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民族都会被安排到历史坐标体系的某一个节点上进行考量,纵坐标是民族的渊源以及不可逃避的历史沉积;横坐标则是所处的时代与竞争格局。我们就处于这样一个节点上,一个30年结束,另一个30年开启,上扬或下行,尽在吾辈。
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国人习惯用30载光阴来量度历史。
共和国成立以来,确是以30年为段落,层层演进。
1949~1978年,这是摧毁与试错的30年,在频频成功推倒压在头上的大山之后,中国人以难以抑制的激情与大无畏的勇气将旧世界彻底抹去,像孩童一样搭建自己的梦想积木,自信膨胀之后陷入癫狂,最后却在迷茫中无助,物质与精神都几近绝境。
1979~2008年,则是务实与激荡的30年,我们在废墟中重拾信心,以包容的心态与全球互动,像一辆超载的卡车却以法拉利的速度狂奔向前,以“不可持续之持续”让世界震惊。
2009年我们又站在一个历史节点上了——一个30年结束,另一个30年开启。2008年经济危机、地震、奥运以及其他纷繁事件,它们的发端都会在下一个30年中去寻找归结与出口,正是这些支流的汇集,决定着中国这条大河的澎湃与流向。
《商界评论》携手网易,邀请了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清华大学教授秦晖、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宁向东、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升、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等9位专家学者一起来展望未来30年的中国。
破碎之后需要重建,追问之后需要解答,“解放”之后需要“规则”。前奏如此激烈,注定未来旅途的不平凡,下一个30年注定将会更加激荡,这将是一个决胜的30年。
中国处于怎样的历史关口
当次贷危机在彼岸乍起,许多人以为那是别人的事,无关自己。但转瞬间GDP增长率破10%、人民币“跌停”、倒闭、减薪、裁员这些坏消息充斥四周,“邻居失火转瞬已经烧到我们的后院”。
为什么最先只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却会这么快地全球蔓延,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层层扩展?为什么美国生病,中国经济的活力也跟着骤然下降,制造体系一下脆弱不堪?
其实,正是这次经济危机,让我们一下看清全球的力量格局与自己的真实处境。
这一个30年,我们走出封闭融入世界,分享全球化的红利时也深度依赖外部需求。
自罗马始,西方一直警惕着东方的崛起。但不再要“解放全人类”的中国,要想加入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总得有张入场券。此时,全球经济体系已经搭建完毕,一个新来者要想“芝麻开门”,只能从透支资源、做低附加值的制造起家。
这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全球经济体的布局,美国主导了这次布局,也释放了阿拉丁神灯里的巨人。这个巨人的脑袋是美国、欧元区各国,他们是消费核心国,产出小于消费,但占据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制造规则,把控比赛;而欧佩克国家、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则是躯干,是资源核心国,祖上有产,出卖资源谋利;而中国与印度以及东亚各国则是这个巨人的手脚,是制造核心国,有着便宜而充足的力气。
中国是这个世界辛劳的大手,尽管非常勤劳,但仍受到许多冲击:上游资源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制造国之间的竞争,手与手之间的杀价;消费核心国需求的减少,多收三五斗都会无处可卖。
我们自己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在寻求解决的办法。政府产业升级的决心与力度在2007年就表露无遗,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一旦成功,将能很大程度上释放中国的资源空间和生态空间,也是中国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真正依托。但经济危机的骤降使这样的转型试验还是显得迟了一步。
赛车要想超车总在弯道,这一次危机对全球经济来说亦是一次弯道,大家都在减速,如果中国把握得当或可超车,完成从手到脑的进化。诸多理由已有专家表达,如美国始作俑者受损或更严重;中国开放有限——金融体系相对封闭因此受损不至惨重;中国的市场与活力或成资本的避难所;此消彼长中国的机会将来到?
