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的“深度调查记者”变身娱记,自认为深度报道都能做好,文娱新闻何足道哉一一但是当他一头闯进文娱新闻这个圈子时,才发现自己似乎再度变成了啥都不懂的新闻“小白”。
我曾经有个很响亮的身份——“深度调查记者”。做过新闻的人都知道,深度报道是新闻领域中最富有挑战的新闻类型,也最能带给新闻人成就感。
所以,在我5年前转行到文娱新闻领域时,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多么有难度的事。多年的深度报道经验,已经将我锻炼成了一个成熟的新闻人,我甚至非常自信地认为,深度报道都能做好,文娱新闻何足道哉——但是当我一头闯进文娱新闻这个圈子时,才发现自己似乎再度变成了啥都不懂的新闻“小白”。因为以前那些行之有效的准则、道理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效力……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照镜子,看见的却完全是个陌生人。
最初的碰撞:有必要写那么清楚吗?
无论是在学校专业学习的两年里,还是走上工作岗位的五年中,我从老师或者前辈那里接受的业務理论以及经验教育,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新闻必须是真实、客观、公正的;好的新闻必须依赖深入细致的采访;记者只是新闻的记录者、旁观者,而不应是新闻的参与者……等等。
当我调入报社文娱新闻版组担任执行主编之后,很多一起跑深度报道的同行都非常惊讶,看我的眼神都很古怪:“你怎么去做娱乐去了?”我则对他们的惊讶很不以为然,觉得这不过是业务领域的调整。文娱新闻怎么了,不也是新闻嘛?只要是新闻,自然就适用新闻领域的原则和规律。
第一天上班编辑稿件,我就把一篇稿子从版上撤了下来。这篇稿子是关于某明星出演某部影片的采访,内容无非是感想啊、表演思路啊、难忘的人和事啊等等,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嚼头。所以,记者被撤稿后觉得莫名其妙,问:“这稿子怎么了?”
我说:“这稿子没有采访痕迹,补上再发吧。”这位记者顿时迷糊了:“什么是采访痕迹?”我说:“采访痕迹其实就是告诉读者,采访对象是在什么时间、地点和场合接受你采访说的这番话。”
记者更迷糊了:“有必要写得那么清楚吗?”我吃了一惊:“采访痕迹就是新闻要素,当然应该写清楚,这样才能让读者对新闻环境和背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记者嘟囔说:“……好像没人这么写文娱新闻。”
记者的话却让我非常意外,转而查阅备用稿件以及其他报刊-的文娱报道,结果真的发现,很多文娱新闻特别是一些与影视明星有关的报道,都没有交代采访的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连挑剔的读者似乎也对此熟视无睹。
难以想象:没有采访照样写稿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又一个意外出现了。
千咱们这一行的人都知道,新闻与采访是分不开的,扎实的采访是出色新闻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当我进入文娱领域后发现,这个准则居然也有失效的时候。
那一天记者发来一篇长稿,讲的是某著名导演对其拍出的电视剧的解读。当时这部片子宣传很火,但是观众反响却很差。这一热一冷的反差,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由头,但奇怪的是,发来的这篇稿子通篇都是导演对其创作感想、创作成绩大谈特谈,惟独对读者质疑没有一个字的回应——这就好比读者很渴很想喝杯水,你却不断地递给他压缩饼干,非常之不给力!
开始我以为记者在写稿时把这部分给遗漏了,于是对记者说:“怎么稿子里没有对最近读者质疑的回应?退给你,补T吧。”半个小时后,稿子又发过来,我一看,改动并不大,读者最想看到的回应还是没有。再问记者,他这才不好意思地说了实话:“我没有采访到那位导演,这稿子是制片方发来的通稿…一”
这是我头次接触到“制片方通稿”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在我的时政和深度记者生涯中,只有在采访一些重要职能部门的时候对方才会提供通稿,但是也只是作为参考,记者可以据此提出进一步采访请求,最后根据采访情况自成稿件。我对那位记者说:“通稿也没关系,可以再补充采访。通稿上有用的内容可以继续用,但是该问的问题也不能少。”
记者有点为难地说:“好像没有人会在提供通稿后,再接受采访的……”当时的我,还是初入文娱新闻领域,尚不能体会记者的为难之处。于是要了制片方的电话,想请对方帮忙安排一次补充采访。没想到对方听了果然非常奇怪地说:“通稿不都已经给你们了,为什么还要采访?”
