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所以地基的处理对保证地基的质量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同时地基处理也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所以要对地基处理中的具体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处理。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论述了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与方法。 w-4820451.htm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因素;技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明确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概念
所谓建筑地基是指对建筑物进行荷载的作用于基地的那部分地层,属于建筑用地的一部分。而基础是指为了稳定建筑结构在地基中进行工程施工的建筑结构。由此可见,地基基础施工主要是为了让地基基础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从而使得建筑物更加的稳定,在遇到各种灾害问题时,不会出现太大的结构问题。为了满足这些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心地基基础的施工建设,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地基处理,而且如果我们在进行地基施工的时候,地基基础不瞒足建筑物的要求,那么我们就要对其基桩进行深埋已达到地基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认真分析地基危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2.1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1955年始建的巴西某11层大厦长25m,宽12m,支承在99根长21m的钢筋混凝土桩上。1958年大厦建成后,发现其背后明显下沉。同年1月30日,该建筑物的沉降速度高达每小时4mm,当日晚8时许,大厦在20s内倒塌。后查明该大厦下有25m厚的沼泽土,而其下的桩长仅有21m,为深入其下的坚固土层,倒塌是由于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所致。
2.2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我国名胜蘇州虎丘塔建于959~961年,为七级八角形砖塔,塔底直径13.66m,高47.5m,重63 000kN。塔建成后由于历经战火破坏、风雨侵蚀而严重损坏,我国于1956~1957年对其进行了上部结构修缮,但修缮的结果使塔体重量增加了约2 000kN,同时加速了塔体的不均匀沉降,塔顶偏离中心线的距离由1957年的1. 7m发展到1978年的2.31m,并导致地层砌体产生局部破坏。后于1983年对该塔进行了基础托换,使不均匀沉降得以控制。
2.3地基产生过量沉降。我国广深铁路k2+150段线路地处山涧流水地带,淤泥覆盖层较厚,通车后路基不断下沉,1975年后,严重地段每旬下沉量高达12~16mm,其他地段每旬下沉量为8~12mm不等,路基的下沉不仅增加了该段铁路的维修保养作业量,更严重威胁着铁路列车的安全营运。该路段后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3.影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量的主要因素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影响地基基础的质量的有许多中因素,其中影响地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第一,对地基基础设计的不合格,使得建筑物的安全和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第二,地基基础的施工材料有着一定的问题,使得地基基础在建筑结构的影响下发生变形、裂缝等现象;第三,地基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地基土质的有着一定问题;第四,在进行地基建筑的时候,没有进行一定的加固工程施工。
4.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与方法
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的处理技术有很多,而且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这些施工技术有着不同的应用。主要的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有:
4.1 强夯型地基处理方法
强夯型地基主要是应用一种纯力学进行施工,从而达到地基的固结,其因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如机场的跑道、码头仓库、公路铁路等地基施工中多采用强夯型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这种方法的效果比其他化学和机械方法更为显著,因此在实际地基工程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地基需要承载较大的压力和承载力,所以为了达到这个性能,在强夯型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当中应用重锤施工设备进行处理,对于重锤的高度有一定的规定,从而使其在落下时能达到夯实地基土壤的目的,从而加快落下部位地基土壤固结的速度,使地基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达到较高的承载力,满足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强夯型地基处理方法较适用于砂土、杂填土、饱和度较低的粉状土和粘性土等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同时在施工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则需要进行排水通道的设置,从而有效的使水分排出而有利于地基性能的稳定。
4.2换填型地基处理方法
换填型地基处理对强度较低的地基土用高强度的如碎石、灰土、砂石、矿渣及一些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填充,从而达到地基所需要的强度,这样就需要在施工中把原来的地基土全部挖掉,并换上高强度的地基土,回填后进行夯实,从而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性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固的承载能力,同时这种换填的方法还比较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施工,可以有效的减轻冻胀现象的危害程度,因此在北方冬季施工中这种换填型地基处理方法较为常见。
4.3深层密实型地基处理方法
