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诸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策略”两方面进行,课程表现形式是通过网页用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学表现。
一、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的优势与成效
通过对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产生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几点体会与大家共飨,总结如下:
1、网络资源进入课堂优于以前的单纯的课件进入课堂,更有利于体现新课改的精神。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I概念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计算机课件被引入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各种各样的教学大赛中展示出了自己精心设计的精美的教学课件,展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但是不管课件作得如何精美,学生基本上还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则不同,老师将学生引入网络知识的海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的选择任务,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主动的完成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从课件进课堂到网络进课堂是课改的一个进步,它体现的是新课改的精神,要实现的是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去索取知识转变。
2、网络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变革学生原来的学习方式。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和开放式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极为丰富。历史是已经发生过了的人物和事情,单靠老师的讲授并不能够让学生消化理解知识,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去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是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而网络手段的引入,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体验历史、探究历史、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机会,学生的这种体验和探究历史的过程,就是他获得丰富的理智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和发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方法的过程以及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的过程。“读史使人明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优秀的智慧品质,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3、网络资源应用于历史教学,能构建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标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以人为本,把握教育的本质,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都需要更新原有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而网络资源引入历史教学以后,正好能够带来这种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学生在课堂上不必再按照老师所设计的固定模式去展开,他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去探究历史。因此,在原来的师生问答的环节中间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根据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到与学生的同步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知识传授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了,教师已经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习上的伙伴和朋友。正因为有了以上的可喜变化,教学质量想不提高恐怕都不行了。
二、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历史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在网络课堂教学中老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在我上完《红军长征》一课后,有的老师认为老师只要给学生布置任务以后简直就可以袖手旁观了。其实不然。历史教师在一堂网络课的前前后后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编导、导演、演员,同时也是导游和技术专家。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里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引,学生很有可能会迷失方向;有些学生可能在计算机操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技术上的帮助;网络课堂上不能单单依靠学生们在组内交流、在BBS 论坛上的交流,还应该有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而要充当好这些重要角色,必须要求我们历史老师不断的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理念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网络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历史网络课堂的问题设计及课堂学习在课后的延续。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所以,网络教学,必须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网上探索新的想法,模仿专家在体验中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真实世界,问题要略高于学生目前水平,以便发展学生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3、网络课堂中呈现给学生的教学信息。历史网络课堂中呈现给学生的信息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我们都知道,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所以有些人认为我们在使用网络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经过这堂课的实践后,我认为不一定如此。虽说网络上的资源异常丰富,但是在教学中应该而且只能给学生呈现有效的教学信息。太多、太丰富的教学信息不但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相反,它会使学生出现“信息过载”,学生面对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是这样的话,网络教学也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新的“注入式教学”的唯一进步只不过是由原来的“人灌”进化成了“机灌”、“电灌”,它同样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惰性和依赖性,又从何谈起启迪学生的思维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网络技术必将会给沉闷的历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就让我们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时代洪流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一、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的优势与成效
通过对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产生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几点体会与大家共飨,总结如下:
1、网络资源进入课堂优于以前的单纯的课件进入课堂,更有利于体现新课改的精神。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I概念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计算机课件被引入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各种各样的教学大赛中展示出了自己精心设计的精美的教学课件,展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但是不管课件作得如何精美,学生基本上还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则不同,老师将学生引入网络知识的海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的选择任务,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主动的完成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从课件进课堂到网络进课堂是课改的一个进步,它体现的是新课改的精神,要实现的是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去索取知识转变。
2、网络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变革学生原来的学习方式。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和开放式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极为丰富。历史是已经发生过了的人物和事情,单靠老师的讲授并不能够让学生消化理解知识,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去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是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而网络手段的引入,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体验历史、探究历史、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机会,学生的这种体验和探究历史的过程,就是他获得丰富的理智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和发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方法的过程以及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的过程。“读史使人明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优秀的智慧品质,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3、网络资源应用于历史教学,能构建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标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以人为本,把握教育的本质,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都需要更新原有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而网络资源引入历史教学以后,正好能够带来这种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学生在课堂上不必再按照老师所设计的固定模式去展开,他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去探究历史。因此,在原来的师生问答的环节中间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根据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到与学生的同步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知识传授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了,教师已经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习上的伙伴和朋友。正因为有了以上的可喜变化,教学质量想不提高恐怕都不行了。
二、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历史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在网络课堂教学中老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在我上完《红军长征》一课后,有的老师认为老师只要给学生布置任务以后简直就可以袖手旁观了。其实不然。历史教师在一堂网络课的前前后后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编导、导演、演员,同时也是导游和技术专家。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里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引,学生很有可能会迷失方向;有些学生可能在计算机操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技术上的帮助;网络课堂上不能单单依靠学生们在组内交流、在BBS 论坛上的交流,还应该有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而要充当好这些重要角色,必须要求我们历史老师不断的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理念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网络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历史网络课堂的问题设计及课堂学习在课后的延续。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所以,网络教学,必须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网上探索新的想法,模仿专家在体验中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真实世界,问题要略高于学生目前水平,以便发展学生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3、网络课堂中呈现给学生的教学信息。历史网络课堂中呈现给学生的信息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我们都知道,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所以有些人认为我们在使用网络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经过这堂课的实践后,我认为不一定如此。虽说网络上的资源异常丰富,但是在教学中应该而且只能给学生呈现有效的教学信息。太多、太丰富的教学信息不但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相反,它会使学生出现“信息过载”,学生面对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是这样的话,网络教学也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新的“注入式教学”的唯一进步只不过是由原来的“人灌”进化成了“机灌”、“电灌”,它同样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惰性和依赖性,又从何谈起启迪学生的思维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网络技术必将会给沉闷的历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就让我们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时代洪流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