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教学”是以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一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一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它符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索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对于分层教学的涵义,当今教育学界的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界定和阐释,主流观点有以下几类:第一类观点认为:“分层教学是教师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的设计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指导,使对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二类观点认为:“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特征及其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以便及时引导各类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受到思想教育、得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第三类观点认为:“分层教学以发展学生智力、潜能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以面向全体学生、正视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为核心,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内在学习需要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第四类观点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着眼于各层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的反思
2.1对分层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进一步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它使教学活动沿着预定的目标行进,使教学过程既具有方向性和科学性,又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因此,它对教师组织处理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学目标则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除了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外,还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差异,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和个性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对目标的认识及目标确立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分层教学理念及其任务能否实现。
2.2对学生分层标准的反思
单纯地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来简单机械地划分学生的层次,显然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是根据一定的时限和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具体选择合适的分层方式和标准。学生分层的方式和标准有很多,不可能强求绝对的一致和完美,而且任何层次也只是在一定时限和区域内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发展是相对的,分化是经常的,不可以将某一层次期望为绝对的同步发展。绝对的同步,就是静止。因此,要注意以发展的观点、动态的观点观察和研究学生,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做层次间的调整。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分析
3.1通过合理分组帮助学生互提互助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整体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优秀学生的能力。在进行分组分层教学时,教师要兼顾每名学生的需求,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合理分组,从而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将学习能力趋于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个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平面图形这一概念并联系到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之后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出生活中出现在身边的平面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的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交流,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互相促进,共同提升学习效率.
3.2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及评
价依据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及评定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偏差对学习的影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当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并且高度认可教师及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避免出现不公平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教师的严苛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是能够鞭策他们进步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过于严苛的评价标准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再者,教师要是为了兼顾全班学生从而将评价标准设定得比较平缓,给大多数学生好评,使学生之间难以区分自己的能力,会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标准。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与表示”一课时,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一节课内将所有内容掌握,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分三节课分别掌握“角的定义、角的度量、角的表示”三个内容,一节课一个知识点,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对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并加以鼓励,这样能够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建立起更強的自信心。
3.3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作业和练习标准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及练习,也就是说,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要侧重建立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及解题思想,并且及时掌握相关知识,而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在作业制订中突出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能力。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设计不同的作业,在满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求时兼顾能力较弱的学生的需求。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方式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进行分层,然后结合教材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作业的分层设计,让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都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孝国.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14
(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索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对于分层教学的涵义,当今教育学界的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界定和阐释,主流观点有以下几类:第一类观点认为:“分层教学是教师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的设计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指导,使对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二类观点认为:“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特征及其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以便及时引导各类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受到思想教育、得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第三类观点认为:“分层教学以发展学生智力、潜能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以面向全体学生、正视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为核心,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内在学习需要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第四类观点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着眼于各层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的反思
2.1对分层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进一步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它使教学活动沿着预定的目标行进,使教学过程既具有方向性和科学性,又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因此,它对教师组织处理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学目标则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除了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外,还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差异,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和个性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对目标的认识及目标确立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分层教学理念及其任务能否实现。
2.2对学生分层标准的反思
单纯地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来简单机械地划分学生的层次,显然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是根据一定的时限和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具体选择合适的分层方式和标准。学生分层的方式和标准有很多,不可能强求绝对的一致和完美,而且任何层次也只是在一定时限和区域内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发展是相对的,分化是经常的,不可以将某一层次期望为绝对的同步发展。绝对的同步,就是静止。因此,要注意以发展的观点、动态的观点观察和研究学生,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做层次间的调整。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分析
3.1通过合理分组帮助学生互提互助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整体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优秀学生的能力。在进行分组分层教学时,教师要兼顾每名学生的需求,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合理分组,从而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将学习能力趋于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个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平面图形这一概念并联系到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之后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出生活中出现在身边的平面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的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交流,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互相促进,共同提升学习效率.
3.2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及评
价依据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及评定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偏差对学习的影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当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并且高度认可教师及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避免出现不公平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教师的严苛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是能够鞭策他们进步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过于严苛的评价标准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再者,教师要是为了兼顾全班学生从而将评价标准设定得比较平缓,给大多数学生好评,使学生之间难以区分自己的能力,会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标准。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与表示”一课时,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一节课内将所有内容掌握,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分三节课分别掌握“角的定义、角的度量、角的表示”三个内容,一节课一个知识点,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对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并加以鼓励,这样能够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建立起更強的自信心。
3.3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作业和练习标准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及练习,也就是说,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要侧重建立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及解题思想,并且及时掌握相关知识,而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在作业制订中突出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能力。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设计不同的作业,在满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求时兼顾能力较弱的学生的需求。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方式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进行分层,然后结合教材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作业的分层设计,让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都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孝国.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14
(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