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2014年以来,婺源田源何氏诸乡贤相继开展支派调研、宗谱影印、祖墓修缮和宗族史梳理等各项重点工作。其间,文史部作为该族的核心组织,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基于对婺源田源何氏文史调研宣传工作的考察,旨在探寻新媒体环境下宗族文化调研的可能性路径,全文围绕文献研究、媒介运用和田野调查三大关键词展开探讨。
关键词 文本分析;媒介运用;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2-0138-03
田源村今名何田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东部,是徽州何氏宗族的发祥地。自2014年起,当地乡贤何烈国、何金明率先发起了婺源田源何氏文史调研宣传工作,逐步组建成婺源田源何氏文史部(以下简称文史部)。近五年来,文史部相继调研了歙县峤山、玉山樟村、开化浯川、枞阳青山等诸多支派,陆续影印了《庐江何氏大同宗谱》《婺源田源何氏宗谱》《桐城青山何氏宗谱》《婺源江村何氏宗谱》和《婺源济溪游氏宗谱》等本宗客姓宗谱文献,重新修缮了历代祖墓以及精心举办了清明祭祖活动。总体而言,婺源田源何氏文史调研宣传工作有成果、有成效、有成长,表现出常态化、规范化和创新化等诸多特点。笔者“身临其境”后发现,婺源田源何氏文史调研宣传工作始终围绕文献研究、媒介运用和田野调查三大关键词展开,将“一种传统有效的研究方法”“一种时新便捷的研究途径”和“一种身临其境的研究体验”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宗族文化调研本土化经验。
1 文献研究:一种传统有效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人文社會科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之一,该方法在文史部开展宗族史研究中起到了“开源”作用。这里笔者将“文献”含义狭义化,以研究样本“史料”代之。在研究过程中,文史部同人主要搜集和分析了四类史料:文本性史料、实物性史料、仪式性史料和口述性史料。
第一,文本性史料。主要包括国史方志和谱牒文书两种。其一,国史方志。国史方志作为一种国家性或地方性的书写范式,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可行度较高。在宗族史研究中,借助国史方志注解宗谱中“语焉不详”的内容较为有效。比如,文史部在考证“明朝内阁辅臣何如宠祖籍地考辨”[1]这一命题时主要参考了《道光徽州府志》和《光绪婺源县志》的记载,发现皆记何如宠为“田坑籍”,未见“菊径籍”的说法[2-3]。再如,歙县峤山支派在族谱散佚的情况下,根据《道光徽州府志》和《民国歙县志》的详细记载,基本梳理出该支派的乡贤名录[4]。但需要指出的是,国史方志并非宗族史研究的直接性史料,不能直接提供宗族发展的完整脉络,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佐证性史料。其二,谱牒文书。谱牒文书作为一种宗族性或村落性的书写范式,文本内容更加具体,成为文史部开展研究的直接性史料。谱牒文书品类丰富,主要包括族谱、支谱、家谱、祭簿(或称祖宗簿)等多种类型。目前,文史部已相继影印了《庐江何氏大同宗谱》《婺源田源何氏宗谱》《桐城青山何氏宗谱》《婺源江村何氏宗谱》和《歙县峤山何氏家谱》等谱牒文书,并制作相应电子版方便阅读和存留。但是,谱牒文书因其具有“自我书写”的特性,客观性较之于国史方志则有所减弱。比如,文史部同人在阅读多个支派的族谱时发现了较为普遍的“乱宗”现象,这是“自我书写”中隐弃客观史实的主要表征。当然,这些“伪史料”并非没有研究价值,其在“宗族文本话语叙事冲突”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故此,在研究中绝不能轻易断定某项史料“毫无意义”,而应当做全面且细致地搜集整理。
第二,实物性史料。较之于文本性史料,实物性史料往往被忽视。但依笔者看来,其研究价值绝不亚于文本性史料。实物性史料主要包括碑刻、匾额和建筑等类型,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也包括在内。比如,枞阳青山支派的何氏家庙规格宏大,彰显了昔日家族雄风。其内部悬挂的“敦睦堂”“天恩再问”“柱国元辅”“千秋共识庐江郡,六皖开先宰相家”等匾额楹联,更是颇具研究价值。再如,箬坦、樟村、浯川三支派的宗祠内均悬挂“恭友堂”匾额,文史部均由此基本断定其为田源支派。再如,田源近年来发现的秀三公墓碑因其碑刻内容丰富,为“何如宠祖籍地考辨”这一问题增添新的佐证史料。由此,实物性史料在宗族史研究中的价值不言而喻。
