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应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是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在内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狭义的教育则是专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所进行的教育。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但是,却不限于学校教育。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人的教育离不开摘要:社会、家庭、学校。所以,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学生,社区教育也相当重要,小学班主任工作应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功能,是更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提出该观点是由于以下种种迫切需要摘要:
  一、 教学环境的复杂性需要班主任工作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非凡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从广义上说,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水平、家庭条件、亲朋邻里等,都属于教学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从表面上看,教学环境只处于教学活动的外围,是相对静止的,但实质上它却以特有的影响力干预着教学活动的进程,系统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假如说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教学环境就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教学环境的内容包括社会信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社会节奏加快,各种社会思潮对校园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而学生是最轻易接受新生事物而又被其左右的一个群体。因此,社会信息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一个必须认真加以调节控制的因素。这就需要学校、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结合,共同培养学生。
  二、传统管理模式弊端的改革需要班主任工作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如今,我们的管理者─━班主任,经常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现在的学生不知如何去管理"。因为以往,班主任对小学生小到扫把如何拿,大到人生观、世界观都得管,并且一厢情愿地让学生服从其布置和布置,唯恐照顾不周。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再用一种封闭性的观点和办法对学生简单地说"不"和"是"或"可以"和"不可以",收效是甚微的。
  既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那么当然需要改革。但这种改革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创新。因为21世纪的世界主题是知识创新,它是传统教育理念的断裂。(所谓传统教育理念的断裂,是指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将要扬弃的部分,实际上也是教育的几个千年死结。)教育要面向未来,唯有学会创造才是最佳出路。假如我们挖掘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动员社会各界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那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社区教育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根本着眼点是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因而要想学生全面发展,还必须向社区方向发展。
  三、学生的心理需要需要班主任工作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一)学生对交往的需要
  现在独身子女居多,由于其在家中地位的非凡使孩子缺乏交往能力,但21世纪的人才要求会生存,会发展,会生活,会创造,会交往。因此,班主任除了应创设一个团结的集体,还应扩大学生的交往圈。社区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学会相处,学会关心,学会帮助,增进彼此的了解。
  (二)学生对环境的需要
  小学生处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中,他们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重视、尊重;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求知交友,施展自己的才能;需要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有良好的环境为他们做基础。在三大环境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成长的阶梯,社会是施展才干的大舞台,所以早一日让学生踏入社区,就能让学生在更繁杂、更大的环境中适应、生存,得到有利的发展。
  (三)学生对情感的需要
  小学生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四周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现在的孩子并不是首先接受四周人的叮嘱、辅导、说教,而是先考虑四周人对自己的态度。假如这种说教是令人振奋、愉悦、有帮助、有关心感的,他们往往会积极的接受。反之就会消极地接受,从而影响人的活动。良好的社区教育,能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使孩子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和生活。
  (四)学生对求知的需要
  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阶段,求知欲很强,这种求知的需要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生活等方面。因而,班主任工作应和社区教育相结合,除了教学生学好书本知识,还应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处理各种矛盾,学会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求知,这样才能使他们坚强地立足于竞争极强的社会中,适应时代的需要。
  四、班主任工作的非凡性需要班主任工作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班主任工作在小学教育工作者中相对来说工作量较大,班主任极其微小的一言一行有时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学生在校时间究竟有限,还有将近2/3的时间在校外度过。小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他们重视四周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光在校内,走出校门也同样。社区教育的结合,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向正确的方向积极发展,起到优势互补的功能。例如,利用社区力量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供各种辅导或指导。春天─━放风筝的季节到了,我班就联合社区组织了一次怎样制作风筝的活动,学生们在玩玩做做中学会了不少知识。
其他文献
地理是以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的一门学科,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使地理课成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在“学”字上,教育的侧重点在“育”字上,因此,在“育”字上下功夫是渗透德育的立足点,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才能自然、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呢?  一、从教材中
期刊
摘要: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练习主要都是在课堂教学当中完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能够掌握体育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够掌握专业技术,要教会学生准确并且快速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受到的外界干扰很多,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加强 初中 体育 课堂 教学效果  课程改
期刊
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究不断实践,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成果,为体育教学成效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体育教学工作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点误区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几点误区  (
期刊
摘要: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兴趣 游戏 情境  在
期刊
摘要:体育运动的发展,关键是人们要有较强的体育意识,有钱和有闲只是两个社会条件。然而,什么是体育意识,体育意识主要由哪些东西构成,体育意识有哪些主要特点,怎样判别人们有无体育意识,以及培养和提高人们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本文将进行简单剖析。  关键词:体育意识  什么是体育意识呢?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对一个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如何搞好班级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培养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言传身教以及营造和谐的班集体等方面,对班主任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自尊心 言传身教 营造和谐  初中班主任与高中班主任相比,在工作指导思想与具体的工作方法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由于初中学生是中学的初级阶段,年龄由儿童期转为少年期,心
期刊
摘要:“轻体育”亦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属大众体育范畴。轻体育有运动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强度较小、耗能较低、轻松愉快等特点;长期从事“轻体育”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抵抗衰老,愉悦身心等。所以,“轻体育”已被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所青睐,大学体育教育是以终身体育为目标,教学形式完全可以和生活接轨,不拘形式,不拘地点,改变学生活动习惯思维习惯,走出终身体育第一步。  关键词:社会调查 轻体育 终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的过程是陶冶人格的过程。班主任具备了一定的专业修养,就会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终极目的。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很多工作要通过班主任去布置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内容的实现,体卫工作的
期刊
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现在明显地感受到观念需要更新,角
期刊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使学生居于主体地位的关键是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的知识面都超越年龄,可以说当代的学生个性都比较强;在新课程实施的初步阶段,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学生的这一发展特点去引导学生,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差异和不同需求,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首要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