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艺术渊源于印度,但是释迦牟尼佛在世以及去世相当一段时间,并没有佛的具体形象,有着“佛相不可显现”的传统思想,到了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信奉佛教,对佛教、佛教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印度的佛教最早经由古代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公元1世纪以后,随着贵霜王国的骆驼商队首先进入了西域(今新疆)地区,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通道,促进了中国和西域的经济交流,伴随着经济贸易的繁荣,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兴盛,佛教艺术也悄然进入了中国,因此接受佛教影响最早的地区是新疆,这里分布着中国早期的石窟艺术。
何谓是石窟,就是开凿在河畔山崖上的佛教寺庙。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印度阿育王时期,中国石窟的类型主要有僧房窟、塔庙窟、佛殿窟和大像窟等。僧房窟,是僧人居住、修禅和集合地方。佛殿窟,是僧徒拜佛的场所,一般在窟中雕出佛的形象或在窟中壁上开龛,内置塑像,像前留有空地。塔庙窟,在佛殿窟内竖立中心塔,又称中心塔柱窟,塔内收藏佛舍利。大像窟,设置大型佛像的洞窟,也是僧徒礼佛的场所。此外,也有地方石窟还兼有安置“尸体的功能”,如甘肃麦积山石窟、河北响堂山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等,称“瘞窟”。
新疆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一线,比较集中的三个区域是1、古龟兹地区,开凿时间约公元3世纪至8世纪,产生最早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库木土喇石窟、克孜尔朵哈石窟、森木塞姆石窟。2、古焉耆区,七格星石窟开凿于5世纪之后。3、古高昌地区,吐峪沟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开凿于5世纪一直到13世纪。古西域石窟群一直发展扩大到了五六世纪形成高潮,进一步向东延伸,便到了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它的开凿时间从公元5世纪延续到14世纪,莫高窟是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石窟。
最能代表古龟兹(今新疆)地区早期的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群,始凿于公元3世纪未至4世纪初,早期的洞窟形制以中心塔柱窟为主,此种窟平面为长方形,纵劵顶,有前后室,在后室后部设中心塔柱,塔柱正面一大龛,内置坐佛,中心柱窟的壁画数量多,保存也较好,内绘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画,表现释迦教化事迹,从克孜尔石窟来看,有的故事多画在窟顶菱形方格上,每一窟顶都画有好几十幅。壁画用色方面,多以红、绿、蓝为主,随着岁月的侵蚀,红色逐渐变成今天所见的黑色和棕色。在画风上,是以粗放的线条为主,人物画以极粗的线条勾勒轮廓线。在形体内以大块面平涂表现全身,显得较粗糙原始。以龟兹克弥尔为代表的早期石窟壁画,无论从构图还是艺术手法,都显现印度犍陀罗艺术,这种绘画是印度早期的佛教艺术风格,明显受希腊画法影响。佛像脸椭圆形,眉细长,眼窝略凹,鼻子从额头笔直垂下,唇薄,头发呈波浪式,佛的面部表情深思内省,身披袈裟近似希腊长袍,衣褶厚重,赤足,这种绘画特点比较集中于印度的犍陀罗地区。“故被称为犍陀罗艺术。
龟兹地区石窟约占新疆石窟总数的五分之三。主要有克弥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克孜尔朵哈石窟和森木塞姆等石窟。古龟兹石窟集中体现了古西域早期的石窟群艺术风貌。从绘画题材看除了佛成道说法、游化、乞食、涅槃等本行故事形象外,更多描绘的是佛本生与本行故事像。绘画风格上人物形态用笔,着色也看不出有多大变化,基本相近。明显带有早期的印度犍陀罗绘画特点。从窟内流行的佛教题材,也与当时古西域(今新疆)地区盛行小乘佛教思想是一致的。
