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传统职业教育理念中,学生需要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进入新时代,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我国中职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强调“专业技能”与“思想品德”同等重要,两者都是职业教育建设中的核心。围绕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几方面展开论述,重点结合中职学校实际情况,探讨切实可行的德育策略,希望借助德育力量,加强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育工作。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德育策略;德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192-02
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以“技能培养”为唯一目标。这样的目标体系,逐渐暴露出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发现单一的“技能培养”目标,已经脱离我国中职教育的实际需求,不能适应新时代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中职学校德育相关工作,旨在从思想品德入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新时代趋势的中职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学习、主动改变,积极寻求“专业课程+德育工作”的融合路径,将德育内涵合理渗透到教育教学每一个流程中。
一、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中职学校推行德育后,可以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一方面部分中职教师以技能为重点,只关注学生技能层面的学习,并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德育包含“心理疏导”“思想建设”,可以从思想层面启发学生,让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思想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传统中职育人模式中,大部分学生的精力都用于学习技能,很少关注个人素养。德育内容的渗透可以转变学生认识,让学生透过专业技能认识到个人素养的重要性。等到学生步入社会后,不仅可以成为技能型人才[1],还可以成为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
(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引入德育内涵,可以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助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说:(1)在德育思想中,学习首先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以德育思想为指导,中职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对待学习,积极配合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逐步提升成绩。(2)在德育思想体系中,学习不仅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还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学习德育的过程中,中职学生可以认识到什么是“使命感”“责任感”,并希望尽个人所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德育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教师需要借助这种力量,带领中职学生充满热情地求学。
(三)服务各行各业建设
(1)德育体系中包含“职场礼仪”“职场着装”“职场社交”等,渗透德育的过程就是落实职业教育的过程,可以从职业素养层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中职学生。促使中职学生毕业后,可以从心理、思想、能力,快速适应各行各业工作环境,满足各行各业用人需求。(2)德育思想中强调职业道德,而各行各业招聘时,也非常注重职业道德。中职学校加强德育工作,旨在从职业道德层面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缓解各行各业“招聘难”的问题。
二、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通过思政教育融入德育内容
为了有效渗透德育内容,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思政优势。(1)德育涉及范围很广,落实德育需要有具体的切入点。思政教育高度关注学生思想建设,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进一步贯彻中职学校德育方针。比如可以组织“技能学习与思政学习研讨会”“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关联性讲座”“中职教育与思政精神结合路径论坛”等,通过思政教育的不同形式,细化德育工作。(2)德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爱国教育”。为了让中职学生接受生动、形象的爱国教育,教师可以策划“思政实践课”[4],带领中职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从红色文化中体会什么是新时代爱国情怀。
(二)加强家校合作,拓宽德育路径
那么,如何科学拓宽中职学校德育路径?(1)可以打通家校沟通渠道。中职教师可以与家长配合,构建“家校德育对接QQ群”“家校德育互联微信群”等,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德育工作,提供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系列德育素材,如做家务方面的素材、处理家庭关系方面的素材、兴趣爱好方面的素材、社会公益方面的素材等。(2)设计家校合作活动。以德育为主题思想[5],中职教师可以策划多种多样的家校合作活动,如“送一天外卖”“交通志愿者”“1小时快递员”“服务孤寡老人”等,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德育活动,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确保德育活动质量。
(三)构建校园文化,营造德育氛围
德育不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中职学校要善于营造德育氛围,让学生持续接受德育熏陶。(1)整合宣传物料,构建校园文化。学校可以设计一些“德育创意海报”,分别张贴在宣传欄、运动场、宿舍楼、图书馆等地,让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德育内涵。这些宣传物料不仅可以推广德育工作,还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2)策划表扬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在德育工作中,中职学校不乏优秀的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要积极策划不同形式的表扬活动,例如“有德有才的好老师——演讲”“德才兼备的同桌——分享会”“品行出众的他(她)——征文”,通过一系列公开的表扬活动,树立“品德第一”意识[6],营造中职学校浓郁的德育氛围。 三、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一)尊重学生兴趣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强行灌输,要以“尊重”为前提,契合学生兴趣。举例来说,渗透德育中的“爱国思想”时,教师除了讲述理论,还可以策划一系列实践活动,例如“红色旅游”“红色汇演”“红歌比赛”“民族舞蹈艺术节”等。这些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可以边实践,边思考爱国内涵。再如,传达德育中的“集体主义”思想时,教师可以组织实践型“班级团建活动”[7],例如“登山”“烧烤”“野外生存挑战赛”等。在集体性活动中,即使教师不刻意宣讲,学生也能意识到什么是“集体力量”“集体利益”“集体荣誉感”,从内心深处强化集体意识。
