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记是“怪胎”

来源 :人物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man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的“深度调查记者”变身娱记,自认为深度报道都能做好,文娱新闻何足道哉一一但是当他一头闯进文娱新闻这个圈子时,才发现自己似乎再度变成了啥都不懂的新闻“小白”。
  
  我曾经有个很响亮的身份——“深度调查记者”。做过新闻的人都知道,深度报道是新闻领域中最富有挑战的新闻类型,也最能带给新闻人成就感。
  所以,在我5年前转行到文娱新闻领域时,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多么有难度的事。多年的深度报道经验,已经将我锻炼成了一个成熟的新闻人,我甚至非常自信地认为,深度报道都能做好,文娱新闻何足道哉——但是当我一头闯进文娱新闻这个圈子时,才发现自己似乎再度变成了啥都不懂的新闻“小白”。因为以前那些行之有效的准则、道理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效力……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照镜子,看见的却完全是个陌生人。
  
  最初的碰撞:有必要写那么清楚吗?
  
  无论是在学校专业学习的两年里,还是走上工作岗位的五年中,我从老师或者前辈那里接受的业務理论以及经验教育,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新闻必须是真实、客观、公正的;好的新闻必须依赖深入细致的采访;记者只是新闻的记录者、旁观者,而不应是新闻的参与者……等等。
  当我调入报社文娱新闻版组担任执行主编之后,很多一起跑深度报道的同行都非常惊讶,看我的眼神都很古怪:“你怎么去做娱乐去了?”我则对他们的惊讶很不以为然,觉得这不过是业务领域的调整。文娱新闻怎么了,不也是新闻嘛?只要是新闻,自然就适用新闻领域的原则和规律。
  第一天上班编辑稿件,我就把一篇稿子从版上撤了下来。这篇稿子是关于某明星出演某部影片的采访,内容无非是感想啊、表演思路啊、难忘的人和事啊等等,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嚼头。所以,记者被撤稿后觉得莫名其妙,问:“这稿子怎么了?”
  我说:“这稿子没有采访痕迹,补上再发吧。”这位记者顿时迷糊了:“什么是采访痕迹?”我说:“采访痕迹其实就是告诉读者,采访对象是在什么时间、地点和场合接受你采访说的这番话。”
  记者更迷糊了:“有必要写得那么清楚吗?”我吃了一惊:“采访痕迹就是新闻要素,当然应该写清楚,这样才能让读者对新闻环境和背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记者嘟囔说:“……好像没人这么写文娱新闻。”
  记者的话却让我非常意外,转而查阅备用稿件以及其他报刊-的文娱报道,结果真的发现,很多文娱新闻特别是一些与影视明星有关的报道,都没有交代采访的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连挑剔的读者似乎也对此熟视无睹。
  
  难以想象:没有采访照样写稿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又一个意外出现了。
  千咱们这一行的人都知道,新闻与采访是分不开的,扎实的采访是出色新闻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当我进入文娱领域后发现,这个准则居然也有失效的时候。
  那一天记者发来一篇长稿,讲的是某著名导演对其拍出的电视剧的解读。当时这部片子宣传很火,但是观众反响却很差。这一热一冷的反差,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由头,但奇怪的是,发来的这篇稿子通篇都是导演对其创作感想、创作成绩大谈特谈,惟独对读者质疑没有一个字的回应——这就好比读者很渴很想喝杯水,你却不断地递给他压缩饼干,非常之不给力!
  开始我以为记者在写稿时把这部分给遗漏了,于是对记者说:“怎么稿子里没有对最近读者质疑的回应?退给你,补T吧。”半个小时后,稿子又发过来,我一看,改动并不大,读者最想看到的回应还是没有。再问记者,他这才不好意思地说了实话:“我没有采访到那位导演,这稿子是制片方发来的通稿…一”
  这是我头次接触到“制片方通稿”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在我的时政和深度记者生涯中,只有在采访一些重要职能部门的时候对方才会提供通稿,但是也只是作为参考,记者可以据此提出进一步采访请求,最后根据采访情况自成稿件。我对那位记者说:“通稿也没关系,可以再补充采访。通稿上有用的内容可以继续用,但是该问的问题也不能少。”
  记者有点为难地说:“好像没有人会在提供通稿后,再接受采访的……”当时的我,还是初入文娱新闻领域,尚不能体会记者的为难之处。于是要了制片方的电话,想请对方帮忙安排一次补充采访。没想到对方听了果然非常奇怪地说:“通稿不都已经给你们了,为什么还要采访?”
  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文娱新闻里看不到采访痕迹,因为那根本不是通过采访得到的稿件一一那更像是公关宣传,而公关宣传和新闻根本就是两回事一一而不采访就能写稿,这种让深度报道记者匪夷所思的事情,居然已经在文娱新闻领域司空见惯了了!
  
