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提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左右。如何让低年级动手操作环节有序进行呢?笔者就《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总结出以下教学经验:学具要操作性强并简单;明确活动要求;要带着问题进行活动;要有统一的行动指令。
关键词:低年级 动手操作 有序 活动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观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学得知识。因此,动手实践成为大多数课堂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低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玩,自制力比较弱。面对各种各样的学具,总有一些学生在没得到指示之前忍不住偷偷玩了起来;操作时,总有一些学生不清楚如何操作而一脸茫然,或是胡乱操作;操作之后,总有一些学生仍然沉浸在有趣的操作环节中而对其他教学活动视而不见。有时候还会因为操作耗时过长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之,操作环节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混乱的局面,失去了实践探索原本的意义。因此,活动有序性是一切操作活动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与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并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倾听他人的想法。
如何让低年级动手操作环节有序进行呢?本人通过对活动环节较多的《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多次试教,经历了由最初的“活动环节比较乱”,到最后的“活动环节有序进行”整个摸索过程,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学具要操作性强并简单。
所准备的学具要跟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能够最大可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认识人民币》一课中,为学生准备各种人民币小样版,模拟购物,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还要考虑具体学生的群体特点。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采用安全性比较高的学具,减少事故发生。学具要操作简单,形象直观,可以节省操作时间。如很多老师喜欢用信封来装人民币,但我考虑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从信封中把所有小样币取出来,如果方法不当也是一件费劲的事,故换成了用学具盒装小样币,一掀开盒盖就可以取出钱币,这样省去很多麻烦事,还节省了时间。
(二)明确活动要求。
要让学生进行有意义得实践活动,就要在学生开始活动之前,对活动做必要的行动要求和指引。可是无论你的语言多么简洁,还是有部分学生操作时无从下手。因为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没有办法一下子抽象理解活动要求一,二,三,四,怎么办呢?首先,活动规则的制定不是老师强加于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的,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通过与学生共同商定得出的,这样的规则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并内化为自觉行为。学生行动起来就变得有条理,胸有成竹。其次,由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活动规则不应该总结成一堆文字,应该总结成一些简单短句或者词语。对于复杂的行动要求,还可以请学生做必要的展示。如,《认识人民币》的最后环节“购物”要求学生通过计算,用小钱币去买东西,同时还要记录表格,行动指令比较复杂。可以这样组织活动:(1)谁来当顾客?谁来当售货员?(请两个学生上台)(2)你想买什么东西?在要买的东西下面打√(3)需要多少钱?你怎么付钱呀?(学生准备好钱)(4)我们把你准备的钱记录下来(展示如何填表格)(5)售货员,你卖给他吗?(6)你们能像他们一样,边买东西边记录表格吗?这个活动尽管对学生的行动要求多,但有两个学生做了示范,其他學生操作起来就井然有序。
(三)要带着问题进行活动。
实践活动是一种手段,实践活动是为了学生能自主探索,思考,更好的理解知识。但是低年级学生很少会主动把玩和思考结合在一起,一般只是单纯的玩。所以就需要老师做适当的指引,在活动开始之前给学生提一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玩。这样学生的活动就不是随心的活动,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思考有意义的活动。
(四)要有统一的行动指令。
实践活动是低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有些学生会没等你说完活动要求就忍不住开始活动,或者会玩得不愿收手,不愿思考问题,不听指挥。所以就必须有明确的统一的行动指令。如“听到我说‘开始’才能动你的学具!”,在日常的教学中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听到“开始”才能动手操作,而没有听到这两个字之前,无论多么想去碰学具,都必须忍住,专心听课。这为我们操作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很好的纪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起善.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若干反思[J].内蒙古教育
[2]谭兆亮.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活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制胜法宝”[J].考试周刊
[3]刘慧慧.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4]金永领.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J]
关键词:低年级 动手操作 有序 活动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观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学得知识。因此,动手实践成为大多数课堂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低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玩,自制力比较弱。面对各种各样的学具,总有一些学生在没得到指示之前忍不住偷偷玩了起来;操作时,总有一些学生不清楚如何操作而一脸茫然,或是胡乱操作;操作之后,总有一些学生仍然沉浸在有趣的操作环节中而对其他教学活动视而不见。有时候还会因为操作耗时过长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之,操作环节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混乱的局面,失去了实践探索原本的意义。因此,活动有序性是一切操作活动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与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并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倾听他人的想法。
如何让低年级动手操作环节有序进行呢?本人通过对活动环节较多的《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多次试教,经历了由最初的“活动环节比较乱”,到最后的“活动环节有序进行”整个摸索过程,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学具要操作性强并简单。
所准备的学具要跟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能够最大可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认识人民币》一课中,为学生准备各种人民币小样版,模拟购物,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还要考虑具体学生的群体特点。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采用安全性比较高的学具,减少事故发生。学具要操作简单,形象直观,可以节省操作时间。如很多老师喜欢用信封来装人民币,但我考虑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从信封中把所有小样币取出来,如果方法不当也是一件费劲的事,故换成了用学具盒装小样币,一掀开盒盖就可以取出钱币,这样省去很多麻烦事,还节省了时间。
(二)明确活动要求。
要让学生进行有意义得实践活动,就要在学生开始活动之前,对活动做必要的行动要求和指引。可是无论你的语言多么简洁,还是有部分学生操作时无从下手。因为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没有办法一下子抽象理解活动要求一,二,三,四,怎么办呢?首先,活动规则的制定不是老师强加于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的,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通过与学生共同商定得出的,这样的规则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并内化为自觉行为。学生行动起来就变得有条理,胸有成竹。其次,由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活动规则不应该总结成一堆文字,应该总结成一些简单短句或者词语。对于复杂的行动要求,还可以请学生做必要的展示。如,《认识人民币》的最后环节“购物”要求学生通过计算,用小钱币去买东西,同时还要记录表格,行动指令比较复杂。可以这样组织活动:(1)谁来当顾客?谁来当售货员?(请两个学生上台)(2)你想买什么东西?在要买的东西下面打√(3)需要多少钱?你怎么付钱呀?(学生准备好钱)(4)我们把你准备的钱记录下来(展示如何填表格)(5)售货员,你卖给他吗?(6)你们能像他们一样,边买东西边记录表格吗?这个活动尽管对学生的行动要求多,但有两个学生做了示范,其他學生操作起来就井然有序。
(三)要带着问题进行活动。
实践活动是一种手段,实践活动是为了学生能自主探索,思考,更好的理解知识。但是低年级学生很少会主动把玩和思考结合在一起,一般只是单纯的玩。所以就需要老师做适当的指引,在活动开始之前给学生提一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玩。这样学生的活动就不是随心的活动,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思考有意义的活动。
(四)要有统一的行动指令。
实践活动是低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有些学生会没等你说完活动要求就忍不住开始活动,或者会玩得不愿收手,不愿思考问题,不听指挥。所以就必须有明确的统一的行动指令。如“听到我说‘开始’才能动你的学具!”,在日常的教学中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听到“开始”才能动手操作,而没有听到这两个字之前,无论多么想去碰学具,都必须忍住,专心听课。这为我们操作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很好的纪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起善.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若干反思[J].内蒙古教育
[2]谭兆亮.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活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制胜法宝”[J].考试周刊
[3]刘慧慧.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4]金永领.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