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论略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村寨被认为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和未来10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新一类文化遗产——村寨的研究,正可谓是人类学的使命所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现状与法人类学进路研究、法人类学分析研究、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研究。运用法人类学方法既是人类学的拓展,又是传统法学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民族村寨被认为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和未来10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9.1亿元资金。2014年2月国家民委发布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仅次于云贵两省。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湖南境内有63个,占湖南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国保”名录的79%。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下辖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占全国“国保”名录66%。本项目首次将法人类学、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连接起来研究,国内外没有直接的研究文献,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方面,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村寨民族志,典型的有《中国民族村寨研究》(张跃,2004)介绍了包含文化在内的民族村寨13个方面的问题,此类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整体民族志的浅层建构需要足够的后续性研究。另一类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的现实对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观点。田茂军指出在民俗旅游中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质的保护”。[1]麻三山指出在村寨旅游开发要产业开发和民族遗产保护双赢等[2]。还有人研究了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社区参与式保护模式(林丽,2009)、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保护(陈华,2012)等,此类文献大多集中于村寨发展中的经济应对、行政应对,尚欠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即法律的介入。
  (二)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方面的研究文献约有10篇,仅有朱祥贵以民族法学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自治权,指出“我国立法在立法理念、权利体系、权利内容、国家义务、救济程序等方面存在不足,需深化立法的理论基础和重构制度设计”。[3]显然,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的法学综合研究仍十分滞后。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方面,现有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视角,一是整体立法研究视角,学者们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保护问题、背景、意义、立法框架作了思考,多数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涵盖文化各个领域的私法不完善,利益保障机制缺失,权属不明;法律保护滞后(高永久、叶盛荣等)。二是权利研究视角,周勇的著作《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指出“对这类冲突的调处不可能仅仅凭籍道德上的善意和政治上的方略,还必须依据公平、正义、人权等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通过法律的技术手段来协调和构建和谐的族群关系。”[4]169David W.Elliott论述了加拿大对原住民权利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三是文化遗产法视角,国际文件典型的有1982年《关于小聚落再生的Tlarcala宣言》提出了小聚落保护建议。国内学者们研究了文化遗产立法对策、文化遗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等方面,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村寨文化遗产形态的立法未及细化。
  (四)法律人类学对本项目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式的贡献。法人类学强调田野调查,乃至参与性观察;法人类学注重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倡文化个体间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对本项目研究影响颇大。二是理论观点的影响。法人类学研究是在19 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孟德斯鸠、萨维尼、梅因、马林诺夫斯基、霍贝尔、斯奈德等人的学术成就,引导我们关注“规则应如何去适应人类生活”。[5]97国内研究中苏力研究法与乡下人习惯人情的关系,是应用法人类学分析中国乡村法律社会的经典表述。三是分析思路的启示。澳大利亚法人类学家参与原住民遗址保护权的工作,他们力图把法律规范、概念和社会控制过程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场景之中。国内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献不多,王启梁,刘希等运用法人类学对民间文化保护进行了尝试性分析,为研究提供了思路。但正如胡守勇(2008)的批评,“人类学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较少专门针对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6]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新一类文化遗产——村寨的研究,正可谓是人类学的使命所趋。
  二、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针对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特殊区位,以法人类学进路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打破了传统法学原来刻板的面孔、狭窄的视野,弥补了法律规则与村寨内生规律研究的不足,推动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实质性法制的系统研究。以法人类学研究进路,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热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学术难点开展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二)实践价值
  法人类学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纳入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之中,为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立法机构、民委提供决策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推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依法进行。法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对法学的“闯入者”,不拘泥于静态的法律条文,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法律,把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置于情理法、法律现代性、法律语境化、民族社会现实、经济发展之中,在传统法律无法满足变迁中的复杂社会的要求时,担当起开拓视野、提供思路、贡献方式方法的作用。   三、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论纲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现状与法人类学进路。主要研究:(1)遗产概念下民族村寨的重新解释和话语建构。以民族村寨的遗产本体及本质属性的高度抽象形成民族村寨的规范概念,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准确定位,构造民族村寨法人类学研究的话语体系。(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3)法人类学反思与进路。既存相关立法的主要视点在于遗产文化的表面现象与外部特征,而对其内涵文化的生成规律与文化延续的社会机理缺乏理性深究,法人类学能积极地为村寨遗产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反思与创造的空间,克服既有法律模式选择存有的功能性缺陷。
