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价格的持续上涨,造成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其下游汽车行业的成本不断攀升。7月1日,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宣布已和亚洲所有买主达成协议,铁矿石涨价达97%,亚洲的买主当中自然也不乏中国的钢铁企业。此前,市场上就有消息传来,中国小型钢企将不得不接受力拓涨价95%的事实。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汽车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将遭受巨大的成本压力。自主品牌或许将再次祭出涨价的大旗,以消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遭遇成本之痛
力拓公司的声明指出,新合约与该公司和中国宝山钢铁公司敲定的涨价一致,即铁矿石粉调涨80%,铁矿石块调涨97%,从4月1日起合约年自Hamersley Iron、Robe River及Hope Downs等地出货的产品开始生效。
目前全球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还没有就此表态,但无疑新的涨幅将成为其与包括中国钢铁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的指针。
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和顾客谈妥2008年产品将涨价65%到70%之间。澳大利亚业者以其运费对亚洲买主较便宜为由,而认为应享有较高的价格涨幅。
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促使车企的成本不断提高。除钢材之外,塑料、橡胶等材料的上涨也带来零配件成本持续增加的压力,运输物流成本也呈持续上涨之态,而受CPI上涨压力,汽车厂家的人力资源成本也相应调整,今年每辆车的成本将增加1500~3000元以上。
尽管许多厂家都信誓旦旦地表示,将自我消化成本压力,坚决不转嫁给消费者,但乘联会秘书长饶达表示:“这些成本的增长,企业内部是无法完全消化的。”
然而,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来说,这种成本的压力似乎更大。因为与外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的利润空间本来就相对较小。据有关的历史数据显示,奇瑞在2005年的单车销售利润只有500元,这一数字仅为广州本田的1/40。
然而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2005年,中国汽车业中整车企业的利润一共不到130亿元,其中上海通用是50亿元,广州本田是46亿元。
“外资品牌由于其车型售价较高,因此其利润空间也相对大得多。这使得成本能够控制在利润的范围内。而自主品牌则面临较大的消化成本的压力。”饶达表示。
涨价压力增大
据业内相关人士介绍,一辆轿车的平均用钢大概在1吨,成本5000~6000元,大概占整车成本的5%。
钢材涨价,受到最大影响的应当是载货车,其次是微型轿车,中高级轿车受冲击很小。有业界人士估算,A00级、A0级轿车、A级轿车毛利率下降比例分别为10.6%、6.2%和4.3%,B级和C级的毛利率更抗跌。成本压力不算明显。
从今年4月份起,实际上各自主品牌已经涨声一片。奇瑞是首个宣布涨价的企业。4月1日起奇瑞旗下所有车型调价,其中东方之子CROSS全线上涨3000元,涨幅高达3%。
4月20日,北京车展上,江淮宾悦宣布5月1日起全系车价格上涨5000元;同样是4月20日,新众泰2008涨价传闻也被证实,1.3标准型最高涨幅达到5900元。涨价动作是一个比一个大,厂家给出的原因如出一辙: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北亚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商务信息中心经理郭咏也表示,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本土企业,价格是惟一的优势,因此一旦成本上涨,其利润空间将受到严重冲击。
郭咏说,如果这些自主品牌的企业不提高汽车销售价格,那么只能采取其他的一些形式解决方法。比如配置缩水、去掉部分配置,从而缓解成本压力。如果当价格低于成本,市场价格又得不到提高时,车企为了保证利润,会通过“质量缩水”的方式来维持利润空间。
但也有专家认为,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毕竟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目前企业只有对产品下工夫,真正通过技术进步,才能促使产品附加价值不断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汽车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将遭受巨大的成本压力。自主品牌或许将再次祭出涨价的大旗,以消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遭遇成本之痛
力拓公司的声明指出,新合约与该公司和中国宝山钢铁公司敲定的涨价一致,即铁矿石粉调涨80%,铁矿石块调涨97%,从4月1日起合约年自Hamersley Iron、Robe River及Hope Downs等地出货的产品开始生效。
目前全球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还没有就此表态,但无疑新的涨幅将成为其与包括中国钢铁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的指针。
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和顾客谈妥2008年产品将涨价65%到70%之间。澳大利亚业者以其运费对亚洲买主较便宜为由,而认为应享有较高的价格涨幅。
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促使车企的成本不断提高。除钢材之外,塑料、橡胶等材料的上涨也带来零配件成本持续增加的压力,运输物流成本也呈持续上涨之态,而受CPI上涨压力,汽车厂家的人力资源成本也相应调整,今年每辆车的成本将增加1500~3000元以上。
尽管许多厂家都信誓旦旦地表示,将自我消化成本压力,坚决不转嫁给消费者,但乘联会秘书长饶达表示:“这些成本的增长,企业内部是无法完全消化的。”
然而,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来说,这种成本的压力似乎更大。因为与外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的利润空间本来就相对较小。据有关的历史数据显示,奇瑞在2005年的单车销售利润只有500元,这一数字仅为广州本田的1/40。
然而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2005年,中国汽车业中整车企业的利润一共不到130亿元,其中上海通用是50亿元,广州本田是46亿元。
“外资品牌由于其车型售价较高,因此其利润空间也相对大得多。这使得成本能够控制在利润的范围内。而自主品牌则面临较大的消化成本的压力。”饶达表示。
涨价压力增大
据业内相关人士介绍,一辆轿车的平均用钢大概在1吨,成本5000~6000元,大概占整车成本的5%。
钢材涨价,受到最大影响的应当是载货车,其次是微型轿车,中高级轿车受冲击很小。有业界人士估算,A00级、A0级轿车、A级轿车毛利率下降比例分别为10.6%、6.2%和4.3%,B级和C级的毛利率更抗跌。成本压力不算明显。
从今年4月份起,实际上各自主品牌已经涨声一片。奇瑞是首个宣布涨价的企业。4月1日起奇瑞旗下所有车型调价,其中东方之子CROSS全线上涨3000元,涨幅高达3%。
4月20日,北京车展上,江淮宾悦宣布5月1日起全系车价格上涨5000元;同样是4月20日,新众泰2008涨价传闻也被证实,1.3标准型最高涨幅达到5900元。涨价动作是一个比一个大,厂家给出的原因如出一辙: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北亚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商务信息中心经理郭咏也表示,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本土企业,价格是惟一的优势,因此一旦成本上涨,其利润空间将受到严重冲击。
郭咏说,如果这些自主品牌的企业不提高汽车销售价格,那么只能采取其他的一些形式解决方法。比如配置缩水、去掉部分配置,从而缓解成本压力。如果当价格低于成本,市场价格又得不到提高时,车企为了保证利润,会通过“质量缩水”的方式来维持利润空间。
但也有专家认为,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毕竟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目前企业只有对产品下工夫,真正通过技术进步,才能促使产品附加价值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