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的前世今生

来源 :都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我与青龙镇村的情缘,还真是不浅。那是十来年前,我就去过青龙镇村里,见过它最初的模样,直到青龙古镇成为太原市重点工程,然后开始拆迁,再到它初具规模,可以说,古镇的每一步,我都在关注着。
  现在的青龙镇村,人们已改称为青龙古镇,目前已成为华北地区热门的旅游首选地之一。看着吊挂着的红灯笼,看着修整一新的五道阁楼、街道和古建筑,街两边那些文化意味浓厚的铁马、石雕,沿街的民俗表演,人来人往的旅客,或许有人会想起古镇的那时候。是啊,那时候,离今天并不遥远,但说起来,还是要费些笔墨的。
  那时候的古镇
  那时的青龙镇,也就是一个比周围村庄规模稍微大一点的村子。108国道像一支箭,从村旁直直地射了过来,又直直地射了过去,它吸引着村里人好奇的目光,也带走了他们对省城太原的向往。自然许多人都记住了这个村庄———青龙镇。听起来,没什么语句上的障碍,但仔细琢磨,总感觉眼前这个村子的称谓有点不顺。只能这样理解,它过去是个镇。讨教村里上年纪的老人,他们一听就哈哈笑了起来,他们对这样的“较真”早已习以为常,也见多了不少外地人在村里的转悠打听,只是说,老辈人都这样叫,我们也跟着叫了。
  那时候的青龙镇,和周围的村庄没什么两样,朴素的外表,散乱的杂物柴草堆放在门前,冬天快到来时,门口会有大堆的煤和炭堆着,一些人家还会挑些红土,打些煤糕过冬。村子里年代久远的戏台、庙宇,也早已经成为人们吃喝拉撒的一部分。或许正是这样的烟火之气,才使得那时的村子显得比另外的村子有点不一样,但对住了几十年,更长时间的村人们来说,也没什么特别的,他们在这里出生这里成长,每一块青砖瓦片和雕花的木头门楼,都是他们命里的一部分,看得时间长了,已分不出谁是谁非来啦。
  如果说青龙镇和其它村子有什么不一样,恐怕就是长达五里的弯曲村路了,它像卧在地上的一条龙,只是这条龙,还没有多少人看得出来,也没有多少人能想像出来以后它飞翔起来的样子。也许人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它怎么能飞翔起来。
  人们早已经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但有的人已经不再满足小农经济,一些心思活泛的青龙镇人,已经开始自己的致富梦和创业梦了。人挪活,树挪死,似乎只有离开了村庄才能发大财。静静立在村边的大运公路,就是村里人致富梦开始的地方,很多人就有了走出去的想法,便捷的交通条件,让青龙镇的人们比其它村子里的人,更早地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村史里的王家
  村子的历史,说到底就是人的历史。青龙镇的建村历史,和任何一个稍有点来头的村庄一样,也是久远无比。但青龙镇自古就是身处官道旁,无论是从太原到内蒙,还是北京到西安,青龙镇都是必经之地。
  其时的村子,还是个不起眼的三姓之村,人不多,房也不多,后来是韩寨的王家,瞅准了青龙镇的经济区位优势,才慢慢向青龙镇渗透进入的。虽然史籍中没有记载这次迁徙,但在王家的家谱中,却有可靠的记载。那时候,王家人看中了这个小村庄所潜藏的经济活力。
  至于王家人怎样一点一点地取代了韩姓、金姓、肖姓在村子里“庄家”地位,肯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钱就是老大,这话并不过时。这不等于说三大姓不懂得运用青龙官道这一致富利器,他们也在路边做些小买卖,只是时间长了,所赚的利润竟然没有住在村外头的王家多。他们暗中派人观察了一下,发现那些南来北往的外地客商,都很乐意和王家打交道。于是王家人竟然在马路边上,就把小本生意一点点地做大了,然后又用手中的银钱,不断购入村里的大片房屋。虽然这让其它三姓人难以接受,但也无可奈何。有钱才是硬道理,在过去,更是。
  村中有一条快要让人遗忘的古道。这条古道,应该就是当年内地出入塞北外蒙的交通要道。著名的“庚子”国难,慌张从北京逃出来的慈禧和光绪,一路风尘地从大同、忻州、石岭关、黄寨走来,经过青龙镇到了太原后,忍饥挨饿的慈禧和光绪,受到了隆重热烈的欢迎,并在太原歇息了一个月,才把肚子里受到的惊吓完全吃得没有了,才开始往西安行走。
  如今,这条古道已快让人遗忘了。但故事,仍在流传。
  在青龙镇的村东头,有一座遗世独立的汉代烽火台,证明着在汉朝更远的年代,青龙镇已是一处军事要地。青龙古道,已经开通。顺着这条古道,可以直上雁北及塞外大同。同时,也是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历史上的王家
  有几年,我热衷于这样的生活,骑着一辆三十块钱买的破自行车,四处游走。记得当年,我还绕着太原市转了一圈呢。从东山到西山,又到小店、上兰村,转下来,天已黑尽,一脸灰尘,满身快乐,看看现在的自己,懒得哪儿也不想去,心中便有愧。
