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二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主要是区别于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而绩效审计侧重于政府部门、某一项目或者是某一个系统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进行的审计。两种经济审计方式概念上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双管齐下则能够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审计比较研究
政府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而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在很多方面有相近的地方,所以我们国家审计工作研究者在学习研究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容易把二者进行混淆,制约绩效审计的发展。为了让审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笔者拟就二者在政府审计工作领域各自的差异做以下比较研究。
一、概念的比较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相关活动和会计记录信息当中对该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收支及其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全面审计,客观公正的对领导干部进行评价,实事求是地界定领导干部任期内在有关经济活动当中应该承担的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的一种审计活动。我国目前就绩效审计来讲还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我国审计人员借鉴国外的绩效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大量探讨和分析,定义绩效审计实质上指的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政府部门、单位或者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系统审查,从而分析和评价其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及期间获得的效果是否和预期目标达成一致,以促进其改善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
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在基本原理方面是相一致的,皆是搜集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财务数据信息,与既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并将审计结果传递给相关部门的系统过程。两种审计都立足于财务审计的基础之上,但不同的是绩效审计侧重于对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管理活动和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而经济责任审计更侧重于划分被审计责任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从审计内容上看两者互为补充,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真实性、合法性的评价基础,绩效审计又促进了被审计领导干部进一步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决策、管理和绩效水平,为党委政府考核领导干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层次。
二、要素间比较研究
(一)审计目标、结果运用的比较
从审计目标上来讲,绩效审计是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是否实现既定目标,投入各项资源是否经济、高效,有关政策是否有效执行,并借此寻找进一步提高效益的途径,实现由审查到整改、控制到提高的目的。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为了进一步客观公正的评价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经济政策执行权、经济管理权、经济决策权、经济监督权、个人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准确界定领导干部对审计查出问题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遵纪守法,推动党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从审计的目标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被审查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查,而不同之处在于经济责任审计在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对其存在问题的经济责任进行细致的划分,从而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在审计结果运用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需报干部管理机构,为干部任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领导干部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规范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而绩效审计结果则可为财政预算资金提供参考依据,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率性和经济性,保证资金使用的效果。
(二)审计对象、范围的比较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任职期间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分配和使用情况,以及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情况。绩效审计对象主要是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基金会,以及控制系统的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情况,如公共物资、社会保险资金、特许权等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从审计对象和范围可以看出来,二者相同之处都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价,不同之处在于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具体到被审计单位责任人参与决策、管理的相关事项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而绩效审计对象可以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单位,也可以是有资源投入的项目。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决定了绩效审计对象和范围的多元化。
(三)审计职能的比较
从审计职能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即要审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果性,保证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性,又要对被审计单位责任人在任期之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充分体现了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绩效审计则是对被审计单位或者项目有关活动的经济性与效益性进行综合审查、分析评价的活动,换句话说其基本职能更侧重于分析鉴定和评价,其职能主要通过审查被对象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来考核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促进被审计单位进一步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两种审计在职能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监督职能和评价职能,不同之处是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侧重在评价被审查单位责任人履行经济职责的情况,而绩效审计则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审计事项本身的经济性和效益性上。
(四)审计方法的比较
两种审计方法立都建立在财务审计基础之上,传统财务审计方法如核对法、检查法、查询法、盘点法、审阅法、比较和分析法等,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都有可以运用。虽然两者在审计方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两种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存在不同之处,在审计方法上也各有侧重。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涵盖业务内容多,不能局限于财务的分析检查,要注重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和业务内容的实质性测试,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绩效审计对象比较多元化,缺少统一的审计标准,在不同情况下采取哪些审计方法,要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的特点来综合考虑,只要能搞清问题、实现审计目标的方法都可以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综合运用。
(五)审计程序的比较
绩效审计流程和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基本上相同,二者遵循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报告的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因审计项目对象存在差异,每个阶段的具体审计程序也略有差异。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在立项之初必须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计划由审计部门与干部管理部门协商制定,并报同级审计委员会审定,严格执行审计工作重大事项向审计委员会报告的制度。经济责任审计是受托审计,未经委托进行审计,不符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9〕45号)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程序的相关规定。绩效审计项目计划则可由审计机关自己确定,同时需遵循计划准则与优先审计准则,计划准则与审前调查等审计原则。
结语
本文通过对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概念和各要素间的比较,不难看出绩效审计比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更广泛的内容,审计方法和审计流程也相对灵活,二者之间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准确把握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能更好的提升审计质量,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改进工作方法,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6(3).
