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感训练的个性策略探究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大多数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贫乏、语感层次亟待提高的现实,中职学生语感训练除要强化反复朗读、广泛阅读、品析理解等常规训练手段外,还必须从教材、学生、专业等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中职语感训练的个性策略,开辟一条具有中职自身特色的语感训练新途径。
  
  一、整合教材资源,使语感训练具有针对性
  
  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注意本册教材、所有已学教材知识的前后纵横连贯,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整合教材资源,积累古今中外的艺术表象;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的传媒工具,学会抓住语文知识网的网结,主动获取对教材中线性资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例如:在感受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刻画方面,现行中职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经久不衰、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甚至成了某些品行的代名词。如阿Q的自欺欺人、路瓦栽夫人的醉心虚荣、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保尔柯察金的坚强勇敢等等。对这些人物鲜明性格的语言描绘,就是触发学生语言感悟的最好素材,教师的巧妙点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二、链接专业知识,使语感训练具有职业性
  
  教学效果表明,语感培养仅靠语文课堂上的集中强化训练,收效显然有限。所以语文课教师要抓住专业课教学时长、面广、量大的特点,与专业课教师达成共识、形成默契,将语感训练和专业知识的获取以及专业技能的提高有机揉合起来。例如在文秘专业班开设演讲课、举办征文评比活动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机械类专业班利用《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的说明方法,教会学生学会用准确、简洁、平实的语言,学会用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学会用下定义、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来获取大量的专业知识。学生通过这些途径获得的专业知识越多,恰恰说明了他们语感知识的积累越来越丰富,语感能力已得到了实质性增强。
  
  三、提炼生活积累,使语感训练具有形象性
  
  生活表象是生成语感的物质基础,在写作与阅读中能否有敏锐的语感,主要取决于学生生活表象的存储量。例如要把握《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的特征,学生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显然只能依赖于名词的堆砌,纸上谈兵。相反,如果学生亲眼目睹过牵牛花、槐树等由茂盛走向凋零的过程,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在联想和想象的帮助下就能很快进入文章中那种特定的意境氛围。由此可见,生活经验愈丰富,生活表象储存愈充盈,语言符号向意象的转化就更迅捷。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书本以外的世界,有意识地多接触社会和自然,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活阅历,以便采撷、存储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象。
  
  四、培养审美情感,使语感训练具有怡人性
  
  就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必须引导学生着力于三个方面:①赏析教材的语言美。如朱自清的散文《春》、《荷塘月色》等,可以说是情、态、声、色并茂,给人以情韵美、动态美、音乐美的感受,使人读后如啜香茗,余香满怀。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的渲染和张扬,引导学生去赏析这些名家名篇中的语言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②赏析教材的形象美。诸如西湖让人流连忘返的“绿”等如诗如画般的自然景观屡屡可见;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北京铁路新客站等人文景观让人耳目一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格更给人以不竭的力量源泉。③赏析教材的构思美。如《晋祠》、《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课文在构思方面都是值得仔细品味推敲的典范。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千方百计地创造“悦目”的对象、“中听”的形象,力求在创造美感形式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感训练达到“润物细无声”、“轻舟过万重山”的佳境。
  
  五、营造课外文学氛围,使语感训练具有开放性
  
  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中美的构筑、美的真谛带出课堂,去营造浓郁的课外文学氛围,是提高语感训练效果的一条新途径。在课余,可利用学校广播站经常性地播放一些优美文章的配乐朗诵,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从理性的、枯燥的专业知识氛围中解脱出来,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使之变成闲暇、休息时的一种轻松、和谐的心理调节。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从“漫不经心听”发展到“进入氛围听”,最终达到语感能力增强的效果。同时,针对中职自身的特点,以浓郁的文学色彩来建设中职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创办小报社(文学社),举办征文活动等,使学生常常置身于语言文学的海洋之中,陶醉于斯,津津乐道于斯,语感自然会悄悄然源于斯。■
其他文献
巍巍五莲山,连绵起伏,秀丽的五莲山,坐落在五莲县东南部。主峰五莲峰海拔515.7米,方圆面积13平方公里。五莲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山上虬松翠柏,郁郁葱葱,山崖涧畔,山花烂漫。初夏时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复习生殖系统的结构,学生能够描述结构并说出各自的功能。  ◆ 描述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  ◆ 知道胚胎的营养供应及废物排出的原理。  ◆ 描述新生儿出生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  ◆ 培养识图、填图、分析图、运用图的能力。  ◆ 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 培养数学推算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切身体会生育与养育的艰辛,增加孝敬
从教第二年的开学初,我收到教导处的礼物——担任初中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份工作、一份责任。而在我,这是一份令我渴求已久的礼物。要知道,为人师长两年多,我还从没当过班主任。毫不夸张地说,教导处的这个决定,使我振奋了很多天。我对新学期的工作充满了遐想。  可是,当我走进一(2)班的时候,40名学生,我遐想中的天使,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唱着好听的歌,等待教师的到来,而是坐的坐,站的站,转头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