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中融通 在理解中共生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多元文化的态势随着全球化的加剧日趋明显,各类文化的共生共荣需要通过国际理解教育的推动而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要义在于培养国际理解精神、创建和平文化、推动和平、人权和民主以及促进理解、尊重及共同发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文化多元意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形成学生的平等观和关爱心并促进学生道德水准的实质提升。国际理解的达成需要在知识掌握、视野扩展、充分了解中,在扩大开放、增进交流、平等对话中,在环境浸淫、生活体验及实际行动中实现。
  关键词:多元文化;融通;共生;国际理解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5-0017-07
  《世界人权宣言》倡导教育“应促进所有国家、种族和宗教团体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友谊”;学校应增强受教育者的国际意识,使他们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并引导其践行国际理解精神。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扩大教育开放的政策,并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各级学校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几千年的文明积淀铸就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近百年的变革也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现实国情。在全球化的形势下,来自全球的各类异质文化蜂拥而至,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潮流,我们的青少年应如何面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多元价值中,他们应秉持何种态度?我国教育如何在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既顺应趋势又保持个性,既展望国际又弘扬本土,既理解他者又发展自我,以此达到共生共荣之目的?如此,国际理解教育便被提到了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指通过教育的手段增进世界人民对各国、各民族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以及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制度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与相互沟通,最终实现人权、国际和平与人类共存的目的。国际理解教育萌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推动下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传播,是当代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一和教育国际化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与相互宽容;加强相互间合作,以便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1](p34)。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及目标是:
  1.培养国际理解精神
  1948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公共教育大会第11届会议上通过的《青年的国际理解精神的培养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教学》的第24号建议提出,当前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儿童和青少年做好准备,能有意识地积极参与建设一个多元、和平、安全及人人享有更完满生活这一共同目标的世界社会。为此,《建议》强调:所有教育应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国际团结;所有教育机构的生活的安排,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合作精神;应培养学生对世界共同体的责任感,以作为公民责任感的延伸;各国教育部和其他教育当局应运用其影响,鼓励在青年中培养国际理解精神[2](p72-73)。
  1968年7月国际公共教育大会第31届会议通过的《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的第64号建议指出,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应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应致力于发展有利于国际理解和尊重人权的态度和行为[2](p312)。为此,“第64号建议”倡导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辅助手段和教材、教学法和课外活动、教师培训、教育研究和实验活动以及国际交流各个方面,将国际理解精神渗透在学校课程和生活之中。
  人们在遭受了世界大战的磨难之后认识到,既然战争起源于人的思想,所以必须在人的思想层面树立起保卫和平的信念。这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的道德使命,也是这个时期的国际理解教育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为此,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得以确立,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青少年的国际理解精神这一设想也在许多国家初步达成了共识。
  2.创建和平文化
  1974年第1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教育的建议》(简称1974年建议)。该建议明确界定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并进一步明确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突出了“道德教育、价值教育、公民教育,改变东西方对峙的国际环境”等内容。大会认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不应只停留在主权国家间的理解和合作上,必须认识到世界各国在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上的相互依赖性,应加强学生的世界共同体意识教育。“1974年建议”是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它从教师教育、教材开发、课程与教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政府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方案,使和平和人权具体化,力图通过某种形式的教育以建立持久的和平与国际理解,从而使国际理解教育由理念转化为行动方案。
  在美苏剑拔弩张的时代背景之下,“和平”显得弥足珍贵,这一时期的国际理解教育致力于和平文化的创建,既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心声,也希冀通过教育的手段、通过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敦促各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3.推动和平、人权和民主
  1994年10月召开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首次以《宣言》和《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之综合行动纲领》的形式对国际理解教育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强调了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两个文件一方面重申了在当今由不宽容、暴力和不平等等各种形式构成显著特征的社会里创建和平文化和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指导原则并要求各国根据国情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策略、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为世界各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后期,虽然冷战逐渐结束,世界总体上趋于缓和,国际理解教育也从政治的阴影中走出,但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种族问题及宗教争端的日趋紧张仍使世界很不安宁。在这样的形势下,国际理解教育开始倡导并践行“建设体现有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神”(马约尔语)的“和平文化”,致力于人权和民主的推进。由此,国际理解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促进理解、尊重和共同发展
