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观点。更早的时候,他就要求上海等大都市“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为全国作出表率”。
垃圾分类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然而切实推行又似乎有很多现实的困难。当前的上海,正用怎样的决心和智慧来破解这些难题,避免垃圾围城,营造绿水青山?记者通过观察,发现了其中的“三全”秘诀。
多年积累,全程管理
2018年以来,许多上海市民明显感觉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加速落实。“看来这一回是要真的全面推行了。”不少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上海在政府层面开始成规模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至少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78年,上海就以“是否可以用作农肥”为标准来做垃圾分类,厨余垃圾或者直接运至农田或者作为城市绿化的肥料。
1996年以来,上海开展了多轮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并于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开始,“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连续7年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2012年4月,上海市政府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后来该制度又陆续在各区落地。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政府规章《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于2014年2月出台施行,这进一步促进了申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管理者看来,多年的努力之下,进入2018年时,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技术与社会等领域的系统已基本建立,相关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决定启动新一轮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上海市民大多都接触到了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但也有人心存疑惑:“怎么我所住的小区还没有真正做起来呢?”事实上,这一次推进工作的终极目标不再是某些区域的试点,而是要在2020年实现上海全境的覆盖;在此之前,全市各区按照《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与《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確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来分批次落实。
在市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之外,上海在2018年开展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将相关规范以效力更高的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经过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修改后,将在2019年1月底提交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表决。在立法过程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专程赴宁波、杭州、厦门、大连、青岛等城市考察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和立法经验。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告诉记者:在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上海的生活垃圾管理立法拥有后发优势、立意更高,强调生活垃圾的“全程”管理。“立法不仅关注分类,也对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做了规范;在垃圾分类中,也强调‘全程’,也就是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都要做到分类。”
在丁伟看来,“全程管理”“全程分类”是本轮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立法和推进工作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在过去的试点工作中,不时会出现市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后,相关部门在运输、处理的过程中又将垃圾混在一起的情况,让辛苦的前期工作付之东流。
上海市垃圾分类的业务主管政府部门是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该局局长邓建平近日在接受“中国上海”网站在线访谈时表示:上海绿化市容部门正在加快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到2019年底,除了末端的焚烧设施的建设有一定的周期以外,各居民小区垃圾箱房的改造,垃圾中转站的改造,干垃圾、湿垃圾运输车辆的配置,都将基本完成。其中,垃圾箱房改造要完成17000个,全市湿垃圾专用运输车要超过900辆。
他介绍:为了杜绝“前分后混”现象,在垃圾全程分类中将采取“双向监督”的办法,也就是建立面向公众的垃圾分类混装混运举报平台,实现产生源头与收运企业、收运与中转企业、中转与处置企业的互相监督。绿化市容部门对此类情况开展检查,对拒不配合的物业企业依法处罚,对混装混运情况严重的环卫收运企业实行市场退出。这些内容,在目前的《条例(草案)》中也有明确规定,未来的监管将有法可依。
按照这样的规划,至2019年底,上海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天3.28万吨以上,其中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每天7000吨。
