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功利主义从高考报志愿就开始了
每年这个时候,高中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该选择什么专业,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由此衍生出的两个问题,分别是“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及“哪些专业最好别考虑”。把大学的专业分为四六九等,这样的结果导致大量基础性专业招录优秀学生很难。而很多家长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只要逮着“过来人”就赶紧征求对方的意见。一些所谓的职场人士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以过来人的身份”并给出一些填报志愿的建议。这部分职场人士自然是功利主义者的信徒了。
这种风气长期以来一届一届传递下去,功利主义的倾向开始普遍,而从高考报志愿这一刻开始就已经发酵了,在整个大学期间一直持续发展,继而影响到之后的就业。一个纯洁无暇的高中毕业生,在经过大学的培养之后,就如同钱理群教授说的,成了一个“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那么,这种怀着功利主义选择专业、继而接受大学培养,从个人的角度分析,似乎报了一个相对热门的专业,将来能够实现预期的就业收益最大化,虽然理论上而言能实现个人预期收益最大化,在找工作方面能够获得相对的优势,然而当众人都怀着同样的功利心态时,最终的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前几年,大学里的经济、法律、计算机等所谓的“热门专业”备受家长追捧,很多学生都在家长的指导下盲目选报了这些“热门专业”。家长们原以为,选择“热门专业”意味着孩子今后择业时拥有更多砝码,但几年后的事实证明,“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严重过剩,就业形势甚至不如当时的冷门专业。
功利主义引导下的高考志愿填报不仅是毕业生过剩这么简单的结果,因为这个结果只是单方面的,高校层面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根据学生的报考志愿,对于专业设置开始“入乡随俗”。某财经类大学在法律学疯狂遭受追捧的时期,一口气扩招了大量的学生从事法律学的人才培养,整个大学里面法律专业成为人数最多的专业。可是法律这类非基础类专业的专业化非常强,市场肯定不会接受,反过来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报志愿功利主义的另一个表现是扎堆报名校,很多学生家长觉得,只有出名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大学,其他一般的大学或者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考上了也“没面子”,将来找工作也很困难。不仅家长有这样的思维,整个社会似乎都有这样的错误认知。难道只有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是大学,其他的就不是大学吗?某高中给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塑立雕像,这本身就是这类功利主义教育的最典型的事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是优秀的,而考上其他大学也包括不知名大学的那些学生也同样是优秀的。我们也相信这一点,这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也并不一定比考上普通大学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甚至,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同样是优秀的。
完全的功利主义必然导致极端的利己主义。很难想象这个高中的学生在考上清华大学的学长的雕像下面学习,会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02
大学功利化的危害
古语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当然不是指我们今天的大学,但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仍然是大学培养人才最根本的标准,也是设立大学的最终目的,对培养出的人才的最终要求,更是大学精神的旨归。我们发展大学教育,最终目的绝对不是要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粗鄙市侩,更不是要培养出一群知识丰富,性格狭隘,世界观和人生观极端自私的功利主义者,而是要通过系统的知识启蒙,来为社会进步培养出一批知识精英。这部分知识经营首先应该具备“止于至善”这样的道德准则,只有道德上过关,这才能叫做人才。否则,一个有知识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有才无德的群体来治理和管理公共事务,必然造成群体性的道德堕落。
世界上公认的说法是: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自诞生以来,一直都以培养知识精英和精英文化为宗旨,而大学教育培养的知识精英的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向。如果我们的大学教育从报志愿开始就处在功利主义的裹挟下,青年学生一开始都奔着“钱途”而去,一窝蜂地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而非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最终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整个社会的“智商”也将难有显著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会不断下降,犬儒主义盛行而引发大量社会问题。因为知识精英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水准的晴雨表。如果功利主义从这个群体开始集体发作,势必造成“上行下效”的结果。
当然,大学教育既不应该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也不鼓励盲目的理想主义。毕竟,大学教育既不在污泥之中,完全堕落化,也不在白云之巅,不食人间烟火。大学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能看见他,甚至多少都会和大学产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大学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所以对于大学的要求很简单,努力追求理想,却不能完全为谋求一份好工作,在两者之间的偏重,将直接决定一个大学价值的取向。
