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分析与思考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eng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色专业是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和核心,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文章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特色专业;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性建设工作,建设特色专业是培育办学特色的重中之重,要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必须着眼于特色专业的建设。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通过特色专业建设,致力于培育自己的专业亮点和专业优势,能够打造学校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
  一、特色专业的内涵
  1.特色专业的定义
  特色专业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的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的有较高声誉的专业。
  2.特色专业的特征
  (1)地域性。它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由于高职教育是培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层一线的各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特色专业应具有自己突出的地域特色。在建设特色专业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学校所服务的行业或区域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行业优势以及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本着立足地方、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来建设特色专业。应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变化趋势作为确定特色专业的依据;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所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
  (2)独特性。它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基本特征。特色专业建设在特色选择上,要和其它高校相同专业的特色保持一定的差异性,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差异化策略。高职特色专业要具有独特的专业特色,应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身的办学基础和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及教学能力的特点进行分析,摸清自身在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就业等方面已形成的特色与优势,以便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的特色方向。同时,要对其它高校特别是相同层次高职院校的相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对比分析,以此寻找专业方向的空档或在同类专业上寻找特色课程、特色实践方案、特色就业渠道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全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专业建设的内涵上下功夫,在专业的目标定位上、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构建上、在实践教学上、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出自己专业的独特性。
  (3)先进性。它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先进性,一是体现“软件”上,如在专业建设的理念上有独特性、人才培养的方法上有新颖性、课程设置的结构上有科学性、产学研结合构筑上有独创性等;二是表现在“硬件”上,如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实训基地的完备性、师资队伍的双师型、实训经费的保证性等。没有先进性,特色专业就没有生命力,就起不到示范的作用,也就沒有存在的价值。
  (4)稳定性。它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特色是在长期的专业建设中所形成的独有特征,是特色专业建设始终贯彻的主线与主题,因而它具有广泛的稳定性和主体性。但稳定并不否定发展,发展也并不是对稳定的否定,发展有时是对稳定的强大支撑和提升。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只有发展并包括改革,特色专业才能成为发展稳定、前景广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长线专业。
  3.特色专业的分类
  (1)明显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这类专业在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学院中居多,例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以培养民航高技能人才为特色的高职院校,这所院校的特色专业包括飞机结构修理、民航运输、航空物流、航空港安全检查等,体现了该校民航类专业特色。
  (2)明显体现区域经济特色的专业。这类专业在地方院校居多,例如:番禺有珠宝首饰加工及其配套企业200多家,加工总值占全国同行业的1/4,是东南亚最大的珠宝加工基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珠宝行业率先在全国设置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由于定位准确,该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凸显。
  (3)其它专业。虽然不属于前两类,由于在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它院校的专业,也可称之为特色专业。
  二、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策略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依托区域经济优势创建特色专业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因此,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其分类型教育具有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它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即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服务的,这些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及其专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形成的鲜明的区域性经济特征,也为高职特色专业的创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而高职专业只有充分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将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为行业(企业)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行业(企业)需要,才会获得行业(企业)的支持和重视,其发展才有生命力,才能打造特色专业。
  2.以能力培养为主导,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确立明确的目标定位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则是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的综合体现。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更是特色专业建设应着力加强的一项工作,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明晰专业就业岗位,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各门课程重新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实施方式和实施环境的根本转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要加强课程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内容选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上取得成效;积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项目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对学习的评价要围绕项目的实施和成果来进行,包括对成果的质量、实施项目的过程和态度的考核,注重过程评价;要围绕课程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努力形成一批为专业实践教学服务的校本教材和辅助实训教材;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托校园网,实施网络平台教学,实现多方式的师生交流互动。
  3.以校企全面合作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9月,教育部在杭州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其中“四个合作”的核心是指,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举办不是单方面的,不是一元化的由学校来举办,而必须由学校、企业和行业共同来举办。不单纯是以学校为主体,而是双元制、双主体。这就要求企业要具体地承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