  青龙镇,那时我还没怎么注意。因为我热衷的是比它更远的一些地方,比如现属尖草坪区的窦大夫祠和傅山故里西村,但是有一天,实在是口渴得不行,路过青龙镇就到村里讨杯水喝,喝完了水,一抹嘴,看见了一个门墩石,我吓了一跳,仔细打量,心说这么好的东西,不应该在这里出现,至少应该在北京西安那些地方出现。倒不是我自轻自贱,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圆,而是觉得眼前的村子,虽然也有几座庙,但是破破烂烂的,能有什么价值啊。
  后来,经过打听,我才知道青龙镇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出了很多的人才,于是我便常来村里转悠了。时间长了,越觉得青龙镇非同一般。人们一说就是,王家的花园出了个少爷,赵戴文、黄国梁还在青龙镇躲藏过二十多天呢。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历史了吧。
  王家发迹得益于自己的努力,以及当时的营商环境,有人说,王家是得了李自成逃跑时埋下的金银财宝才发了财的;也有人说,青龙镇王家发财是因为大清皇帝赏赐了一面青龙旗。客观说,这种可能不是没有,但做过买卖的人都知道,你要不诚信不诚实,哪怕你说得比唱得好聽,日子长了,怕是没有什么人来买你的账。历史上但凡做生意做大的,都是靠着的自己一分辛苦与诚实,慢慢建立才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的。王家不是一个人的王家,青龙镇村能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古镇,也不是因为一个人,他是无数代王氏族人共同经营起来的。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说在公元1743年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一年,青龙镇的财主王绳中向大清政府捐银一百万两。王绳中因何而交,所为何事,已不得知,唯一可凭信的是,但凡有了钱的商人,开始向官府示好和献媚,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些商帮的惯常行为。说是获得政府的支持也好,或是以此来炫耀自己身份也罢,这种不断涌现的捐赠行为,成了许多晋商老字号成功的其中原因之一。青龙王家果然如愿以偿,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并得了一面绣有青龙图案的大旗。也就是人们说的青龙旗了。要知道,在没有这面大旗之前,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十分平常的名字:青蒿嘴。
  这是日后让王家后人炫耀不已的一件事,还把它写进了族谱。现在古镇大街上飘扬着的青龙旗,仍能让人依稀想到当时那面青龙大旗的威风,或许现在这面青龙旗,就是仿制那面旗帜制作的吧。
  有了皇帝赏赐的青龙旗,就如手上拿了皇帝亲自开出的通行证。王家生意越做越红火,越做越大。从省内做到了省外,从国内做到了国外。就在王家人生意火得不能再火时,在嘉庆1764年的秋天,王绳中准备开始完成他的另一个心愿。他把族人聚在一起,商讨怎样把村子好好建一建。在外拼搏多年,可能身心也有点儿疲惫,他开始为自己的以后着想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外漂泊多年,银子赚得再多,也不能消除内心对故土故乡故人的思念。那个秋天,也不知怎么回事,王绳中特别想家,他像个孩子一样,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渴望在故乡的土地上撒欢跑一跑。于是他回到了青龙镇,来完成他的未了心愿。
  那时候,他的母亲早已故去,虽说母亲不在了,并不能消除他内心的思乡情结,他开始着手修建五道阁楼。希望能用自己的辛苦钱,给自己,以及家中族人,一个安全稳固的家园,能够护佑王家后人永续平安,永葆吉祥。
  历史的细节无法复原,但这五座阁楼,包括用料,请匠人塑像,绝对不敢有半点含糊。王绳中雇请了同族人一起来做这些事,而所花销的费用,基本上是他一人在出。等到阁楼建好,他又花大价钱,请了最著名的匠人为这五座阁楼都塑了佛像,既为村里增添了风韵景观,也为处于黄金路线上的村子,上了5把安全的锁子。每到过年的时候,五道阁楼全要点燃油灯,五里长街,一里一阁,亮如白昼。任何人看了,都要停下步子赞叹一番:就是有钱啊。
  查阅史籍,发现在康乾嘉靖时期,一般人除了通过正途科举获取功名外,还有一种通过捐纳的方式来获取功名。王家人有不少子弟就是通过此方式,逐渐进入官场的。虽然比起通过正常科考的人来说,这确实有些令人不以为然,但清朝官府也没把这些通过捐纳进入官场的人视为不端,甚至和通过正常科举的那些人一样看待,这自然就更助长了捐纳之风。通过捐纳,清王朝的财政,马上就鼓胀起来。