第三,仪式性史料。“仪式”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活动,极易形成氛围浓厚的“文化场域”。但因其被限定在特定的时空下,所以难以被发掘。文史部在调研中发现,东至盐田支派的“拜谱”仪式,枞阳青山支派的“清明扫墓不挂标”风俗以及田源里居各房的“二十七过小年”风俗等都是难得的仪式性史料,因其带有宗族性特征值得深入挖掘。
第四,口述性史料。近年来,口述史研究渐趋流行于历史学、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多个人文社会学科。在宗族村落中,大量丰富的民间传说、民间歌谣均以“代代相传”的口述方式留存至今。文史部在研究中也较为关注各支派的口述性史料,但因其散乱且无章法难以收集,要悉心整理出口述性史料绝非易事。近年来,毕新丁、汪发林两位婺源乡土学者曾专门考察田源,蹲点半月对大量民间传说作了细致梳理,并撰著了《水泛莲花何田坑》书稿。
总得来说,新媒体环境下文本分析这一研究方法较之与前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笔者将其定性为“一种传统有效的研究方法”。但需要指明的是,史料的获得以及研究成果的发布这“一头一尾”在新媒体环境下却发生了重大变革。
2 媒介运用:一种时新便捷的研究途径
社会媒介化或称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不仅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变革,也带来了诸多机遇。研究者唯有把握好这一“时新便捷的研究途径”,才能顺应潮流。就婺源田源何氏文史调研宣传工作而言,主要表现在数据库使用和新媒体运用两个方面。 第一,数据库使用。伴随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加快建设文献数据库的进程,宗谱文献数据库亦渐趋成熟,这其中以中华寻根网、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以及美国盐城湖犹他州家谱学会网最为典型。中华寻根网的家谱文献清晰度高,但其品类较少;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品类繁多,但清晰度较低且卷册排列多有错讹;美国盐城湖犹他州家谱学会网品类繁多,清晰度高,但其图片多带黑边,下载后需要重新剪切。半年来,文史部同人在这三个数据库中搜集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总得来说,对数据库的高度使用是宗族史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第二,新媒体运用。文史部在开展宗族史调研宣传工作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新媒体是微信。其一,微信具有群聊功能。本会筹建之初不仅建立了总群、会长群,还专门组建了文史宣传群用以安排具体工作,传输文献资料等。同时,最初发起人群在特殊事情商议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四级微信群聊体系”案例呈现出诸多有趣的传播现象,尤值得关注。另外,微信群还为新线索的产生提供了有利平台。比如,《东至芳里何氏宗谱》《歙南埵川何氏宗谱》的发现,均是通过微信群聊得知的。其二,微信具有公众号功能。这一功能在文史部开展调研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研究进程和研究成果都借此向外界传达。值得关注的是,文史部同人还开通了相关公众号用以传播家族文化,公众号依据内容类型分设“客从何处来”“家春秋”等多个板块。总得來说,新媒体运用是当下宗族史调研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3 田野调查:一种身临其境的研究体验
田野调查在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中颇为盛行。文史部在开展宗族史研究工作中也高度重视“田野调查”——支派村落实地调研,相继开展了七次实地考察活动,文史部同人形象地称之为“跨越三省界,行程两万里”。每一次出发都是研究者以一种身临其境式方式沉浸在“文化场域”中,并与不同宗族社区发生的一次文化碰撞。笔者发现,文史部在实地调研中牢牢把握住了“宗族文化”和“村落文化”两个维度。
第一,宗族文化调研。自不必说,宗族史实地调研应当率先对“宗族”展开调研,应当高度关注族谱、宗祠和祖墓三大宗族文化符号。族谱方面,多项成果如前文所述;宗祠方面,文史部在枞阳青山、歙县峤山两地对两座气势磅礴的何氏宗祠作了考察,完整拍摄了宗祠全景和细部照片。同人们还在开化浯川对福生公祠这一专享祀祠作了考察,对祠中碑刻作了梳理;祖墓方面,文史在贵池考察了震公夫妇墓,在歙县考察了峤山鹤边园何氏祖墓。
