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究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输尿管镜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治疗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开腹手术取石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输尿管镜下进行钬激光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胃肠道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T管拔除时间以及残石率和住院总时长。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首次排气时间T管拔除时间、住院总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残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应用治疗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同时促进其术后机体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杂性 肝内胆管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类,在临床研究中其结石一般不单独存在,而是多伴随有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胆道相关并发症,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1]。一旦出现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并且术后病情恢复较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不利。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微创腔镜治疗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在消化道中应用普及度越来越高[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消化科治疗的复杂性肝内胆管患者进行输尿管镜下切除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治疗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病症以及相应的影像检查确诊。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在23~73岁,平均年龄为44.9岁,患者的结石直径大小在0.75cm~1.91cm,平均为1.33cm,其中23例患者结石位于左肝,22例患者结石位于右肝;治疗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21~75岁,平均年龄为44.3岁,患者的结石直径大小在0.72cm~1.90cm,平均为1.29cm,其中24例患者结石位于左肝,21例患者结石位于右肝。两组患者的男女比率、年龄、结石部位以及结石大小等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开腹手术取石治疗,取患者的平卧体位,然后进行开服后胆囊切除治疗,此过程需要将胆总管切开,对胆总管以及肝内胆管进行取石治疗[3],手术完成后进行胆总管置管引流以及腹腔引流,然后关闭腹腔;治疗组患者则在输尿管镜下进行钬激光碎石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的将胆囊切除后取出胆总管里的结石,然后采用细沙条进行胆总管下段的填塞,然后将输尿管镜置入进行肝内胆管的探查,对于结石较大的患者采用太激光碎石后进行清洗取石[4],将结石全部取出后对胆总管下端进行勘察,在保证其处于畅通状态后进行引流管留置,同时进行术后的病症常规处理[5]。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胃肠道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T管拔除时间以及残石率和住院总时长。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首次排气时间、T管拔除时间、住院总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残石率6.7%(3/45)、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4/45)、28.9%(13/4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对比
3 讨论
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主要进行病症缓解、病灶去除治疗,由于肝内胆管的结构较为复杂,其临床治疗需要开腹后进行取石治疗,但是目前其临床治疗还没有高效的统一治疗方式。传统的开腹治疗的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非常不利,因此对患者结合腔镜治疗能够缩短手术出血量,同时提升其结石的清除率[6]。输尿管镜在插入过程中需要患者的鸡肉保持松弛状态,可减少疼痛,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在手术取石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同时要将结石粉碎后进行冲洗[7],提高其结石的清除率。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首次排气时间T管拔除时间、住院总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残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因此,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应用治疗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同时促进其术后机体恢复,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皮勇,谢飞,李小刚. 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2015,21(02):307-309.
[2]朱小朝,何继龙,杨小冬,许卫. 开腹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经胆总管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2例[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03):278-279.
[3]丁新民,林树文,袁智明,万里鹏,吉成岗,欧阳红飞. 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2014,02(21):50-51.
[4]徐建国,张京平,李策夫. 肝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附112例报告)[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9(17):1303-1304+1306.
[5]毛红胜,季湧. 硬质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的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71-172.
[6]洪云,温学文,梁伟雄,郭兢津,张彤. 液电碎石球囊扩张术中B超在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2010,11(05):37-38+57.
[7]王清茂,熊共鹏,游志远,杨清渭,顾思平.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在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体会[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07(06):466-468.
【关键词】 复杂性 肝内胆管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类,在临床研究中其结石一般不单独存在,而是多伴随有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胆道相关并发症,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1]。一旦出现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并且术后病情恢复较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不利。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微创腔镜治疗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在消化道中应用普及度越来越高[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消化科治疗的复杂性肝内胆管患者进行输尿管镜下切除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治疗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病症以及相应的影像检查确诊。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在23~73岁,平均年龄为44.9岁,患者的结石直径大小在0.75cm~1.91cm,平均为1.33cm,其中23例患者结石位于左肝,22例患者结石位于右肝;治疗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21~75岁,平均年龄为44.3岁,患者的结石直径大小在0.72cm~1.90cm,平均为1.29cm,其中24例患者结石位于左肝,21例患者结石位于右肝。两组患者的男女比率、年龄、结石部位以及结石大小等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开腹手术取石治疗,取患者的平卧体位,然后进行开服后胆囊切除治疗,此过程需要将胆总管切开,对胆总管以及肝内胆管进行取石治疗[3],手术完成后进行胆总管置管引流以及腹腔引流,然后关闭腹腔;治疗组患者则在输尿管镜下进行钬激光碎石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的将胆囊切除后取出胆总管里的结石,然后采用细沙条进行胆总管下段的填塞,然后将输尿管镜置入进行肝内胆管的探查,对于结石较大的患者采用太激光碎石后进行清洗取石[4],将结石全部取出后对胆总管下端进行勘察,在保证其处于畅通状态后进行引流管留置,同时进行术后的病症常规处理[5]。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胃肠道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T管拔除时间以及残石率和住院总时长。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首次排气时间、T管拔除时间、住院总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残石率6.7%(3/45)、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4/45)、28.9%(13/4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对比
3 讨论
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主要进行病症缓解、病灶去除治疗,由于肝内胆管的结构较为复杂,其临床治疗需要开腹后进行取石治疗,但是目前其临床治疗还没有高效的统一治疗方式。传统的开腹治疗的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非常不利,因此对患者结合腔镜治疗能够缩短手术出血量,同时提升其结石的清除率[6]。输尿管镜在插入过程中需要患者的鸡肉保持松弛状态,可减少疼痛,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在手术取石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同时要将结石粉碎后进行冲洗[7],提高其结石的清除率。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首次排气时间T管拔除时间、住院总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残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因此,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应用治疗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同时促进其术后机体恢复,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皮勇,谢飞,李小刚. 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2015,21(02):307-309.
[2]朱小朝,何继龙,杨小冬,许卫. 开腹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经胆总管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2例[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03):278-279.
[3]丁新民,林树文,袁智明,万里鹏,吉成岗,欧阳红飞. 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2014,02(21):50-51.
[4]徐建国,张京平,李策夫. 肝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附112例报告)[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9(17):1303-1304+1306.
[5]毛红胜,季湧. 硬质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的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71-172.
[6]洪云,温学文,梁伟雄,郭兢津,张彤. 液电碎石球囊扩张术中B超在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2010,11(05):37-38+57.
[7]王清茂,熊共鹏,游志远,杨清渭,顾思平.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在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体会[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07(06):46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