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中国人民的先进分子,不仅应当具备一般人所应有的荣辱观,更要具有高于常人的荣辱观。本文对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构建大学生荣辱观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荣辱观 教育对策
所谓大学生荣辱观是指用光荣和耻辱的概念评价大学生的行为和履行社会义务而形成的道德观。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中国人民的先进分子,不仅应当具备一般人所应有的荣辱观,更要具有高于常人的荣辱观。但是目前,社会文化环境日趋复杂,大学生的荣辱观念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同时更为新时期培养和构建大学生正确荣辱观指明了方向。
一、当前大学生荣辱观状况分析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得部分大学生以无私奉献为荣、见利忘义为辱的人生观发生偏移。新时期的大学生始终以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用无私奉献、集体主义、重义轻利等优良传统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但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利益成分多元化,使得不同地区、不同人员之间拉大了彼此间的收入差距,也使得社会上涌现了一些高收入的阶层。而且,市场经济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物与物的关系。这种情况反映到校园以后,在大学生的思想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产生心理失衡。这对以无私奉献为荣、见利忘义为辱的优良情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及国际思潮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以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为荣、崇洋媚外为辱的世界观发生嬗变。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推波助澜,致使“马列主义灵不灵、共产主义行不行”的疑虑长期萦绕在人们的头脑中。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部分大学生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荣、以崇洋媚外为辱的世界观发生嬗变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构建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必经之路。“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很难想象,一个鲜廉寡耻的人会是一个有德之人。德之为德,礼之为礼,最终均要求诉诸心灵的拷问与自律。而荣辱观正是这一拷问与自律的道德底线,进而约束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一旦荣辱不分,就势必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西方学者鲁思
[关键词]大学生 荣辱观 教育对策
所谓大学生荣辱观是指用光荣和耻辱的概念评价大学生的行为和履行社会义务而形成的道德观。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中国人民的先进分子,不仅应当具备一般人所应有的荣辱观,更要具有高于常人的荣辱观。但是目前,社会文化环境日趋复杂,大学生的荣辱观念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同时更为新时期培养和构建大学生正确荣辱观指明了方向。
一、当前大学生荣辱观状况分析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得部分大学生以无私奉献为荣、见利忘义为辱的人生观发生偏移。新时期的大学生始终以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用无私奉献、集体主义、重义轻利等优良传统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但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利益成分多元化,使得不同地区、不同人员之间拉大了彼此间的收入差距,也使得社会上涌现了一些高收入的阶层。而且,市场经济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物与物的关系。这种情况反映到校园以后,在大学生的思想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产生心理失衡。这对以无私奉献为荣、见利忘义为辱的优良情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及国际思潮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以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为荣、崇洋媚外为辱的世界观发生嬗变。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推波助澜,致使“马列主义灵不灵、共产主义行不行”的疑虑长期萦绕在人们的头脑中。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部分大学生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荣、以崇洋媚外为辱的世界观发生嬗变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构建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必经之路。“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很难想象,一个鲜廉寡耻的人会是一个有德之人。德之为德,礼之为礼,最终均要求诉诸心灵的拷问与自律。而荣辱观正是这一拷问与自律的道德底线,进而约束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一旦荣辱不分,就势必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西方学者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