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文娱新闻里看不到采访痕迹,因为那根本不是通过采访得到的稿件一一那更像是公关宣传,而公关宣传和新闻根本就是两回事一一而不采访就能写稿,这种让深度报道记者匪夷所思的事情,居然已经在文娱新闻领域司空见惯了了!
最不可思议:“炒作”的推波助澜
随着对文娱新闻的深入了解,我发现“记者应该永远保持客观公正的角度,做新闻事件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个原则在这个领域似乎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很多娱记经常作为新闻“炒作”的参与者,甘当推波助澜的“弄潮儿”。
有一阵,娱乐圈接连发生了群众演员参演影视剧时发生伤亡的事件。那天上班,我在网上浏览新闻时,忽然看见一则新闻,称某著名笑星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再次发生意外,一名群众演员身亡。
看到这条消息,我连忙安排记者采访。因为这已经是最近发生的第N起群众演员意外情况。我们商量了—下,准备将新闻落点放在“为何意外总是发生在群众演员身上”,深入挖掘一连串事故的背后原因。过了没多久,记者忽然给我打来电话:“我联系上这个笑星剧组的人,想了解意外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可是他们满嘴跑火车,没一句实话,总是避重就轻。”随后,记者又联系上一位已经小有名气的演员,他正在这个剧组拍戏,“听了很惊讶,因为他天天在拍摄现场,却根本不知道剧组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要弄清楚事情的虚实,其实并没花太多时间一一我让记者把电话打到拍摄地所在派出所,核实最近有无接到有人意外身亡的报警。派出所方面详细查阅了最近一周内的接警记录,答复我们:“这一周内都没有接到过这样的报警电话。”派出所又专门向分管拍摄地区域治安的片警了解『青况,对方同样没有听说过发生意外。
无奈之下,我设法找到了最早报道此事的某报同行,他是经常爆出“猛料”的著名娱记。他开始坚称事情是真实的,但听到我们一一核实的情况后,态度就发生了变化,最后打着哈哈说:“千吗这么认真呢,娱乐新闻不就是供大家娱乐的嘛!”
真的只是“供人娱乐”—下吗?就在第二天,不少媒体开始跟进报道此事时,那位著名娱记又以跟踪报道的形式,刊发了对该电视剧制片方、投资方的“独家专访”,轻描淡写地说这个消息只是“误传”,然后话锋一转,更多的笔墨都落在了这部电视剧如何精心创作、收视效果如何出众上来了。
这种炒作的背后,某些娱记与投资方、制片方实际上是抱成一团了。本应客观公正的角色,却成了假新闻、“炒作新闻”的参与者和幕后推手。其间是否有利益驱动,那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娱记为何成为新闻界“怪胎”
如果说深度报道记者是最受新闻界同行推崇的“部落”,那娱记绝对就是业内最没地位的一群人,甚至很多人根本不把“娱记”当记者。深度报道记者的成就感,来自使我们对社会和生活一步步朝健康的方向迈进的动力,而“娱记”的成就感则来自于发现哪个男星出轨,哪个女星当过“小三”。出色的深度报道记者对每个采访细节都会穷追猛打,遣词用句分外谨慎,而著名的“娱记”则能够根据道听途说的一句话,演绎出一篇子虚乌有却活灵活现的报道。深度报道记者不希望自己的报道引起官司,“娱记”却对此毫不在乎,否则这个圈子里怎么会有“没被明星告过的‘娱记’不是好‘娱记”’的说法……
从某种角度说,“娱记”可以说是新闻界的“怪胎”。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在所有新闻领域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惟有一个领域例外,那就是娱乐新闻。不仅看的人大多不把它当真,连写的人都不当真。新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年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日益降低的社会诚信与“娱乐一切”的社会风气,都可以淋漓尽致地在娱乐新闻中找到映射。另外,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客观上造成了娱乐新闻片面追求关注度的现象,也为越来越多“娱记”的成长提供了肥料和土壤。
还好,当我回顾过去这5年时,惟一庆幸的就是我跟我的同事都尽可能多地保留着一份清醒,尽可能少地被“娱乐新闻”的浮躁气息所浸染,尽可能真实地向读者传递文化娱乐资讯。其实,一旦你用深度报道的视角和方法,去解读文娱圈的新闻事件,立即会显示出不一样的味道一一当初我们核实那则“群众演员意外猝死”新闻的整个过程,在我们报纸上详细披露出来,这篇带有明显深度报道特质的“文娱新闻”,算是我转行后的第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据《新闻实践》)
我曾经有个很响亮的身份——“深度调查记者”。做过新闻的人都知道,深度报道是新闻领域中最富有挑战的新闻类型,也最能带给新闻人成就感。
所以,在我5年前转行到文娱新闻领域时,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多么有难度的事。多年的深度报道经验,已经将我锻炼成了一个成熟的新闻人,我甚至非常自信地认为,深度报道都能做好,文娱新闻何足道哉——但是当我一头闯进文娱新闻这个圈子时,才发现自己似乎再度变成了啥都不懂的新闻“小白”。因为以前那些行之有效的准则、道理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效力……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照镜子,看见的却完全是个陌生人。
最初的碰撞:有必要写那么清楚吗?