  《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之综合行动纲领》提到:多元化社会和多文化世界的公民,应能承认他们对形式和问题的解释根植于他们个人的生活、他们社会的历史以及他们的文化传统;其结果是没有一个人或群体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唯一答案,而且对每一个问题或许都有不止一种的解决方式。因此,人们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并以完全平等的地位进行磋商,以期寻求一种共同的基础。这样,教育就必须加强个人的特性并鼓励那些能增强个人和民族之间的和平、友谊和团结的各种思想及解决方法[2](p454)。由此可预知,在多元文化璀璨绽放的大背景中,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国际理解教育将呈现并彰显其“理解”与“共生”的理论根基,在学会理解的根基中达到共生共荣的发展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由“培养国际理解精神、创建和平文化”到“促进和平、人权和民主、强调理解、尊重和共同发展”的演进,从主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议、制定纲领和行动方案到其他国际组织积极介入、各国政府承诺重视和付诸行动的转变,表明国际理解教育逐步深得民心并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同时也表明当今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对国际理解教育需求的紧迫性日益增强[3]。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
  现代社会,随着“通信网络,特别是视听传播媒介领域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以前习惯于看作是陌生遥远的事情出现于不计其数的家庭之中,出现于大城市、贫民区或偏远的山村之中。异国之物不再遥远,而遥远之物却变得总是令人更加熟悉”[1](p222)。由此,不同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日益被人们所意识,人们普遍地、潜移默化地受到各种文化形态的影响,文化多元的态势日趋明显: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角逐、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碰撞、不同民族文化的交锋……而是否能对这种多元文化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这是获得社会凝聚力、和平共处以及通过协商而非诉诸武力解决争端并最终实现世界和平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1](p238)。
  恩坎科女士在其“国际理解教育——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的研究报告中提到:在教育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并不总是适用于任何地方、适用于同一种方式,由于个人和群体的流动,当今社会正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样化的微型文化的特征。有研究显示:加强这些文化是实现教育制度的一致性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而这些文化并没有被看作是自成体系、与世隔绝、阻止人们与外界交流的,恰恰相反,它们展示了多样性的财富[4]。因此,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精神,拓展教育的国际视野等意义重大。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
  早在古希腊时期,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们就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属于两个社群,一个是自己生长的地方,另一个则是普遍性的人类社群,同样,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城邦的公民,又是平等的世界公民”[5]。当今社会,全球化已成为不可回避之现实,而诸如生态失衡、资源短缺、贫富不均等世界性难题的解决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努力。对此,教育应以开放积极的姿态予以回应。学校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将世界性的新观念和动态讯息主动地引入课堂,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整体,每个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世界公民,在全球性的问题面前都应以休戚与共的态度对待之,而个人未来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了解本国国情及文化传统,更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从而促使学生不仅具备世界公民的意识,还能够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关心整个人类的命运,理性地审视和批判问题并积极地参与到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当中。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多元意识
  “教育有一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们不把外国人当作抽象的人,而把他们看作具体的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理性,有他们自己的苦痛,也有他们自己的快乐”[6](p191)。理解以认识为前提,认识越全面和深入,理解才能愈理性而深刻。因此,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给学生呈现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并使学生对其有较全面的了解。国际理解教育承认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并尊重其客观存在的形态及方式,倡导摈弃文化偏见及种族歧视,这些思想反映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在课程中融入不同群体的历史和文化,在教学中展现不同群体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给予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以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文化多元意识。在这样一种开放的文化观和多元的文化价值体系观照之下,学生得以突破地域的局限,充分领略世界各种文化的绚丽与别样,感受世界文明的丰富与繁华,从而不断地开阔文化视野,走向国际理解。
  3.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世界历史表明,没有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是很难作为一个平等的世界公民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意义,因为自身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个性,才是文化间交流的前提和基础”[7]。就国际理解而言,理解基础上的尊重、平等能强烈地折射出自我和自尊。理解是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也会使自己更好地为他人所理解并使自我得以显现,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过程。因此,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在理解他国、他民族的文化并充分吸收其精髓的同时,也应以自尊、自信、自主的心态将自己的文化“输出去”,使本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及国粹精华被他国、他民族所理解和接纳。“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我们在理解他国、他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的同时,才能更好地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在与他文化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彰显本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色,从而不仅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为他人所理解,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涵盖这些内容、体现如此精神的国际理解教育,自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4. 