各个大学之间的竞争也因为功利化倾向而变得更加激烈。只不过这一类的竞争已经完全失去了学术研究的范畴,而完全是低级趣味的功利化竞争。一些大学公然把就业率和考研率以及学生就业的好单位作为招牌大肆渲染和宣扬,误导学生。这种竞争甚至完全成为一场世纪初大学之间的竞争闹剧。
从功利主义角度分析,大学之所以在意这些外在的因素,主要还是迎合考生和家长的功利主义心理。有需求必然有市场,大学扩招之后,很多基础设施变得不够用,为了扩大招生,获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必然要选择一条最直接的功利主义的道路。如果老老实实做学术,老老实实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与功利化需求格格不入,更难与其他学校竞争了。
从学生到大学,再到整个社会,功利主义的盛行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功利主义的大学教育造成社会道德架构的坍塌,短时间难以扭转。
03
高考志愿和大学教育应该多一些理想主义
当就业率成为一所大学招生的重要考量标准,大学的理想主义色彩就几乎完全褪去了。主要偏重功利主义的大学教育,必然把考生和学生引向急功近利这样的极端。
上面说到大学教育并非完全追求理想,但也不是全然为谋求一份好工作,而应该是理想和现实兼而有之。就专业选择而言,比较靠谱的做法,其实还是高中生先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兴趣和人生规划,再进行综合考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最有潜力的专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盲目地跟随社会热点、跟随社会的潮流,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实本身就是对自身兴趣和人生规划的完全否定。事实上,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实只是一种幻象,并非真实的表现。因为这类热门专业是志愿报考当年的社会就业现象的反应,而大学需要4年的学习,在4年之内,每年都有毕业生毕业,到了4年之后,真实的情况肯定不是当初报志愿所报考的那样“热门”仍然热门。
用当年的所谓热门专业来指导4年之后的功利化的就业,本身就是刻舟求剑。所以最好和最有潜力的专业永远是最合适自己的专业,通过高考前,通过职业规划为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职业匹配点,那么你就赢在起跑线上,未来的前程不可估量。
对于培养人才的大学来说,在专业设置方面更应该进行科学的配置,以国家建设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进行设置,而不应该简单地以学生家长基于“热门专业”的判断进行专业设置。同时应该注重理想主义的教育和引导,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教育和德育齐头并进,而不能厚此薄彼。
知识精英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世纪工程,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意不得。把这个看似简单的高考志愿选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赋予其更高的意义,才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功利主义从高考报志愿就开始了
每年这个时候,高中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该选择什么专业,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由此衍生出的两个问题,分别是“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及“哪些专业最好别考虑”。把大学的专业分为四六九等,这样的结果导致大量基础性专业招录优秀学生很难。而很多家长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只要逮着“过来人”就赶紧征求对方的意见。一些所谓的职场人士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以过来人的身份”并给出一些填报志愿的建议。这部分职场人士自然是功利主义者的信徒了。
这种风气长期以来一届一届传递下去,功利主义的倾向开始普遍,而从高考报志愿这一刻开始就已经发酵了,在整个大学期间一直持续发展,继而影响到之后的就业。一个纯洁无暇的高中毕业生,在经过大学的培养之后,就如同钱理群教授说的,成了一个“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那么,这种怀着功利主义选择专业、继而接受大学培养,从个人的角度分析,似乎报了一个相对热门的专业,将来能够实现预期的就业收益最大化,虽然理论上而言能实现个人预期收益最大化,在找工作方面能够获得相对的优势,然而当众人都怀着同样的功利心态时,最终的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前几年,大学里的经济、法律、计算机等所谓的“热门专业”备受家长追捧,很多学生都在家长的指导下盲目选报了这些“热门专业”。家长们原以为,选择“热门专业”意味着孩子今后择业时拥有更多砝码,但几年后的事实证明,“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严重过剩,就业形势甚至不如当时的冷门专业。
功利主义引导下的高考志愿填报不仅是毕业生过剩这么简单的结果,因为这个结果只是单方面的,高校层面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根据学生的报考志愿,对于专业设置开始“入乡随俗”。某财经类大学在法律学疯狂遭受追捧的时期,一口气扩招了大量的学生从事法律学的人才培养,整个大学里面法律专业成为人数最多的专业。可是法律这类非基础类专业的专业化非常强,市场肯定不会接受,反过来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报志愿功利主义的另一个表现是扎堆报名校,很多学生家长觉得,只有出名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大学,其他一般的大学或者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考上了也“没面子”,将来找工作也很困难。不仅家长有这样的思维,整个社会似乎都有这样的错误认知。难道只有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是大学,其他的就不是大学吗?某高中给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塑立雕像,这本身就是这类功利主义教育的最典型的事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是优秀的,而考上其他大学也包括不知名大学的那些学生也同样是优秀的。我们也相信这一点,这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也并不一定比考上普通大学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甚至,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同样是优秀的。
