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探索者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d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2019年9月11日,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院的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举行了开学典礼。中国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开学典礼代表,93岁的戴逸也来到了现场。
  “我作为从华北大学转到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届新生,有幸参加了1950年的第一场开学典礼。当时我们就是在这个地方,像你们一样坐在小马扎上。”戴逸笑着回忆。
  在开学典礼上,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刘少奇曾如此说道:“这个大学是我们新中国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过的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主楼灰一楼内,1950年10月3日开学典礼的复原场景。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人民大学的创办,是一件大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仅有200万名知识分子,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0.37%。这一人才数据与当时新中国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相距甚远。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国家的各种建设干部”。同时,党中央成立了一个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陆定一为首的10人筹备委员会,会聚了中宣部、教育部、内务部和政务院文教委、政法委、财经委等相关部委负责人及党内著名的教育家、理论家。
  1949年12月19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实施计划的决定》,中国人民大学宣告成立,建立在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的基础之上。
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校长吴玉章讲话。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配备了中国教员和苏联教员,下课后师生们继续探讨学术问题。 摄影 吴宝基/人民画报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全国劳动模范李凤莲(左)与同学李荣春进行学业探讨。 摄影 吴宝基/人民画报

对高等教育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急需财经政法相关的人才以适应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需要。因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筹委会拟定的《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第一学期及第一期训练班教育方针和计划(草案)》,学校设置了8个本科系: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系、工厂管理系、合作社系、贸易系、法律系、外交系,以及9个训练班(即专修科)。本科学制为2至4年,训练班为6个月,另附设俄文专修班和政治研究所,学制为半年至一年。同时,学校设置了组织机构,即教务部、研究部、行政事务部、6个研究室,并对课程与教材、招生规模与生源条件提出了具体设想。
  在教材编写、学生培养计划制定等方面,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并没有一套拿来即用的标准。因此,中国人民大学一方面借鉴苏联的办学经验,另一方面根据新中国的实际情况由本校教师共同讨论摸索。由此,中国人民大学引入了苏联的“教研室”概念,至今仍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被广泛使用;率先设置政治理论课程,在全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发挥了规划设计、组织领导、教研示范的作用;率先开展了函授教育模式,为中国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拓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多年间,人民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全面化和均衡化发展,这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党的教育政策是分不开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趋向多元化,因此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对学科结构进行适时地调整,同时响应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建设、高等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步形成如今学科建设百花齐放的局面。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学员听刘佩弦教员讲政治课。摄影 吴宝基/人民画报
《人民画报》中的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主楼灰一楼。主楼灰一楼于1907年建成,为砖木结构建筑,由当时从英国學成归国的建筑师沈琪主持设计,这也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巴洛克式建筑。2006年,灰一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党支部书记、老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任宪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缺乏创办高等院校的经验、缺乏高等教育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克服了种种困难而创建。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为当时的青年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因而学生们能够在此安心地学知识、长本领。
  自成立伊始,中国人民大学便向工农学员敞开大门,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和劳动模范根据文化程度被分入本科、专修科或文化补习班学习。可以说,中国人民大学为缺少教育环境的广大工农群众打开了一扇窗户,帮助他们提高知识文化素养从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由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创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的思考和展望,是实施新中国建设战略、发展新型高等教育的创举。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兴办高等教育的经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造就了大批堪称“革命的先锋队”的优秀人才,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摸索和实践树立了标杆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
其他文献
2020年4月15日,湖北武汉,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启程回京。在北京协和医院驻地,队员们与附近小区居民挥手道别。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抗击新冠肺炎疫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说道。  昔为寻路,今再出发。春节期间,《人民画报》记者在党的重要孕育地之一及新中国诞生地—北京,探访红色地标,追寻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传承。同时,
期刊
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崛起,中国经历了无数曲折才得以发展壮大。  党领导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斗争精神和担当精神,创建不凡伟业。  在文化古街北京琉璃厂,我们寻觅开国大印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鲜为人知历史;在北京丰台机务段,我们见证“毛泽东号”机车经历的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我们回望新中国新型高等教育探索的足迹;作为一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饭店,北京飯店见证
期刊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
期刊
栾恩杰说,航天科技工作者要在太空领域为人类造福,推动以卫星星座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真正把航天工业转型为航天产业,通信、导航、遥感充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这次能够有机会参与中央领导同志的会见,我感到很振奋。特别是把我和家栋同志安排在习近平总书记身边合影,心情非常激动。这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最大的褒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
期刊
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央支持和全国对口援疆力度不断加大,新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刊
马栏村,是一座具有北方典型山地村落特色的红色文化村,这里有着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和故事。  斋堂镇马栏村,明代圈放马匹之地,故而得名。马栏村北距斋堂镇政府4公里,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给马栏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被人们称为京西第一红村。  1938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军区。1939年,萧克将军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其中七团、八团、九团、十团及十几支抗日游击队,活跃在冀热察抗击日寇,为华北地区的
期刊
《人民画报》1954年2月刊封面,鞍山钢铁公司生产车间。1953年10月27日,鞍山钢铁公司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國民经济的很多个第一。  伴随2020年即将结束,中国也即将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十四五”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1953年至今,中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对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期刊
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是黄河由北向南、调头向东的最后一个大拐弯处,有着380公里的黄河岸线,黄河由此转弯,一路向东奔向大海。运城也因此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隔黄河相望。  作为山西省第一人口大市,运城给人的感觉却是最不“山西”的山西城市:山西是煤炭大省,运城缺乏煤炭资源;老醯(xī)儿善制醋,无醋不成味,可晋南人却并不嗜醋如命;山西讲晋语,运城方言却接近一河之
期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修重建后的琉璃厂文化街。 本刊资料2021年2月19日,春节期间的北京琉璃厂文化街。琉璃厂辽时为海王村。元明时曾设琉璃窑厂,因而有“琉璃厂”之称。清初古董商开始在此经营,乾隆时已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1982年琉璃厂文化街整修重建,新建后的街道全长750米。街道两旁,铺面店堂青砖灰瓦,砖雕彩绘古色古香,更具有浓厚的古代街市色彩。 摄影 张也/人民画报  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