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平等观和关爱心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特殊表现形式,都有与其他形式的文化平等对话的权利;国际理解教育倡导尊重每一种文化的价值及其差异并为其提供平等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之中,面对各类异彩纷呈的外来异质文化,我们既要以兼容并蓄、多元融合的态度对待之,同时又不忘彰显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如此,我们的教育便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亦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平等观和关爱心。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他国、他民族的历史、国情及文化等进行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以整体而非片面的、历史发展而非停滞静止的眼光审视和理解他者,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并体验每一种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独特意蕴,并以关爱、包容的态度对待之。尤其是在主流文化不断遭受质疑、外来文化强势进军、亚文化影响力渐强、宗教冲突愈演愈烈的多元文化背景之下,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引导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文化冲突与碰撞中平等地对待之、理性地审视之、自尊地选择之极为重要。
  5. 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准的实质提升
  文化的多元带来的是价值的多元,“多元的价值必然伴随着价值主体的利益和价值冲突”[8](p2)。就我国目前的情势而言,传统的一元道德教育显然遭受了质疑和挑战,而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人价值却又陷入了道德相对主义的“无道德”的泥淖。然而,“价值多元的内涵在于肯定多种价值的并行不悖”[9],“价值的多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表面差别,但在深层次上人类生活具有共同性”[8](p3),“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6](p192)。为此,国际理解教育不仅强调多元文化所伴随的具有差异性的多元价值,同时也注重其中所隐藏的共同价值与共生理念,反映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既要维护价值多元,培养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又要进行普遍价值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10]。面对纷至沓来的多元文化及其伴随的多元价值,我们不是要告知学生必须认同哪种价值,而是要教其学会辨别与选择,引导其自主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发展其道德地判断社会事务和他人行为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引导学生充分地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对他人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等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唤醒学生作为平等的世界公民的理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为共同利益而行动的愿望以及致力于和平的决心。这无疑会使学校德育在基于现实的文化环境下获得更加充实的、生活化的内容,从而实质性地提升多元文化背景中学生的道德水准。
  从对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分析亦可看出,作为当代国际教育新理念和新趋势之一的国际理解教育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的应然要求和具体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施行使素质教育具有了国际视野、时代特色和更加丰富的内容。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路径
  国际理解教育以解决国际社会的问题为主题,涉及了解世界各种文化、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人口、贫困、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通过认识世界的各种关系和不同文化社会的相互依存性,从而提高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增强个人的责任感[11]。问题的解决需以对问题的透彻理解为前提,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国际理解教育致力于引导学生探讨如何相互理解与共同生活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并能对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持理解的态度。那么,具体来说,该如何理解,理解什么?
  1.在知识掌握、视野扩展、充分了解中获得理解
  毋庸置疑,理解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使学生获得世界性的知识,获得关于正确对待世界的情感和态度,才能形成多元文化意识、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本族文化、异族文化和爱护地球环境的基本观念。因此,在各科教学中使学生获得国际理解性知识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形式。
  在引导学生获得国际理解性知识时,应把握这样几个原则:
  其一,“理解”首先是对历史的理解。人都是生活在历史的影响之下,没有历史的观念,理解不可能理性而客观,历史使理解成为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历史浸淫着文化底蕴,体现着文化的价值内核,历经历史长河洗礼的民族文化往往彰显出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理解历史最重要的是理解文化,“这种理解既包括对其他国家、民族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广泛、深入而不带偏见的了解,又包括对整个人类文明演进历史的总貌的准确把握”[12](p76)。因此,要丰富文化视界,真正接受并尊重外来异域文化,理解其文化精髓,就必须认真学习其文化发展史,了解该文化的演进历程,否则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理解。
  其二,“理解”还应是动态的理解。历史和文化是一个的动态过程,每一种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都处在生生不息、吐故纳新的过程之中,同样,对异域文化的理解也应持动态观和发展观。静止的、凝固的文化观和历史观不仅会使文化理解表面化和静止化,而且会导致对异族文化刻板、狭隘和破碎、片面的认识,从而造成“文化沙文主义”、文化隔阂或种族歧视。因此,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要认识要理解的内容,如在地理教学中不仅应使学生明了各国和各民族的基本地理特征,“更应引导儿童思考整个世界及其居民,理解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了让世界上的资源能被用于改善人类生存的条件,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必须解决的问题”[2](p316)。
  其三,“理解”也应是基于平等的双向理解。国际理解既是对他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等的理解,同时也是让他国认识和了解本国国情、历史的双向交流过程,而双向交流的实现必须是基于理解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习者尊重和吸收他国的文化精髓,正确认识和理解他国的价值观念及民俗民情,同时也要强调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及国家、民族平等意识,注重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了解他人的同时也使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既要兼容并蓄、多元融合,又要坚持原则、保证立场,而在强调本民族的价值观的同时,也要防止民族主义的滋长。在理解他人及认同自我的问题上,我们需“超越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来看待世界及本民族所面临的严峻问题”[12](p77)。   2.在扩大开放、增进交流、平等对话中达成理解