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但回望历史,我们还要警惕危机的另一种结局。
丘吉尔说过:“你向后看得越远,那么向前看得也越远。”我们来看上世纪80年代的美日博弈,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当时日本发展速度同样惊人。日本金融机构看到日元升值,于是兑换大量美元,投资美国的房地产。80年代末,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企业的投资损失最大。到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投资美国房地产的亏损大约有7000多亿美元,相当于80年代日本对美国出口盈余的总额。日本经济也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了“失去的十年”。
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全球近十年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透支经济”,即美国金融扩张、中国等新兴市场是产能扩张,以此拼命拉长全球经济增长周期。但是膨胀到了极限,美国金融与债务的泡沫破裂,就会导致实体经济的衰败,消费收缩和资本流失的时候,全球经济体这个“脆弱”的巨人就会生病。
危机爆发就是对全球化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所以,下一个30年,将会危机四伏。
从过去看到未来
但是趋势能让我们坚定信心。让我们继续向后看。
2008年12月,美国《新闻周刊》有这么一段描绘:
“10年来,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在新的制造工厂里吸引了巨大的投资,这又吸引了数百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因此,生产力繁荣使得这个国家变成世界工厂,生产出的商品超过其消费能力,贸易顺差直线上升,令人吃惊地占到了世界GDP的0.5%。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成为历史上持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然而,全球银行危机突然打断了资金流,出口下降。”
这不是2008年的中国,而是对1929年美国的描绘。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惊人相似。1929年的危机让全球陷入大萧条,但美国也是在绝望中缓缓登顶。
把历史拉长,我们才能看清趋势的演进。美国这条线条是一路上扬直抵高位,盛极必衰,盘整之后呈缓缓下行之势。尽管美国经济力量在全球仍处于主导地位,但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的经济力量不管从怎么样的夹缝中破土,但已经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正在茁壮成长。这其中,中国更是拉出一条亮丽、强势而高昂的上升线条。从上世纪至今的各种力量的演进路线,让我们明白现在的处境虽然需要努力改善,但没有必要绝望,关键是要把握这种趋势,圆满地完成阶段性的历史任务,以保证上行的轨迹。
既不能因为美国的下行,就简单地认为中国必将上行;也不能把美国的危机,简单地归结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失败,中国的成绩归功于政府干预。
一个事实是,在经济与制度上,中国与美国处于不同的起点。美国的金融危机是金融创新太快,换句话说是监管体系的滞后限制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的问题则是在产业领域,“中国制造”在很长一段时间填饱了全球需求,但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的解决步伐,也落后于经济的增速。
美国的经济与金融市场是自由化过度,而中国的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则依然不足。全球都将面临一个秩序的重建,而中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必须是以一种谦虚的、建设者的姿态积极介入,在重建中完成自身的升华。
西方眼中的下一个30年拼图
未来30年会发生什么?
也许我们无法准确预知,但可以尽情猜想。只是这方面来自中国人的声音很少,而来自西方的声音却成片。
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预测未来似乎是一门玄学。而在欧美,研究未来的人几乎占了总人口的2%,单单美国就有600多家研究机构。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时代的演变似乎都能从美国的研究中找到多样的解决方案。
那么,让我们首先借鉴西方众多的预测成果去拼凑未来的中国。
时间:2025年
国际投资大师、华尔街“黄金眼”罗杰斯认为:中国取代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无须等到本世纪末。中国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时间大概在2025年左右,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这是从总量上来说的。如果要算人均GDP水平,中国取代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还需再过几个世纪。