4.3.1 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对于软土层和淤泥层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多针对于处于河道湖泊海岸周围的地基,同时软土层和淤泥层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这样可以利用石灰或是水泥来做为固化剂,能过搅拌机伸入到地基的深层部位对其土壤和固化剂进行有效的搅拌,从而使二者达到均匀的接触,从而形成稳定性良好的加固整体地基,并与原原始地基结合为一体,使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4.3.2 振冲法
振冲法在处理地基过程中需要使用振冲器来进行,主要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和淤泥质粘性土的地基处理。利用振冲器所产生的振动力对土层所产生的挤压作用,使回填的材料和周围的土层达到固结的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其综合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地基的沉降性。但利用振冲法所形成的地基也是一个整体,然后与原始地基形成很好的结合,从而达到密实的效果。这种方法同样也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同时施工时间也较短,目前已成为工程企业施工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振冲法在施工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土壤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同性质的土壤所采取的操作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在对砂性土壤进行地基处理时,要注意实行挤密操作,使土体密度增大至 70%以上,甚至达到 95%,全面提高土层的基础强度,挤密过程中的回填材料必须是施工实地的土壤,这样才能保证地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对粘性土壤进行地基处理时,则只需要用替代材料来置换掉原始地基土壤进行回填就能达到工程施工的土壤密实度要求,无需填入当地土壤。
4.3.3 砂石桩法
砂石桩是砂桩和石桩的统称,其具体实施步骤是将工程软土地基用机械振动或者水压冲击的形式开出成孔,然后在成孔中压塞进砂石或者卵石,构成一种直径较大的混合型密实桩体,桩体属于软土和砂石的混合结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的地基土壤种类是粉状土、砂性土、杂填土和松散型土壤地基,对这些土壤起到了极好的土体挤密效果,有助于地基压力承载性能的全面提升。当然,此种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对可液化型土壤地基的适用性。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大量的建筑工程,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地基的施工,虽然地基施工中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较为多样,但还是需要根据实际工程中所处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和周期、费用等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保证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中技术和经济上实现有效的互补。
参考文献
[1]徐民彦.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的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
[2]李登川.浅谈特殊地基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J].福建质量管理,2009.
[3]王成,叶恒,刘志惠.浅析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J].才智,2012.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因素;技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明确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概念
所谓建筑地基是指对建筑物进行荷载的作用于基地的那部分地层,属于建筑用地的一部分。而基础是指为了稳定建筑结构在地基中进行工程施工的建筑结构。由此可见,地基基础施工主要是为了让地基基础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从而使得建筑物更加的稳定,在遇到各种灾害问题时,不会出现太大的结构问题。为了满足这些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心地基基础的施工建设,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地基处理,而且如果我们在进行地基施工的时候,地基基础不瞒足建筑物的要求,那么我们就要对其基桩进行深埋已达到地基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认真分析地基危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2.1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1955年始建的巴西某11层大厦长25m,宽12m,支承在99根长21m的钢筋混凝土桩上。1958年大厦建成后,发现其背后明显下沉。同年1月30日,该建筑物的沉降速度高达每小时4mm,当日晚8时许,大厦在20s内倒塌。后查明该大厦下有25m厚的沼泽土,而其下的桩长仅有21m,为深入其下的坚固土层,倒塌是由于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所致。
2.2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我国名胜蘇州虎丘塔建于959~961年,为七级八角形砖塔,塔底直径13.66m,高47.5m,重63 000kN。塔建成后由于历经战火破坏、风雨侵蚀而严重损坏,我国于1956~1957年对其进行了上部结构修缮,但修缮的结果使塔体重量增加了约2 000kN,同时加速了塔体的不均匀沉降,塔顶偏离中心线的距离由1957年的1. 7m发展到1978年的2.31m,并导致地层砌体产生局部破坏。后于1983年对该塔进行了基础托换,使不均匀沉降得以控制。
2.3地基产生过量沉降。我国广深铁路k2+150段线路地处山涧流水地带,淤泥覆盖层较厚,通车后路基不断下沉,1975年后,严重地段每旬下沉量高达12~16mm,其他地段每旬下沉量为8~12mm不等,路基的下沉不仅增加了该段铁路的维修保养作业量,更严重威胁着铁路列车的安全营运。该路段后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3.影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量的主要因素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影响地基基础的质量的有许多中因素,其中影响地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第一,对地基基础设计的不合格,使得建筑物的安全和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第二,地基基础的施工材料有着一定的问题,使得地基基础在建筑结构的影响下发生变形、裂缝等现象;第三,地基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地基土质的有着一定问题;第四,在进行地基建筑的时候,没有进行一定的加固工程施工。