  最不可思议:“炒作”的推波助澜
  
  随着对文娱新闻的深入了解,我发现“记者应该永远保持客观公正的角度,做新闻事件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个原则在这个领域似乎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很多娱记经常作为新闻“炒作”的参与者,甘当推波助澜的“弄潮儿”。
  有一阵,娱乐圈接连发生了群众演员参演影视剧时发生伤亡的事件。那天上班,我在网上浏览新闻时,忽然看见一则新闻,称某著名笑星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再次发生意外,一名群众演员身亡。
  看到这条消息,我连忙安排记者采访。因为这已经是最近发生的第N起群众演员意外情况。我们商量了—下,准备将新闻落点放在“为何意外总是发生在群众演员身上”,深入挖掘一连串事故的背后原因。过了没多久,记者忽然给我打来电话:“我联系上这个笑星剧组的人,想了解意外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可是他们满嘴跑火车,没一句实话,总是避重就轻。”随后,记者又联系上一位已经小有名气的演员,他正在这个剧组拍戏,“听了很惊讶,因为他天天在拍摄现场,却根本不知道剧组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要弄清楚事情的虚实,其实并没花太多时间一一我让记者把电话打到拍摄地所在派出所,核实最近有无接到有人意外身亡的报警。派出所方面详细查阅了最近一周内的接警记录,答复我们:“这一周内都没有接到过这样的报警电话。”派出所又专门向分管拍摄地区域治安的片警了解『青况,对方同样没有听说过发生意外。
  无奈之下,我设法找到了最早报道此事的某报同行,他是经常爆出“猛料”的著名娱记。他开始坚称事情是真实的,但听到我们一一核实的情况后,态度就发生了变化,最后打着哈哈说:“千吗这么认真呢,娱乐新闻不就是供大家娱乐的嘛!”
  真的只是“供人娱乐”—下吗?就在第二天,不少媒体开始跟进报道此事时,那位著名娱记又以跟踪报道的形式,刊发了对该电视剧制片方、投资方的“独家专访”,轻描淡写地说这个消息只是“误传”,然后话锋一转,更多的笔墨都落在了这部电视剧如何精心创作、收视效果如何出众上来了。
  这种炒作的背后,某些娱记与投资方、制片方实际上是抱成一团了。本应客观公正的角色,却成了假新闻、“炒作新闻”的参与者和幕后推手。其间是否有利益驱动,那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娱记为何成为新闻界“怪胎”
  如果说深度报道记者是最受新闻界同行推崇的“部落”,那娱记绝对就是业内最没地位的一群人,甚至很多人根本不把“娱记”当记者。深度报道记者的成就感,来自使我们对社会和生活一步步朝健康的方向迈进的动力,而“娱记”的成就感则来自于发现哪个男星出轨,哪个女星当过“小三”。出色的深度报道记者对每个采访细节都会穷追猛打,遣词用句分外谨慎,而著名的“娱记”则能够根据道听途说的一句话,演绎出一篇子虚乌有却活灵活现的报道。深度报道记者不希望自己的报道引起官司,“娱记”却对此毫不在乎,否则这个圈子里怎么会有“没被明星告过的‘娱记’不是好‘娱记”’的说法……
  从某种角度说,“娱记”可以说是新闻界的“怪胎”。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在所有新闻领域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惟有一个领域例外,那就是娱乐新闻。不仅看的人大多不把它当真,连写的人都不当真。新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年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日益降低的社会诚信与“娱乐一切”的社会风气,都可以淋漓尽致地在娱乐新闻中找到映射。另外,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客观上造成了娱乐新闻片面追求关注度的现象,也为越来越多“娱记”的成长提供了肥料和土壤。
  还好,当我回顾过去这5年时,惟一庆幸的就是我跟我的同事都尽可能多地保留着一份清醒,尽可能少地被“娱乐新闻”的浮躁气息所浸染,尽可能真实地向读者传递文化娱乐资讯。其实,一旦你用深度报道的视角和方法,去解读文娱圈的新闻事件,立即会显示出不一样的味道一一当初我们核实那则“群众演员意外猝死”新闻的整个过程,在我们报纸上详细披露出来,这篇带有明显深度报道特质的“文娱新闻”,算是我转行后的第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据《新闻实践》)
其他文献
一条微博,揭开了国内第一中式快餐真功夫同室操戈的盖子。    “我从出事后的第二天就一直在公司看着这一切。最初,我本着中立态度、带着问号去静观这个事情,以为大家都是讲道理的,如今我实在无法忍受。”3月31日凌晨,高中生蔡慧亭告诉记者。  此时,离蔡慧亭之父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3月17日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已经过去了14天。  父亲被带走后,蔡慧亭发出的“为什么舅舅拿了爸爸4个亿还不肯放手?”“你们