  青龙镇王家后代们,有多少人是通过正途考入官场的,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数字,但是,肯定有不少人是以捐纳方式进入权力中心的。在今天来看,有些不可思议,但在清朝那些年,统治者真的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来笼络人心,一来为国家困窘的财政,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同时还取悦了这些家财万贯的汉人们,能够让其对政府俯首听命。一石二鸟的做法,显示了清朝统治者高明的政治手腕。
  现在王家有史可查,走出青龙镇成了清朝官员的,大概有五十多人,其中王有风为文大郎奉直大夫,王浚则为四川司员外郎武翼都尉,王昭任户部四川员外郎,王禹绩任广东石城县凌禄司,王新命任广东巡检。这些王家子弟,给日后青龙镇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就是我们今天在欣赏青龙镇古建筑时,总感到这里的建筑和大院有那么股子威严气势的原因。那些阔大的庭院,几进的院落,绝非平民百性人家能造得出来的。
  王嗣昌和衰落的古镇
  现在说晋商,普遍认为指的是平遥、太谷一带的商人们。其实这是一个偏狭的理解。当晋商燎原之火由大到小逐渐熄灭时,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那就是有一条由南至北的路线。随着大清帝国的庞大身躯逐渐萎缩,晋商亦显出颓相。此刻的青龙王家,仍有炫耀的资本,因为他们有一个让人骄傲的儿子。这个人就是王嗣昌。
  说起山西民国那段历史,王嗣昌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他曾经参与策划了推翻山西清政府的计划,后来又率领队伍冲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最前线。
  王嗣昌为人耿直,颇富正义感。带兵打仗总能一马当先,给士兵以莫大的鼓舞,尤其阎冯中原大战期间,王嗣昌出任北路军军长,在代县雁门关一带阻击冯玉祥的部队,最后,不仅出色完成了任务,还为他赢得了爱兵如子的美名,从此名扬三晋。
  1941年5月7日,天刚亮,日军就在飞机大炮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向山西发动了一次全面进攻。王嗣昌和部下刘实君、田镇丰等人,参加了这次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的中条山战役。在这次日本人称之为“中原会战”的战斗中,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战役历时一年多,但也见证了王嗣昌铁血男儿的爱国情怀。在战斗中,他用自己练就的形意拳,短打近用,快打直取,主动进攻,抢占中门,硬打硬进,和几个师兄弟与敌人进行了近距离的肉搏战。虽然中国军队失败得一塌糊涂,但却见证了王嗣昌不畏牺牲的激情与豪迈。做为宋世荣先生最得意的弟子,王嗣昌实在无愧于一代武术大师对他的栽培。
  现在青龙古镇大街上的养和堂,就是王嗣昌先生的故居。也是青龙古镇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院落。养和堂坐西朝东,通宽30米,占地约3000平方米,前有三间门楼,硬山屋顶,五檀梁架,单昂斗拱出檐。中间的黑色大门,钳门钉、铺首装饰。阶下有石鼓、石狮,两边立有拴马石二柱,显出院主人不俗的身份与地位。
  进入大门,是一个百福影壁,这个影壁高5米,寬7米。古人为什么要在自己家的大院中,建造影壁呢。其实这要说到中国人的生活习性。我们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张扬,而是讲究含蓄,崇尚曲径通幽之美,做什么事,不喜欢直来直去。从影壁二字的字面上理解,就能看出中国人含蓄内敛的生存哲学。   抗战胜利后,王嗣昌并没有看到和平的曙光,而是眼睁睁又看着内战又开始了。尤其是目睹了阎锡山等人的种种作为,更是心灰意懒,便携全家迁往陕西省西安市。1946年7月,南京政府再授王嗣昌陆军中将军衔,此时王嗣昌已对蒋阎等军阀失去信心,然后加入民盟,宣传革命进步思想。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才又回到太原定居。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建言献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嗣昌死后,葬于青龙镇的老坟。
  值得记忆的八十年代
  经过战乱及以后的岁月,青龙镇沉寂了,原先享誉商界的十八堂号,也逐渐蒙上了厚厚的历史尘烟,纷纷变更门面,成了人们的住所,或者成了养鸡喂猪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一次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青龙镇经历了巨大的裂变,古建筑也塌毁了不少,古砖古瓦成了人们垒猪圈、砌鸡窝的材料,还有一些建筑,年久日长,慢慢就坍塌掉了。那些荡气回肠的值得人们记忆的传奇故事,也渐渐在村人心里淡忘了。
