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木龙村位于永德县乌木龙乡人民政府驻地附近,全村辖10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82户,有乡村总人口3561人,其中:俐侎人616户2348人,经济收入主要以茶叶、核桃为主,畜牧业养殖和劳务输出为辅。2016年未,全村经济总收入2729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4元,比2015年末4446元,增加1608元,增长36%。
乌木龙村共排查出128户378人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经“回头看” 之后,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66人录入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进行精准管理、实施精准帮扶,2016年末实现精准脱贫21户86人,目前尚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310人。
在扶贫工作中,乌木龙村一是精准识别找“穷人”。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和“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的工作程序,全村共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贫困人口366人,分别由永德县人民政府、永德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和乌木龙彝族乡人民政府3个单位共78名干部进行挂钩联系,确保了结对帮扶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二是夯实基础治“穷窝”。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的指标要求,以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合自身经济实力进行安居房改造,在建房中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农户自建、群众互帮的群众主体作用,严格按照人均不低于13平方米、抗震设防、人畜分院、厨卫入户的要求建房。截止目前,全村1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启动建房96户,共兑付无偿补助资金58户113.5万元,为建房贫困户协调到信用社贷款29户。
三是整合资源拔“穷根”。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势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发展,科学合理进行产业规划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劳动技能培训1期620人次,发放种植高价值经济林木1240株,发放节能灶124个,组建1个专业合作社,组织124户贫困户入股永德正兴牧业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共发放分红资金8.658万元,春节慰问困难群众124户,发放慰问金3.72万元,发放食用植物油620公斤,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71万元,切实加快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步伐,为根本上拔出“穷根”奠定了基础。截止2016年底,实现脱贫出列21户86人。
四是党建引领解“穷困”。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积极推行“理论联学、阵地联建、发展联抓、技能联培、服务联做”的“五联”模式和“党组织+合作社+农投公司+企业+贫困户”的“五加”模式,实施“互联网+党建”行动计划,着力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为全村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乌龙木村是彝族支系俐侎人的聚居地,这是一个神秘民族。他们崇尚黑色,服饰呈现出简洁大方、古朴厚重、端庄典雅之美,制作工序、颜色、刺绣工艺透露着神奇和美丽,在创意云南2015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评选活动中,永德县乌木龙村荣获“云南十大刺绣名村”提名奖。
在乌木龙村,随处可见俐侎女子围坐一起做些针线活,俐侎女子擅长织布、刺绣,几乎家家户户的女子都会飞针走线,她们的服饰都是自己手工织布、染色、缝制的,俐侎男子服装在颜色、形式设计上相对单一,而女子服装则是品种繁多,从女童装到成年妇女装,从头上戴的到脚上穿的,绣工精美,色彩艳丽。在乌木龙乡,刺绣产业和刺绣从业者均具有一定规模,她们大约从八九岁就开始学习纺线、织布,村村寨寨都有年轻人向长辈学习古老的纺织技艺和手工制作传统服饰,成为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永德县党委、政府在俐侎文化传承保护上高度重视,成立俐侎文化传习所和民俗文化展館,使各类传习培训工作得到了正常的开展,民族传统生活习俗、传统民族节庆等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广大群众保护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的增强,俐侎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2014年,由著名音乐人陈哲发起的“土风计划”项目正式进入乌木龙乡,更对保护和传承濒危的、原生态的、传统的俐侎文化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目前,全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七人,俐侎服饰也已经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名录,在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俐侎人仍然能够把俐侎人歌舞、祭祀、服装、饮食等传统民风、民俗完整的传承保留下来。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乌木龙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村庄变美了,群众变富了,尤其是素有大地上行走的黑色灵魂和“黑衣部落”美誉的彝族支系俐侎人,家家户户建房忙。勤劳善良且保持活化石般的民风民俗的俐侎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美丽村庄黑蝶飞,欢歌声声感党恩。
乌木龙村共排查出128户378人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经“回头看” 之后,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66人录入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进行精准管理、实施精准帮扶,2016年末实现精准脱贫21户86人,目前尚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310人。
在扶贫工作中,乌木龙村一是精准识别找“穷人”。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和“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的工作程序,全村共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贫困人口366人,分别由永德县人民政府、永德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和乌木龙彝族乡人民政府3个单位共78名干部进行挂钩联系,确保了结对帮扶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二是夯实基础治“穷窝”。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的指标要求,以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合自身经济实力进行安居房改造,在建房中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农户自建、群众互帮的群众主体作用,严格按照人均不低于13平方米、抗震设防、人畜分院、厨卫入户的要求建房。截止目前,全村1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启动建房96户,共兑付无偿补助资金58户113.5万元,为建房贫困户协调到信用社贷款29户。
三是整合资源拔“穷根”。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势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发展,科学合理进行产业规划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劳动技能培训1期620人次,发放种植高价值经济林木1240株,发放节能灶124个,组建1个专业合作社,组织124户贫困户入股永德正兴牧业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共发放分红资金8.658万元,春节慰问困难群众124户,发放慰问金3.72万元,发放食用植物油620公斤,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71万元,切实加快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步伐,为根本上拔出“穷根”奠定了基础。截止2016年底,实现脱贫出列21户86人。
四是党建引领解“穷困”。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积极推行“理论联学、阵地联建、发展联抓、技能联培、服务联做”的“五联”模式和“党组织+合作社+农投公司+企业+贫困户”的“五加”模式,实施“互联网+党建”行动计划,着力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为全村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乌龙木村是彝族支系俐侎人的聚居地,这是一个神秘民族。他们崇尚黑色,服饰呈现出简洁大方、古朴厚重、端庄典雅之美,制作工序、颜色、刺绣工艺透露着神奇和美丽,在创意云南2015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评选活动中,永德县乌木龙村荣获“云南十大刺绣名村”提名奖。
在乌木龙村,随处可见俐侎女子围坐一起做些针线活,俐侎女子擅长织布、刺绣,几乎家家户户的女子都会飞针走线,她们的服饰都是自己手工织布、染色、缝制的,俐侎男子服装在颜色、形式设计上相对单一,而女子服装则是品种繁多,从女童装到成年妇女装,从头上戴的到脚上穿的,绣工精美,色彩艳丽。在乌木龙乡,刺绣产业和刺绣从业者均具有一定规模,她们大约从八九岁就开始学习纺线、织布,村村寨寨都有年轻人向长辈学习古老的纺织技艺和手工制作传统服饰,成为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永德县党委、政府在俐侎文化传承保护上高度重视,成立俐侎文化传习所和民俗文化展館,使各类传习培训工作得到了正常的开展,民族传统生活习俗、传统民族节庆等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广大群众保护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的增强,俐侎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2014年,由著名音乐人陈哲发起的“土风计划”项目正式进入乌木龙乡,更对保护和传承濒危的、原生态的、传统的俐侎文化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目前,全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七人,俐侎服饰也已经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名录,在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俐侎人仍然能够把俐侎人歌舞、祭祀、服装、饮食等传统民风、民俗完整的传承保留下来。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乌木龙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村庄变美了,群众变富了,尤其是素有大地上行走的黑色灵魂和“黑衣部落”美誉的彝族支系俐侎人,家家户户建房忙。勤劳善良且保持活化石般的民风民俗的俐侎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美丽村庄黑蝶飞,欢歌声声感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