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己全面实施,新课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给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材、新的课堂标准及新的考试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课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艺术,设法调动并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十分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组织教学的能力,并采取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保证,得到了教学同行和学生的肯定与欢迎。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
目前,我国中学政治教材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和政治考试方法都有了较大改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让教师们感受到一些困惑,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许多具体的困难。如:有的教师反映,新课程强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多活动,但是教学时间有限,许多知识性的东西讲不完,学生活动时间不够,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处理教材与教学实践中的冲突,想少讲或者舍去一些讲解,但是,以什么为标准进行取舍呢?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而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艺术更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一、教師角色的转变艺术
很长时间以来,教师的角色一直是学问的权威、道德的化身,学生对教师要绝对的服从。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容易让学生养成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融洽师生关系需从几个方面着手:
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应当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的言行错误或知识错误应当委婉指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导人。以严格要求与热情鼓励相结合,那种以罚代教的做法,不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树立服务意识。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实质就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树立服务意识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根本要求。因此,教师有义务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授最新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向学生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的到来,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广,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知道所有领域的知识。作为具有较强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的知识,也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某些方面,教师要敢于向学生虚心学习。这样既充实、提高了自己,又拉近了师生距离。对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有重要作用。
二、创新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创新也是教学艺术的创新,即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学原则,力求使课堂结构达到张弛有度、动静相宜、快慢结合、雅俗共赏的和谐统一。
放得开,收得拢。进入课堂,教师要开好头,力求新颖别致,活泼巧妙,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氛围。热点报道、设疑布阵、巧妙比喻、讲述故事、展示漫画、网络设计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展开方法。然而,思想政治课毕竟是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还要注意将知识归结收拢,纳人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动静相宜。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力每隔5一7分钟就会有所松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动静张弛的关系,做到快慢结合,动静相宜,多种办法交替使用,从而始终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高昂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和思索后,可以展开讨论或做一个游戏,或演一个小品,或播放一段音乐或观看一段时事报道。要注意动与静必须和谐优美,相得益彰,不要为制造气氛而乱了章法,始终做到波澜中有平静,平静中掀起波澜。
雅俗共赏。政治课教学要做到雅与俗的完美统一。教学时首先要做到授课的高雅性,依据意美以感心的无声语言,运用音美以感耳的有声语言,结合形美以感目的形体语言,借助物美以感人的道具语言,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沐浴在美的感受中。以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典型事例,以例喻理,以情导理。比如:笔者上中学时政治课老师在讲授“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秘密时”曾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幽默故事: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是一个有名的瘦子。有一天,他漫步伦敦街头,遇到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资本家取笑肖伯纳说:“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肖伯纳听了之后,不动声色地反唇相讥:“一见到你,我就找到了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政治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美学修养。“诚于内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和雅与俗的统一。
三、创新实践教学法的艺术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最好的学习途径。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和实际参与。”这都是强调参与实践活动对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师生可以共同设计法律咨询、法律辩论、法律宣传、模拟法庭和记者现场追踪报道等活动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法律知识。也可以根据时事热点和学校工作计划来设计活动教学。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写小论文、举办“中国与世界之我见”等时事评析专栏,结合志愿者等活动组织学生外出摄影,采写通讯报道,举办家乡新貌摄影展,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验证党的方针路线的科学性和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政治教学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提疑问,师生共同探讨,以理服人。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从而达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四、让政治课回归生活的艺术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回归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局限在几本教科书里面,这势必导致学生真实世界的消失,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角色的缺失。而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能够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跃动着时代的脉搏,极容易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职责不是把理论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感受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引领学生自己产生某种体验、理解的思想“碰撞”,让这些“碰撞”擦出创新的火花,实现自我发现、自我发展。
“以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每一次都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因此,课堂教学应必定具有生成性”。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学生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知识的解读必然会产生差异性,一些“另类”的想法就会引发出来,有时令教师始料未及。对于这种生成性,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预设,巧妙应对,因势利导,课堂会因“生成”带来无法预料的精彩的。因此,这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效率观念的更新、师生交往地位的重建、教学机智能力的加强等方面都必须适时“充电”,及时跟进,从而使政治课堂既有动态生成的活力,又能使动态生成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