格局:美、中、印三足鼎立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在发布的《2025全球趋势——变革的世界》报告中警告,未来二十年之内,美国政经及军事影响力将削弱,中国和印度明显崛起,世界将迎来美、中、印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份报告出炉,正值印度泰姬玛哈饭店遭受恐怖袭击,NIC凸显了印度的地位格外受到瞩目。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依循“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连同美国形成一个多极的世界,互相竞争,俄罗斯的潜力较不确定,须视其能源财富和内部投资而定。
货币:人民币、日元、欧元将崛起
NIC认为二次大战后所构建出来的国际金融体系将会大革新。虽然美国仍可保有单一最强势国地位,但在军事、政治、经济相关领域的相对实力会被削减,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地位会被削弱,人民币、日元、欧元有崛起的机会。NIC预测中国在2025年以前会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甚至是名列前茅的军事强国,且未来15~20年之内,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比拟。
风险:贪污腐败、环境破坏、社会保障网的崩溃
这份报告警告说,中国与印度的发展并非一片坦途,中国经济成长肯定会放慢或衰退,人民收入差距扩大,也会形成社会冲突的压力,而贪污、腐败、环境破坏、商业管理低劣,社会保障网的崩溃,都是中国必须面临的问题。NIC特别指出:“这些问题任何一个都可单独解决,但如果多个问题同时发生,中国将会刮起大风暴”。
所有的预测都有一个指向,中国会在未来30年崛起。然而“大国崛起”对于国人来说,似乎是一种内心极度渴望,但却不太敢真正去相信的理想。这也许与鸦片战争以来的屡战屡败,长期梦碎形成的心理魔障有关,以为那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幻象——哪怕这一次我们是如此地接近这个现实。
决胜30年
每个民族都会被历史安排到某一个坐标体系上进行选择,纵坐标是你的渊源以及不可逃避的历史沉积;横坐标则是所处的时代,石器时代或是铁器时代,或者已经是被“推平”了的互联网时代。
30年是一个足以改变历史,也可以被历史改变的时间纬度。鸦片战争以来150年的历史,只有建国后的60年是我们民族自己可以把握的。
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历史任务。
上一个30年,我们的民族通过艰辛的劳动,拿到了巨额世界硬通货,从而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收购中国现代化所需的能源、资源、原材料等,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这是一种“卧薪尝胆”,是我们为了实现现代化与参加全球化付出的代价。
在我们这个人口负重很大(相当于4个美国3个欧盟)、历史沉疴尚未涤荡尽的国度,永远只有次优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局部的牺牲。因此,我们只有从量变到质变,聚沙成塔,用一个一个的30年才能向目标靠拢。
那么,当我们已经度过了温饱,实现了小康时,我们不能在下一个30年到来时再匆忙以对。如果我们不想在未来缺席,我们就需要展望,即使那不意味着正确。
下一个30年,将会是中华崛起的决胜30年。历史不能再等,失去这30年,就会失去未来。一个时代图谱的风云演变,总是无数个人命运的集体描绘;一个民族命运的起承转合,也决定个体的地狱天堂。
探索未来,言及“崛起”,我们需要弄清我们的目标才能进行合理的展望。经济上,中国制造需要再上层楼,中国企业需要迈入全球,企业素质也需要大幅度提升。金融上,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创新是中国成为全球领导者必须过的关。对于农业人口占3/4的国度来说,农村改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不管困难有多大,都得趟过这趟水。而中国要实现全方位的崛起,对内,政府的转型是关键,对外,中国的话语权决定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高低。
30年,不长也不短。说长,三十而立,足以让一个人历练成熟,去除浮躁;说短,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地位中的纵横格局,决定着我们将为再下一个三十年如何开端,所以,30年的历史,心态最重要:
——珍惜危机里迸发的动力。危机会加强民族自省与国家抉择,我们国家、体制、经济体系在运行遇到大的阻碍时,就可能会有勇气进行决断,比如收编一些民间的经济与金融创新成果,将其合法化推广。危机会倒逼民间与政府,国有与民营,一起思考解决方案。