  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主要研究(1)法律理解问题。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村寨社会,探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法律意识、法律传播、法治认同。(2)国家权力问题。在国家主导的遗产运动、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战略背景中,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国家义务、权力运行等。(3)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的地位、内在结构、利益获取与利益分享及制度需求。(4)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支配与反抗的行动过程和方式,阐释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法与人类学的双重控制。(5)个案研讨,围绕武陵山地区田野个案进行研讨,探索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过程。
  3. 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主要研究:(1)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中的人类学理性。①法制建构中人类学因素考量。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②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原则。从村寨社会的利益控制与平衡,探讨连片特困地区权力与权利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平衡与配置。③从法律制度的核心——权力与权利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总体架构。(2)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村寨权力规范。继续强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功能,实现权力设定、行使到违法责任的法律控制。(3)村寨文化主体权利的精细化研究。从多元主体的类型化研究出发,重点分析原住社区、原住民权利的性质、表征、法律保障,以达致法律规制与内生的、自觉的保护行为、教育行为之和谐。(4)法人类学下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具体制度,探讨以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制度与教育传承制度。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本研究以问题-理论分析-解答为主线,首先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基本现状以法人类学反思,检审法律“客位”规则的局限性,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法人类学进路。其次就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制核心领域,即法律理解问题、国家权力问题、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展开法人类学分析。最后提出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
  2.方法:(1)田野调查法。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进行调査,深入民族村寨实际生活领域,研究民族村寨的人文环境,获取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谙熟民族村寨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运作及存在的问题。(2)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民族村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及地方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较为细致地归纳、演绎等分析工作,为课题的研究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3)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注意民族村寨法律规律的抽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充分反映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规律,将法律制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
  (三)研究确定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法人类学分析是突破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现实法制障碍的前提,又是法人类学法制建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故为研究重点。
  2.难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无论是从人类学角度,还是民族法学角度,学界几乎没有阐述如何将法与人类学联系起来形成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制度,故提出具有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法人类学制度建构为研究难点。
  四、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主要观点
  1.整体看来,以村落遗产为单位的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相关法律规定,仅仅是以工具化的视角、“ 客位”的立场加以规范,法律保护不尽人意。村寨文化遗产有其生成、延续的社会机理,法律规则应当 “体察” 保护对象的全方位的特征,这正是法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2.伴随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法律实践形态几乎都不证自明地将国家立于法律保护优位。而权力纵向的绝对支配性,既存在着战略开发的突破性推进,又存在各类权力衍生出的“利益链” 组成的利己主义。
  3.在政府主导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基本上沿用了公权力的背景,村寨保护的主体权呈隐性状态,文化主体的参与、集体性私利、单子式个人利益在整体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中往往被忽视,法律保护缺乏对本土民族私主体生存与文化自主性的关注。
  4.村寨主体的维权是围绕权力-权利-利益之网表现出一种弱者的抗争,在隐藏的法律文本下的点状事件容易激发为非理性群体对抗事件,并影响社会稳定。
  5.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应置于特定社会的知识谱系中去看待和考察,法律保护应致力于原生土壤上文化主体的认同与支持、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相容共生、民众生存与经济、文化的和谐。   6.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具备公私权融合的公私法域特质,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价值目标上,创设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公私法平位保护秩序。既要跳出公法或私法单点要素的模糊评价,又要转到多要素的多元化调整;内在结构上,建立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私权为目的、公权为基础的公私法合一法律体例。法律选择的权重在于村寨文化主体私权保障的具体法律安排,公法则是以总体性的宏观管控为核心;实现路径上,以利益平衡推进民族村寨公私多层利益的体系之间定位、衡量、评估,以法律配置方式最终使公权利益和私权利益各得其所。
  结语
  绝大多数民族村寨研究是从非法律领域出发,法学研究鲜有涉及且失之琐碎,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创新之处在于就此类相关论题开展的法学系统研究,是单项式、断裂式、零散式研究范式的重大突破。 运用法人类学的新视野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既是人类学的拓展,又是传统法学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
  科学,2004(9).
  [2]麻三山.对民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的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4).
  [3]朱祥贵.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立法保护的完善[J].社会科学家,
  2010(11).