  4.以突出教学团队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通过规范管理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严格考核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树立典型提升师德师风建设,使职教教师永葆政治坚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教师品德,处处展現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团结和谐、服务社会的教师风范。在平凡的本职工作中体现责任与良知、规则意识、绩效观念、团队精神,使师德师风建设建设永恒、发展、升华。
  (2)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准入机制,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首先,要建立“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职业院校急需的是“既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具有‘双师’素质和‘一体化’的教学能力”师资。培训基地要紧扣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脉搏,以培养国家急缺的职业教育师资为己任,以服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宗旨,潜心研究职教师资培养规律,创新职教师资素质和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我国职业教育特色的“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其次,要制定职业院校教师准入制度,吸收那些己经具备职业教育教师素质并且经过一定的专业实践训练的“双师型”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
  (3)实施“双主体、全过程”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通过学校主体和企业主体的全过程合作,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基地,以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型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为引领,以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校企联合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4)建立校企共建、共管、共育、共用的兼职教师队伍库。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建设并培养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已经成为重点内容。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上课,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进行社会服务和产学研开发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5)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首先,要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本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和评价标准,并根据认定和评价标准制定培养计划,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学习,到教育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习,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考察、学习,到校企合作的基地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双师”素质水平。其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双师型”教师的特点,由校企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同时要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长效机制,使“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常态化、动态化、科学化。
  (6)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激励制度。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对“双师型”教师除了给予一定的奖励外,还要在培训和社会服务、职称评定和聘任、考核和评优、科研经费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对没有完成“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的教师要及时给予批评,并限期达标;要逐步淘汰不合格教师,做到让教师既有动力,也有压力,使“双师”素质教师水平不断提高。
  (7)下大力气培养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型专业带头人。通过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型专业带头人建设,提升“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核心力量,引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标准发展。要动态选拔管理校内专家型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设立专家型专业带头人培养专项资金,制定相应培养计划,创造条件,鼓励校内专家型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到企业兼职,担任行业企业技术顾问,参与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制定,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科技研发、技术攻关、社会服务等工作,使“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壮大,水平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提升。
  5.以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目标,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求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具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必须有行业、企业相关专家的参与。正如《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的,“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创建特色专业中更要加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以及真实性和开放性的环境标准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创设真实的职业工作场景。要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提高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进社会资源,实行校企共建。要对传统意义上的实训基地进行“市场化”改造,实行公司化运作。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把企业引入学校,实行在真实生产环境下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方式,值得借鉴和学习。校外实训基地既是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补充,同时又具有校内实训基地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要按照紧密型、共享性的目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要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以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高速铁路信号)、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动车组运用与检修)等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装备水平,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服务高铁,服务地铁,融入轨道交通行业,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融入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专业建设特色显著。下面以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为例进行介绍:
  1.创新“双主体、全过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动车组机械师、动车组司机岗位,按相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技师等级要求,突出安全设备操控、故障应急处理等核心技能,培养从事高铁和地铁动车组运用、维护、检修工作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双主体、全过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院理事会,深化与南车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南京地铁等订单企业的合作,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全过程合作育人,创新“双主体、全过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订单企业“双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管理和育人的义务;学校与订单企业全过程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实施教学、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组织管理、评价培养质量。
  (3)实施“分段递进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根据动车组机械师、动车组司机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实施“分段递进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
