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是优秀管理者必备技能

来源 :项目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组织中,冲突不可避免,回避冲突解决不了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冲突是有害的,会给组织造成不利影响,作为管理者应尽可能地避免和消灭冲突。事实上,冲突恰恰是协调人际关系进行合作的开始,正因为有冲突,我们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才能真正地了解对方;如果没有冲突,大家都相互谦让不发生矛盾,人际互动就会停留在某一层面上而停滞不前。
  冲突是人际关系的晴雨表,在一个组织中,人际关系如何,就看冲突的性质和管理者对冲突的处理能力,管理者不是要消灭冲突,而是要提高管理冲突的能力。所以,冲突本身并不是坏事情,要看你如何应对它。面对冲突,管理者需要运用新思维。通常情况下,最具活力的组织恰恰充满了矛盾或冲突。
  妥协是解决冲突的一种非强制性方式
  面对冲突,管理者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和他人力量对比的失衡,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或利益分配方案。这种权威式的专制行为,在现代社会已经行不通。我们可以采取其他的管理技巧,如说服别人顺从并接受自己的建议。事实上,在解决冲突时,沟通与试图说服他人关系并不大,因为试图说服他人的所谓“沟通”,仍然是传统社会组织模式所遗留下来的专制管理手段,只是行为方式相对温和而已。沟通绝不是劝戒。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及性格上的差异,劝戒式的沟通往往是“鸡同鸭讲”。
  妥协才是组织正常运转的缓解器、减震器,是管理者解决冲突的一种非强制性方式。在管理实践中,一些管理者认为,妥协造成了他们工作中的痛苦,明知事情不对,但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忍受,眼睁睁地看着事情的进展往自己不赞同的方向推进,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感叹:管理者不是在妥协中忍耐,就是在妥协后爆发。其实这是一种将妥协误以为毫无道德底线和利益原则边界的吞忍。要知道,管理者绝不是靠屈从或吞忍为手段来解决冲突的,这样只会进一步滋长他人的骄横,甚至将自己的宽容视为软弱来对待。管理者需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冲突都需要妥协。道德上的善恶行为是不需要妥协的,善与恶之间的妥协,恶是最大的受益者;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不需要妥协的,因为这是组织拥有的终极信念,是解决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处理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组织的战略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妥协的意义不是让步了什么,而是坚持了什么。一味地让步是放弃,管理者的心中一定要有永不放弃的坚持。
  妥协产生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妥协是通过双方的让步而达成的对冲突的矫正。它意味着妥协双方彼此都对另一方有所要求,并提供某种价值;也意味着双方达成某种基本原则,以此作为双方进一步交往的基础。只有在具体或特殊的场景中,为使彼此双方接受共同的原则,人们才会妥协。韦伯斯特大词典中这样解释:妥协就是通过双方的让步取得共识的一种解决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分享自己的观点,然后寻找共识。这种共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观点相异,但彼此都愿意以合作的态度平等相待;二是指在价值观方面人们也许有分歧,但可以认可和遵守共同的组织规范和核心价值观;三是指上述问题都存在分歧,但在未来的组织目标选择上具有共识,甚至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契合。
