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汉字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德育因素,并将其有机地融合、渗透在写字教学中,不仅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
多年来,我以写字教学为载体,将忠诚、善良、谦让、宽容、尊重等美德种子播撒在学生幼小的心田,让学生沐浴美好的人性光辉茁壮成长。
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
汉字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世界上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伟人对汉字情有独钟。写字教学中,我常常借助世界各国伟人对中国书法的高度评价,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我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讲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历史。记得有学生看完了《仓颉造字》的动画故事后,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的祖先真是太聪明了!在科学那么落后的情况下,先在绳子上打结计数,后来又在绳子上打圈,挂上贝壳来计数,最后模拟事物的形状画符号来表示事物,办法一个比一个先进,仓颉太有创造力了!”当学生了解到中国汉字蕴藏的丰富内涵,看到它为人类文化艺术所做出的贡献,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就油然而生,增强了写好汉字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美学素养
鲁迅先生对汉字之美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他还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由此可见,汉字是美的使者。在写字教学中,我搜集了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田英章等古今书法大师的名作,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再加上教师动情的配乐解说,让学生欣赏。这些书法作品,或颜筋柳骨,或笔走龙蛇,或跌宕遒丽,或剑拔弩张,或力透纸背,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的高雅气息,每一个字的点捺都有生命的顿挫,每一根线条的流走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质感,他们情不自禁地去手摹心追,自觉去感受流动的线条之美。透过文字的痕迹,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感受到书法的音韵之美、形体之美、艺术之美。
在教学汉字基本笔画时,我特别发挥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种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过程,我根据笔画特点编了一首有趣的儿歌:“点画如高峰坠石,横画如千里阵云,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 让学生口诵其言,心惟其义,手画其形,身临其境地感受每种笔画的体态之美、节奏之美、流动之美。
学生通过欣赏名家作品、观摩老师书写、参观师生书法作品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在一幅幅书法作品中体会美、发现美、形成美、升华美。
三、陶冶做人情操,享受静的滋养
诸葛亮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的内心世界具有强大的力量。而长期静心练字恰恰能磨掉一个人身上的浮躁,使心灵变得宁静祥和。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室文化墙的作用,为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写字环境,使学生拥有沉静的思维空间、宁静的内心世界。在教室的正墙上,有这样一句醒目的标语:“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教室的左墙上贴着“提笔心要静,落笔心要敬,停笔书面净。”教室的右墙上贴着“心静易得好字,心躁难获美书。”教室后墙上贴着:“字体反映细节,细节折射态度,态度决定人生。”让教室的每一面墙成为无声的老师,在耳濡目染中,学生明白了写字就是书写人生的轨迹,切记毛毛躁躁,随意涂鸦,而要心怀敬畏,踏实庄重,在写好每一笔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在安静中臻于完美。
每天午会20分钟,是孩子们固定的练字时间。在舒缓柔美的轻音乐中,孩子们提起笔,开始静静写字,他们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的神情专注而平和,他们的笔画稳健而流畅,一点一横皆为画,一撇一捺总关情。全员参与,潜心练字,这已经成为习之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借助生动故事,锤炼为人品格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孔子曰:“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礼仪的重要性。汉字有多种间架结构,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优美的造型,怎样让各部分有机巧妙地组合,必然会讲到“伸缩迎让”,在这“伸缩迎让”中就渗透着中国礼仪文化中很多做人的美德。
相互谦让,和谐共生;大爱无言,甘于奉献;胸襟宽广,虚怀若谷;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五、培养良好习惯,铸就卓越品质
良好的习惯是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使人受益无穷。在写字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善听、善思、善看、善说的习惯,并将这种意识巧妙渗透于具体的写字教学中。记得在教学“聪”字时,我一边书写一边告诉孩子:
你们看,“耳”字占了整个字的左边一半,因为一个人如果要聪明,首先要学会耐心地听别人说话; 听了,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全面,别只顾看自己,所以右上部分的两点就是我们的眼睛;聪明的人还要会用嘴“辩论”,培根说:“辩论使人机智”,所以右边的中间是个“口”,当然了,得注意我口说我心——言为心声;因此“口”在“心”之上,再把所闻所见所辩沉入心底,这样的信息每次只在心里占一个小小的角落(“心”在右下角,不可太大),不自满,你看,这个“聪”是多么美的字呀!