(二)树立明确目标
有些中职学校策划德育活动时,只控制活动形式、活动经费,没有重视活动主题,甚至根本不策划主题。在主题不清晰的情况下,很容易“跑题”,偏离了德育活动目标。所以教师在设计德育活动时,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努力实现德育活动目标。德育活动结束后,有些中职教师不总结、不反思,这也是不重视德育目标的表现。要想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成效,就要改变这种现象:(1)相关教职工要明确德育活动的目标,朝着目标跟进细节。(2)无论德育活动是否成功,中职学校都要重视总结反思,认真查找德育活动不顺利的原因[8],积极改进下一次德育活动。
(三)设置考核机制
(1)通过德育考核,提高德育质量。在德育工作中,有些教师不用心、不细心,所有工作都体现在“表面形式”上,根本不抓德育工作质量。建立“中职德育考核机制”之后,相关教职工会更加有紧迫感,有利于德育工作从“纸上谈兵”过渡到“执行”阶段。(2)借助德育考核,明确奖惩范围。中职学校里有很多“立德树人”的优秀教师,他们积极落实德育政策,大胆开辟德育路径,需要有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中职德育考核机制”,学校可以记录德育工作的点点滴滴,表彰那些行动快、思想新的优秀教师,让他们有更多发光的机会。
四、结语
德育工作不是形式主义,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一项要落到实处、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因此,中职学校在大力推行德育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德育考核,要让每一项德育工作都可以考核、可以跟进、可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骆鑫.新时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6):116-117.
[2]冯福鑫.中职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J].科普童话,2020(12):53.
[3]田红.增强政治学校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5):132-133.
[4]牛金成,陆静.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效能有效途径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42-144.
[5]张志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效能有效途径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5):142-144.
[6]马继权,司春艳,岳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效能有效途径的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院学报,2017(4):15-17.
[7]吴玉剑,刘燕.高职院校傳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三大困境刍议[J].职教论坛,2017(4):82-85.
[8]高然,祝夏茗.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积极德育的探索和实践[J].低碳世界,2017(30):247-248.
编辑 司 楠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德育策略;德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192-02
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以“技能培养”为唯一目标。这样的目标体系,逐渐暴露出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发现单一的“技能培养”目标,已经脱离我国中职教育的实际需求,不能适应新时代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中职学校德育相关工作,旨在从思想品德入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新时代趋势的中职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学习、主动改变,积极寻求“专业课程+德育工作”的融合路径,将德育内涵合理渗透到教育教学每一个流程中。
一、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中职学校推行德育后,可以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一方面部分中职教师以技能为重点,只关注学生技能层面的学习,并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德育包含“心理疏导”“思想建设”,可以从思想层面启发学生,让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思想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传统中职育人模式中,大部分学生的精力都用于学习技能,很少关注个人素养。德育内容的渗透可以转变学生认识,让学生透过专业技能认识到个人素养的重要性。等到学生步入社会后,不仅可以成为技能型人才[1],还可以成为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
(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引入德育内涵,可以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助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说:(1)在德育思想中,学习首先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以德育思想为指导,中职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对待学习,积极配合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逐步提升成绩。(2)在德育思想体系中,学习不仅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还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学习德育的过程中,中职学生可以认识到什么是“使命感”“责任感”,并希望尽个人所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德育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教师需要借助这种力量,带领中职学生充满热情地求学。
(三)服务各行各业建设
