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68岁,左前臂红色斑块4个月,类风湿关节炎病史4年。皮肤科检查:左手背、左手腕部和左前臂5cm×10cm暗红色斑块,边界不清,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紫癜。取皮损脓液10%KOH镜检,见棕黄色分隔菌丝;脓液和皮损组织沙氏葡萄糖琼脂均培养出局限性、绒状、灰黑色菌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培养,不产孢,仅见暗色分隔菌丝。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感染性肉芽肿,过碘酸雪夫染色见酵母细胞和出芽的假菌丝。分离菌株与
【机 构】
: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310009,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310009,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310009,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310009,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310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68岁,左前臂红色斑块4个月,类风湿关节炎病史4年。皮肤科检查:左手背、左手腕部和左前臂5cm×10cm暗红色斑块,边界不清,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紫癜。取皮损脓液10%KOH镜检,见棕黄色分隔菌丝;脓液和皮损组织沙氏葡萄糖琼脂均培养出局限性、绒状、灰黑色菌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培养,不产孢,仅见暗色分隔菌丝。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感染性肉芽肿,过碘酸雪夫染色见酵母细胞和出芽的假菌丝。分离菌株与Microsphaeropsisarundinis的ITS片段序列比对,结果99%符合。诊断:M.arundinis所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治疗:口服伊曲康唑胶囊400mg/d结合温热疗法治疗,4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1年无复发。
其他文献
①真菌病研究的新进展:展示常见和少见真菌病的临床图片、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查的新进展,3月31日至4月3日,I类学分10分;②皮肤组织病理新进展:详细讲解皮肤组织结构、组织发生及基本病变,各种常见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瘤等疾病的组织病理改变,并包括目前有关疾病的新进展、新内容。结合上课内容安排电脑彩色投影仪及多头显微镜读片、示教。
患者男,44岁。右侧鼻唇沟外侧赘生物2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右侧鼻唇沟外侧1.5cm×1.5cm半球状隆起,中央呈火山口状。皮损上方2.0cm×1.5cm半月形隆起。组织病理:半球状隆起皮损示表皮不规则向下增生,皮损中央呈充满嗜酸性角质栓的火山口样改变,周边两侧上皮向上隆起成领圈状。上皮细胞团块内中性粒细胞小脓肿,增生上皮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浸润的病变下界基本清楚。半月形隆起皮损真皮中部较多形态、
2012年2月我科收治1例大面积外阴部Paget病(EMPD)患者,曾在外院行钬激光治疗3年,多次复发,后经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并行3个皮瓣联合修复.但术后并发严重皮瓣下血肿,经2次开放创面止血处理,避免了不良后果发生.一、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以阴囊湿疹样癌3年、钬激光治疗后复发半年于2012年2月18日入住我科.患者于3年前因阴囊Paget病在泌尿外科行钬激光治疗,术后10个月皮损复发,行第
患者男,79岁,右侧鼻翼结节5月余.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右侧鼻翼出现一个黄豆大小结节,无自觉症状.3个月前出现规律性午后低热,体温平均37.6℃,伴纳差、偶有黑便,无腹泻、腹痛及恶心、呕吐等不适.曾在外院诊断为贫血,给予补铁及抗生素治疗,低热稍缓解.2周前结节生长加快,并在其周围出现一类似皮损,遂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帕金森病、腔隙性脑梗死病史,服用拜新同、拜阿司匹林、红源达、美多芭等
目的 探讨乳头汗管瘤样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4例乳头汗管瘤样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特点.结果 4例患者中,女3例,男1例,平均发病年龄42岁,病程3个月至10年.临床均表现为无症状的皮下肿块,女性患者皮损位于乳晕,男性患者位于右腋下.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可见上皮细胞呈小管、条索状,向周围硬化的间质内浸润,部分小管呈“逗点/蝌蚪”状,并见角囊肿
报道2例进食香菇24 h后出现典型皮损的病例并总结其特点.例1女,56岁,因突起广泛性皮疹,稍痒就诊.体检:颈部、躯干、肢体见鞭打样条状鲜红色水肿性红斑块,起病前1d吃过香菇,诊断:香菇皮炎.例2男,60岁,躯干、四肢水肿性鞭打样红斑块、丘疹4d.起病2~3d前有食香菇史.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灶性角化不全,棘细胞内外水肿,真皮乳头高度水肿,纤维间隙明显增宽;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管周致密的淋巴
真皮层是人类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由多层角质形成细胞组成的表皮与皮下组织之间.真皮与表皮通过基底膜带(BMZ)既被相互分隔又有密切的联系.目前研究认为,真皮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分别为表浅部的乳头层和深部的网状层.这两层的组成和结构在细胞外基质、细胞密度和存在的神经及血管结构等方面有明显不同.Ⅲ型胶原主要存在于真皮乳头层,而Ⅰ型胶原则二层均可见,Ⅰ型前胶原优先产生于靠近表皮的乳头层.核心蛋白聚糖
基本参照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与以往不同的是:在题名后要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①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②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水平的检测.方法 用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联合用药组60例、单独用药组63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血浆eo
目的 探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CD34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皮损,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皮损中FGF-1、MAPK-1、CD34蛋白的表达,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银屑病皮损中FGF-1 mRNA的表达,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