  历史车轮到了1980年以后,改革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进了青龙镇这个千年古村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再次激起了人们对土地的信心,也激活了人们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就像当时村民编的顺口溜:联产如联心,全家都操心,联产联出勤,干活豁出命。于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男男女女快乐地劳作着,并且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在村里的发展。在过去,村里只有2台手扶拖拉机,2台跃进牌二十马力拖拉机和1辆卡车。到了八十年代,村里的运输车辆,竟然飞速发展了几十台,这些车辆忙时耕种、收秋,闲时汽车进行短途运输业务,拉煤、拉砖、拉土,拉沙石,这一切,除了村民们头脑活以外,还要感谢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以及村外的那条大运公路。要想富,先修路,村外的那条路,圆了人们心中的富裕梦。
  进入新世纪,青龙镇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农业现代化步步推进。提高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也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村党支部村务公开,以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发展村经济,带领村民重铺街道,重修水塔,重建新学校,服务业与社会各项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干群齐心奔小康,协力共同勤致富的好局面。有的村民有了钱,开始进城买了楼房,盖了新房,还买了小汽车。
  定格的“双春年”
  2006年是个“双春年”,被人们喻为本世纪最长的一个农历年,因为是个闰年,节气中出现了一头一尾两个立春。就在这个特别的“双春年”的3月28日,太原市人民政府把青龙镇开发项目列入2006年度首批139个重点融资项目之一。这就预示着这个千年古镇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太原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中共阳曲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阳曲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标志着青龙镇掀开了新的历史一页。
  同年9月8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耿彦波亲自主持了青龙镇开发工程开工启动仪式。阳曲县政府组建了“阳曲县青龙古镇开发指挥部”,同时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古镇旅游开发及总体布局做了规划。随后,市财政先后拨款1900万元,县政府拨款400万元用于青龙古镇的开发。9月,青龙古镇恢复重建工程开工,该项目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3500亩,分为古镇军事文化区、中华民神博览区、园林古建区、历史名人区、明清商贸区、养生健身区、爱国主义教育区和民俗文化区八大景区。一期工程预计投资6251万元。
  到了2007年8月30日,一期工程圆满竣工,完成了千佛阁至真武阁、大水沟的1750米主街,风子坡、长梁坡600米辅助街道两侧的127座院、8座堂、3座阁、4座牌楼、环镇城墙、明代古堡、古代军事设施,2处停车场建设及街道整治、景点布展等的建设。
  在开发古镇文化的同时,该村的新农村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农村占地145亩,总建筑面积 30000余平方米。
  2008年的青龙镇,也值得铭记。由著名导演胡玫执导的电视连续剧《晋阳老醋坊》在青龙镇开拍。这就意味着,古镇的文化资源,已经得到影视界的关注。青龙古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指挥部配合电视剧摄制组,对景区部分景点做了修整完善,包括平院,除土,砖铺地,修建垂花门,砖旋门,围墙,大门,影壁等设施的修缮。圆满完成了摄制组提出的拍摄效果的相应工程,受到了摄制组及投资方的表扬。
  从此后,青龙古镇各项建设进入到了快车道,并且吸引了国内和香港的电影制片商,于是一批叫座又叫好的电影和电视剧在此开拍,地处美丽杨兴河南岸的古镇,终于成了聚集人们眼球的好地方,成了国内电影界的热门外景地。
  变变变:那些人和那些事
