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既满足新课标与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也能大幅度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着手点,提出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措施,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以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阅读;自主性;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170-02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对文章的理解。鉴于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时,一定要从基础做起,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思想,促进阅读水平的提升,还要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一、培养阅读兴趣,为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缺少足够学习动机的现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抓住一切教学契机,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境,带动课堂氛围,通过逐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种自发的主动行为,使学生实现“要我读”向“我要读”的转变,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内容,切实感受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利用相通相似的景物,尽可能缩小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从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1]。学生借助切身体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后,也能以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学习,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为实现这一教学愿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保证教学的现代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尽可能采用一些生动、诙谐的话语,渲染课堂,通过举例子、看图画或视频、听音乐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如学习《黄继光》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观看《黄继光》电影片段,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导入课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敬佩英雄而产生的情感共鸣,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进度与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确保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二、营造阅读氛围,做好阅读引导
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虽然通过教师创设的阅读情境,结合自己的理解,学生能透过课文的字句片段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文本传递的含义,但教学时教师一方面仍需肯定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另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理解课文,养成自主阅读和思考的习惯[2]。
(一)采取措施营造班内阅读氛围
学生思维活跃,只要教师稍加点拨,他们就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延伸思考。所以教學时,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传播一些积极、主动的阅读理念,为他们预留足够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阅读内容、与同伴交流阅读所思所得,在班内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丰富阅读交流活动形式
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设立“阅读角”,开展阅读“同一本书”、好书推荐、读后感评比等形式的活动。通过各种读书活动,培养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自由的阅读环境。还可以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选择开展不同的阅读交流活动,具体如表1所示。
教师一定要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活动,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调动学生阅读兴趣,顺利实现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目的。
(三)推荐学生适合的课外读物
学生普遍缺乏辨别优秀图书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阅读能力等推荐合适的书籍。可以按照以下环节操作:第一步,先由学生代表做表率,将自己阅读的好书分享给教师和同伴,带动氛围,同时在交流中了解其他学生在读什么书,激发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步,要求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带两本书到图书角,与同伴一起进行好书分享。第三步,教师给学生提出阅读建议,如除历史、地理、科普书籍等基本阅读类别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推荐其他合适的书目,保证学生阅读兴趣的长久性[3]。
三、实施个性化阅读,丰富阅读方法
语文是各学科教学的基础,属于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和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提问时要把握问题的有效性,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要注意提问方法,根据阅读的逐渐深入慢慢提升问题难度,在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同时,高效提升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构建阅读教学策略时,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差异进行了解。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主次,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首先通过启发帮助学生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以此为基础开展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其次引导学生自读,将中心句勾画出来,通过小组讨论找出动物的活动特点;最后利用分角色朗读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自主阅读能力都是后期培养形成的,年龄不同的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不同,具备的学习经验也不同。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开阔思维,慢慢掌握自主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如对低年级学生,随着其学习的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进度,课前开展自主预习,课堂上主动思考、与同伴讨论交流,课后拓展巩固。再如对中年级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自主阅读、独立探索,课堂上以小组交流形式开展交流和讨论,最后教师讲解。在学习“古诗两首”时,因学生已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与阅读方法,且教材选择的故事较通俗易懂,学生容易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五个学习环节:感知—探究—拓展—延伸—自学[4]。 四、利用传统文化,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对学生来说,教师如果采用符合他们认知能力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将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举行朗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学经典诵读的魅力和意义。学校也可以组织更大范围的诵读活动,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经典文化,了解国学经典。在较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学校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有效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程度会逐渐提高,重视阅读国学经典,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古诗《墨梅》时,教师可以问题导入新课。
教师:(简介王冕的生平)古诗题目中的哪一个字让你印象最深,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墨”字印象最深,让我联想到了墨笔、黑色。
教师:同学们先自己品味这首古诗,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根据多媒体课件中的古诗诵读,把握读音。
(学生自主预习、诵读完之后)
学生: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教师:(先进行启发和引导,启发之后与学生一起给出相应的答案)
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再回归课本,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过犹不及”,在借助相应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时一定要抓住重点,以免浪费时间,偏离主旨。利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其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欲望,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阅读,阅读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的主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努力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瑞林.语文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能力的培养[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3).
[2]田惠.學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5).