——不要迷失自我。中国在融入全球的进程中,一直被各种声音所困扰,最初是中国崩溃论的诅咒,接着是中国威胁论的棒杀,现在则是中国救世论的捧杀。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要做的是解决好自己的事情,“救中国就是救世界”。这里我们可以用胡锦涛总书记的一句话共勉:“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
——决不能开历史的倒车。一个民族的进步不易,但退化极快。这一代的伊拉克人被战火掠走的文明,对他们父辈的奢侈生活已是恍然若梦。对几代人试错奋斗的结果,我们要千般呵护。经过上一个30年,中国的财富在增长,国力在增强,民族心智也开始走向成熟。我们还学会了不停地反思我们的劣根性,也学会了在复杂的全球体系、承认复杂的民族性,从而摸索出我们的民族生存智慧。
——整个民族不能短线恶炒,不能大起大落。经过诸多折腾,我们已经形成民族共识,任何人与任何团体都不能挟持全民利益进行概念炒作,决不能让战乱、偏执、封闭、狭隘把我们民族刚刚聚拢的朝气驱散。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长线持有,中华民族才能厚积薄发,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国人习惯用30载光阴来量度历史。
共和国成立以来,确是以30年为段落,层层演进。
1949~1978年,这是摧毁与试错的30年,在频频成功推倒压在头上的大山之后,中国人以难以抑制的激情与大无畏的勇气将旧世界彻底抹去,像孩童一样搭建自己的梦想积木,自信膨胀之后陷入癫狂,最后却在迷茫中无助,物质与精神都几近绝境。
1979~2008年,则是务实与激荡的30年,我们在废墟中重拾信心,以包容的心态与全球互动,像一辆超载的卡车却以法拉利的速度狂奔向前,以“不可持续之持续”让世界震惊。
2009年我们又站在一个历史节点上了——一个30年结束,另一个30年开启。2008年经济危机、地震、奥运以及其他纷繁事件,它们的发端都会在下一个30年中去寻找归结与出口,正是这些支流的汇集,决定着中国这条大河的澎湃与流向。
《商界评论》携手网易,邀请了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清华大学教授秦晖、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宁向东、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升、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等9位专家学者一起来展望未来30年的中国。
破碎之后需要重建,追问之后需要解答,“解放”之后需要“规则”。前奏如此激烈,注定未来旅途的不平凡,下一个30年注定将会更加激荡,这将是一个决胜的30年。
中国处于怎样的历史关口
当次贷危机在彼岸乍起,许多人以为那是别人的事,无关自己。但转瞬间GDP增长率破10%、人民币“跌停”、倒闭、减薪、裁员这些坏消息充斥四周,“邻居失火转瞬已经烧到我们的后院”。
为什么最先只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却会这么快地全球蔓延,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层层扩展?为什么美国生病,中国经济的活力也跟着骤然下降,制造体系一下脆弱不堪?
其实,正是这次经济危机,让我们一下看清全球的力量格局与自己的真实处境。
这一个30年,我们走出封闭融入世界,分享全球化的红利时也深度依赖外部需求。
自罗马始,西方一直警惕着东方的崛起。但不再要“解放全人类”的中国,要想加入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总得有张入场券。此时,全球经济体系已经搭建完毕,一个新来者要想“芝麻开门”,只能从透支资源、做低附加值的制造起家。
这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全球经济体的布局,美国主导了这次布局,也释放了阿拉丁神灯里的巨人。这个巨人的脑袋是美国、欧元区各国,他们是消费核心国,产出小于消费,但占据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制造规则,把控比赛;而欧佩克国家、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则是躯干,是资源核心国,祖上有产,出卖资源谋利;而中国与印度以及东亚各国则是这个巨人的手脚,是制造核心国,有着便宜而充足的力气。
中国是这个世界辛劳的大手,尽管非常勤劳,但仍受到许多冲击:上游资源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制造国之间的竞争,手与手之间的杀价;消费核心国需求的减少,多收三五斗都会无处可卖。
我们自己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在寻求解决的办法。政府产业升级的决心与力度在2007年就表露无遗,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一旦成功,将能很大程度上释放中国的资源空间和生态空间,也是中国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真正依托。但经济危机的骤降使这样的转型试验还是显得迟了一步。
赛车要想超车总在弯道,这一次危机对全球经济来说亦是一次弯道,大家都在减速,如果中国把握得当或可超车,完成从手到脑的进化。诸多理由已有专家表达,如美国始作俑者受损或更严重;中国开放有限——金融体系相对封闭因此受损不至惨重;中国的市场与活力或成资本的避难所;此消彼长中国的机会将来到?