  十二年前的2006年,耿彦波副市长主持了青龙镇开发工程开工启动仪式。十二年后,我们仍能在古镇街头看到他匆匆而过的身影。仿佛轮回,十二年前,他离开太原到了大同,然后又从大同返回到了太原。他就像一个美容师,走到哪里,总能给人带来惊喜,到了大同,大同变样了,变得秀美了,回到太原,太原也变了,变得水清路宽,这样的人,走到那里,都让人欢喜和高兴。
  青龙古镇同样也少不了他的帮助。去年吧,我在古镇张经理的邀请下,参与了一个宣传活动。我去了一看,古镇还在建设中,有些设施还不配套,但已经有很多的旅客在此游玩了。
  张经理并不是本地人,但他对古镇感情很深,说古镇就是没有一个能够代表它文化的东西,当然,叫卖点也行。他说得一脸忧心,我也听得陷入沉思。
  国内景点有很多,花样很多,电光声色无所不用其极,但看下来,让人记得住的景点却很少。看来看去,到后来才发现,人们看的并不是景区有多少好玩的地方,而是更看重“文化”二个字。文化二字,加起了不过八画,但它涵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也包括了古今中外许多事,怎样把独具青龙古镇特色的文化抓到手,可能还要费很大的功夫。不知何故就说到了青龙古镇面临的一些困难,张经理就说到了耿市长,说他们一有了处理不了的难题,耿市长就会过来看一下。
  所谓的看一下,应该就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点时间来,看古镇还需要他做点什么事情吧。从灵石,榆次,大同,太原一路走来,耿市长都在做事,像个埋头耕耘的老牛,一路耕下来,他似乎还不满足,还不停息,或许,他的心里,还有着超前于别人的一个大大的梦想吧。一个地方,甚至一个人,一旦插上了文化的翅膀,就具备了飞起来的本领。
  古镇变了,一年一变化,虽然步履走得有点艰难,但看着古镇今天靓丽的街道和客人舒心的微笑,有些过去来过青龙镇的人,一看,就惊叹道,这变化真大。再过几年,青龙镇,不,应该是青龙古镇,会更好。
  古镇进行时,说不完的故事
  自从2006年以后,青龙镇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经过建设者们的精心规划和施工,修整一新的古镇,终于成为北中国一处响当当的旅游目的地。
  还是先看看下面这些成绩吧,或许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青龙镇是如何从一个散乱不堪的村庄,变形为一个古色古香的美丽景区的。虽然这不能说明什么,但还有比这更充分的理由吗。
  “全国优秀传统古村落”“山西十大新锐景区”“中国年度文化魅力小镇”“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山西省特色商业街”……这只是2016年以后距今还不到两年的时间获得的荣誉。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美丽的开始,青龙古镇的故事,还在进行着,还没有讲述完。
  像所有热爱青龙古镇的人那样,我期待每一个朝阳再升起的明天,然后看看古镇的公众号,发生了那些事,又有什么好消息传来。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把目光再次投向青龙古镇时,我才意识到,这个千年古镇,历史上虽然辉煌过,但真正给它光彩和榮耀的,还是今天这个时代。从旧时封闭的村落格局,到现在开放崭新的如画景区,这都是这个伟大新时代赋予的福。
  四十年,在青龙古镇的千年发展历史中,实在短暂得很,但放在几千年中华历史大格局中,青龙镇的改变,其实就是改革开放最精准的一个范本。
  祝福青龙古镇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人气越来越旺。
其他文献
你说,梦想有颜色吗?我觉得有。因为梦想在每个人心中有着不同的颜色。今天就想和大家说说自己,一名“80后”创业者的梦想颜色。  我今年29岁,4岁学习舞蹈,至今已经25年了,可以说舞蹈梦始终贯穿着我的青春,代表了我青春的奋斗。这一路走来我遇到过三次极为重要的人生节点。10岁那年,我非常幸运地被山西省政府选去日本参加国际舞蹈交流,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当时觉得好棒啊,舞蹈让我感觉拥有了全世界。12岁那
期刊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我常常思考,一个人该怎样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让它迸发出最美年华里最耀眼的光芒?直到我认识了他,一位从清徐县走出来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村官张新苗。  10年时间,扎根农村,他不想离开,也从未离开。10年时间,他从少年到老成,从青涩到成熟,唯一不变的,是對黄土地的那份执着和热爱。  35岁的张新苗是土生土长的清徐人,也是一位在集义乡
期刊