此后,开石窟造佛像随丝绸之路继续东传,沿着石窟长廊一直往东,便到了甘肃的敦煌,敦煌位居玉门关和阳光附近,处于古西域通往中原地区的要道口上,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早期的敦煌艺术呈现两种迥然不同的绘画风格,以十六国(北凉)及北魏前期的西域风格和北魏晚期,西魏,北周时期的中原内地风格。敦煌莫高窟十六国,北魏前期的洞窟内容简单,颇受龟兹石窟壁画影响,题材多以佛本生,因缘故事和弥勒像,绘画表现手法上还保留着西域和印度犍陀罗风格。北魏晚期以后的敦煌莫高窟,表现人物形象,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带,神采飘逸,由此而形成“秀骨清像”的风格,这时的绘画题材,又受到内地的影响,一些中国民间神话传说进而“堂而皇之”地融入石窟佛殿。玉门关以内,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孳乳繁育之地,作为外来的宗教艺术,能更好地扎根生长、发展、延续。必须吸收融合中国本土的风土人情,思想文化熏陶,所以这一时期出现的佛像,已经不是单纯的外来西洋图像了,具有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开始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
敦煌是玉门关内重镇,在古代异常艰险的交通条件下,对当时的旅行者(包括佛教徒)来说,“西出阳光”意味着生离死别,“生还玉门”则象征着重归故土。从敦煌西行就是茫茫荒漠,风沙走石,气候无常,进入其间死亡随时都会来临,那些“西出阳光”的商旅们,怀着对大自然的恐惧,对未来命运无法把持下,更多的是祈求佛的保佑,“生还玉门”满载而归,对他们来说,所获得的一切都是佛的赐予。随着商队使节的进出玉门关,阳光,信仰佛教和开石窟造佛像,是人们追求幸福平安的一种表现,特别是生活在生死叵测的商旅们,这种宗教情感愈是强烈,他们以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大力扩大莫高窟的开窟规模。
莫高窟敦煌艺术高深圆融,魅力四射,在强大的磁场感应下,一直以来,敦煌重要性的政治,经济经久不衰。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直到明代的海上航运繁荣之前,丝绸之路一直是中西贸易的主要路线,莫高窟开凿于十六国历经北魏、西魏、北周……至元等朝代,历时整整一千年,是全国石窟中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
从印度抵达西域,从西域进入河西走廊进而传入中原,佛教在茫茫戈壁,漫漫黄沙,崎岖险峻的道路上,留下了传播的轨迹—石窟。石窟是佛教弘扬佛法的场所,是佛教徒的精神家园。这条传播线路上的众多石窟,不仅是佛教史上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化瑰宝。屹立于千年之上的中国早期石窟,为这漫长的石窟长廊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对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国石窟艺术所包含的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起到了重要性的推进和发展作用。
印度的佛教最早经由古代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公元1世纪以后,随着贵霜王国的骆驼商队首先进入了西域(今新疆)地区,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通道,促进了中国和西域的经济交流,伴随着经济贸易的繁荣,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兴盛,佛教艺术也悄然进入了中国,因此接受佛教影响最早的地区是新疆,这里分布着中国早期的石窟艺术。
何谓是石窟,就是开凿在河畔山崖上的佛教寺庙。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印度阿育王时期,中国石窟的类型主要有僧房窟、塔庙窟、佛殿窟和大像窟等。僧房窟,是僧人居住、修禅和集合地方。佛殿窟,是僧徒拜佛的场所,一般在窟中雕出佛的形象或在窟中壁上开龛,内置塑像,像前留有空地。塔庙窟,在佛殿窟内竖立中心塔,又称中心塔柱窟,塔内收藏佛舍利。大像窟,设置大型佛像的洞窟,也是僧徒礼佛的场所。此外,也有地方石窟还兼有安置“尸体的功能”,如甘肃麦积山石窟、河北响堂山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等,称“瘞窟”。
新疆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一线,比较集中的三个区域是1、古龟兹地区,开凿时间约公元3世纪至8世纪,产生最早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库木土喇石窟、克孜尔朵哈石窟、森木塞姆石窟。2、古焉耆区,七格星石窟开凿于5世纪之后。3、古高昌地区,吐峪沟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开凿于5世纪一直到13世纪。古西域石窟群一直发展扩大到了五六世纪形成高潮,进一步向东延伸,便到了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它的开凿时间从公元5世纪延续到14世纪,莫高窟是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石窟。