[2] 周金南.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17).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审计比较研究
政府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而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在很多方面有相近的地方,所以我们国家审计工作研究者在学习研究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容易把二者进行混淆,制约绩效审计的发展。为了让审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笔者拟就二者在政府审计工作领域各自的差异做以下比较研究。
一、概念的比较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相关活动和会计记录信息当中对该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收支及其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全面审计,客观公正的对领导干部进行评价,实事求是地界定领导干部任期内在有关经济活动当中应该承担的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的一种审计活动。我国目前就绩效审计来讲还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我国审计人员借鉴国外的绩效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大量探讨和分析,定义绩效审计实质上指的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政府部门、单位或者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系统审查,从而分析和评价其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及期间获得的效果是否和预期目标达成一致,以促进其改善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
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在基本原理方面是相一致的,皆是搜集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财务数据信息,与既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并将审计结果传递给相关部门的系统过程。两种审计都立足于财务审计的基础之上,但不同的是绩效审计侧重于对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管理活动和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而经济责任审计更侧重于划分被审计责任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从审计内容上看两者互为补充,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真实性、合法性的评价基础,绩效审计又促进了被审计领导干部进一步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决策、管理和绩效水平,为党委政府考核领导干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层次。
二、要素间比较研究
(一)审计目标、结果运用的比较
从审计目标上来讲,绩效审计是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是否实现既定目标,投入各项资源是否经济、高效,有关政策是否有效执行,并借此寻找进一步提高效益的途径,实现由审查到整改、控制到提高的目的。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为了进一步客观公正的评价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经济政策执行权、经济管理权、经济决策权、经济监督权、个人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准确界定领导干部对审计查出问题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遵纪守法,推动党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从审计的目标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被审查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查,而不同之处在于经济责任审计在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对其存在问题的经济责任进行细致的划分,从而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在审计结果运用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需报干部管理机构,为干部任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领导干部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规范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而绩效审计结果则可为财政预算资金提供参考依据,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率性和经济性,保证资金使用的效果。
(二)审计对象、范围的比较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任职期间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分配和使用情况,以及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情况。绩效审计对象主要是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基金会,以及控制系统的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情况,如公共物资、社会保险资金、特许权等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从审计对象和范围可以看出来,二者相同之处都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价,不同之处在于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具体到被审计单位责任人参与决策、管理的相关事项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而绩效审计对象可以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单位,也可以是有资源投入的项目。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决定了绩效审计对象和范围的多元化。
(三)审计职能的比较
从审计职能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即要审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果性,保证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性,又要对被审计单位责任人在任期之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充分体现了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绩效审计则是对被审计单位或者项目有关活动的经济性与效益性进行综合审查、分析评价的活动,换句话说其基本职能更侧重于分析鉴定和评价,其职能主要通过审查被对象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来考核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促进被审计单位进一步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两种审计在职能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监督职能和评价职能,不同之处是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侧重在评价被审查单位责任人履行经济职责的情况,而绩效审计则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审计事项本身的经济性和效益性上。
(四)审计方法的比较
两种审计方法立都建立在财务审计基础之上,传统财务审计方法如核对法、检查法、查询法、盘点法、审阅法、比较和分析法等,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都有可以运用。虽然两者在审计方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两种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存在不同之处,在审计方法上也各有侧重。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涵盖业务内容多,不能局限于财务的分析检查,要注重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和业务内容的实质性测试,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绩效审计对象比较多元化,缺少统一的审计标准,在不同情况下采取哪些审计方法,要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的特点来综合考虑,只要能搞清问题、实现审计目标的方法都可以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综合运用。
(五)审计程序的比较
绩效审计流程和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基本上相同,二者遵循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报告的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因审计项目对象存在差异,每个阶段的具体审计程序也略有差异。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在立项之初必须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计划由审计部门与干部管理部门协商制定,并报同级审计委员会审定,严格执行审计工作重大事项向审计委员会报告的制度。经济责任审计是受托审计,未经委托进行审计,不符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9〕45号)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程序的相关规定。绩效审计项目计划则可由审计机关自己确定,同时需遵循计划准则与优先审计准则,计划准则与审前调查等审计原则。
结语
本文通过对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概念和各要素间的比较,不难看出绩效审计比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更广泛的内容,审计方法和审计流程也相对灵活,二者之间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准确把握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能更好的提升审计质量,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改进工作方法,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6(3).
[2] 周金南.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