在一座城市生活得久了,自然离不开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如果40年前你就在太原工作、生活、谈情说爱、寻筑梦想,那么你对这个城市的电影市场的兴衰荣缩就会有更切身的感受了。是的,太原市的电影放映业是40年来文化繁荣和体制改革发展史中最鲜明、最典型、最具成果的一个领域。  电影院向来是承载一座城市文化娱乐内容的重要场所。人们的观影热情虽在文革期间有所消退,但当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之后,曾经被压抑的观影热情又得到
期刊
一座城市的图书馆就像是一个家庭的书房,随着家庭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书房也在不断地扩大;随着家庭文化不断的积累,书房藏书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家庭成员专业的不断深化,书房藏书的特色和分类细化也在不断地显现和提升。太原市图书馆四十年来,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和每个家庭的书房一样,在不断地变化着。  太原市图书馆于1953年建馆,1954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址就是当年文瀛湖儿童公园里的
期刊
心里始终装着百姓,责任始终扛在肩上,创新工作始终在路上。樊世勋,一名街道党工委书记,把自己比作党和百姓之间的一座桥梁。他用心学习,不断创新,把党的精神化为基层工作的信念,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里,他用智慧和努力书写着一名基层工作者对使命的担当。  一棵心愿树,您的心愿我来办  走进迎泽南街盛科大厦一楼,宽敞整洁的桥东街道时代新人工作站里,一棵心愿树非常显眼。  “这上面挂着的都是我们街道老百姓自己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过去。就如俗语所说:现在的事儿记不住,过去的事儿忘不了。对于家乡娄烦而言,因着童年的生活,确也生出不少感慨,故多次拟写成文,以抒其情。然而,对于过去曾长期生活的故乡古交来说,也不时让我牵挂,甚或生出更多的感慨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古交工作。那时恰好是刚刚改革开放,古交被列为国家“六五”“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西山矿务局上马五座大型煤矿,太原煤气化公司也
期刊
闪回:1971年。  我是“文革”中毕业的老五届大学生,属于有文凭而无学历的那一代人。其时,我已在太原市北郊通讯组上班。这一年的12月20日那天,接到当天的《山西日报》后,便在第三版上,看到了我的一篇小说,几乎占了一个整版,还配了插图。《号声嘹亮》这个标题,刺得我两眼发呆,心跳加速。我成功了!我的文学梦,竟然如此轻易地变成了现实!半年后,被砸烂后重建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小说集《号声嘹亮》,我的
期刊
1  1993年夏天,经历忐忑不安的等待之后,我盼来了学校的派遣通知书。那时爷爷还健在,他捻着稀疏的花白胡须,缓缓说道:“在郝庄啊,那儿挺背的。”神情间,似有几分失望。在老家,“背”不仅意味着偏僻,还有晦气之意。  爷爷错了,郝庄一点不背,他的思维,还滞留于他年轻时的零星记忆。可我很懂事地保持了沉默,我没有向他透露,就在毕业前夕,我曾独自溜到位于东山脚下的郝庄,准确地说,是朝阳街上的服装城,逛了大
期刊
日子真是不耐过,一晃半辈子就过去了。  现在再提一九七八年,不是恍如隔世,从时间概念上来说,真的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那时,我才十五岁,刚参加工作。整天抱一本书,唯一的理想就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自学完初中和高中课程,带工资考上大学,气宇轩昂地走出“三眼桥”。所谓“三眼桥”是我们单位大门的俗名,大门是石头砌成的,沿用至今,只是上面不再走运煤的火车了,轨道已经荒芜多年,早就不用了。我们单位也将停止生产煤
期刊
在我的家庭影集中,今年初新增了两帧放大的妻子弹琴的照片。闲暇时,我与妻子最爱翻看这两帧照片,俩人有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相濡以沫、一生守候的情愫,更有着一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感受。  2018年1月18日,农历丁酉鸡年腊月初二,这是个普通的日子,而对于我却是特殊而难忘的一天,因为这天是我与妻子结婚30周年纪念日。30年,被誉为珍珠婚,意谓圆润且珍贵也。在同舟共济中度过了无数个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