第二,村落文化调研。以往的宗族史研究往往重“宗族”而轻“村落”,也就是注重单一的宗族史,而忽略多维的村落史。但事实上宗族依附于村落而存在,由此宗族性村落又可划分为:单一宗族村落和多元宗族村落两大类别。如开化浯川、桐城青山、玉山樟村都属于单一宗族村落,因此民风习俗均具有浓郁的宗族特性。当然,需要指明的是,所谓单一宗族村路并非指该村落内绝无外姓入住,而是指虽有外姓但未成族的状态。多元宗族村落的具体案例则更多,如歙县峤山村由何、吴、江三族共居,东至盐田村由何、蔡、方等族共居。在这些村落中,各宗族之间之所以能保持长久和谐的共处关系,婚姻圈层建构也即“通婚”关系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内容均可从各族宗谱中寻得。因此,文史部在实地调研中不仅广泛收集本宗世系宗谱,还对关系密切的客姓宗谱作了选择性收集。例如,近期文史部完整影印了《济溪游氏宗谱》,并在该谱中发现了诸多关乎田源何氏的文字,这也为后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5]。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媒体环境下宗族史研究工作需要通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既需牢牢把握老传统,也要紧紧掌握新技术。要在“文化传承”这一基本目标上下功夫,着眼于“宗族文化”和“村落文化”两大维度,充分发挥老年、中年和青年三大群体的各自优势,广泛收集文本性、实物性、仪式性和口述性四大史料,并就此展开深入研究。当前,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宗族史调研宣传工作既要铺得广,也要挖得深;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青山何氏宗谱[M].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2](道光)徽州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光绪)婺源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
[4](民国)歙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济溪游氏宗谱[M].上海:上海图书馆藏.
关键词 文本分析;媒介运用;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2-0138-03
田源村今名何田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东部,是徽州何氏宗族的发祥地。自2014年起,当地乡贤何烈国、何金明率先发起了婺源田源何氏文史调研宣传工作,逐步组建成婺源田源何氏文史部(以下简称文史部)。近五年来,文史部相继调研了歙县峤山、玉山樟村、开化浯川、枞阳青山等诸多支派,陆续影印了《庐江何氏大同宗谱》《婺源田源何氏宗谱》《桐城青山何氏宗谱》《婺源江村何氏宗谱》和《婺源济溪游氏宗谱》等本宗客姓宗谱文献,重新修缮了历代祖墓以及精心举办了清明祭祖活动。总体而言,婺源田源何氏文史调研宣传工作有成果、有成效、有成长,表现出常态化、规范化和创新化等诸多特点。笔者“身临其境”后发现,婺源田源何氏文史调研宣传工作始终围绕文献研究、媒介运用和田野调查三大关键词展开,将“一种传统有效的研究方法”“一种时新便捷的研究途径”和“一种身临其境的研究体验”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宗族文化调研本土化经验。
1 文献研究:一种传统有效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人文社會科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之一,该方法在文史部开展宗族史研究中起到了“开源”作用。这里笔者将“文献”含义狭义化,以研究样本“史料”代之。在研究过程中,文史部同人主要搜集和分析了四类史料:文本性史料、实物性史料、仪式性史料和口述性史料。
