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城乡青年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研究

来源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ingm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媒介已经成为了当代青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状况正逢其时。以S省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探讨数字媒体时代城乡青年的媒介使用情况和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发现,从全样本青年群体来看,男性的“媒介获取能力”、“媒介分析能力”和“媒介创造能力”比女性更强。在媒介接触偏好与媒介素养的关系上,报纸、广播、杂志和电脑的接触时间可以对青年的媒介素养带来正面影响,而电视的接触时间却对媒介素养带来了显著的负面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无论对于时政经济类“硬新闻”的关注,还是对文化娱乐、养生旅游等“软新闻”的关注都可以部分增进青年的媒介素养。这项发现提示相关管理者,在从事青年教育和管理工作时不能一味抹杀青年的兴趣爱好,对于青年的媒介接触偏好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客观看待和正确引导。在媒介可信度方面,研究发现,受众对传统媒介的依赖可以正向预测其对传统媒介的可信度评价,而公众对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依赖都可以正向预测其对新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该发现带来的启示是:未来在测量媒介可信度时,传统的“绝对评价法”和“相对评价法”都失之笼统,而应当考虑不同媒介在不同细分信息上的可信度评价。最后在城乡两个青年群体的对比中发现,城乡青年在媒介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青年对国内外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和社会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均高于农村青年;农村青年“了解新闻”、“学习知识”、“获取实用信息”等媒介使用动机远低于城市青年;在媒介素养方面,城市青年的“媒介分析能力”和“媒介评估能力”远高于农村青年。回归模型显示,城乡青年的媒介素养差异或许是由于媒介接触频率、信息关注类型等因素造成的:农村青年过度接触电视对其媒介素养带来负面影响,农村青年对时政、经济类“硬新闻”的关注不够也负向抑制了其媒介素养。这些发现为缩小城乡青年之间的“数字鸿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增进乡村青年的媒介素养提供了经验依据。
其他文献
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两种权力,一是市场权力,一是政府权力.前者以实现个体的经济目标为导向,后者以关心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政府权力的作用是为了弥补市场的失灵,同时保
当前,开办城市规划专业的地方高校数量激增,办学竞争激烈。研究通过对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现状、学生就业形势及城镇化建设前景等专业发展新背景的分析,指出新形势下地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s,MTs)富含半胱氨酸,是一类低分子量、易被金属诱导的特异蛋白质。它是一种重金属污染暴露生物标志物,生物学功能非常广,涉及必需金属元素的贮存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对原有思维方式的超越 ,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要因素既有来自主体思维方式内部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 ,也有来自之外的体制和文化方面的因素 ,要克服这些阻碍因
本文着重介绍了ETFE膜材的特性、优点、用途、以及在国外建筑中的应用情况,并简单介绍了我国2008年奥运场馆建设中应用ETFE膜材的几个项目,最后提出了ETFE膜材在我国应用的发
公共空间对村民的公共生活、人际交往、邻里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维系作用。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沙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从"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探讨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公
关税自主是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协定关税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过程中的作用和对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危害,坚持彻底反帝立场,坚决主张
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30%,根据城市起飞理论,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已从向城市中心集聚为主的初期阶段过渡到以分散为主的郊区城市化阶段
中国诗学自然观念虽滥觞于齐梁时期,却因对陶渊明自然诗风的忽略或评价不高,并未发掘其应有的真正内涵,在理论观念和文学之间造成历史错位。而李白不仅在人生态度方面,而且在
包装经济是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包装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彰显设计伦理和设计批评的价值和方法,对于这种转型有着积极意义。论文采用理论阐释和设计实践分析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