  [4]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5](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
  [6]胡守勇.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作者简介: 彭清燕(1970-),女,湖南龙山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从事民族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解答——以武陵山片区为例”(项目编号:14YBX029);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HNJSJYJD1402)。
其他文献
摘要:度支部的成立可以视为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压力所做的努力。其后的清理财政、鸦片禁政及税种改革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由于仿行立宪,资金筹措过度依赖鸦片税收,鸦片禁政给晚清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生了鸦片抵补的各项措施,鸦片禁政和裁厘加税的效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内外交困中的财政改革并不彻底,新政最后在财政压力之下走向终结。  关键词:财政改革;裁厘加税;鸦片抵补;清末新政  中
期刊
摘要:李斯撰写的刻石文,采用的是以六为纪的结构模式。三句一节的作品六篇,三十六句的作品每篇六章,七十二句的作品每篇六段,所有作品均是每章六句,押韵也以六为基本单位。李斯刻石文以六为纪的结构模式,与秦朝的数字崇尚直接相关。秦朝以水德配六,李斯的这种观念也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并把作为外部规范的以六为纪内化为作品的结构模式。李斯的刻石文法度森严,具有鲜明的法家特色,它主要不是体现于辞气,而是在结构模式方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爱德华·霍尔、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结合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以下简称《中式学校》)进行分析,主要阐释了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英教育文化的冲突,并针对纪录片中“中式教育”最终的获胜进行思考,揭示中英教育文化融合的现象与趋势。在文章最后论述了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英教育文化融合的路径:明晰不同的文化维度,判断可以融合的“点”; 坚持文化相对主义,把握进行融合的“度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为今后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中宣部、教育部指导实施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的全面开展与深入推进,如何进一步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新闻院校和新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部校共建”的具体实践,以期在国内同类院校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相互借鉴、
期刊
摘要: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面临挑战,但预言纸质媒体必然消亡为时尚早。当前,媒体融合,是真融,还是假融?是深融,还是浅融?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还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这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态度,而且取决于我们眼光、胸怀和胆识。如何在新形势下,既接纳新兴媒体的优势,又延续传统媒体的辉煌?需要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创新手段。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新兴媒体带动传统媒体,让传统媒体借力新兴媒体,在新常态下继续
期刊
本文论述了2015年度陕西传媒创新十佳案例推选活动如何在“导向”二字引领下,秉持公平正义原则进行的,并剖析了十佳案例的创新亮点以及借鉴意义。  评选活动,坚持用“导向”二字引路;评选结果,体现了在“创新”二字上的跨越。  一、用“导向”二字引领  (一)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推选活动的初衷与目的  推选活动,从横向的方方面面,到纵向的自始至终,均是为了推出精品、引领示范,进一步强化正确舆论导向,以
期刊
摘要:一系列道德难题将道德冲突展示出来,凸显了伦理学中功利主义与义务论之间的矛盾。本文列举了电车难题及其相关的7个案例,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基于理性分析,找出它们共有的核心问题,即:以牺牲少数的无辜者(或无关者)的生命来拯救多数有辜者(或有关者)的生命是否道德的,并试图为每个难题做出恰当的解答。  关键词:道德难题;功利主义;道义论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伦理学是研
期刊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反过来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以至于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面对这一危机,佛教《梵网经》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解决方案。《梵网经》作为大乘佛教的戒律经典,里面讲述了许多关于护生、戒杀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平衡思想,并叙述了佛教戒律中关于保护生态的具体规定。它为我们处理生态危机提供一定启迪,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能起到一定的
期刊
摘要: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基本上建立了以文学批评为考察中心的研究范式。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史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且具良好发展趋势。相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写作来说,傅庚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论》属于对中国古代文论做横向研究的著述,其着重于对中国古代文论理论体系架构的探索,从问题出发,综合文献,从而对问题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其学术意图与贡献在横向研究上堪有筚路蓝缕之功,对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运用,
期刊
摘要:柳岸小说《浮生》鲜明的创作特色集中体现于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和国民性弱点的文化批判三个方面。柳岸小说的语言辛辣而通俗,无论是角色的乡土性、民间俚语的荤俗并用,都把握得恰到好处,看似粗放的语言隐藏不住柳岸深刻的艺术功底。在文化内涵上,柳岸则倾注了她几十年人生所得的感悟,从人性的挣扎与命运的无常中去寻找人与土地的关联,用长达五十年的历史跨度为生活在中国农村土地上的一群平凡的小人物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