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激趣学习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惊醒梦中人……
  几年前,一位学生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也是这句话成为了激励我改革语文课堂的动力。
  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由于学校的课程重组,我们班周四下午的自修课——原来基本都被安排成语文课,要改成体育活动课。当我用惋惜的口吻说着“我们以后每周都要少上一节语文课”时,忽然听到有学生小声嘟囔了一句:“语文课上不上都一样。”声音虽小却传入了每个人耳中,好多学生一下子抬起头小心翼翼地观察我的脸色,似乎已经预见到老师接下来的一通责备;也有几个平时调皮的孩子低下头一个劲儿地窃笑……我将视线转向那个说话的孩子——那是班中语文成绩最好的一个男生。我面对这一刻的尴尬也有片刻的沉默,最后只不轻不重地回了一句:“那你以后可以不上语文课试试!”没有学生预期的责备,也没有长篇大论“语文课有多么重要,少上一节课会有多大损失”云云来反驳他。因为那一刻我竟然发现我确实找不到理由来反驳他……
  后来,我的脑中时不时会想起这句话,当我将所有情绪沉淀下来,我开始反思:如果我也承认这孩子说的是真话,那么我的语文课到底怎么了?想起自己无数次上完语文课回到办公室总是抱怨:“这些孩子怎么都像木头一样,一节课上得死气沉沉的!”现在回头看来,我是不是更应该好好想想这些课上我都做了些什么?
  回想起六年级的唐诗单元:“唐诗精华”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了解唐诗的思想内容,感受唐诗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应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记忆,在诵读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感受凝练的诗歌语言、独特的构思、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等等这些唐诗的精华所在。让学生感受到诗中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并且初步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他们才会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甚至运用唐诗,那么唐诗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然而我是如何教学唐诗的呢?在把诗读了两三遍之后,学生能准确读出字音和停顿,随即我就进入解释字词和诗句的环节,并且要求字字落实,认真记录每句诗的意思。因为考试中专设有一大题“诗歌赏析”,其中往往有一题是关于诗句中的某个加点词或诗句的理解,这样的课内题目该是十拿九稳的,为保险起见,我告诉自己这样做很有必要。然而当学生习惯性地将诗句的解释当成是古文语句翻译一样记录在书本上的时候,在他们低下头记录的瞬间,我似乎可以看到他们脑中因诗句形象的描写而产生的画面“啪”地化为泡影,而被一行行机械的文字替代的景象。对此,我选择漠视,因为我认为应付考题需要这样做,学生的基础很差,也需要我这样做。
  诗歌教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而这个较有难度的环节在我看来,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品读简直就是自找麻烦,费时费力又不讨好。单元要求中所说的“诵读”,对于我来说是可以灵活调节的。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多读两遍以实现所谓的品读体味;如果时间比较紧,那就只能择讲解而舍诵读了,毕竟直接讲不是比“读”更有效率吗?所以也无须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诵读体会,不如直接记好笔记做好整理。接着课后布置背诵默写,只要在默写方面严格把关,务必使默写考题万无一失,那么这一首唐诗的学习也就大功告成了。
  在这样上了两首唐诗之后,我的学生对于学习唐诗也有了自己的“心得”。尤其是部分自觉的学生,他们会在预习时就把诗背诵出来,课上当讲到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时,会有人踊跃举手并给出让你难以挑剔的“标准答案”;甚至关于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他们也能洋洋洒洒地给出个一、二、三点来。当这些孩子因为受了老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时,旁边已有几个同样“自觉”的孩子按捺不住地说道:“老师,我也在‘百度百科’上抄到的,你看……”同时,脸上已显出与有荣焉之感。看着他们书页上抄得密密麻麻像小蝌蚪一样的字和他们脸上学有所成的表情,再看看另外那些平时不那么“自觉”的孩子一脸茫然又有些百无聊赖,却摆好了准备好好记一番笔记的姿势,我突然有些茫然……
  如今这孩子的一句话简直就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也是这些“自觉”的孩子之一,他说的这句话恐怕确实是真心话了!如果老师上课讲的知识在“百度百科”上都能查询得到,而且上课过程也不比上网查资料有趣多少,那么这样的语文课上不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自我剖析和反思:
  一位法国的教育家说过一句话:“分数是教育史上最糟糕的发明!”我现在特别认同。
  回首自己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原来无非是以分数为标杆,以考题为指导方向,所以课上不是落实知识就是授以答题技巧。然而,如果仅仅为了追求分数,不顾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不考虑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一味地灌输知识和技巧,这样难道就会出成绩吗?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语言是最美丽纯粹的语言,然而经过这一单元的唐诗学习之后,学生感受到唐诗的美吗?还会愿意去探索这个“宝藏”吗?一篇至情至性、文质兼美的散文,如果总是追问哪些字词富有表现力,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那么学生还会感知这语言技巧背后的魅力和灵性吗?一篇构思精巧、描写精彩的小说,如果只是机械地将它割裂为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并“各个击破”,例如学习情节中设置悬念的作用,前后照应的手法,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表达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这些所谓更好地解读一篇小说的方法。经过这样的阅读经验,或许今后再精彩的小说都难以再吊起学生们已经倒尽的胃口了……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技巧看似越来越丰富了,应付考题的方法也越来越老练了,然而在无形中他们的阅读兴趣却逐渐消弭直至荡然无存。如老师所愿,他们在课堂上认真阅读课文,认真学习其中的知识和阅读方法,课后认真背诵,认真做题,但是没有人再会愿意去探索那一个老师口中的“精彩的语文世界”。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最终停留在了苍白又狭隘的语文课堂,可悲又平庸的语文成绩就是在这里创造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一切艺术都蕴涵有节奏,语文课堂教学被称为广义的艺术,也蕴涵节奏,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创造节奏,和学生自身的内在节奏产生共振,就一定会创造出美感,而这充满节奏旋律的课堂一定会让学生流连忘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节奏  节奏是指运动过程有秩序的连续,《礼节 乐记》解释为“节奏,为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可见节奏由两个重要因素构成:一是运动过程;二是强弱变化。把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作为一个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培养学生兴趣的重任,让学生在充满兴趣,充满好奇心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新课标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技巧初探。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兴趣;技巧  同样的事情,有的人感兴趣,有的人不感兴趣。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多种角色转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策略,开展协作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每一模块的复习中,应合理设计复习方案,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生物知识网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转变;提高学习能力;协作学习;复习方案  1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创新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客观需要,是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物理课堂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给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选择、加工、整合、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为高中物理教学增添无限生机。  【关键词】多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形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语文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具体措施是,注重提高自身素养,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各种情境,用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心灵需要,用赏识
期刊
【摘 要】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空给学生,让其有机会表现,即使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师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生的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而正确地朗读又是流利和有感情的基础,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但要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实属不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开拓思维,激发情感。新课程中的朗读指导,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指导,但是,“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的
期刊
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提倡的教学理念相违背。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
期刊
【摘 要】历史这门学科,突出的特点就是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跨度大、时间紧、任务重,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呢?这一直是我们历史教师不停琢磨、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如何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活起来  1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死气沉沉,与课改倡导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种宗旨
期刊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活动,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有目的,有计划,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主线功能。而数学新课标也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的发展。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取得与搜集,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数学解题技能的形成及掌握,还有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等等,都必须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完成。丰富教学方式,激起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