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问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巧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卫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普通高中学生差,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低,加之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枯燥,难懂,实操机会少,如何提高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当下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本人在几年的教学中,探讨了一些经验,巧用提问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问式教学法中职卫校儿科护理
  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向临床实践靠近的一门课程,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为其进入临床打下基础,牢固扎实的理论知识非常重要。由于儿科护理学教材相对枯燥、难懂,实操机会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是护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儿科护理人才,是儿科护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主要浅析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巧用提问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提问式教学法的利与弊
  1.1提问式教学法的优点 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参与教学,提问之后的讨论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多方面思考问题,活跃课堂气氛,由被动变主动等。
  1.2提问式教学法的缺点 不能兼顾所有学生,问题多了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容易带入其他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影响该堂课程的教学目标等。
  2.如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提问
  2.1把握好提问时机
  2.1.1导入新课时提问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根据课堂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有关的问题向学生提出,以引起学生急欲求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讲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一内容时,可以在讲课时放映几张佝偻病骨骼畸形的图片,待学生看后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畸形?”接着开始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专心听讲。
  2.1.2突出重点时提问 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好的提问能让学生快速记忆重点知识。如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降温是一重点护理措施,讲授该知识点时,可以提问:“如何降温?”学生在原有护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同的学生能说出一两种降温方法,教师整合学生的答案,再详细讲述一次,使全班同学知道了高热降温的护理方法。
  2.1.3发散思维时提问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某一点信息,然后运用已知的知识、经验,通过推测、想象,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记忆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在教学上,运用这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推导能力。如讲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时,先告知学生光照可以使皮肤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3,根据这一知识点,提问学生:“哪些情况会使小孩内源性维生素D3不足?”,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到很多答案,如冬季出生的小孩、室外活动少、城市多于农村、北方多于南方等,由此进一步讲授健康宣教“预防小儿佝偻病”的一大要点是让小儿多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
  2.2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扬长避短,减少提问式教学法的弊端 课堂提问把握不理想,学生学习深度可能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教学重心发生偏移。所以教师要适当地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同时要注意保持学生适当、平衡地发展。最大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2.3问题的设计要结合临床及日常生活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身心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小儿。所以,有些内容与护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在讲课时能与护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更易引起护生的关注,产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老百姓俗称“感冒”,这个疾病几乎每个人都患过,那么“感冒”时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大家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疗和护理?在护生简短的发言之后,接着提问,那么小儿患“感冒”时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其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为什么?如此,不仅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护生多动脑、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提问式教学方法只是诸多方法当中的一种,该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上重点、难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 、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以及获取更多其他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1〕。但是 ,一堂课中的问题并不是越多越好,问题过多会使学生精神过度紧张,疲于应付,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掌握好课堂提问的适度原则,切忌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要给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留有充分的时间,这样才能达到提问的真正目的。总之,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地利用课堂,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和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舟文 提问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尝试[J] 护理研究2006年8月第20卷第8期上匈版
其他文献
【摘要】一直以来,高中政治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对已经具备一定政治思想的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帮助并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当前由于高中的政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脱节的现象,这就时常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的目的很难实现,这就使得政治的学科价值就难以得到凸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强化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探讨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路径有着显著的理论意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大学校园生活中,班级概念日益淡化,社团逐步成为学生拓展课余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社团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社团团建工作又是发展共青团的主要渠道。寻找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学生社团以学生的共同兴趣和需求为纽带,以其参与的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成为吸引和凝聚学生的主要阵地,并不断凸显其作为学生基础性组织
【摘要】新课改的春风沐浴中学各学科的思想教学,思想政治课课程也要改变原来传统的乏味教学模式,政治课教师也要想办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政治学科的魅力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政治课教学  新课改的春风沐浴中学各学科的思想教学,思想政治课课程也要改变原来传统的乏味教学模式,政治课教师也要想办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原理晦涩、内容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在教学方法和考试上就是死记硬背,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考试临时抱佛脚,考完后全部忘光。怎样才能扭转这种颓废消极的心理?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
研究背景和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系统第二常见的变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运动迟缓、震颤、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还有快速眼动睡眠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有效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题型训练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鼓励质疑提升学生的逆向性思维;通过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类比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政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政治教材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已经涵盖时事政治、经济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实质性的助推作用。如何在初中政
当前,适合教育理念的学习在我县教育界全面铺开,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业追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必须全面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由于思想政治与现实生活联系相当紧密,因此,广大教师要走出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彻底转变了教育教学为考试而教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全面致力于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教育模式。适合教育理念引领下的思想政治课,应该致力
【摘要】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在思想上虽然比较活跃,思维也相对敏捷,但是分辨是非的能力仍然较差,很难用政治眼光或从经济发展角度去判断事物,而且对文化与国民素质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尚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为此,我们应该以“领路人”的身份,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教育为先,知能并重”,以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