(1)德育体系中包含“职场礼仪”“职场着装”“职场社交”等,渗透德育的过程就是落实职业教育的过程,可以从职业素养层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中职学生。促使中职学生毕业后,可以从心理、思想、能力,快速适应各行各业工作环境,满足各行各业用人需求。(2)德育思想中强调职业道德,而各行各业招聘时,也非常注重职业道德。中职学校加强德育工作,旨在从职业道德层面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缓解各行各业“招聘难”的问题。
二、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通过思政教育融入德育内容
为了有效渗透德育内容,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思政优势。(1)德育涉及范围很广,落实德育需要有具体的切入点。思政教育高度关注学生思想建设,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进一步贯彻中职学校德育方针。比如可以组织“技能学习与思政学习研讨会”“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关联性讲座”“中职教育与思政精神结合路径论坛”等,通过思政教育的不同形式,细化德育工作。(2)德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爱国教育”。为了让中职学生接受生动、形象的爱国教育,教师可以策划“思政实践课”[4],带领中职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从红色文化中体会什么是新时代爱国情怀。
(二)加强家校合作,拓宽德育路径
那么,如何科学拓宽中职学校德育路径?(1)可以打通家校沟通渠道。中职教师可以与家长配合,构建“家校德育对接QQ群”“家校德育互联微信群”等,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德育工作,提供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系列德育素材,如做家务方面的素材、处理家庭关系方面的素材、兴趣爱好方面的素材、社会公益方面的素材等。(2)设计家校合作活动。以德育为主题思想[5],中职教师可以策划多种多样的家校合作活动,如“送一天外卖”“交通志愿者”“1小时快递员”“服务孤寡老人”等,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德育活动,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确保德育活动质量。
(三)构建校园文化,营造德育氛围
德育不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中职学校要善于营造德育氛围,让学生持续接受德育熏陶。(1)整合宣传物料,构建校园文化。学校可以设计一些“德育创意海报”,分别张贴在宣传欄、运动场、宿舍楼、图书馆等地,让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德育内涵。这些宣传物料不仅可以推广德育工作,还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2)策划表扬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在德育工作中,中职学校不乏优秀的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要积极策划不同形式的表扬活动,例如“有德有才的好老师——演讲”“德才兼备的同桌——分享会”“品行出众的他(她)——征文”,通过一系列公开的表扬活动,树立“品德第一”意识[6],营造中职学校浓郁的德育氛围。 三、中职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一)尊重学生兴趣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强行灌输,要以“尊重”为前提,契合学生兴趣。举例来说,渗透德育中的“爱国思想”时,教师除了讲述理论,还可以策划一系列实践活动,例如“红色旅游”“红色汇演”“红歌比赛”“民族舞蹈艺术节”等。这些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可以边实践,边思考爱国内涵。再如,传达德育中的“集体主义”思想时,教师可以组织实践型“班级团建活动”[7],例如“登山”“烧烤”“野外生存挑战赛”等。在集体性活动中,即使教师不刻意宣讲,学生也能意识到什么是“集体力量”“集体利益”“集体荣誉感”,从内心深处强化集体意识。
(二)树立明确目标
有些中职学校策划德育活动时,只控制活动形式、活动经费,没有重视活动主题,甚至根本不策划主题。在主题不清晰的情况下,很容易“跑题”,偏离了德育活动目标。所以教师在设计德育活动时,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努力实现德育活动目标。德育活动结束后,有些中职教师不总结、不反思,这也是不重视德育目标的表现。要想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成效,就要改变这种现象:(1)相关教职工要明确德育活动的目标,朝着目标跟进细节。(2)无论德育活动是否成功,中职学校都要重视总结反思,认真查找德育活动不顺利的原因[8],积极改进下一次德育活动。
(三)设置考核机制
(1)通过德育考核,提高德育质量。在德育工作中,有些教师不用心、不细心,所有工作都体现在“表面形式”上,根本不抓德育工作质量。建立“中职德育考核机制”之后,相关教职工会更加有紧迫感,有利于德育工作从“纸上谈兵”过渡到“执行”阶段。(2)借助德育考核,明确奖惩范围。中职学校里有很多“立德树人”的优秀教师,他们积极落实德育政策,大胆开辟德育路径,需要有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中职德育考核机制”,学校可以记录德育工作的点点滴滴,表彰那些行动快、思想新的优秀教师,让他们有更多发光的机会。
四、结语
德育工作不是形式主义,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一项要落到实处、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因此,中职学校在大力推行德育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德育考核,要让每一项德育工作都可以考核、可以跟进、可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骆鑫.新时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6):116-117.
[2]冯福鑫.中职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J].科普童话,2020(12):53.
[3]田红.增强政治学校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5):132-133.
[4]牛金成,陆静.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效能有效途径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42-144.
[5]张志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效能有效途径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5):142-144.
[6]马继权,司春艳,岳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效能有效途径的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院学报,2017(4):15-17.
[7]吴玉剑,刘燕.高职院校傳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三大困境刍议[J].职教论坛,2017(4):82-85.
[8]高然,祝夏茗.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积极德育的探索和实践[J].低碳世界,2017(30):247-248.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