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风云(十七)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12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了,大批冷战战士纷纷奉命退役。服役二十五年之久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上校军官基思带着对美国政府的失望和厌恶离开了华盛顿,回到他的家久——大俄亥俄的小城斯潘塞,那儿,有他钟爱一生的女人安妮。安妮的丈夫克利夫是斯潘塞城的警长。这个色厉内荏的恶棍一面把安妮当个囚徒似的成天派人监视着,一面又在外面鬼混,二十五年来,安妮没有尝过幸福的滋昧。爱的激情使再度重逢的基思与安妮再也无法分开。但是基思和克利夫两人,必须有一个让步,或者,必须有一个死……
  第42章
  基思和比利穿过松树林,在房后面的那块空旷地边上停了下来。
  基思把弓托抵在胸前,拉开这十磅拉力的弓弦,直到它钩住扳机。然后他将一支短箭放进槽内,在一棵松树旁跪了下来,利用树干稳住方向。他透过弓上的望远瞄准器观察着。
  大约十码远处,一条大德国牧羊犬在空地的月光下走动。基思注意到这条狗在铁丝网狗道上,被人用长皮带拴在一根杆上。
  基思等待着,希望那狗能走近些,或者在适当的位置上停留几秒钟,但那狗不停地随意走动。基思边等边观察着。
  比利把望远镜的焦点对准了房,轻声对基思说:“一切正常。”
  终于,那牧羊犬在离基思约四十码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抬起头,似乎在凝听什么。这个目标必须从侧面来射,于是基思瞄准这狗的前胁腹,希望能射它的心或肺。基思抠动了扳机,箭从石弓上飞了出去。
  他看不到箭飞到哪儿去了,但显然没有射狗。然而,那狗听到了箭翎的嗖嗖声,发出一声短促而困惑的叫声,开始围着杆乱跑起来。
  基思重又拉起了弓弦,放上一支箭。
  比利低声说道:“还是一切正常。”
  基思站起身来,故意歪放了一箭,箭插进了约二十码远处的地面。牧羊犬听到了声音,朝着那支箭奔过来,而此时基思再次拉弦,又放上一支箭,透过瞄准器瞄准着那狗,狗突然停下来,猛地撕咬住地上那支箭的箭翎。基思又一次抠动了扳机。
  他可以清楚地看到箭穿过德国牧羊犬的脑袋。他确信那狗在倒地之前就死了。
  基思拍了拍比利的肩膀。“一条狗已经干掉了,我们走吧。”
  基思背上他的M-16步枪,手里拿着弓。比利肩背着M-14步枪,手里拎着那把猎枪,他们一起重人松树林,朝另外两条狗的方向走去。
  用了二十多分钟,他们才穿过空地一面的黑暗林。他们迅速冲过泥土路,又进入松林,沿空地半圆形的边缘继续朝湖边前进。
  他们在能看见前面湖泊的某处停了下来。此刻,月亮几乎已落到了松树的后面,湖面显得更暗了。基思心想,这么好的月光几分钟后就会消失的。
  地上还有些倒下的松树,似乎是为了扩展空地的需要而遭砍伐的。基思用一个根桩来稳住弓身,通过瞄准器,看到那只纽芬兰拾-正蹲在大约二十码远的铁丝网狗道上,眺望着湖面。
  比利透过步枪上的望远瞄准器,观察房的动静。他从侧面看到了前平台上的玻璃拉门,轻声说:“房里没动静。”他移动视线,发现了那条金毛拾。“第三条狗正在睡觉。”
  基思把瞄准器上的十字线对准纽芬兰拾-的左胁腹,那狗仰起头,打了一个哈欠。基思抠动了扳机。除了弓弦“嗖”的一声响外,箭飞出去无声无息,过了一秒钟,就看到那狗痉挛了一下,哈欠没打完就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叫,在地上打了个滚,它轻轻地呻吟了几秒钟,而后就没声音了。
  基思也打了个滚,仰面朝天。他把弓托抵住胸部,重又拉起弦,比利从箭囊里又抽出一支箭递给他。基思把箭放在弓上,然后跳起来。既然有两条狗死了,那么速度就比安静更重要了。基思看了下表,时间是凌晨一点二十八分。
  基思离开松树的掩蔽,向那只金毛拾-直奔过去,那狗正蜷缩着身躺在五十五码远处的地面上,显然是在睡觉。还没等狗醒过来、跳起来,基思就冲到了离它二十码的范围内,将箭射了出去。基思等不及看清狗是否被射,就放下石弓,朝着它飞快地奔过去,边跑边抽刀。
  拾-嗥叫了一声,想要扑向基思,但箭已射它的后肢,它一下跌倒在地。狗回头望望,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时,基思已经跳上去,用两膝夹住它,用刀砍断了它的脊梁骨,同时一把抓住它的鼻和嘴巴,将它的喉管割断。
  基思觉得这狗突然抽搐起来,血从割开的喉管汩汩地冒了出来。几秒钟后,狗就软弱无力地倒了下去。
  基思瞥了一眼一百码远处的房。现在他和房之间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没有狗为巴克斯特报警了,可他也没有任何遮蔽物了。眼前只有一片三百英尺的空旷地。空地上一片漆黑,再过几分钟,待月亮隐到树后面去,空地会变得更暗。他知道,按计划他应当等待。但他此刻很兴奋,体内的肾上腺素急增,全身热血沸腾。像以往那样,他已做好了一切准备。
  比利在基思身后的树林找到了一处隐蔽的地方,和房的拉门成一个小角度,因此他可以掩护基思,使他不致暴露在巴克斯特的枪火下。比利大声对基思耳语道:“基思——到这儿来,或者走开。你不能待在那儿。”
  基思转向比利,向他竖了一下大拇指。
  比利说:“好吧,我来掩护你。祝你好运。”
  基思转过身去,对着房,毫不犹豫地开始一百码的冲刺,穿越空地。
  为了不影响速度,而且也不需要步枪,因此他只带着手枪和猎刀。
  八十码。再过十秒钟,他就能到达通向门廊的台阶了。他紧盯着黑洞洞的玻璃拉门。
  十码。在空地上冲锋,基思觉得太暴露了。他知道,假如此时巴克斯特带着枪和红外线瞄准器来到门口的话,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开枪,甚至还有时间讥笑基思,说些不堪入耳的话,基思希望比利-马隆是个神枪手。
  克利夫-巴克斯特在闹铃响过之后,从床上爬了起来,穿着内衣走进起居室,拧亮桌上的台灯。他背着枪带和枪套,穿着防弹背心,但没有随身带着他的AK-47或猎枪。
  安妮跪在摇椅前面的地板上,她的脚踝被镣铐铐着。那根拨火棍紧紧地夹在她的两条大腿间,顶端从她的两脚间伸到摇椅下面,巴克斯特是看不见的。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办一所“书香浸润心灵”的学校的办学愿景,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打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育人氛围,长年来坚持推进儿童阅读,始终将阅读作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自2013年春,学校开始开发建设“生根大阅读”特色课程。课程针对当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单一(一本教材就是小學语文课程的全部)、学生阅读兴趣缺乏、阅读理解能力差、语言积累贫乏、缺乏阅读指导等问题,以“整本书(图画书、文字书)阅读”为内