第一,文本性史料。主要包括国史方志和谱牒文书两种。其一,国史方志。国史方志作为一种国家性或地方性的书写范式,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可行度较高。在宗族史研究中,借助国史方志注解宗谱中“语焉不详”的内容较为有效。比如,文史部在考证“明朝内阁辅臣何如宠祖籍地考辨”[1]这一命题时主要参考了《道光徽州府志》和《光绪婺源县志》的记载,发现皆记何如宠为“田坑籍”,未见“菊径籍”的说法[2-3]。再如,歙县峤山支派在族谱散佚的情况下,根据《道光徽州府志》和《民国歙县志》的详细记载,基本梳理出该支派的乡贤名录[4]。但需要指出的是,国史方志并非宗族史研究的直接性史料,不能直接提供宗族发展的完整脉络,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佐证性史料。其二,谱牒文书。谱牒文书作为一种宗族性或村落性的书写范式,文本内容更加具体,成为文史部开展研究的直接性史料。谱牒文书品类丰富,主要包括族谱、支谱、家谱、祭簿(或称祖宗簿)等多种类型。目前,文史部已相继影印了《庐江何氏大同宗谱》《婺源田源何氏宗谱》《桐城青山何氏宗谱》《婺源江村何氏宗谱》和《歙县峤山何氏家谱》等谱牒文书,并制作相应电子版方便阅读和存留。但是,谱牒文书因其具有“自我书写”的特性,客观性较之于国史方志则有所减弱。比如,文史部同人在阅读多个支派的族谱时发现了较为普遍的“乱宗”现象,这是“自我书写”中隐弃客观史实的主要表征。当然,这些“伪史料”并非没有研究价值,其在“宗族文本话语叙事冲突”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故此,在研究中绝不能轻易断定某项史料“毫无意义”,而应当做全面且细致地搜集整理。
第二,实物性史料。较之于文本性史料,实物性史料往往被忽视。但依笔者看来,其研究价值绝不亚于文本性史料。实物性史料主要包括碑刻、匾额和建筑等类型,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也包括在内。比如,枞阳青山支派的何氏家庙规格宏大,彰显了昔日家族雄风。其内部悬挂的“敦睦堂”“天恩再问”“柱国元辅”“千秋共识庐江郡,六皖开先宰相家”等匾额楹联,更是颇具研究价值。再如,箬坦、樟村、浯川三支派的宗祠内均悬挂“恭友堂”匾额,文史部均由此基本断定其为田源支派。再如,田源近年来发现的秀三公墓碑因其碑刻内容丰富,为“何如宠祖籍地考辨”这一问题增添新的佐证史料。由此,实物性史料在宗族史研究中的价值不言而喻。
第三,仪式性史料。“仪式”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活动,极易形成氛围浓厚的“文化场域”。但因其被限定在特定的时空下,所以难以被发掘。文史部在调研中发现,东至盐田支派的“拜谱”仪式,枞阳青山支派的“清明扫墓不挂标”风俗以及田源里居各房的“二十七过小年”风俗等都是难得的仪式性史料,因其带有宗族性特征值得深入挖掘。
第四,口述性史料。近年来,口述史研究渐趋流行于历史学、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多个人文社会学科。在宗族村落中,大量丰富的民间传说、民间歌谣均以“代代相传”的口述方式留存至今。文史部在研究中也较为关注各支派的口述性史料,但因其散乱且无章法难以收集,要悉心整理出口述性史料绝非易事。近年来,毕新丁、汪发林两位婺源乡土学者曾专门考察田源,蹲点半月对大量民间传说作了细致梳理,并撰著了《水泛莲花何田坑》书稿。
总得来说,新媒体环境下文本分析这一研究方法较之与前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笔者将其定性为“一种传统有效的研究方法”。但需要指明的是,史料的获得以及研究成果的发布这“一头一尾”在新媒体环境下却发生了重大变革。
2 媒介运用:一种时新便捷的研究途径
社会媒介化或称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不仅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变革,也带来了诸多机遇。研究者唯有把握好这一“时新便捷的研究途径”,才能顺应潮流。就婺源田源何氏文史调研宣传工作而言,主要表现在数据库使用和新媒体运用两个方面。 第一,数据库使用。伴随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加快建设文献数据库的进程,宗谱文献数据库亦渐趋成熟,这其中以中华寻根网、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以及美国盐城湖犹他州家谱学会网最为典型。中华寻根网的家谱文献清晰度高,但其品类较少;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品类繁多,但清晰度较低且卷册排列多有错讹;美国盐城湖犹他州家谱学会网品类繁多,清晰度高,但其图片多带黑边,下载后需要重新剪切。半年来,文史部同人在这三个数据库中搜集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总得来说,对数据库的高度使用是宗族史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第二,新媒体运用。