过去的试点工作中,不时会出现市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后,相关部门在运输、处理的过程中又将垃圾混在一起的情况,让辛苦的前期工作付之东流。
社会共治,全力推进
2018年,上海市新一轮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不久的某一天,邓建平没有提前打招呼,一大早就来到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与一位早起的居民攀谈起来。在聊天中他发现,垃圾分类有益于个人、家庭、子孙后代的生态环保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如何提高垃圾分类宣传的科学性、趣味性,引起市民群众的共鸣和感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他说。
“上海大调研”微信公众号中讲述的这个小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垃圾分类工作一定要接地气才能做好”的道理。分类方法究竟该怎么制定、要怎么才能让更多市民理解和行动,这些不能凭管理者的想象,而要沉到现实中才能发现。
例如:一方面,“四分法”为大多数市民接受;另一方面,市民又觉得在家里如果要放四个垃圾桶,实在太麻烦了。绿化市容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人大代表们捕捉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政策和法规的内容中,对家庭居民只要求严格执行干湿垃圾分开即可。
又如,生活垃圾的具体类型非常多,有些在宣传材料里没有列举,遇上这种情况如何知道正确的分类方法呢?考虑到市民的实际所需,在最新的《条例(草案)》中,规定了市绿化市容部门应当为此提供互联网智能查询服务;而上海绿化市容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绿色上海”,也已提供了这个功能:只要在相应的搜索框里输入垃圾物品名称,就能查到它的分类;如果是数据库中暂时不存在的物品,网站也承诺将在五个工作日内更新。 同时,为了方便市民交投可回收物,上海正全力推行“居住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两网融合”。2018年全市已建立了3000个“两网融合”服务点,2019年底将达到8000个。
垃圾分类是人人、时时、处处可以发生的事,仅靠监管很难推行,这需要广大市民自觉参与、逐渐形成习惯。对这个过程的推动,需要充分的社会共治。
上海市级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以分管副市长为第一召集人,二十多个市级委办局、群团组织以及各区级分管领导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各领域的力量,各区该项工作的联席会议也延续了这种形式。
在社区,居委干部、志愿者等深入居民家庭做垃圾分类的入户宣传,在垃圾箱房旁“手把手”教分类,在小区里开展垃圾分类评比,这些做法能持之以恒的小区,效果都逐渐显现出来。
从2018年9月开始,上海已经把每月5日设定为“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主题宣传日”,而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服务总队”和首批“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服务区分队”都已成立,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在丁伟看来,有了社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力量的加入,将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起到非常显著的助推作用。相应地,上海团市委在2018年为垃圾分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从青年志愿者等层面给予支持。
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要。上海绿化市容部门编写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宣传指导手册2018》,详细说明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各区已经翻印数百万册,陆续送到居民家中,有的小区做到了专人送到住户手中,让后者更加重视。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阶段的垃圾分类教育读本已于2018年编制完成,2019年将进入各级学校的课堂,这些知识将以孩子们看得懂学得会的形式与他们见面。这种“先进理念要教给下一代、让孩子教大人”的方式,已经在交通大整治等上海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多次实践,并被证明行之有效。
科技助推,全新手段
注重科学精神、技术助力,这是上海本轮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又一显著特点。
以垃圾分类方法这一关键点为例,上海实行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的“四分法”标准,就颇费思量。
邓建平在访谈中介绍说,选择“四分法”,有这样几点考虑:首先国务院文件推荐要求四分类。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前,在强制分类的城市,首先要求将有害垃圾分出来,然后有条件地对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分类,剩余部分作为一类,这样实际上也是四类。同时,全国相关城市如北京、广州、杭州、厦门,也基本是四分类。
另外,上海自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来,长期坚持四分类标准。目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的“四分类”名称自2013年以来已经在上海稳定实行了多年。丁伟介绍,2018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条例》的立法过程中发放了16000余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75.6%的被访者对于“四分法”表示认可,因此,在可行性方面,这样的分类方法具有比较牢固的基础。
“不过,从科学性上而言,当前的分类方法并不能说是完美的。”丁伟向记者表示,上海目前的四分法从概念上而言有重叠之处,不是完全严密的。例如,严格地说,可回收垃圾从状态上来说,也是干的。他同时表示,分类标准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实践的推行,将来可以再做调整,以使之既能切实推行,也更加具备科学性。