5月16日,由报刊集团《科学课》编辑部主办的“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科教助学公益活动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拉开帷幕。活动着力解决学校科学课程开发和科技教育创新上的问题,助推“农村学校打造科学与科技教育特色”目标早日实现。  报刊集团董事长肖昌斌出席愛心捐助仪式并致辞,他说:“我们始终铭记并践行着5年前总书记‘有梦想就会有创造’的嘱托,为圆梦而来,为感恩而来。”活动现场,报刊集团向学校捐赠
且说刘姥姥饮酒中间,忽然瞧见穿衣镜的门儿,乃指着笑道:“众位姑奶奶,我记得那一年老太太在日,留我在园子里逛过一天。那时我因吃多了酒,到山后中厕里走了一回,过来我就迷了路了。不知怎么绕了几个弯子,就到了这个屋里了。  谁知鸦没雀静儿的一个人儿也没有,只有这个大镜子里头照出我自己的影儿来了。我心里一恍惚,只当是我们亲家母也来了呢,我就和他说了好一会的话。后来,怎么我说什么他也说什么,我笑了他也笑了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俗语出自《题西林壁》这首诗。《题西林壁》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古诗,全诗短短28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教学时,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种哲理美呢?  一、以“岭”入境,整体感知  这首诗是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细细品读,字字珠玑,但教学中,教师不宜字字讲解,句句联想,而应采取抓重点字词、整体联想的方法,引导学生先整体感知诗句的意境美
新最喜欢梁晓声先生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能引领着我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思考。  《知青》讲述了与共和国共同诞生的那一批人,在60年代末背起“上山下乡”的行囊,去广大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故事。  作品主要讲述赵天亮、周萍、齐勇等人在北大荒异常艰苦甚至充满危险的环境中一起成长,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友谊。同时作品插叙了赵天亮的兄长赵曙光在陕北插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这些热情高涨的知识青年与淳朴善良
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心理学博士,教授,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提出“把握数学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实证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培训实质是改变与创新”等观点,以及“CARE伙伴式”校本研修模式;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管理》《人民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有效学习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等。 
“法治意识”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表现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前提,落实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是贯彻实施新课标的重要任务。基于此,笔者设计并实践了“法治是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教学,力图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坚定学生对于我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自信。  一、始于问题驱动,增强议题
“新高考”的“时政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与2018“新课标”完美对接。因此,我们要想制订高效的备考策略,必须站在新课标背景下从“新”认识高考语文。  新课标的“新时代”对接新高考的“时政性”  笔者以为新课标中的“新时代”至少有两点重要指向:“一呈二增”。“一呈”就是语文学习要努力呈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二增”是指语文学习要“引导学生关
《学会沟通交流》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在沟通交流产生分歧时,能够换位思考、坦诚沟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收获友谊。  敞开心扉谈沟通。新课伊始,笔者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最成功的一次沟通经历,如果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也可以谈谈曾经与谁在沟通时产生过矛盾或分歧、当时心情怎样、后来的结果又怎样、你对这事怎么想。接着,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和特点,设计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引发讨论,比如“春游去哪里?”大家
1、郑钧(音乐人)  鲍勃·迪伦对于喜欢摇滚乐的人来说,就像神一样。摇滚乐从猫王开始,但鲍勃·迪伦却是真正赋予它灵魂的人,因为他的歌词探讨的都是关于人生、人文主义。他的音乐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反思的东西,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鲍勃·迪伦的不少歌词已经写入美国的小学课本,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inthewind)。  2、朴树(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