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但回望历史,我们还要警惕危机的另一种结局。
丘吉尔说过:“你向后看得越远,那么向前看得也越远。”我们来看上世纪80年代的美日博弈,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当时日本发展速度同样惊人。日本金融机构看到日元升值,于是兑换大量美元,投资美国的房地产。80年代末,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企业的投资损失最大。到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投资美国房地产的亏损大约有7000多亿美元,相当于80年代日本对美国出口盈余的总额。日本经济也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了“失去的十年”。
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全球近十年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透支经济”,即美国金融扩张、中国等新兴市场是产能扩张,以此拼命拉长全球经济增长周期。但是膨胀到了极限,美国金融与债务的泡沫破裂,就会导致实体经济的衰败,消费收缩和资本流失的时候,全球经济体这个“脆弱”的巨人就会生病。
危机爆发就是对全球化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所以,下一个30年,将会危机四伏。
从过去看到未来
但是趋势能让我们坚定信心。让我们继续向后看。
2008年12月,美国《新闻周刊》有这么一段描绘:
“10年来,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在新的制造工厂里吸引了巨大的投资,这又吸引了数百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因此,生产力繁荣使得这个国家变成世界工厂,生产出的商品超过其消费能力,贸易顺差直线上升,令人吃惊地占到了世界GDP的0.5%。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成为历史上持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然而,全球银行危机突然打断了资金流,出口下降。”
这不是2008年的中国,而是对1929年美国的描绘。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惊人相似。1929年的危机让全球陷入大萧条,但美国也是在绝望中缓缓登顶。
把历史拉长,我们才能看清趋势的演进。美国这条线条是一路上扬直抵高位,盛极必衰,盘整之后呈缓缓下行之势。尽管美国经济力量在全球仍处于主导地位,但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的经济力量不管从怎么样的夹缝中破土,但已经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正在茁壮成长。这其中,中国更是拉出一条亮丽、强势而高昂的上升线条。从上世纪至今的各种力量的演进路线,让我们明白现在的处境虽然需要努力改善,但没有必要绝望,关键是要把握这种趋势,圆满地完成阶段性的历史任务,以保证上行的轨迹。
既不能因为美国的下行,就简单地认为中国必将上行;也不能把美国的危机,简单地归结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失败,中国的成绩归功于政府干预。
一个事实是,在经济与制度上,中国与美国处于不同的起点。美国的金融危机是金融创新太快,换句话说是监管体系的滞后限制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的问题则是在产业领域,“中国制造”在很长一段时间填饱了全球需求,但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的解决步伐,也落后于经济的增速。
美国的经济与金融市场是自由化过度,而中国的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则依然不足。全球都将面临一个秩序的重建,而中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必须是以一种谦虚的、建设者的姿态积极介入,在重建中完成自身的升华。
西方眼中的下一个30年拼图
未来30年会发生什么?
也许我们无法准确预知,但可以尽情猜想。只是这方面来自中国人的声音很少,而来自西方的声音却成片。
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预测未来似乎是一门玄学。而在欧美,研究未来的人几乎占了总人口的2%,单单美国就有600多家研究机构。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时代的演变似乎都能从美国的研究中找到多样的解决方案。
那么,让我们首先借鉴西方众多的预测成果去拼凑未来的中国。
时间:2025年
国际投资大师、华尔街“黄金眼”罗杰斯认为:中国取代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无须等到本世纪末。中国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时间大概在2025年左右,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这是从总量上来说的。如果要算人均GDP水平,中国取代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还需再过几个世纪。