出现在小区里的新的垃圾箱也让居民们感到新奇:不仅是按照标准四色分类,有的还是智能装备。来投放垃圾的居民点击屏幕上的投放类别,刷卡后,箱门就会自动开关,为防止夹手,还加装了红外感应装置。垃圾扔进去后,底部的传感器会即时称出垃圾的重量,并和积累的“绿色积分”一起显示出来供人查看。上海绿化市容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两网融合”的网点中,约三分之一采用了这种智能垃圾箱的形式。
对于可回收垃圾,如果不想自己下楼投放,点一点手机也可以预约上门回收。目前,在支付宝的上海“城市服务”中,人们选择“垃圾分类回收”,按流程提示选择好上门地址、时间,就可以坐等社区回收员上门了。价值较高的垃圾回收所得会自动转进居民设置的提现账号;而价值较低的回收品,也可按重量兑换成“能量”,之后在环保商城里再兑换实物或优惠券。上海2万余个小区都已支持这种渠道的废旧大家电上门回收;而废纸、玻璃、金属、织物等生活废品,当下正在静安区彭浦街道、江宁街道的100多个小区开展试点,未来范围会继续扩大。
智能监控、智能称重、GPS定位等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也被运用于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监管平台上。比如,一辆满载的干垃圾专用运输车如果混入了湿垃圾,其重量就会发生正常范围以外的变化,这样的数据可以通过智能称重系统及时反馈到监管平台,相关负责人员发现后,就可立即对这辆车展开检查。
垃圾分类怎样成为“新时尚”?邓建平在访谈中认为:所谓新时尚,在于它具备引领性和感召力,代表社会前行的方向,引人向往;同时它不是小众的行为,而是有广泛的参与性,是公众一致认可并积极落实的行为。
人们有理由相信,“三全”加持的生活垃圾分类,将可以达成这样的目标,成为申城都市文明、生态文明的闪亮招牌。
上海率先试点支付宝“垃圾分类回收平台”
家家户户都有生活废品和废弃家电,应该如何处理却是一个难题。日前,上海率先试点支付宝“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只要手机点一点,废弃家电就被上门取走,还能换钱换物,十分方便。
支付宝表示,目前平台主要提供两类废品的上门回收服务。一类是废旧大家电等物品。上海全市2万余个小区都已支持。二类是废纸、玻璃、金属、织物等生活废品。目前在静安区彭浦街道、江宁街道100多个小区试点,未来将在全市推广。
垃圾分类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然而切实推行又似乎有很多现实的困难。当前的上海,正用怎样的决心和智慧来破解这些难题,避免垃圾围城,营造绿水青山?记者通过观察,发现了其中的“三全”秘诀。
多年积累,全程管理
2018年以来,许多上海市民明显感觉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加速落实。“看来这一回是要真的全面推行了。”不少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上海在政府层面开始成规模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至少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78年,上海就以“是否可以用作农肥”为标准来做垃圾分类,厨余垃圾或者直接运至农田或者作为城市绿化的肥料。
1996年以来,上海开展了多轮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并于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开始,“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连续7年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2012年4月,上海市政府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后来该制度又陆续在各区落地。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政府规章《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于2014年2月出台施行,这进一步促进了申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管理者看来,多年的努力之下,进入2018年时,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技术与社会等领域的系统已基本建立,相关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决定启动新一轮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上海市民大多都接触到了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但也有人心存疑惑:“怎么我所住的小区还没有真正做起来呢?”事实上,这一次推进工作的终极目标不再是某些区域的试点,而是要在2020年实现上海全境的覆盖;在此之前,全市各区按照《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与《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確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来分批次落实。
在市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之外,上海在2018年开展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将相关规范以效力更高的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经过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修改后,将在2019年1月底提交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表决。在立法过程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专程赴宁波、杭州、厦门、大连、青岛等城市考察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和立法经验。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告诉记者:在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上海的生活垃圾管理立法拥有后发优势、立意更高,强调生活垃圾的“全程”管理。“立法不仅关注分类,也对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做了规范;在垃圾分类中,也强调‘全程’,也就是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都要做到分类。”
