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会成为整个事件成功的关键。在教育领域中也流行这样一句话:“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因为教育的对象是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教师出于良好的教育愿望,生怕一件小事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对之慎之又慎。审慎本是一件好事,正如爱蒙德·柏克对审慎重要性的评说:“审慎在所有事物中都堪称美德。”“教育无小事”应该是一种教育理想,是对教育中发生的事件的谨慎处理,而不是在行为中事无巨细地一致对待,或者可以说教师在战略上要重视它,而在战术上不应该同等重视,就像面对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要防止发生严重的摔跤,但不要总是扶着他,让他自己走,摔几次跤没什么大不了的。否则的话,师生之间会平添许多障碍,因为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老师都兴师动众、如临大敌的样子。在许多时候,学生不是被发生的事情吓怕的,而是被老师的那种“教育无小事”的情结吓怕的。
“教育无小事”是提醒教师要认真对待教育细节,可是有一种情景与“教育无小事”的初衷非常不合适宜,就是教师常因一点小事就责罚学生、侮骂学生。教师要善于对教育细节进行思考,但并不是说要以一种神经兮兮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学生平时所犯的过错大多是一些无意过失,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来教育开导学生,用不着动辄就上升到品德高度,把过失行为转变成品德问题,如果这在教育中成为一种习惯,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育,都是非常有害的。戴本博在《外国教育史》一书中说道:“如果经常对学生的非故意过错行为采取惩罚措施,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很容易使受惩罚者产生对立情绪,从而使今后各项教育因产生信任危机而面临窘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似乎一直以来都是正统教育的良言,教师在平日中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这种“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以其居高临下、正义凛然而流行,其实对学生已经造成了许多心理压力和伤害。仔细观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言语:地一次不扫,那就是懒惰;抄一次作业,那就是偷窃;讲一句脏话,那就是下流……。学生有过失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夸大其危害性,造成学生因承受不了这种精神上的折磨而在心灵中烙下阴影。叔本华说:“一个人倘若总是处于一种戒备状态,那么,他便永无安宁之时。”可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却不得不生活在这种戒备状态中,虽然衣食无忧,可却心忧不堪!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不可能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的,更何况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理想,但也是它最大的弱点,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是因为其优点,失败同样也是其自认的优点,因为优点是最经不起打击的。美好的教育理想有时就像漂亮的罂粟花,看起来让人想往,却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更何况教育理想在现实中变形走样的时候。“教育无小事”在现实中确实已经变形了,甚至失去了它的本意。如今教师责罚学生的最好理由之一就是“教育无小事”,对学生发生的事,不管大小,都要严肃处理,生活在动不动就无限上纲上线的校园里,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在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校园里,学生的心灵并未感到安全,都是“教育无小事”惹的祸!每天发生在校园中的事,师生在认知上是有巨大偏差的,教师可以重视它,但不能重击它。学生认为是小事,教师认为是大事,学生认为对此不必严阵以待,教师却兴师动众。
一直以为,联系家长通告学生的表现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法宝,这里面其实就是“教育无小事”在作怪,因为学生发生的事不是小事,所以成绩有点不理想,找家长;表现稍有不好,找家长。可找家长对学生来说是咒语,听到就会头痛,既然教师认为发生的事不是小事,那承认就是了,然后写上一纸千言书,从自己的灵魂深处寻找存在的问题,作认真深刻地检讨,其实只是为了应付教师“教育无小事”的需要。
教师平时观察到的学生行为,其实并不一定是学生内心的真实反映,甚至是一种错觉。圣人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靠吃野菜为生,长达七天之久。第八天,颜回从外面讨回了一些大米,赶紧拿去煮饭。在煮饭的过程中,孔子看见颜回偷偷吃了一把饭,心生不悦,但却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委婉地说:“我刚才梦见了先人,你把干净的饭先祭祀给先人吧。”聪明的颜回明白老师的意思,赶紧解释道:“饭是干净的,刚才有烟尘把一些饭弄脏了,扔掉怪可惜的,我就把它吃掉了。”孔子恍然大悟地感叹道:“看来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可信啊!”孔圣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何况是普通老师。可有时教师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再加上“教育无小事”深深地烙在他们的教育理念之中,把观察到的学生行为扩大化,拔高到品德的高度,学生能接受得了吗?何况现在的学生没有颜回那么幸运,老师会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吗?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早已先入为主的“教育无小事”在作怪,既然不是小事,那解释还有什么用?如同国人传统思想中表述的那样,“滔天罪行”是不需要再解释原因的,只要接受处罚就行了。折射在教育中同样如此,既然学生犯的不是小错,那么等待的应该是责罚,而不是解释。扪心自问,中国的学生的确具有非常的忍耐力,一直生活在没有解释权利的校园中,居然也能够安心学习,受了委屈忍一下就过去了,因为没地方可以诉说,告诉家长可能换来又一次的责骂,很少有家长会站在子女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家长和教师如此默契地压抑学生的情感,是烙在教育良知上的一块无法愈合的伤疤。
对“教育无小事”的批判性体认,并不是要排斥它,而是要在实践中发现它的缺点,尽量发挥它的优点,批判性认识不是对“教育无小事”的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它的弊病。太阳照到的地方,也会有阴影存在,教育同样如此。
