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技术型的人才,那么在课程的安排与讲授上,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培养出的学生必须是应用型的人才,这样才能适应当今农业的需要。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模块化教学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学 课程 教学 实践 模块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农学专业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中。在实践课教学中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参观法”为主,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田间,都是由老师精心选择有典型性有代表性的地方去参观,但由于时间、场地有限、还有人多、经费等条件限制,多数情况下都是走马观花。这种“参观法”实习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缺乏,从而使学生在独立分析问题和理论应该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煅炼,影响了学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也不利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智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模块化教学法概述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任务,提前做好准备,介绍内容要讲究艺术性,评估时尊重学生成果。但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高低、实践能力的强弱、工作量的大小是决定模块化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模块化教学法在中职农学教学中的应用
模块化教学法是以专业工种为模块,把农学专业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它有讲有学,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模块化教学法最重要的是模块的设计,模块化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设置模块。在充分理解技能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某一工种的教学模块。每一专业由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农学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农学专业,将农作物种、管、收分为几个模块,如整地是一个模块,播种是一个模块,田间管理是一个模块,作物收获又是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让学生亲自操作,知识来源于亲身经历与感悟体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在实行模块化教学时,重视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在教学内容上指导学生解决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意识,在实践环节上与行业需要,行业标准紧密结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程序是:①划分小组。划分原则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实现所谓“教学相长”,取长补短,相互借鉴。②确定内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③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去完成任务。④学生实施。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意义构建。⑤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三、模块教学的优点
1、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模块教学法突出了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依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使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最终达到相关岗位群的要求,使学生今后能独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面对工作中的任务和困难。模块化教学法凸显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水平。
2、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模块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只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单项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模块化教学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的,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逐步熟悉、掌握相关操作程序和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需求和学习动机,主动控制和调整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
3、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模块教学法的特点是:学习是为了就业,为了岗位需求,为了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引入就业岗位,满足未来职业技术要求。模块教学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化基础,熟练掌握了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四、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能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追求形式。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把握好每堂课,由过去的“一潭死水”变成一个活跃的课堂,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并能发现问题、独立去解决问题,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也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姚永生.冯宏祖.王兰.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实习模式创新与实践.中国农业教育.2008(2):47-49
[2]郑小波.构建广适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新世纪植物生产类宽口本科人才培养
【关键词】农学 课程 教学 实践 模块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农学专业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中。在实践课教学中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参观法”为主,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田间,都是由老师精心选择有典型性有代表性的地方去参观,但由于时间、场地有限、还有人多、经费等条件限制,多数情况下都是走马观花。这种“参观法”实习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缺乏,从而使学生在独立分析问题和理论应该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煅炼,影响了学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也不利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智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模块化教学法概述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任务,提前做好准备,介绍内容要讲究艺术性,评估时尊重学生成果。但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高低、实践能力的强弱、工作量的大小是决定模块化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模块化教学法在中职农学教学中的应用
模块化教学法是以专业工种为模块,把农学专业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它有讲有学,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模块化教学法最重要的是模块的设计,模块化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设置模块。在充分理解技能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某一工种的教学模块。每一专业由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农学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农学专业,将农作物种、管、收分为几个模块,如整地是一个模块,播种是一个模块,田间管理是一个模块,作物收获又是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让学生亲自操作,知识来源于亲身经历与感悟体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在实行模块化教学时,重视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在教学内容上指导学生解决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意识,在实践环节上与行业需要,行业标准紧密结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程序是:①划分小组。划分原则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实现所谓“教学相长”,取长补短,相互借鉴。②确定内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③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去完成任务。④学生实施。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意义构建。⑤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三、模块教学的优点
1、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模块教学法突出了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依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使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最终达到相关岗位群的要求,使学生今后能独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面对工作中的任务和困难。模块化教学法凸显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水平。
2、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模块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只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单项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模块化教学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的,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逐步熟悉、掌握相关操作程序和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需求和学习动机,主动控制和调整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
3、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模块教学法的特点是:学习是为了就业,为了岗位需求,为了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引入就业岗位,满足未来职业技术要求。模块教学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化基础,熟练掌握了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四、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能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追求形式。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把握好每堂课,由过去的“一潭死水”变成一个活跃的课堂,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并能发现问题、独立去解决问题,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也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姚永生.冯宏祖.王兰.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实习模式创新与实践.中国农业教育.2008(2):47-49
[2]郑小波.构建广适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新世纪植物生产类宽口本科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