲观,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求生欲望不强所导致的。这与当时艺术的窘境息息相关,即青年艺术家看不到出路,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
需要有怎样的忠诚,才会在这样的艺术窘境里不忘初心?老贝尔曼用他四十多年不厌其烦的模仿,带给了我们答案。他不但在艺术之路上孜孜以求,也想方设法地挽救琼珊的性命,其实就是想换回她的求生意志,这种意志来自何处呢?就是对艺术的信心。毫无疑问,贝尔曼做到了——通过那最后的杰作。
其实,那片画到墙上去的叶子也是一种模仿,它属于模仿的最高超境界——赋形夺真。
赋形夺真是宋人提出来的,但是在西方也有类似的例子。在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希腊画家宙克西斯与巴尔拉修比赛绘画。宙克西斯画的葡萄引飞鸟啄食,而巴尔拉修却只拿出一块帘布。当宙克西斯迫不及待去掀开帘布时,却发现帘布就是画。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巴尔拉修获胜,因为葡萄只骗过动物的眼睛,而帘布却骗过了人的眼睛。
三、超越
上文已提到,贝尔曼最后的杰作也是属于模仿的范畴,并没有提升到创作的境界,但是,通过这次模仿,他却带给了年轻画家以生的希望,带给她新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又是一种超越。
欧·亨利为什么要以“常春藤叶”作为切入点?因为常春藤叶具有非同一般的内蕴,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斯,是欢乐与活力的象征。后来,尼采将酒神当作艺术的代表。也就是说,常春藤叶就是艺术的具象化。这正是解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重要密码,有了这个认知,就会明白为什么琼珊把自己的生命与一片微不足道的叶子联系在一起,又为何能通过那一片叶子找到活下去的动力。
最后的常春藤叶牢牢定在枝头,是艺术火种传承不绝的写照。贝尔曼通过最后一次轰轰烈烈的模仿,完成了自我的超越,他一直想要的杰作,就是对艺术的孜孜以求,以及为身边的青年艺术家点燃希望。
且看小说中的两处描写:
①“她—— 她希望有一天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②一小时后,她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当琼珊病重到只有一成希望的时候.她的心事不是“男人”而是“画画”,当琼珊看见在两个风雨之夜后仍然未落的叶子,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欲望,首先想到的还是“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将这两处结合起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在琼珊的心中,艺术实现了对生命本质的超越。先前叶子的飘零恰如艺术之花的凋落、艺术命运的沦落,这才让琼珊痛不欲生。
于是,在对艺术的虔诚上,青年艺术家与老年艺术家实现了某种对接,两人的超越都侧重于艺术灵魂的裁剪,侧重于对气韵生动的精神宇宙的把握。欧·亨利通过这个短篇,将批判的视角投向了现实,对只重物质而不重精神的社会进行了狠辣的批判。
参考文献:
[1]潘幸龙.高尚的结局与矫情的人物——从《最后的长春藤叶》重识欧·亨利 [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2
[2]钟峰华.《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三重奏——兼向孙绍振先生请教[J]. 中学语文, 2012.8
摘要:《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入选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以来,对其进行的文本解读长期囿于结尾技巧与人物精神层面的剖析,如“精神超越死亡”、“信念决定生命”、“为了他人而自我牺牲”等。老画家贝尔曼行动背后模仿与超越的辩证思索、外貌特征映射下的形象分析却往往为人所忽略。本文试图以符号隐喻、艺术哲学理论为依托,从贝尔曼的外貌、行动切入,对文本进行再解读。
关键词:模仿;超越;再解读
一、贝尔曼形象分析
在小说中,有一段专门刻画贝尔曼外貌的文字,现摘录于下: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贝尔曼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别人的“看家恶狗”?其实,本段的“眼”就在于开头的几个比喻句,这几个比喻句用了典故,这些典故是解开疑惑的关键所在。
(一)、摩西雕像的胡子
摩西是古代的著名先知。在《出埃及记》中记载,摩西受耶和华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之地——迦南地。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被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个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据说“十诫”中有一诫“不准崇拜金钱”,这是总结古埃及人堕落之后得出的教训。但是摩西的兄长亚伦却是拜金主义者,他积民间金器铸金牛让子民膜拜,使以色列人堕落。摩西立即下令将崇拜金钱者杀死,其中包括他的兄长。处决了大部分人之后,他将手中的十诫法板扔到西奈山下,愤怒地说:“你们不遵训诫,要它何用?”这就是典故“摩西式愤怒”的由来。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揣摩到欧·亨利看似简单的一笔实则意味深长。他赋予贝尔曼 “摩西式的愤怒”是用心良苦的,那他为何憤怒呢?小说开篇就花重笔墨写了“艺术区”的窘境,其实就与贫民区无二:
不少画家就摸索到这个古色古香的老格林尼治村来了。他们逛来逛去,寻求朝北的窗户、18世纪的三角墙、荷兰式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租。然后,他们又从第六街买来一些锡蜡杯子和一两只烘锅,组成了一个“艺术区”。
可见在那个时代,艺术是被冷落的,艺术家是处在社会边缘的。