对学生,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的约束。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极力倡导自由,坚决反对在教育中采取压制的办法。为此,他和夫人一起办学校,想要实现理想的自由教育。结果,他所办的学校却成了一批调皮捣蛋、无法无天的顽童的天然收容所。办学的失败,使他在《教育论》一书中承认,孩子应该有“正确的约束”。卢梭说过:“大自然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欺骗我们的,始终是我们自己。”“教育无小事”如同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并不像自己想像得那么严重,如果不把它当回事,感受上不会是很痛的,如果觉得痛,那是因为你自以为伤口在痛,是你害怕伤口的痛。正如万物的生长,对个体来说从不是小事,但是对大自然来说,就是一件很小的事,小到它可以自己来决定自己,过度地重视它,那就不是成长,而是拔苗助长。■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草塔中学)
“教育无小事”是提醒教师要认真对待教育细节,可是有一种情景与“教育无小事”的初衷非常不合适宜,就是教师常因一点小事就责罚学生、侮骂学生。教师要善于对教育细节进行思考,但并不是说要以一种神经兮兮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学生平时所犯的过错大多是一些无意过失,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来教育开导学生,用不着动辄就上升到品德高度,把过失行为转变成品德问题,如果这在教育中成为一种习惯,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育,都是非常有害的。戴本博在《外国教育史》一书中说道:“如果经常对学生的非故意过错行为采取惩罚措施,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很容易使受惩罚者产生对立情绪,从而使今后各项教育因产生信任危机而面临窘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似乎一直以来都是正统教育的良言,教师在平日中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这种“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以其居高临下、正义凛然而流行,其实对学生已经造成了许多心理压力和伤害。仔细观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言语:地一次不扫,那就是懒惰;抄一次作业,那就是偷窃;讲一句脏话,那就是下流……。学生有过失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夸大其危害性,造成学生因承受不了这种精神上的折磨而在心灵中烙下阴影。叔本华说:“一个人倘若总是处于一种戒备状态,那么,他便永无安宁之时。”可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却不得不生活在这种戒备状态中,虽然衣食无忧,可却心忧不堪!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不可能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的,更何况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理想,但也是它最大的弱点,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是因为其优点,失败同样也是其自认的优点,因为优点是最经不起打击的。美好的教育理想有时就像漂亮的罂粟花,看起来让人想往,却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更何况教育理想在现实中变形走样的时候。“教育无小事”在现实中确实已经变形了,甚至失去了它的本意。如今教师责罚学生的最好理由之一就是“教育无小事”,对学生发生的事,不管大小,都要严肃处理,生活在动不动就无限上纲上线的校园里,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在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校园里,学生的心灵并未感到安全,都是“教育无小事”惹的祸!每天发生在校园中的事,师生在认知上是有巨大偏差的,教师可以重视它,但不能重击它。学生认为是小事,教师认为是大事,学生认为对此不必严阵以待,教师却兴师动众。
一直以为,联系家长通告学生的表现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法宝,这里面其实就是“教育无小事”在作怪,因为学生发生的事不是小事,所以成绩有点不理想,找家长;表现稍有不好,找家长。可找家长对学生来说是咒语,听到就会头痛,既然教师认为发生的事不是小事,那承认就是了,然后写上一纸千言书,从自己的灵魂深处寻找存在的问题,作认真深刻地检讨,其实只是为了应付教师“教育无小事”的需要。
教师平时观察到的学生行为,其实并不一定是学生内心的真实反映,甚至是一种错觉。圣人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靠吃野菜为生,长达七天之久。第八天,颜回从外面讨回了一些大米,赶紧拿去煮饭。在煮饭的过程中,孔子看见颜回偷偷吃了一把饭,心生不悦,但却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委婉地说:“我刚才梦见了先人,你把干净的饭先祭祀给先人吧。”聪明的颜回明白老师的意思,赶紧解释道:“饭是干净的,刚才有烟尘把一些饭弄脏了,扔掉怪可惜的,我就把它吃掉了。”孔子恍然大悟地感叹道:“看来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可信啊!”孔圣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何况是普通老师。可有时教师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再加上“教育无小事”深深地烙在他们的教育理念之中,把观察到的学生行为扩大化,拔高到品德的高度,学生能接受得了吗?何况现在的学生没有颜回那么幸运,老师会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吗?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早已先入为主的“教育无小事”在作怪,既然不是小事,那解释还有什么用?如同国人传统思想中表述的那样,“滔天罪行”是不需要再解释原因的,只要接受处罚就行了。折射在教育中同样如此,既然学生犯的不是小错,那么等待的应该是责罚,而不是解释。扪心自问,中国的学生的确具有非常的忍耐力,一直生活在没有解释权利的校园中,居然也能够安心学习,受了委屈忍一下就过去了,因为没地方可以诉说,告诉家长可能换来又一次的责骂,很少有家长会站在子女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家长和教师如此默契地压抑学生的情感,是烙在教育良知上的一块无法愈合的伤疤。
对“教育无小事”的批判性体认,并不是要排斥它,而是要在实践中发现它的缺点,尽量发挥它的优点,批判性认识不是对“教育无小事”的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它的弊病。太阳照到的地方,也会有阴影存在,教育同样如此。
对学生,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的约束。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极力倡导自由,坚决反对在教育中采取压制的办法。为此,他和夫人一起办学校,想要实现理想的自由教育。结果,他所办的学校却成了一批调皮捣蛋、无法无天的顽童的天然收容所。办学的失败,使他在《教育论》一书中承认,孩子应该有“正确的约束”。卢梭说过:“大自然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欺骗我们的,始终是我们自己。”“教育无小事”如同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并不像自己想像得那么严重,如果不把它当回事,感受上不会是很痛的,如果觉得痛,那是因为你自以为伤口在痛,是你害怕伤口的痛。正如万物的生长,对个体来说从不是小事,但是对大自然来说,就是一件很小的事,小到它可以自己来决定自己,过度地重视它,那就不是成长,而是拔苗助长。■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草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