[3]吴小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4]徐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4(24).
【关键词】语文阅读;自主性;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170-02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对文章的理解。鉴于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时,一定要从基础做起,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思想,促进阅读水平的提升,还要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一、培养阅读兴趣,为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缺少足够学习动机的现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抓住一切教学契机,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境,带动课堂氛围,通过逐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种自发的主动行为,使学生实现“要我读”向“我要读”的转变,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内容,切实感受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利用相通相似的景物,尽可能缩小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从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1]。学生借助切身体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后,也能以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学习,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为实现这一教学愿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保证教学的现代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尽可能采用一些生动、诙谐的话语,渲染课堂,通过举例子、看图画或视频、听音乐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如学习《黄继光》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观看《黄继光》电影片段,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导入课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敬佩英雄而产生的情感共鸣,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进度与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确保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二、营造阅读氛围,做好阅读引导
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虽然通过教师创设的阅读情境,结合自己的理解,学生能透过课文的字句片段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文本传递的含义,但教学时教师一方面仍需肯定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另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理解课文,养成自主阅读和思考的习惯[2]。
(一)采取措施营造班内阅读氛围
学生思维活跃,只要教师稍加点拨,他们就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延伸思考。所以教學时,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传播一些积极、主动的阅读理念,为他们预留足够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阅读内容、与同伴交流阅读所思所得,在班内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丰富阅读交流活动形式
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设立“阅读角”,开展阅读“同一本书”、好书推荐、读后感评比等形式的活动。通过各种读书活动,培养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自由的阅读环境。还可以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选择开展不同的阅读交流活动,具体如表1所示。
教师一定要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活动,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调动学生阅读兴趣,顺利实现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目的。
(三)推荐学生适合的课外读物
学生普遍缺乏辨别优秀图书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阅读能力等推荐合适的书籍。可以按照以下环节操作:第一步,先由学生代表做表率,将自己阅读的好书分享给教师和同伴,带动氛围,同时在交流中了解其他学生在读什么书,激发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步,要求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带两本书到图书角,与同伴一起进行好书分享。第三步,教师给学生提出阅读建议,如除历史、地理、科普书籍等基本阅读类别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推荐其他合适的书目,保证学生阅读兴趣的长久性[3]。
三、实施个性化阅读,丰富阅读方法
语文是各学科教学的基础,属于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和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提问时要把握问题的有效性,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要注意提问方法,根据阅读的逐渐深入慢慢提升问题难度,在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同时,高效提升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构建阅读教学策略时,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差异进行了解。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主次,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首先通过启发帮助学生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以此为基础开展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其次引导学生自读,将中心句勾画出来,通过小组讨论找出动物的活动特点;最后利用分角色朗读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自主阅读能力都是后期培养形成的,年龄不同的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不同,具备的学习经验也不同。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开阔思维,慢慢掌握自主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如对低年级学生,随着其学习的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进度,课前开展自主预习,课堂上主动思考、与同伴讨论交流,课后拓展巩固。再如对中年级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自主阅读、独立探索,课堂上以小组交流形式开展交流和讨论,最后教师讲解。在学习“古诗两首”时,因学生已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与阅读方法,且教材选择的故事较通俗易懂,学生容易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五个学习环节:感知—探究—拓展—延伸—自学[4]。 四、利用传统文化,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对学生来说,教师如果采用符合他们认知能力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将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举行朗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学经典诵读的魅力和意义。学校也可以组织更大范围的诵读活动,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经典文化,了解国学经典。在较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学校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有效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程度会逐渐提高,重视阅读国学经典,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古诗《墨梅》时,教师可以问题导入新课。
教师:(简介王冕的生平)古诗题目中的哪一个字让你印象最深,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墨”字印象最深,让我联想到了墨笔、黑色。
教师:同学们先自己品味这首古诗,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根据多媒体课件中的古诗诵读,把握读音。
(学生自主预习、诵读完之后)
学生: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教师:(先进行启发和引导,启发之后与学生一起给出相应的答案)
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再回归课本,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过犹不及”,在借助相应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时一定要抓住重点,以免浪费时间,偏离主旨。利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其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欲望,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阅读,阅读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的主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努力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瑞林.语文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
能力的培养[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3).
[2]田惠.學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5).
[3]吴小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4]徐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