  妥协如何在冲突的背景下产生?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人们意识到妥协后能够带来更大利益而妥协,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判断,妥协本身就是一种让步,一种损失,不可能利益最大化;二是人们发现妥协能够减少利益损失而妥协。人们更容易选择后者,因为危险比利益更显眼,毕竟安全是获得利益的前提。所以,妥协是一种善,是管理者解决冲突时智慧的结晶,是组织存在且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与之相反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妥协是一种恶,它意味着投降,是组织的一种损失,是对组织的背叛。那么,妥协行为究竟是善还是恶?美国学者史密斯把妥协归纳为“善行中最低的,却是恶行中最好的”。这不失为一种恰当的描述,毕竟妥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在博弈下,使己方的损害最小化。虽然它以让渡部分利益为代价,事实结果并不完美,但由此换来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对管理者而言,在关键时刻不善于妥协,就不善于谋求事业的成功,不善于谋取生活的幸福,在工作中互相较劲,导致两败俱伤。团结和谐的工作是以妥协为原则来调节矛盾,使大家保持协调。事实上,当人们向大自然妥协时,就达到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解”;当人们向社会妥协时,就达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当人们向他人妥协时,就达到了与他人的“共存”;当人们向自己妥协时,就达到了自我身心的“平衡”。
  心理学上有一个“最后通牒”的游戏,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利益冲突时主动妥协的重要性。该游戏的具体情节如下:假设你正在酒吧,身边坐着一位陌生人,这时进来一个人,给了你100美元,并问这100美元你打算给这位陌生人多少钱。这个游戏中,参与的一方(提议者)提出一种分配方案,响应者(陌生人)有权接受或不接受。如果响应者(陌生人)接受该方案,双方可以按照提议者的方案分配金额。如果响应者(陌生人)拒绝该方案,则双方将一无所获。并且这个游戏要求二者不能进行讨价还价式的相互沟通,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你是提议者,你会如何分配?如果你是响应者,你将接受怎样的分配?实验结果表明,当提议者出价五五分成时,这种出价结果总是能被接受;当提议者出价少于总金额的20%时,几乎被拒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就提议者而言,其根本动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但由于担心所提的方案被拒绝而分文不得,因此他不但会主动妥协,而且还会选择相对公平的或自认为陌生人可以接受的妥协分配方案。当然,这一相对公平方案的底线是自己不能吃亏。就响应者(陌生人)而言,绝不仅仅是不管提议者的数额是多少,自己都是获益者那么简单,如果数额过低,响应者(陌生人)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求得自我心理的平衡,会导致拒绝行为的发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鱼死网破”的心理状态。可见,双方在合作面临利益冲突时,不仅会选择妥协的行为,而且还会审视妥协的公正性问题。   妥协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证明
  一辆飞奔而来的汽车,在方向盘、刹车、油门的选择中,哪一个对人的生命更重要?刹车!刹车就是为了和环境妥协,人的一生就是一辆生命列车,让人平安度过一生的就是先有完备的刹车系统,学会和环境妥协。道理不难理解,可惜人比车多了一份感情。一旦感情和理性共存,个体的选择行为就复杂得多。由于感情的存在,人们“明知不好还要做”或“明知好也不做”的情况会出现,这一怪事虽然不合“理”但不见得不合“情”。换言之,讲理的人未必照“理”办事,因为理未必胜过“情”,甚至很可能还会理性地追求非理性的目标,用非常规的策略去争取不讲“理”的利益目标。利益冲突面前,妥协应是一种非强制的理性选择,但实施起来未必如此。妥协何其难?可参考下面的几个心理学实验。
  第一种情况:A.你一定能赚30 000元;B.你有80%可能赚40 000元,2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选项?实验证明,84%的人选择了A,说明人们有厌恶风险、见好就收的心理倾向。
  第二种情况:A.你一定会赔30 000元;B.你有80%可能赔40 000元,20%可能不赔钱。你会选择哪一个选项?实验证明,86%的人选择了B,说明在损失框定的情况下,人们有不惜代价、甘冒风险的心理倾向。
  那么,如果获得与损失的概率各是50%,正如“最后通牒”游戏所设定的情景一样,手握100美元的当事人心理预期的得失概率是五五分成时,又该如何选择?
  我们再来比较下面哪种情况对你影响较大?