完全的功利主义必然导致极端的利己主义。很难想象这个高中的学生在考上清华大学的学长的雕像下面学习,会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02
大学功利化的危害
古语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当然不是指我们今天的大学,但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仍然是大学培养人才最根本的标准,也是设立大学的最终目的,对培养出的人才的最终要求,更是大学精神的旨归。我们发展大学教育,最终目的绝对不是要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粗鄙市侩,更不是要培养出一群知识丰富,性格狭隘,世界观和人生观极端自私的功利主义者,而是要通过系统的知识启蒙,来为社会进步培养出一批知识精英。这部分知识经营首先应该具备“止于至善”这样的道德准则,只有道德上过关,这才能叫做人才。否则,一个有知识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有才无德的群体来治理和管理公共事务,必然造成群体性的道德堕落。
世界上公认的说法是: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自诞生以来,一直都以培养知识精英和精英文化为宗旨,而大学教育培养的知识精英的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向。如果我们的大学教育从报志愿开始就处在功利主义的裹挟下,青年学生一开始都奔着“钱途”而去,一窝蜂地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而非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最终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整个社会的“智商”也将难有显著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会不断下降,犬儒主义盛行而引发大量社会问题。因为知识精英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水准的晴雨表。如果功利主义从这个群体开始集体发作,势必造成“上行下效”的结果。
当然,大学教育既不应该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也不鼓励盲目的理想主义。毕竟,大学教育既不在污泥之中,完全堕落化,也不在白云之巅,不食人间烟火。大学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能看见他,甚至多少都会和大学产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大学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所以对于大学的要求很简单,努力追求理想,却不能完全为谋求一份好工作,在两者之间的偏重,将直接决定一个大学价值的取向。
各个大学之间的竞争也因为功利化倾向而变得更加激烈。只不过这一类的竞争已经完全失去了学术研究的范畴,而完全是低级趣味的功利化竞争。一些大学公然把就业率和考研率以及学生就业的好单位作为招牌大肆渲染和宣扬,误导学生。这种竞争甚至完全成为一场世纪初大学之间的竞争闹剧。
从功利主义角度分析,大学之所以在意这些外在的因素,主要还是迎合考生和家长的功利主义心理。有需求必然有市场,大学扩招之后,很多基础设施变得不够用,为了扩大招生,获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必然要选择一条最直接的功利主义的道路。如果老老实实做学术,老老实实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与功利化需求格格不入,更难与其他学校竞争了。
从学生到大学,再到整个社会,功利主义的盛行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功利主义的大学教育造成社会道德架构的坍塌,短时间难以扭转。
03
高考志愿和大学教育应该多一些理想主义
当就业率成为一所大学招生的重要考量标准,大学的理想主义色彩就几乎完全褪去了。主要偏重功利主义的大学教育,必然把考生和学生引向急功近利这样的极端。
上面说到大学教育并非完全追求理想,但也不是全然为谋求一份好工作,而应该是理想和现实兼而有之。就专业选择而言,比较靠谱的做法,其实还是高中生先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兴趣和人生规划,再进行综合考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最有潜力的专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盲目地跟随社会热点、跟随社会的潮流,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实本身就是对自身兴趣和人生规划的完全否定。事实上,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实只是一种幻象,并非真实的表现。因为这类热门专业是志愿报考当年的社会就业现象的反应,而大学需要4年的学习,在4年之内,每年都有毕业生毕业,到了4年之后,真实的情况肯定不是当初报志愿所报考的那样“热门”仍然热门。
用当年的所谓热门专业来指导4年之后的功利化的就业,本身就是刻舟求剑。所以最好和最有潜力的专业永远是最合适自己的专业,通过高考前,通过职业规划为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职业匹配点,那么你就赢在起跑线上,未来的前程不可估量。
对于培养人才的大学来说,在专业设置方面更应该进行科学的配置,以国家建设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进行设置,而不应该简单地以学生家长基于“热门专业”的判断进行专业设置。同时应该注重理想主义的教育和引导,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教育和德育齐头并进,而不能厚此薄彼。
知识精英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世纪工程,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意不得。把这个看似简单的高考志愿选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赋予其更高的意义,才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