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媒介已经成为了当代青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状况正逢其时。以S省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探讨数字媒体时代城乡青年的媒介使用情况和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发现,从全样本青年群体来看,男性的“媒介获取能力”、“媒介分析能力”和“媒介创造能力”比女性更强。在媒介接触偏好与媒介素养的关系上,报纸、广播、杂志和电脑的接触时间可以对青年的媒介素养带来正面影响,而电视的接触时间却对媒介素养带来了显著的负面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无论对于时政经济类“硬新闻”的关注,还是对文化娱乐、养生旅游等“软新闻”的关注都可以部分增进青年的媒介素养。这项发现提示相关管理者,在从事青年教育和管理工作时不能一味抹杀青年的兴趣爱好,对于青年的媒介接触偏好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客观看待和正确引导。在媒介可信度方面,研究发现,受众对传统媒介的依赖可以正向预测其对传统媒介的可信度评价,而公众对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依赖都可以正向预测其对新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该发现带来的启示是:未来在测量媒介可信度时,传统的“绝对评价法”和“相对评价法”都失之笼统,而应当考虑不同媒介在不同细分信息上的可信度评价。最后在城乡两个青年群体的对比中发现,城乡青年在媒介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青年对国内外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和社会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均高于农村青年;农村青年“了解新闻”、“学习知识”、“获取实用信息”等媒介使用动机远低于城市青年;在媒介素养方面,城市青年的“媒介分析能力”和“媒介评估能力”远高于农村青年。回归模型显示,城乡青年的媒介素养差异或许是由于媒介接触频率、信息关注类型等因素造成的:农村青年过度接触电视对其媒介素养带来负面影响,农村青年对时政、经济类“硬新闻”的关注不够也负向抑制了其媒介素养。这些发现为缩小城乡青年之间的“数字鸿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增进乡村青年的媒介素养提供了经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