  (4)实行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为依据的多元评价。在项目教学中引入动车组机械师、动车组司机岗位标准作为评价依据,以过程考核为主,突出职业能力考核。完善学校内部质量监控机制,构建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建设
  (1)构建基于动车组运用与检修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并联合课程开发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按照“市场需求调研→定位专业面向岗位→工作任務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开发→其它教学资源开发”的流程共同进行课程开发。
  (2)课程改革围绕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引入《动车组司机》和《动车组机械师》国家职业标准和技能鉴定内容,紧跟轨道交通移动装备行业的技术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
  (3)专业教学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按照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从而为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
  3.“双主体”建设教学团队
  依托学院理事会成员企业共同建立的上海动车组检修基地、南车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南京地铁等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依托“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实训基地”、“高铁教学站场”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托国内外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南京地铁公司等订单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以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重点,以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型专业带头人建设为引领,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新模式,通过开展动车组应用研究技术、参与生产实践、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室建设等措施,共同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4.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以“校中厂(高铁教学站场)”、“厂中校(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组检修基地、南车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等)”建设为重点,采用共建、共管、共用的运行模式,营造职业氛围,满足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5.构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以“职业心理素质训练中心”为运作平台,结合铁路一贯的半军事化管理、高速铁路“高速度运行、高品质服务、高标准管理”特点以及动车组运用岗位(群)和检修岗位(群)对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需求,与轨道交通企业共同设计职业心理训练项目,通过半军事化管理、第二课堂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手段,以敬业爱岗为主要内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为主要内容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6.全方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以上海动车组检修基地、南车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南京地下铁道有限公司等企业及“高铁教学站场”为依托,发挥专业资源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拓展服务功能,为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
  7.实施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
  通过国际市场部联合建立的印度孟买地铁培训站,共同开展孟买一号线运营公司车辆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站”的师资由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骨干教师和南京浦镇车辆公司的技术骨干组成,本专业选派7名教师赴南车浦镇车辆公司和印度孟买地铁一号线挂职锻炼,提升语言和技术能力。与企业合作对孟买当地员工的技术情况进行调研,合作开发相关国际化培训课程及培训资料,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以海外培训站为平台,输出师资、输出培训,从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层面提高中国铁路海外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茂东,张福堂.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9,(1):57-60.
  [2] 田和平.解读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4):17-20.
  [3] 宋若臣.财经类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57-60.
  [4] 王云波.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76-78.
  [5] 李付有,王秀萍.浅谈打造高职特色专业[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1-33.
  [6] 黎铁新.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高教论坛,2007,(5):145-147,150.
  [7] 黄月明.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方式[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3):84-86.
  [8] 彭友华.关于按科学发展观建设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7):117-119.
  [9] 刘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10] 贺文瑾.“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上)[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7):48-51.
  [11] 杨三艳,吴浩.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之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9,(4):63-65.
  [12] 李悠.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J].教育评论,2009,(3):49-51.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河北省太行山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和限制因素,并根据发展中所需遵循的原则,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即加强政府对山区的领导;继续加强对山区的资金、人才、技术的投入;立足
10月30日,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2015年“信息技术与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专题培训及研讨活动在县三完小举行.来自全县中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电教中心主任及三完小的教师共200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存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方面的问题。事业单位改革最重
近年来,北湖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在2011年成功创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之后,积极开展城乡数字教育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于201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教
为何要研究运动电影?一个天真呓语的追问及二元论憧憬的现实存在——社会实在与意义维度,为运动实践扩展、理论转向、认识论变革提供机遇与可能。运动电影崛起的社会实在意义集
中小学及高等教育阶段如今关于平板电脑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热烈,但在学前教育中应用平板电脑仍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本文以我院开展平板电脑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体育旅游已成为旅游者新的消费热点,科学、有规划地开发区域体育旅游产品也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RMP分析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基础。文章通过对富阳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RM
“分配不公”一说,这些年听得最多:科技人员待遇低,“搞氢弹不如卖茶叶蛋”;教师待遇低,“除了工资还是工资”;国家干部待遇低,要“高薪养廉”……几乎是方方面面喊着待遇低,
附录18.1 线、点扩展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的关系我们在此先归纳一下线扩展函数L和光学传递函数T注的关系。假设L规一化为由此我们可将方程(3.31)及其倒数重写成;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环境法的一个价值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探讨国外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演变过程,总结对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