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身体心态,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策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运动处方教学;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024-01前言: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人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体育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增强学生的体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高校体育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体育课中有效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达到健身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运动处方教学设计的依据
(一)明确制定的目的。高校体育教师在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运动处方的制定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运动处方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运动处方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以及健身和康复效果。在对运动处方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体育教师一定要弄清楚想要通过运动去解决什么问题,只有掌握运动处方制定的目的,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对运动处方进行制定。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运动处方教学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学生的个性,比如趣味性、主体性;②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对学生心理障碍进行矫正;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运动能力,比如柔韧、耐力、力量和速度等[1]。
(二)遵循相应的原则。在对运动处方教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遵循以下这几个原则:
第一,有效性和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运动处方对运动负荷有着一定的要求,对学生心理或者生理进行干预刺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制,促进学生的身体康复。所以,教师在对运动处方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下兼顾教学安全性[2]。
第二,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教师在制定运动处方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对运动负荷以及运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还要让学生有较好的意愿坚持下去,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尝试到成功和快乐的感觉[3]。所以,体育教师在对运动处方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三,个体性原则。从某个程度上说,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就是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而制定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同个体在运动之后,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而且学生的运动目的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运动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灵敏性,有的学生运动是为了塑身减脂,有的学生运动是為了增强自己的体质,有的学生则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康复。所以,教师在设计运动处方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个体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处方进行制定,这样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二、高校体育课中健身运动处方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健康诊断与运动能力的测定。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观察以及询问的方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主观性了解,测定学生的身体成分,同时对学生进行人体测量和一般性的体检,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健康状进行初步的评价。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客观性的诊断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力水平。
(二)进行运动处方的制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体质测试情况以及健康诊断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处方进行制定。首先要确定运动的目的,然后确定运动的时间和强度,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同时确定好运动的频率以及考虑好相关的注意事项。在对运动处方进行确定的时候,针对运动强度,教师必须要设定好运动的有效界限和安全界限,同时要制定出必要的运动时间。
(三)有效实施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实际上就是体育教师按照运动处方上设计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学生的个人身体状况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处方的实施。一般来说,运动处方的实施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包括整理阶段、正式训练阶段和准备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运动处方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锻炼,还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和检测。在每次运动后,学生都要观察一下自己疲劳的消除状况,如果睡眠比较好,疲劳感在第二天完全消除,有着较强的运动欲望和充沛的精力,说明运动处方上设计的运动量适宜。反之,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确保达到预期的健身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课中的运用,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很大的改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探索,将其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占平.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2):202-204.
[2]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1(01):67-68.
[3]杨文轩,陈琦,李敏卿,肖国强,李薇,周威.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实用性研究[J].体育学刊. 2000(04):12-13.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运动处方教学;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024-01前言: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人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体育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增强学生的体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高校体育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体育课中有效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达到健身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运动处方教学设计的依据
(一)明确制定的目的。高校体育教师在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运动处方的制定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运动处方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运动处方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以及健身和康复效果。在对运动处方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体育教师一定要弄清楚想要通过运动去解决什么问题,只有掌握运动处方制定的目的,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对运动处方进行制定。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运动处方教学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学生的个性,比如趣味性、主体性;②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对学生心理障碍进行矫正;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运动能力,比如柔韧、耐力、力量和速度等[1]。
(二)遵循相应的原则。在对运动处方教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遵循以下这几个原则:
第一,有效性和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运动处方对运动负荷有着一定的要求,对学生心理或者生理进行干预刺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制,促进学生的身体康复。所以,教师在对运动处方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下兼顾教学安全性[2]。
第二,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教师在制定运动处方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对运动负荷以及运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还要让学生有较好的意愿坚持下去,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尝试到成功和快乐的感觉[3]。所以,体育教师在对运动处方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三,个体性原则。从某个程度上说,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就是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而制定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同个体在运动之后,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而且学生的运动目的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运动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灵敏性,有的学生运动是为了塑身减脂,有的学生运动是為了增强自己的体质,有的学生则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康复。所以,教师在设计运动处方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个体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处方进行制定,这样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二、高校体育课中健身运动处方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健康诊断与运动能力的测定。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观察以及询问的方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主观性了解,测定学生的身体成分,同时对学生进行人体测量和一般性的体检,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健康状进行初步的评价。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客观性的诊断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力水平。
(二)进行运动处方的制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体质测试情况以及健康诊断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处方进行制定。首先要确定运动的目的,然后确定运动的时间和强度,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同时确定好运动的频率以及考虑好相关的注意事项。在对运动处方进行确定的时候,针对运动强度,教师必须要设定好运动的有效界限和安全界限,同时要制定出必要的运动时间。
(三)有效实施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实际上就是体育教师按照运动处方上设计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学生的个人身体状况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处方的实施。一般来说,运动处方的实施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包括整理阶段、正式训练阶段和准备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运动处方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锻炼,还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和检测。在每次运动后,学生都要观察一下自己疲劳的消除状况,如果睡眠比较好,疲劳感在第二天完全消除,有着较强的运动欲望和充沛的精力,说明运动处方上设计的运动量适宜。反之,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确保达到预期的健身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课中的运用,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很大的改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探索,将其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占平.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2):202-204.
[2]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1(01):67-68.
[3]杨文轩,陈琦,李敏卿,肖国强,李薇,周威.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实用性研究[J].体育学刊. 2000(0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