  理解在人际间进行并实现,具有“共同创造”的社会性质。通过知识性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关于世界的知识,为形成对待世界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及社会责任感和平等的文化观奠定了基础,这是理解的第一步,但仅停留于此远远不够。要达成真正的理解,还需要创造一种对话的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对话双方的思想得以碰撞,对话主体就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产生出具有建设性的结果。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是双方的对话与精神相遇的活动,只有这种经过交流和沟通而创生出的新结果才能称之为理解的最高境界。这意味着,“理解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也不仅是双方面的互相知识,而必须是共同的作品——这是问题关键之所在”。[12](p76)
  在引导学生开展国际理解性交流或对话时,教育者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对话应重视外语教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外语是不可缺少的媒介。早在1937年7月19日, 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第6届会议的第11号建议《现代语言教学》就提出,“现代语言教学的目的, 不仅在于从实用角度出发,培养应用语言的能力,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明了与外国文化密不可分的教育兴趣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2](p41)。外语不仅仅是一种认识工具,更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脱离了语言世界,文化就失去了意义的寓所。因此,国际理解教育认为,掌握外语是文化交流与对话从而实现国际理解的重要条件。语言障碍的克服不仅有助于减少“文化独白”和“自言自语”的封闭与隔离状态,同时,外语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地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个性。外语的掌握能使学生较快、较准确地获得信息的同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在运用外语了解他国文化及国情的同时通过交流让他国也更清晰地了解我们,从而实现文化的双向理解。
  其次,对话应注重文化的体验。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公民,其核心是培养公民的“国际理解能力”,即与各民族、各国家的人们进行平等交流、交往和合作以及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从事工作并与当地人们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应仅限于了解和认识,还应注重体验,为此,应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使学习者在异域文化的氛围中理解其价值观念,在面对面的交往中感受他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将大大地超越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以往的经验表明,一次实际体验所获往往要胜过多次课堂听课所得。在亲身体验外国文化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国际视野能够得到有效地拓展,并有助于形成其对异域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可以说,受教育者的国际交流经验和国际生活体验是促成其国际理解意识和国际理解能力形成的关键。
  3.在环境浸淫、氛围打造和实际行动中促成理解
  环境不仅作为背景因素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实际上,人的一切思想和处事态度均来自社会生活环境,是在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13](p3)。因此,塑造学生的国际理解精神、发展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离不开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环境。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行需要学校、社会理解氛围的营造,而学校及社会中国际理解环境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入实施,同时也有利于自身和平、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等特征的生成或强化。
  创设有利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和社会环境,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在开放、民主、平等的学校环境中实施。美国全国中学校长联合会执行董事斯考特·D·汤姆森认为,“学校环境不仅是学生获得良好学业成绩的关键,同时也是影响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重要因素。建设一个积极的学校环境就意味着为学生、老师、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家长进行富有成效的学习工作及合作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13](p343)。因此,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在良好的学校环境中实施,需要学校在环境建设上彰显学校特色、突出人文关怀、体现国际视野,从而使物化的文化成就和精神文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在开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成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精神和态度。例如,鼓励学生和教师就诸如文化冲突、宗教争端、环境变化、种族歧视之类的国际热点问题、有争议的时事问题及历史问题等展开讨论并适时引导。
  其二,以开放、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依托。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并必然地受其影响,社会环境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学校教育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中,顺应教育民主化、开放化趋势建构开放、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学校中尊重、民主、理解及平等氛围的营造,因此,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行必须以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依托。然而,封闭保守的历史传统、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过于自尊的民族心理以及面对随国门开放而涌入的多元价值时的无所适从则会形成不利于国际理解的社会氛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需要借助媒体的影响力进行舆论造势,既要大力宣扬主流文化价值取向,同时要合理引介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形式,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理性取舍、兼容并蓄、多元融合以引导大众的文化观及文化心态,拓展大众的文化视野,营造有利于国际理解的社会氛围。
  在这个复杂、多元、变革频繁的世界,国际理解教育肩负着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实现多元文化共生共存、促进国际合作、和平及发展之使命,同时也承载着培养现代公民文化包容、价值多元、和平民主等意识和胸襟的重要任务,因为,只有秉持平等交往、兼容并蓄、博大宽广的国际理解精神,人类共生共荣之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专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叶澜.中国教师新百科·中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112.