格局:美、中、印三足鼎立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在发布的《2025全球趋势——变革的世界》报告中警告,未来二十年之内,美国政经及军事影响力将削弱,中国和印度明显崛起,世界将迎来美、中、印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份报告出炉,正值印度泰姬玛哈饭店遭受恐怖袭击,NIC凸显了印度的地位格外受到瞩目。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依循“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连同美国形成一个多极的世界,互相竞争,俄罗斯的潜力较不确定,须视其能源财富和内部投资而定。
货币:人民币、日元、欧元将崛起
NIC认为二次大战后所构建出来的国际金融体系将会大革新。虽然美国仍可保有单一最强势国地位,但在军事、政治、经济相关领域的相对实力会被削减,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地位会被削弱,人民币、日元、欧元有崛起的机会。NIC预测中国在2025年以前会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甚至是名列前茅的军事强国,且未来15~20年之内,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比拟。
风险:贪污腐败、环境破坏、社会保障网的崩溃
这份报告警告说,中国与印度的发展并非一片坦途,中国经济成长肯定会放慢或衰退,人民收入差距扩大,也会形成社会冲突的压力,而贪污、腐败、环境破坏、商业管理低劣,社会保障网的崩溃,都是中国必须面临的问题。NIC特别指出:“这些问题任何一个都可单独解决,但如果多个问题同时发生,中国将会刮起大风暴”。
所有的预测都有一个指向,中国会在未来30年崛起。然而“大国崛起”对于国人来说,似乎是一种内心极度渴望,但却不太敢真正去相信的理想。这也许与鸦片战争以来的屡战屡败,长期梦碎形成的心理魔障有关,以为那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幻象——哪怕这一次我们是如此地接近这个现实。
决胜30年
每个民族都会被历史安排到某一个坐标体系上进行选择,纵坐标是你的渊源以及不可逃避的历史沉积;横坐标则是所处的时代,石器时代或是铁器时代,或者已经是被“推平”了的互联网时代。
30年是一个足以改变历史,也可以被历史改变的时间纬度。鸦片战争以来150年的历史,只有建国后的60年是我们民族自己可以把握的。
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历史任务。
上一个30年,我们的民族通过艰辛的劳动,拿到了巨额世界硬通货,从而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收购中国现代化所需的能源、资源、原材料等,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这是一种“卧薪尝胆”,是我们为了实现现代化与参加全球化付出的代价。
在我们这个人口负重很大(相当于4个美国3个欧盟)、历史沉疴尚未涤荡尽的国度,永远只有次优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局部的牺牲。因此,我们只有从量变到质变,聚沙成塔,用一个一个的30年才能向目标靠拢。
那么,当我们已经度过了温饱,实现了小康时,我们不能在下一个30年到来时再匆忙以对。如果我们不想在未来缺席,我们就需要展望,即使那不意味着正确。
下一个30年,将会是中华崛起的决胜30年。历史不能再等,失去这30年,就会失去未来。一个时代图谱的风云演变,总是无数个人命运的集体描绘;一个民族命运的起承转合,也决定个体的地狱天堂。
探索未来,言及“崛起”,我们需要弄清我们的目标才能进行合理的展望。经济上,中国制造需要再上层楼,中国企业需要迈入全球,企业素质也需要大幅度提升。金融上,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创新是中国成为全球领导者必须过的关。对于农业人口占3/4的国度来说,农村改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不管困难有多大,都得趟过这趟水。而中国要实现全方位的崛起,对内,政府的转型是关键,对外,中国的话语权决定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高低。
30年,不长也不短。说长,三十而立,足以让一个人历练成熟,去除浮躁;说短,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地位中的纵横格局,决定着我们将为再下一个三十年如何开端,所以,30年的历史,心态最重要:
——珍惜危机里迸发的动力。危机会加强民族自省与国家抉择,我们国家、体制、经济体系在运行遇到大的阻碍时,就可能会有勇气进行决断,比如收编一些民间的经济与金融创新成果,将其合法化推广。危机会倒逼民间与政府,国有与民营,一起思考解决方案。
——不要迷失自我。中国在融入全球的进程中,一直被各种声音所困扰,最初是中国崩溃论的诅咒,接着是中国威胁论的棒杀,现在则是中国救世论的捧杀。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要做的是解决好自己的事情,“救中国就是救世界”。这里我们可以用胡锦涛总书记的一句话共勉:“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
——决不能开历史的倒车。一个民族的进步不易,但退化极快。这一代的伊拉克人被战火掠走的文明,对他们父辈的奢侈生活已是恍然若梦。对几代人试错奋斗的结果,我们要千般呵护。经过上一个30年,中国的财富在增长,国力在增强,民族心智也开始走向成熟。我们还学会了不停地反思我们的劣根性,也学会了在复杂的全球体系、承认复杂的民族性,从而摸索出我们的民族生存智慧。
——整个民族不能短线恶炒,不能大起大落。经过诸多折腾,我们已经形成民族共识,任何人与任何团体都不能挟持全民利益进行概念炒作,决不能让战乱、偏执、封闭、狭隘把我们民族刚刚聚拢的朝气驱散。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长线持有,中华民族才能厚积薄发,绵延不绝,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