期刊
4月1日,英国威尔士安格尔西岛,女王在丈夫菲利普亲王(右一)的陪伴下,首次探访威廉王子服役的英國皇家空军谷,王子在机库内见到祖父母显得十分腼腆。随后女王会见了空军基地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观看了飞机列队表演,并参观了由威廉王子驾驶的救生直升机。
期刊
下午6点,济源市东环路上的双汇工厂显得冷冷清清,零星有几个工人从厂里走出来,只有厂门口的一辆警车无声地告诉过路人,现在是非常时期。  “以往这个时候是近千个工人下班的时间,人挤人那叫热闹”,张大妈在工厂对面开了一家小饭店,她的全部客人几乎都是双汇的职工,从3月17日宣布济源双汇停产整顿开始,她也暂停了营业,“在店里打了两个星期麻将了。”  张大妈只是依附于济源双汇的微小一环,和她一样,这个小城里的
期刊
“我的天哪,他们居然面带微笑播新闻了。”这是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2007年更换主持人时发出的惊叹,而该文标题与当时国内媒体的调子如出一辙:CCTV新闻联播终于换脸。虽然后来的事实表明,那次换人不过是昙花一现。内里神秘,对外高调,这是央视。《北京晚报》曾给过一组数字,(当时)中央电视台正式职工编制为2800人,非正式编制辅助人员为4500人。崔永元在其所写《不过如此》一书中透
期刊
她是一个“85后”,高中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渥太华,从卡尔加里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校园保健医生工作;她从小到大只喜欢喝白开水,这个简单的生活习惯让她接触并拥有了一份令人羡慕且轻松的百万年薪工作。    一喝水:喝出年度大奖    1985年出生于广西桂林的陈筱静,高中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渥太华,并考人昔尔加里大学医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她到一所学校当起了保健医生。  2007年夏天的一个周末,陈筱静和
期刊
3月15日,四名《纽约时报》记者在利比亚境内神秘失踪。接下来四人辗转于部落武装和政府军队之手,遭遇重重磨难。3月21日获释后,他们描述了在利比亚的离奇遭遇。    我们一行四人,正朝着利比亚东部城市阿季达比亚进发。突然,前方出现军队交火的场景,几乎陷入绝望的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正和卡扎菲的军队殊死搏斗,道路旁停着一辆汽车。  “他们已经进城了!他们已经进城了!,'司机穆罕默德冲我们大喊。林尼·阿达里奥
期刊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郎平一直是不少人的偶像,如今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铁榔头”又在不太景气的中国女排联赛中掀起一股强烈的“旋风”,在资本运作的旋涡中,亲手树起了职业体育的标杆。    3月27日,郎平率领的恒大女排与“七冠王”天津女排,拉开了冠军争夺战的大幕。与以往赛季不同的是,由于郎平个人的影响力以及恒大方面成功的商业包装,使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被演绎成了缔造奇迹的舞台。身处资本漩涡中的郎平
期刊
“不看了,大通铺似的,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是人挤人。”《非诚勿扰2》里,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在看墓地时说的经典台词,成为对现实生活的莫大讽刺。事实上,能住上“大通铺”已算奢侈,网友哀叹:生时做房奴,死后做坟奴。  又到一年清明,倍受关注的“天价墓地”近日又曝出新的“祸端”,深陷“20年使用期限”的争议漩涡。如何才能终结公众年复一年“死不起”的优虑,又能让逝者“有尊严”?广东各地频出惠民殡葬措施,为何
期刊
如果你是骨灰级的NBA球迷,在你的NBA数据库里也许出现过一次“心理学”:本赛季目前战绩最佳的圣安东尼奥马剌队当家球星一一蒂姆·邓肯在维克森林大学时的主修专业,就是心理学。    除此之外,还有吗?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甭说体育界了。单单一个NBA,心事鉴定组成员就透视到很多心理学知识。除了那些有关球员心理健康的话题,人们更关心的,还是如何让球星出彩,球队赢球。下面就介绍一些教练永远
期刊
孙红雷甘当陪衬吴镇宇、金喜善“打酱油”    近日,耗资1.5亿元的《战国》在郑州奥斯卡大上海影城首映,片中不少颠覆性情节不断挑战观众想象力。不过,和雷人情節相比,引起更大争议的还有22岁的女主角景甜。“你知道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什么吗?是你的眼睛。”这句在《战国》中无数次被孙膑念叨的台词,说的是齐国将军田忌的女儿田夕(景甜饰演)。这个在历史上不存在的角色,却成了《战国》的绝对主角。孙膑在片中痴情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