最能代表古龟兹(今新疆)地区早期的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群,始凿于公元3世纪未至4世纪初,早期的洞窟形制以中心塔柱窟为主,此种窟平面为长方形,纵劵顶,有前后室,在后室后部设中心塔柱,塔柱正面一大龛,内置坐佛,中心柱窟的壁画数量多,保存也较好,内绘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画,表现释迦教化事迹,从克孜尔石窟来看,有的故事多画在窟顶菱形方格上,每一窟顶都画有好几十幅。壁画用色方面,多以红、绿、蓝为主,随着岁月的侵蚀,红色逐渐变成今天所见的黑色和棕色。在画风上,是以粗放的线条为主,人物画以极粗的线条勾勒轮廓线。在形体内以大块面平涂表现全身,显得较粗糙原始。以龟兹克弥尔为代表的早期石窟壁画,无论从构图还是艺术手法,都显现印度犍陀罗艺术,这种绘画是印度早期的佛教艺术风格,明显受希腊画法影响。佛像脸椭圆形,眉细长,眼窝略凹,鼻子从额头笔直垂下,唇薄,头发呈波浪式,佛的面部表情深思内省,身披袈裟近似希腊长袍,衣褶厚重,赤足,这种绘画特点比较集中于印度的犍陀罗地区。“故被称为犍陀罗艺术。
龟兹地区石窟约占新疆石窟总数的五分之三。主要有克弥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克孜尔朵哈石窟和森木塞姆等石窟。古龟兹石窟集中体现了古西域早期的石窟群艺术风貌。从绘画题材看除了佛成道说法、游化、乞食、涅槃等本行故事形象外,更多描绘的是佛本生与本行故事像。绘画风格上人物形态用笔,着色也看不出有多大变化,基本相近。明显带有早期的印度犍陀罗绘画特点。从窟内流行的佛教题材,也与当时古西域(今新疆)地区盛行小乘佛教思想是一致的。
此后,开石窟造佛像随丝绸之路继续东传,沿着石窟长廊一直往东,便到了甘肃的敦煌,敦煌位居玉门关和阳光附近,处于古西域通往中原地区的要道口上,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早期的敦煌艺术呈现两种迥然不同的绘画风格,以十六国(北凉)及北魏前期的西域风格和北魏晚期,西魏,北周时期的中原内地风格。敦煌莫高窟十六国,北魏前期的洞窟内容简单,颇受龟兹石窟壁画影响,题材多以佛本生,因缘故事和弥勒像,绘画表现手法上还保留着西域和印度犍陀罗风格。北魏晚期以后的敦煌莫高窟,表现人物形象,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带,神采飘逸,由此而形成“秀骨清像”的风格,这时的绘画题材,又受到内地的影响,一些中国民间神话传说进而“堂而皇之”地融入石窟佛殿。玉门关以内,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孳乳繁育之地,作为外来的宗教艺术,能更好地扎根生长、发展、延续。必须吸收融合中国本土的风土人情,思想文化熏陶,所以这一时期出现的佛像,已经不是单纯的外来西洋图像了,具有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开始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
敦煌是玉门关内重镇,在古代异常艰险的交通条件下,对当时的旅行者(包括佛教徒)来说,“西出阳光”意味着生离死别,“生还玉门”则象征着重归故土。从敦煌西行就是茫茫荒漠,风沙走石,气候无常,进入其间死亡随时都会来临,那些“西出阳光”的商旅们,怀着对大自然的恐惧,对未来命运无法把持下,更多的是祈求佛的保佑,“生还玉门”满载而归,对他们来说,所获得的一切都是佛的赐予。随着商队使节的进出玉门关,阳光,信仰佛教和开石窟造佛像,是人们追求幸福平安的一种表现,特别是生活在生死叵测的商旅们,这种宗教情感愈是强烈,他们以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大力扩大莫高窟的开窟规模。
莫高窟敦煌艺术高深圆融,魅力四射,在强大的磁场感应下,一直以来,敦煌重要性的政治,经济经久不衰。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直到明代的海上航运繁荣之前,丝绸之路一直是中西贸易的主要路线,莫高窟开凿于十六国历经北魏、西魏、北周……至元等朝代,历时整整一千年,是全国石窟中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
从印度抵达西域,从西域进入河西走廊进而传入中原,佛教在茫茫戈壁,漫漫黄沙,崎岖险峻的道路上,留下了传播的轨迹—石窟。石窟是佛教弘扬佛法的场所,是佛教徒的精神家园。这条传播线路上的众多石窟,不仅是佛教史上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化瑰宝。屹立于千年之上的中国早期石窟,为这漫长的石窟长廊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对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国石窟艺术所包含的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起到了重要性的推进和发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