无论是在学校专业学习的两年里,还是走上工作岗位的五年中,我从老师或者前辈那里接受的业務理论以及经验教育,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新闻必须是真实、客观、公正的;好的新闻必须依赖深入细致的采访;记者只是新闻的记录者、旁观者,而不应是新闻的参与者……等等。
当我调入报社文娱新闻版组担任执行主编之后,很多一起跑深度报道的同行都非常惊讶,看我的眼神都很古怪:“你怎么去做娱乐去了?”我则对他们的惊讶很不以为然,觉得这不过是业务领域的调整。文娱新闻怎么了,不也是新闻嘛?只要是新闻,自然就适用新闻领域的原则和规律。
第一天上班编辑稿件,我就把一篇稿子从版上撤了下来。这篇稿子是关于某明星出演某部影片的采访,内容无非是感想啊、表演思路啊、难忘的人和事啊等等,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嚼头。所以,记者被撤稿后觉得莫名其妙,问:“这稿子怎么了?”
我说:“这稿子没有采访痕迹,补上再发吧。”这位记者顿时迷糊了:“什么是采访痕迹?”我说:“采访痕迹其实就是告诉读者,采访对象是在什么时间、地点和场合接受你采访说的这番话。”
记者更迷糊了:“有必要写得那么清楚吗?”我吃了一惊:“采访痕迹就是新闻要素,当然应该写清楚,这样才能让读者对新闻环境和背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记者嘟囔说:“……好像没人这么写文娱新闻。”
记者的话却让我非常意外,转而查阅备用稿件以及其他报刊-的文娱报道,结果真的发现,很多文娱新闻特别是一些与影视明星有关的报道,都没有交代采访的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连挑剔的读者似乎也对此熟视无睹。
难以想象:没有采访照样写稿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又一个意外出现了。
千咱们这一行的人都知道,新闻与采访是分不开的,扎实的采访是出色新闻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当我进入文娱领域后发现,这个准则居然也有失效的时候。
那一天记者发来一篇长稿,讲的是某著名导演对其拍出的电视剧的解读。当时这部片子宣传很火,但是观众反响却很差。这一热一冷的反差,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由头,但奇怪的是,发来的这篇稿子通篇都是导演对其创作感想、创作成绩大谈特谈,惟独对读者质疑没有一个字的回应——这就好比读者很渴很想喝杯水,你却不断地递给他压缩饼干,非常之不给力!
开始我以为记者在写稿时把这部分给遗漏了,于是对记者说:“怎么稿子里没有对最近读者质疑的回应?退给你,补T吧。”半个小时后,稿子又发过来,我一看,改动并不大,读者最想看到的回应还是没有。再问记者,他这才不好意思地说了实话:“我没有采访到那位导演,这稿子是制片方发来的通稿…一”
这是我头次接触到“制片方通稿”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在我的时政和深度记者生涯中,只有在采访一些重要职能部门的时候对方才会提供通稿,但是也只是作为参考,记者可以据此提出进一步采访请求,最后根据采访情况自成稿件。我对那位记者说:“通稿也没关系,可以再补充采访。通稿上有用的内容可以继续用,但是该问的问题也不能少。”
记者有点为难地说:“好像没有人会在提供通稿后,再接受采访的……”当时的我,还是初入文娱新闻领域,尚不能体会记者的为难之处。于是要了制片方的电话,想请对方帮忙安排一次补充采访。没想到对方听了果然非常奇怪地说:“通稿不都已经给你们了,为什么还要采访?”
