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工科建设提出,培养具有实践经验、前瞻性视角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工程技术人才.机械工程导论课作为工程学科的“启蒙课程”,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过程单调、考核结果失效的问题.借鉴高校专业导论类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以产出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指标,借助雨课堂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方案.
【机 构】
:
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北京 10004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工科建设提出,培养具有实践经验、前瞻性视角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工程技术人才.机械工程导论课作为工程学科的“启蒙课程”,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过程单调、考核结果失效的问题.借鉴高校专业导论类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以产出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指标,借助雨课堂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方案.
其他文献
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导向,推进工程训练中基础工程能力的教学与培养,研制开发了具有机械工程能力基础训练特色的实训教学装置.该装置涵盖了多个方面典型的基础传动机构,具有很强的教学适用性、实用性、工程性和课程思政性.通过该装置的教学训练,能够让学生迅速建立起典型传动机构的直观概念和身体感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基础工程能力.该装置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广泛适用于各类高校工科专业的基础工程训练.
M序列是一种伪随机序列,具有近似白噪声的性质且易于实现,在工程上常以M序列信号代替白噪声信号用于系统辨识.设计了两种不同的产生M序列信号的发生器,通过分析对比,提出了混合交互式实验的理念,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在大数据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以往的教学方式效率低、针对性弱的问题已逐渐显现出来.而大数据技术能提供海量网络资源、信息化教学方式、综合诊断平台等,这些都为高中数学教学开启了崭新的大门.分析大数据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的发展契机,探究大数据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的途径.
我国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着重体现在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兰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为试点,分析了国内原有工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现存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创新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工科新型“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旨在充分利用导师课题组科研及工程实践资源,深度挖掘专业研究生创新潜力和实践能力.新型“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主要包括高校引领护航、双导师联合培养及实践单位助力三大模块,改革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切实优化国内工科硕士教育教学培养体系.
针对晴雨、昼夜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与装置的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款具备防风浪、提水速、水光互补特点的发电与净水系统.基于亲/疏水材料构建亲水桥和空气阱结构提高装置稳定性,伯努利流道的设计让水速增大,水光互补可综合利用太阳能和水能.系统立足于基本原理进行多处创新应用,适用于拓展性实验教学.
通过自制教具创新实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中,体验了力的三要素对杠杆转动效果影响的异同,强化了关注问题本质、应用辩证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建构力臂概念,正确理解了核心概念,有效培养了科学思维.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受到教师与家长的广泛关注.情境教学法作为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够有力提升教学效果.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基于对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创新研究,经过多年的实验创新教学探索,结合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开发设计了新型光谱综合实验仪.相关实验内容可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环境、水文、农业、数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既可以用于基础实验教学,也适合开放式创新实验教学,还可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成都理工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核电厂运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实践与探索.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解决核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对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后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原有实验体系的不足,增设机床动态性能测试设计性实验,构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该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