通过这样的写字教学,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有机融合,学生印象深刻,既在识字写字,又在接受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进行道德品质的熏陶,一个小小的“聪”字,让学生懂得了只有善于倾听、善思善辩、心明眼亮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
多年来,我以写字教学为载体,将忠诚、善良、谦让、宽容、尊重等美德种子播撒在学生幼小的心田,让学生沐浴美好的人性光辉茁壮成长。
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
汉字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世界上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伟人对汉字情有独钟。写字教学中,我常常借助世界各国伟人对中国书法的高度评价,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我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讲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历史。记得有学生看完了《仓颉造字》的动画故事后,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的祖先真是太聪明了!在科学那么落后的情况下,先在绳子上打结计数,后来又在绳子上打圈,挂上贝壳来计数,最后模拟事物的形状画符号来表示事物,办法一个比一个先进,仓颉太有创造力了!”当学生了解到中国汉字蕴藏的丰富内涵,看到它为人类文化艺术所做出的贡献,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就油然而生,增强了写好汉字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美学素养
鲁迅先生对汉字之美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他还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由此可见,汉字是美的使者。在写字教学中,我搜集了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田英章等古今书法大师的名作,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再加上教师动情的配乐解说,让学生欣赏。这些书法作品,或颜筋柳骨,或笔走龙蛇,或跌宕遒丽,或剑拔弩张,或力透纸背,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的高雅气息,每一个字的点捺都有生命的顿挫,每一根线条的流走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质感,他们情不自禁地去手摹心追,自觉去感受流动的线条之美。透过文字的痕迹,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感受到书法的音韵之美、形体之美、艺术之美。
在教学汉字基本笔画时,我特别发挥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种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过程,我根据笔画特点编了一首有趣的儿歌:“点画如高峰坠石,横画如千里阵云,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 让学生口诵其言,心惟其义,手画其形,身临其境地感受每种笔画的体态之美、节奏之美、流动之美。
学生通过欣赏名家作品、观摩老师书写、参观师生书法作品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在一幅幅书法作品中体会美、发现美、形成美、升华美。
三、陶冶做人情操,享受静的滋养
诸葛亮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的内心世界具有强大的力量。而长期静心练字恰恰能磨掉一个人身上的浮躁,使心灵变得宁静祥和。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室文化墙的作用,为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写字环境,使学生拥有沉静的思维空间、宁静的内心世界。在教室的正墙上,有这样一句醒目的标语:“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教室的左墙上贴着“提笔心要静,落笔心要敬,停笔书面净。”教室的右墙上贴着“心静易得好字,心躁难获美书。”教室后墙上贴着:“字体反映细节,细节折射态度,态度决定人生。”让教室的每一面墙成为无声的老师,在耳濡目染中,学生明白了写字就是书写人生的轨迹,切记毛毛躁躁,随意涂鸦,而要心怀敬畏,踏实庄重,在写好每一笔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在安静中臻于完美。
每天午会20分钟,是孩子们固定的练字时间。在舒缓柔美的轻音乐中,孩子们提起笔,开始静静写字,他们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的神情专注而平和,他们的笔画稳健而流畅,一点一横皆为画,一撇一捺总关情。全员参与,潜心练字,这已经成为习之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借助生动故事,锤炼为人品格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孔子曰:“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礼仪的重要性。汉字有多种间架结构,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优美的造型,怎样让各部分有机巧妙地组合,必然会讲到“伸缩迎让”,在这“伸缩迎让”中就渗透着中国礼仪文化中很多做人的美德。
相互谦让,和谐共生;大爱无言,甘于奉献;胸襟宽广,虚怀若谷;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五、培养良好习惯,铸就卓越品质
良好的习惯是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使人受益无穷。在写字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善听、善思、善看、善说的习惯,并将这种意识巧妙渗透于具体的写字教学中。记得在教学“聪”字时,我一边书写一边告诉孩子:
你们看,“耳”字占了整个字的左边一半,因为一个人如果要聪明,首先要学会耐心地听别人说话; 听了,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全面,别只顾看自己,所以右上部分的两点就是我们的眼睛;聪明的人还要会用嘴“辩论”,培根说:“辩论使人机智”,所以右边的中间是个“口”,当然了,得注意我口说我心——言为心声;因此“口”在“心”之上,再把所闻所见所辩沉入心底,这样的信息每次只在心里占一个小小的角落(“心”在右下角,不可太大),不自满,你看,这个“聪”是多么美的字呀!
通过这样的写字教学,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有机融合,学生印象深刻,既在识字写字,又在接受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进行道德品质的熏陶,一个小小的“聪”字,让学生懂得了只有善于倾听、善思善辩、心明眼亮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