  情况一:早上上班,你捡到100元,你很高兴,觉得自己很幸运。
  情况二:没想到,一路堵车,你上班迟到了,工资被扣100元,你很沮丧也很郁闷,觉得自己很倒霉。
  显然,情况二比情况一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这一得一失之间,钱的数量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种情形说明,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对称的,对损失的痛苦感要超过获得的快乐感。所以,人们在从事行为选择时,即使获得与损失之间等值,首先考虑的是规避损失的痛苦感,而不是获得的快乐感。
  另外,当你拥有一样东西后,你对这样东西的评价会高于你未曾拥有它的价值,心理学称之为“禀赋效应”。“敝帚自珍”就是一种形象的说明。同样的道理,双方即使做出了同样的让步,往往从心理上感觉自己让步的幅度更大。
  由于厌恶损失,且获得的快乐感与损失的痛苦感不对称,人们宁愿维持现状,也不屑妥协看到所得。由于“禀赋效应”,即使同等条件下妥协,人们总感觉自己的损失偏大,妥协后对遭受的损失更是难以忘怀。
  结语
  妥协何其难?这不是“理”的问题,而是“情”的抵御。由此,我们可得到一些启示:利益的协调,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法通过劝说和妥协来解决的,当各方出于共同存在的必要性而做出某种程度的妥协、达成了意见一致时,这与其说是一种社会学博弈的结果,不如说是一种个体伦理道德的高尚修养和宽广博愛的胸怀更为深刻。
  尚水利,国际关系学院公管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管理学。
其他文献
情景再现  R公司在项目经理的人选上有比较完善的招聘流程制度,要求具备3年项目管理实践经验、通过PMP认证考试,再经过公司项目管理办公室的考评和面试,就可以成为该公司的项目经理。这不仅意味着职位的提升,而且个人的薪酬待遇上也会有相应的增加。方志是上个月才成为R公司项目经理的,不过他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遇到了麻烦,总有“搅局者”给他到处使“绊子”。  方志负责的项目是为某机关单位大楼开通一整套安防监控
期刊
随着风电行业平价上网项目的积极推进,前期投资评估难度增大,现有技术经济评估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受大数据思维启发,基于统计学方法,对近几年可研投资数据进行分析和数学建模,建立了陆上风电场参考造价指标。应用该参考造价指标可以快速评估投资的合理性,准确把握投资优化方向,提高投资评估效率和准确性。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突破2.1亿kW,稳居世界首位。随着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技术
期刊
本文将着重论述对虚拟团队会议至关重要的几个关键问题。我们一起逐一审视这些关键问题,以便让接下来的任何会议都取得成功。  情境  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会议是否合适和有必要。  大多数虚拟团队的工作都是在会议之外,使用协作工具进行的。虚拟团队的会议是相对复杂的,特别是当参会人跨多个时区、多种语言、不同文化和不同代际的时候。虽然会议可以让参会人员更好地互相了解,并实时互动,但并不是每种类型的工作都需要通过会
期刊
PPP项目合作周期长,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无法预测的风险因素也较多,政府、社会资本及项目公司很难在初始合同中将未来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全部权利和义务予以明确,更不可能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全部涵盖在最初的风险分配中。通过再谈判方式将PPP合同条款、风险分配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解决PPP实施过程中所遇纠纷与争端,推动PPP项目规范、有序开展显得尤其必要,如何科学、有效地通过再谈
期刊
许多组织都在努力按时、按预算、在范围内完成项目。如果你看看它们的项目组合,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庞大的项目数量。记得一个不大的组织有600多个项目,到处都是“救火”的现象:一个项目中的问题通过挪用其他项目的资源得以解决,该问题项目不再处于风险中,而被挪用资源的项目又处于风险之中,这种方法被反复使用。项目组合管理有助于解决这类问题。项目组合管理通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来支持管理:我们在做正确的项目吗?我们做
期刊
BIM技术被认为可以极大地提升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因此近年来得到政府和建筑企业的持续高度关注,其带来的价值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枣强县中医医院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实际探索,分析了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的优势,为后续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深入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项目概况  枣强县中医医院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项目(下称“医院综合楼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4 814.16m
期刊
“新基建”的七大热点领域中,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5G等均与输变电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的形势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和发展空间。本文针对当前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管理模式,并将其融合在基建改革配套措施及“数字新基建”的要求中,为新形势下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供指导。  输变电工程
期刊
在工程实践中,许多项目建设者认为返工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然发生、无法避免,所以返工成了众所周知却容易被忽略的一种现象。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施工工艺不成熟、施工现场经验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返工现象屡屡发生,这就迫切要求建筑企业深入探析返工成因,以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现有文献很少有对装配式建筑返工进行研究,而且对装配式建
期刊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实践中发挥出明显优势,但也暴露出若干问题。规范发展工程总承包,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呼声日高的当务之急。  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工程总承包要想规范发展,必须立法先行。2019年12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建市规〔2019〕12号,下称“《管理
期刊
巴西输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通过政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开展,特许权协议一般是30年。  PPP项目投资大、期限长,如何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建设资金,如何优化融资结构提升股东回报,是中资企业在巴西投资基础设施项目面临的重要课题。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投资建設的巴西美丽山水电送出二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Projeto X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