文史部在开展宗族史调研宣传工作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新媒体是微信。其一,微信具有群聊功能。本会筹建之初不仅建立了总群、会长群,还专门组建了文史宣传群用以安排具体工作,传输文献资料等。同时,最初发起人群在特殊事情商议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四级微信群聊体系”案例呈现出诸多有趣的传播现象,尤值得关注。另外,微信群还为新线索的产生提供了有利平台。比如,《东至芳里何氏宗谱》《歙南埵川何氏宗谱》的发现,均是通过微信群聊得知的。其二,微信具有公众号功能。这一功能在文史部开展调研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研究进程和研究成果都借此向外界传达。值得关注的是,文史部同人还开通了相关公众号用以传播家族文化,公众号依据内容类型分设“客从何处来”“家春秋”等多个板块。总得來说,新媒体运用是当下宗族史调研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3 田野调查:一种身临其境的研究体验
田野调查在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中颇为盛行。文史部在开展宗族史研究工作中也高度重视“田野调查”——支派村落实地调研,相继开展了七次实地考察活动,文史部同人形象地称之为“跨越三省界,行程两万里”。每一次出发都是研究者以一种身临其境式方式沉浸在“文化场域”中,并与不同宗族社区发生的一次文化碰撞。笔者发现,文史部在实地调研中牢牢把握住了“宗族文化”和“村落文化”两个维度。
第一,宗族文化调研。自不必说,宗族史实地调研应当率先对“宗族”展开调研,应当高度关注族谱、宗祠和祖墓三大宗族文化符号。族谱方面,多项成果如前文所述;宗祠方面,文史部在枞阳青山、歙县峤山两地对两座气势磅礴的何氏宗祠作了考察,完整拍摄了宗祠全景和细部照片。同人们还在开化浯川对福生公祠这一专享祀祠作了考察,对祠中碑刻作了梳理;祖墓方面,文史在贵池考察了震公夫妇墓,在歙县考察了峤山鹤边园何氏祖墓。
第二,村落文化调研。以往的宗族史研究往往重“宗族”而轻“村落”,也就是注重单一的宗族史,而忽略多维的村落史。但事实上宗族依附于村落而存在,由此宗族性村落又可划分为:单一宗族村落和多元宗族村落两大类别。如开化浯川、桐城青山、玉山樟村都属于单一宗族村落,因此民风习俗均具有浓郁的宗族特性。当然,需要指明的是,所谓单一宗族村路并非指该村落内绝无外姓入住,而是指虽有外姓但未成族的状态。多元宗族村落的具体案例则更多,如歙县峤山村由何、吴、江三族共居,东至盐田村由何、蔡、方等族共居。在这些村落中,各宗族之间之所以能保持长久和谐的共处关系,婚姻圈层建构也即“通婚”关系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内容均可从各族宗谱中寻得。因此,文史部在实地调研中不仅广泛收集本宗世系宗谱,还对关系密切的客姓宗谱作了选择性收集。例如,近期文史部完整影印了《济溪游氏宗谱》,并在该谱中发现了诸多关乎田源何氏的文字,这也为后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5]。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媒体环境下宗族史研究工作需要通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既需牢牢把握老传统,也要紧紧掌握新技术。要在“文化传承”这一基本目标上下功夫,着眼于“宗族文化”和“村落文化”两大维度,充分发挥老年、中年和青年三大群体的各自优势,广泛收集文本性、实物性、仪式性和口述性四大史料,并就此展开深入研究。当前,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宗族史调研宣传工作既要铺得广,也要挖得深;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青山何氏宗谱[M].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2](道光)徽州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光绪)婺源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
[4](民国)歙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济溪游氏宗谱[M].上海:上海图书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