4.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与方法
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的处理技术有很多,而且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这些施工技术有着不同的应用。主要的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有:
4.1 强夯型地基处理方法
强夯型地基主要是应用一种纯力学进行施工,从而达到地基的固结,其因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如机场的跑道、码头仓库、公路铁路等地基施工中多采用强夯型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这种方法的效果比其他化学和机械方法更为显著,因此在实际地基工程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地基需要承载较大的压力和承载力,所以为了达到这个性能,在强夯型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当中应用重锤施工设备进行处理,对于重锤的高度有一定的规定,从而使其在落下时能达到夯实地基土壤的目的,从而加快落下部位地基土壤固结的速度,使地基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达到较高的承载力,满足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强夯型地基处理方法较适用于砂土、杂填土、饱和度较低的粉状土和粘性土等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同时在施工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则需要进行排水通道的设置,从而有效的使水分排出而有利于地基性能的稳定。
4.2换填型地基处理方法
换填型地基处理对强度较低的地基土用高强度的如碎石、灰土、砂石、矿渣及一些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填充,从而达到地基所需要的强度,这样就需要在施工中把原来的地基土全部挖掉,并换上高强度的地基土,回填后进行夯实,从而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性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固的承载能力,同时这种换填的方法还比较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施工,可以有效的减轻冻胀现象的危害程度,因此在北方冬季施工中这种换填型地基处理方法较为常见。
4.3深层密实型地基处理方法
4.3.1 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对于软土层和淤泥层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多针对于处于河道湖泊海岸周围的地基,同时软土层和淤泥层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这样可以利用石灰或是水泥来做为固化剂,能过搅拌机伸入到地基的深层部位对其土壤和固化剂进行有效的搅拌,从而使二者达到均匀的接触,从而形成稳定性良好的加固整体地基,并与原原始地基结合为一体,使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4.3.2 振冲法
振冲法在处理地基过程中需要使用振冲器来进行,主要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和淤泥质粘性土的地基处理。利用振冲器所产生的振动力对土层所产生的挤压作用,使回填的材料和周围的土层达到固结的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其综合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地基的沉降性。但利用振冲法所形成的地基也是一个整体,然后与原始地基形成很好的结合,从而达到密实的效果。这种方法同样也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同时施工时间也较短,目前已成为工程企业施工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振冲法在施工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土壤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同性质的土壤所采取的操作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在对砂性土壤进行地基处理时,要注意实行挤密操作,使土体密度增大至 70%以上,甚至达到 95%,全面提高土层的基础强度,挤密过程中的回填材料必须是施工实地的土壤,这样才能保证地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对粘性土壤进行地基处理时,则只需要用替代材料来置换掉原始地基土壤进行回填就能达到工程施工的土壤密实度要求,无需填入当地土壤。
4.3.3 砂石桩法
砂石桩是砂桩和石桩的统称,其具体实施步骤是将工程软土地基用机械振动或者水压冲击的形式开出成孔,然后在成孔中压塞进砂石或者卵石,构成一种直径较大的混合型密实桩体,桩体属于软土和砂石的混合结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的地基土壤种类是粉状土、砂性土、杂填土和松散型土壤地基,对这些土壤起到了极好的土体挤密效果,有助于地基压力承载性能的全面提升。当然,此种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对可液化型土壤地基的适用性。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大量的建筑工程,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地基的施工,虽然地基施工中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较为多样,但还是需要根据实际工程中所处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和周期、费用等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保证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中技术和经济上实现有效的互补。
参考文献
[1]徐民彦.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的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
[2]李登川.浅谈特殊地基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J].福建质量管理,2009.
[3]王成,叶恒,刘志惠.浅析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J].才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