目前,我国中学政治教材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和政治考试方法都有了较大改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让教师们感受到一些困惑,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许多具体的困难。如:有的教师反映,新课程强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多活动,但是教学时间有限,许多知识性的东西讲不完,学生活动时间不够,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处理教材与教学实践中的冲突,想少讲或者舍去一些讲解,但是,以什么为标准进行取舍呢?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而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艺术更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一、教師角色的转变艺术
很长时间以来,教师的角色一直是学问的权威、道德的化身,学生对教师要绝对的服从。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容易让学生养成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融洽师生关系需从几个方面着手:
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应当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的言行错误或知识错误应当委婉指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导人。以严格要求与热情鼓励相结合,那种以罚代教的做法,不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树立服务意识。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实质就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树立服务意识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根本要求。因此,教师有义务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授最新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向学生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的到来,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广,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知道所有领域的知识。作为具有较强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的知识,也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某些方面,教师要敢于向学生虚心学习。这样既充实、提高了自己,又拉近了师生距离。对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有重要作用。
二、创新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创新也是教学艺术的创新,即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学原则,力求使课堂结构达到张弛有度、动静相宜、快慢结合、雅俗共赏的和谐统一。
放得开,收得拢。进入课堂,教师要开好头,力求新颖别致,活泼巧妙,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氛围。热点报道、设疑布阵、巧妙比喻、讲述故事、展示漫画、网络设计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展开方法。然而,思想政治课毕竟是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还要注意将知识归结收拢,纳人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动静相宜。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力每隔5一7分钟就会有所松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动静张弛的关系,做到快慢结合,动静相宜,多种办法交替使用,从而始终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高昂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和思索后,可以展开讨论或做一个游戏,或演一个小品,或播放一段音乐或观看一段时事报道。要注意动与静必须和谐优美,相得益彰,不要为制造气氛而乱了章法,始终做到波澜中有平静,平静中掀起波澜。
雅俗共赏。政治课教学要做到雅与俗的完美统一。教学时首先要做到授课的高雅性,依据意美以感心的无声语言,运用音美以感耳的有声语言,结合形美以感目的形体语言,借助物美以感人的道具语言,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沐浴在美的感受中。以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典型事例,以例喻理,以情导理。比如:笔者上中学时政治课老师在讲授“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秘密时”曾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幽默故事: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是一个有名的瘦子。有一天,他漫步伦敦街头,遇到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资本家取笑肖伯纳说:“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肖伯纳听了之后,不动声色地反唇相讥:“一见到你,我就找到了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政治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美学修养。“诚于内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和雅与俗的统一。
三、创新实践教学法的艺术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最好的学习途径。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和实际参与。”这都是强调参与实践活动对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师生可以共同设计法律咨询、法律辩论、法律宣传、模拟法庭和记者现场追踪报道等活动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法律知识。也可以根据时事热点和学校工作计划来设计活动教学。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写小论文、举办“中国与世界之我见”等时事评析专栏,结合志愿者等活动组织学生外出摄影,采写通讯报道,举办家乡新貌摄影展,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验证党的方针路线的科学性和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政治教学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提疑问,师生共同探讨,以理服人。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从而达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四、让政治课回归生活的艺术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回归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局限在几本教科书里面,这势必导致学生真实世界的消失,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角色的缺失。而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能够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跃动着时代的脉搏,极容易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职责不是把理论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感受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引领学生自己产生某种体验、理解的思想“碰撞”,让这些“碰撞”擦出创新的火花,实现自我发现、自我发展。
“以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每一次都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因此,课堂教学应必定具有生成性”。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学生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知识的解读必然会产生差异性,一些“另类”的想法就会引发出来,有时令教师始料未及。对于这种生成性,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预设,巧妙应对,因势利导,课堂会因“生成”带来无法预料的精彩的。因此,这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效率观念的更新、师生交往地位的重建、教学机智能力的加强等方面都必须适时“充电”,及时跟进,从而使政治课堂既有动态生成的活力,又能使动态生成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