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3月21日上午,中央教科所孙智昌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学方式变革中的公民素养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裴娣娜、檀传宝等组成的专家小组和一些中小学的校长、教师等参加了会议。
该课题致力于研究教学方式变革中的公民素养教育成分与结构是什么?教学方式变革中已形成的公民素养教育成就有哪些?如何从教学文化的视角来对其加以认识?如何通过质的研究予以变革,以便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公民素养水平等问题。课题组将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东、中、西部共选取若干所学校,从每所学校的每个学段选取一个班级,全班级的师生共同参与研究,涉及的学科有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题组将在理论构思的基础上,直接采用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人种志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依据所设计的理论框架对上述问题展开探讨。最终达成如下研究目标:构建一个公民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解释框架;根据学科教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师生自身教学方式变革的情况,反思和总结公民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建构解决问题的对策;依靠师生在教学方式变革中已经形成的公民素养成就,促进师生进一步提升公民素养;梳理课程内容对教学方式变革与公民素养教育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该课题致力于研究教学方式变革中的公民素养教育成分与结构是什么?教学方式变革中已形成的公民素养教育成就有哪些?如何从教学文化的视角来对其加以认识?如何通过质的研究予以变革,以便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公民素养水平等问题。课题组将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东、中、西部共选取若干所学校,从每所学校的每个学段选取一个班级,全班级的师生共同参与研究,涉及的学科有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题组将在理论构思的基础上,直接采用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人种志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依据所设计的理论框架对上述问题展开探讨。最终达成如下研究目标:构建一个公民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解释框架;根据学科教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师生自身教学方式变革的情况,反思和总结公民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建构解决问题的对策;依靠师生在教学方式变革中已经形成的公民素养成就,促进师生进一步提升公民素养;梳理课程内容对教学方式变革与公民素养教育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