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文娱新闻里看不到采访痕迹,因为那根本不是通过采访得到的稿件一一那更像是公关宣传,而公关宣传和新闻根本就是两回事一一而不采访就能写稿,这种让深度报道记者匪夷所思的事情,居然已经在文娱新闻领域司空见惯了了!
最不可思议:“炒作”的推波助澜
随着对文娱新闻的深入了解,我发现“记者应该永远保持客观公正的角度,做新闻事件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个原则在这个领域似乎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很多娱记经常作为新闻“炒作”的参与者,甘当推波助澜的“弄潮儿”。
有一阵,娱乐圈接连发生了群众演员参演影视剧时发生伤亡的事件。那天上班,我在网上浏览新闻时,忽然看见一则新闻,称某著名笑星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再次发生意外,一名群众演员身亡。
看到这条消息,我连忙安排记者采访。因为这已经是最近发生的第N起群众演员意外情况。我们商量了—下,准备将新闻落点放在“为何意外总是发生在群众演员身上”,深入挖掘一连串事故的背后原因。过了没多久,记者忽然给我打来电话:“我联系上这个笑星剧组的人,想了解意外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可是他们满嘴跑火车,没一句实话,总是避重就轻。”随后,记者又联系上一位已经小有名气的演员,他正在这个剧组拍戏,“听了很惊讶,因为他天天在拍摄现场,却根本不知道剧组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要弄清楚事情的虚实,其实并没花太多时间一一我让记者把电话打到拍摄地所在派出所,核实最近有无接到有人意外身亡的报警。派出所方面详细查阅了最近一周内的接警记录,答复我们:“这一周内都没有接到过这样的报警电话。”派出所又专门向分管拍摄地区域治安的片警了解『青况,对方同样没有听说过发生意外。
无奈之下,我设法找到了最早报道此事的某报同行,他是经常爆出“猛料”的著名娱记。他开始坚称事情是真实的,但听到我们一一核实的情况后,态度就发生了变化,最后打着哈哈说:“千吗这么认真呢,娱乐新闻不就是供大家娱乐的嘛!”
真的只是“供人娱乐”—下吗?就在第二天,不少媒体开始跟进报道此事时,那位著名娱记又以跟踪报道的形式,刊发了对该电视剧制片方、投资方的“独家专访”,轻描淡写地说这个消息只是“误传”,然后话锋一转,更多的笔墨都落在了这部电视剧如何精心创作、收视效果如何出众上来了。
这种炒作的背后,某些娱记与投资方、制片方实际上是抱成一团了。本应客观公正的角色,却成了假新闻、“炒作新闻”的参与者和幕后推手。其间是否有利益驱动,那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娱记为何成为新闻界“怪胎”
如果说深度报道记者是最受新闻界同行推崇的“部落”,那娱记绝对就是业内最没地位的一群人,甚至很多人根本不把“娱记”当记者。深度报道记者的成就感,来自使我们对社会和生活一步步朝健康的方向迈进的动力,而“娱记”的成就感则来自于发现哪个男星出轨,哪个女星当过“小三”。出色的深度报道记者对每个采访细节都会穷追猛打,遣词用句分外谨慎,而著名的“娱记”则能够根据道听途说的一句话,演绎出一篇子虚乌有却活灵活现的报道。深度报道记者不希望自己的报道引起官司,“娱记”却对此毫不在乎,否则这个圈子里怎么会有“没被明星告过的‘娱记’不是好‘娱记”’的说法……
从某种角度说,“娱记”可以说是新闻界的“怪胎”。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在所有新闻领域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惟有一个领域例外,那就是娱乐新闻。不仅看的人大多不把它当真,连写的人都不当真。新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年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日益降低的社会诚信与“娱乐一切”的社会风气,都可以淋漓尽致地在娱乐新闻中找到映射。另外,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客观上造成了娱乐新闻片面追求关注度的现象,也为越来越多“娱记”的成长提供了肥料和土壤。
还好,当我回顾过去这5年时,惟一庆幸的就是我跟我的同事都尽可能多地保留着一份清醒,尽可能少地被“娱乐新闻”的浮躁气息所浸染,尽可能真实地向读者传递文化娱乐资讯。其实,一旦你用深度报道的视角和方法,去解读文娱圈的新闻事件,立即会显示出不一样的味道一一当初我们核实那则“群众演员意外猝死”新闻的整个过程,在我们报纸上详细披露出来,这篇带有明显深度报道特质的“文娱新闻”,算是我转行后的第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据《新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