笔者认为,摩西因人们崇拜金钱、背叛训诫而愤怒,而贝尔曼的愤怒则因艺术被边缘化。贝尔曼摩西式的胡子,表征了一个老画匠对不重视精神财富的社会的愤怒。
(二)、萨蒂尔似的脑袋
古希腊神话中的萨蒂尔,是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牧神,是长有公羊角、腿和尾巴的怪物。他耽于淫欲,性喜享乐,可以说是一个色情狂或者性欲无度的无赖式人物形象。在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牧神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与性爱的象征,后被认为是帮助孤独的航行者驱逐恐怖的神。
笔者认为,欧·亨利之所以取这个比喻,是想要表明贝尔曼身上既有“狂徒”的特点(如酗酒等),又有无赖的特质(如“极端瞧不起温情”),不过更多的是想表明,老贝尔曼虽然在艺术上是个失意者(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但却是不折不扣的艺术虔诚者,是帮助像琼珊那样的青年艺术家驱逐恐惧、冲破困境的引路人。
正是因为贝尔曼具有保护者的特质,才会为生病的青年艺术家无私付出,也正是因为他身上的无赖特质,最后一句才会直言不讳自己是“看家恶犬”了。这反而显出其率真可爱的特点。
二、模仿
从艺术史角度来看,模仿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之一。
徳谟克利特认为,人在艺术中模仿自然,如在织布时模仿蜘蛛,建房时模仿燕子,唱歌时模仿夜莺等。显然,将艺术简单地归为模仿是不全面的,因为艺术还需要“再现”,还需要“创作”——但模仿的确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贝尔曼这辈子在做的事情,都是模仿:
贝尔曼的房间里有一块白色的大画布,但是那么多年从来就没在上面画过一笔。他替广告商画画本质上是一种模仿,为一些青年艺术家当廉价模特,即是为他们提供模仿的对象。总之,欧·亨利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境况: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
老贝尔曼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他始终惦记着他“未来的杰作”,他对待生活虽然多有抱怨,但却一直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也没有失去对艺术的热忱。这与得了肺炎的青年艺术家琼珊形成了鲜明对比。
肺炎不至于夺取生命,笔者认为,琼珊之所以如此悲观,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求生欲望不强所导致的。这与当时艺术的窘境息息相关,即青年艺术家看不到出路,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
需要有怎样的忠诚,才会在这样的艺术窘境里不忘初心?老贝尔曼用他四十多年不厌其烦的模仿,带给了我们答案。他不但在艺术之路上孜孜以求,也想方设法地挽救琼珊的性命,其实就是想换回她的求生意志,这种意志来自何处呢?就是对艺术的信心。毫无疑问,贝尔曼做到了——通过那最后的杰作。
其实,那片画到墙上去的叶子也是一种模仿,它属于模仿的最高超境界——赋形夺真。
赋形夺真是宋人提出来的,但是在西方也有类似的例子。在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希腊画家宙克西斯与巴尔拉修比赛绘画。宙克西斯画的葡萄引飞鸟啄食,而巴尔拉修却只拿出一块帘布。当宙克西斯迫不及待去掀开帘布时,却发现帘布就是画。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巴尔拉修获胜,因为葡萄只骗过动物的眼睛,而帘布却骗过了人的眼睛。
三、超越
上文已提到,贝尔曼最后的杰作也是属于模仿的范畴,并没有提升到创作的境界,但是,通过这次模仿,他却带给了年轻画家以生的希望,带给她新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又是一种超越。
欧·亨利为什么要以“常春藤叶”作为切入点?因为常春藤叶具有非同一般的内蕴,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斯,是欢乐与活力的象征。后来,尼采将酒神当作艺术的代表。也就是说,常春藤叶就是艺术的具象化。这正是解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重要密码,有了这个认知,就会明白为什么琼珊把自己的生命与一片微不足道的叶子联系在一起,又为何能通过那一片叶子找到活下去的动力。
最后的常春藤叶牢牢定在枝头,是艺术火种传承不绝的写照。贝尔曼通过最后一次轰轰烈烈的模仿,完成了自我的超越,他一直想要的杰作,就是对艺术的孜孜以求,以及为身边的青年艺术家点燃希望。
且看小说中的两处描写:
①“她—— 她希望有一天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②一小时后,她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当琼珊病重到只有一成希望的时候.她的心事不是“男人”而是“画画”,当琼珊看见在两个风雨之夜后仍然未落的叶子,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欲望,首先想到的还是“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将这两处结合起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在琼珊的心中,艺术实现了对生命本质的超越。先前叶子的飘零恰如艺术之花的凋落、艺术命运的沦落,这才让琼珊痛不欲生。
于是,在对艺术的虔诚上,青年艺术家与老年艺术家实现了某种对接,两人的超越都侧重于艺术灵魂的裁剪,侧重于对气韵生动的精神宇宙的把握。欧·亨利通过这个短篇,将批判的视角投向了现实,对只重物质而不重精神的社会进行了狠辣的批判。
参考文献:
[1]潘幸龙.高尚的结局与矫情的人物——从《最后的长春藤叶》重识欧·亨利 [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2
[2]钟峰华.《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三重奏——兼向孙绍振先生请教[J]. 中学语文, 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