  [4]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07.
  [5] 张鲁宁.世界公民观念与世界公民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9(20):25.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7] 周鸿.论培养世界公民的文化包容和自信品格[J].大学教育科学,2008(6):11.
  [8] 冯建军,提秀雷.多元价值时代需要怎样的道德教育[J].人民教育,2009(11):2-3.
  [9] 程红艳.价值多元视角下的道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45.
  [10] 冯建军.价值多元时代道德教育的新使命[J].教育科学研究,2009(5):6.
  [11] 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12] 杨秀玉.为理解而教育,为理解而对话——全球化视野下国际理解教育特征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2):76-77.
  [13] 田慧生.教学环境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陈剑光)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1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这既为高校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对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2012年,湖南大学法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级卓越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下面这组文章是该基地老师不断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全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将起
期刊
摘要: 大学教学的重要性无需置疑,但在功利主义的裹挟与冲击下,大学教学的神圣性意义走向衰减。如何充分彰显大学教学的应然价值,实现大学教学的理想追求,这是需要加以积极反思与建构的重要主题。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诉求包括两方面:一是理智的挑战,这是大学教学的逻辑基础;二是灵魂的唤醒,这是大学教学的内在生命。只有这二者皆备、并行不悖,大学教学才能驶入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期刊
摘要: 在传统知识观式微、未来职业不可预测、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实践亟待变革。高校课程实践变革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以“学”为中心。“学”为中心不仅契合了终身教育理念,也是对时代语境中人的主体意识张扬的有效回应,更是高校课程改革效度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范式,项目化课程实践在以“学”为中心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实现了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
期刊
摘要: 台湾的大学教师发展是由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的。通过对台湾一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质性研究发现,该教师发展机构实质上成为提供教学资源与服务的行政单位,扮演“邀请者”和“协助者”(“媒人”)角色,与政策预期的“促进者”和“辅导者”(“医生”)角色定位有一定偏差。这一角色定位相应地影响了该组织的活动参与情况和组织发展策略。可以通过提升机构专业性、塑造合作共享的文化氛围和改革评价晋升制度来破解教师发展
期刊
摘要: 通过对中美两国十多所高校章程的文本比较研究发现:中美高校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领导决策体制,两者在权力机构、职权范围、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也呈现一些规律性特征。如,“集体领导决策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安排、职权的宏观定位以及为实现其职权所采取的不同运作机制、“管理”与“治理”的尺度、将决策权与行政权区分开来等等。针对我国高校领导决策体制法律框架与政治框架不协调的问题,应通过建立理事会或
期刊
摘要: 教育民族性是构建本民族特色教育体系的根本原则。清末依据“中体西用”原则快速完成了体现教育民族性的教育体系的构建:制定体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宗旨;形成彰显民族品性的德育规范;构建蕴含民族文化要求的教育内容体系;立足文化自保加大对师资队伍管理。“中体西用”下教育体系的不足在于:“中学”体量过大,冲淡了新教育的“新”味;相对“保守”的倾向削弱了其“开放性”要求;过于强调意识形态教育,冲淡了教
期刊
摘要: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我国大学校训使用的高频词语。湖南大学“实事求是”校训,继承了岳麓书院务实求是的教育传统,彰显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核心特质,接引了西方文明讲求实证的科学精神,适应了党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其特质和内涵在学校建设发展进程中不断丰富和提升,成为湖南大学最根本的文化基因。这一校训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时代精神高度契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
期刊
摘要: 专业课教师讲授通识课既存在教育理念方面的问题,也存在教学策略方面的问题。在教育理念方面,专业课教师往往用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素质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概念来理解通识课程,简单地将通识课理解为专业知识的普及课,没有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策方面,大班上课,难以实行因材施教;以讲授法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过分依赖多媒
期刊
摘要: 《荀子·劝学篇》是最早论述学习的名篇,它提出“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观点,其实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观,这些观点对研究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存在知识面狭窄、思维不深入、缺乏写作训练的弱点。借鉴《荀子·劝学篇》的学习思想,研究生应采取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勤于写作等学习策略来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荀子·劝学篇》;“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
期刊
摘要: 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向度。发展人的个性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场。胡锦涛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人的个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主题,明确提出了尊重与发展人的个性的思想。个性是一个多学科概念。个性发展是人的创造品质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更准确、更深刻的发展,是个体的一种自主自觉的行为。个体必须在正确处理好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