在丁伟看来,“全程管理”“全程分类”是本轮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立法和推进工作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在过去的试点工作中,不时会出现市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后,相关部门在运输、处理的过程中又将垃圾混在一起的情况,让辛苦的前期工作付之东流。
上海市垃圾分类的业务主管政府部门是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该局局长邓建平近日在接受“中国上海”网站在线访谈时表示:上海绿化市容部门正在加快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到2019年底,除了末端的焚烧设施的建设有一定的周期以外,各居民小区垃圾箱房的改造,垃圾中转站的改造,干垃圾、湿垃圾运输车辆的配置,都将基本完成。其中,垃圾箱房改造要完成17000个,全市湿垃圾专用运输车要超过900辆。
他介绍:为了杜绝“前分后混”现象,在垃圾全程分类中将采取“双向监督”的办法,也就是建立面向公众的垃圾分类混装混运举报平台,实现产生源头与收运企业、收运与中转企业、中转与处置企业的互相监督。绿化市容部门对此类情况开展检查,对拒不配合的物业企业依法处罚,对混装混运情况严重的环卫收运企业实行市场退出。这些内容,在目前的《条例(草案)》中也有明确规定,未来的监管将有法可依。
按照这样的规划,至2019年底,上海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天3.28万吨以上,其中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每天7000吨。
过去的试点工作中,不时会出现市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后,相关部门在运输、处理的过程中又将垃圾混在一起的情况,让辛苦的前期工作付之东流。
社会共治,全力推进
2018年,上海市新一轮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不久的某一天,邓建平没有提前打招呼,一大早就来到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与一位早起的居民攀谈起来。在聊天中他发现,垃圾分类有益于个人、家庭、子孙后代的生态环保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如何提高垃圾分类宣传的科学性、趣味性,引起市民群众的共鸣和感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他说。
“上海大调研”微信公众号中讲述的这个小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垃圾分类工作一定要接地气才能做好”的道理。分类方法究竟该怎么制定、要怎么才能让更多市民理解和行动,这些不能凭管理者的想象,而要沉到现实中才能发现。
例如:一方面,“四分法”为大多数市民接受;另一方面,市民又觉得在家里如果要放四个垃圾桶,实在太麻烦了。绿化市容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人大代表们捕捉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政策和法规的内容中,对家庭居民只要求严格执行干湿垃圾分开即可。
又如,生活垃圾的具体类型非常多,有些在宣传材料里没有列举,遇上这种情况如何知道正确的分类方法呢?考虑到市民的实际所需,在最新的《条例(草案)》中,规定了市绿化市容部门应当为此提供互联网智能查询服务;而上海绿化市容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绿色上海”,也已提供了这个功能:只要在相应的搜索框里输入垃圾物品名称,就能查到它的分类;如果是数据库中暂时不存在的物品,网站也承诺将在五个工作日内更新。 同时,为了方便市民交投可回收物,上海正全力推行“居住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两网融合”。2018年全市已建立了3000个“两网融合”服务点,2019年底将达到8000个。
垃圾分类是人人、时时、处处可以发生的事,仅靠监管很难推行,这需要广大市民自觉参与、逐渐形成习惯。对这个过程的推动,需要充分的社会共治。
上海市级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以分管副市长为第一召集人,二十多个市级委办局、群团组织以及各区级分管领导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各领域的力量,各区该项工作的联席会议也延续了这种形式。
在社区,居委干部、志愿者等深入居民家庭做垃圾分类的入户宣传,在垃圾箱房旁“手把手”教分类,在小区里开展垃圾分类评比,这些做法能持之以恒的小区,效果都逐渐显现出来。
从2018年9月开始,上海已经把每月5日设定为“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主题宣传日”,而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服务总队”和首批“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服务区分队”都已成立,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在丁伟看来,有了社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力量的加入,将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起到非常显著的助推作用。相应地,上海团市委在2018年为垃圾分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从青年志愿者等层面给予支持。
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要。上海绿化市容部门编写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宣传指导手册2018》,详细说明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各区已经翻印数百万册,陆续送到居民家中,有的小区做到了专人送到住户手中,让后者更加重视。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阶段的垃圾分类教育读本已于2018年编制完成,2019年将进入各级学校的课堂,这些知识将以孩子们看得懂学得会的形式与他们见面。这种“先进理念要教给下一代、让孩子教大人”的方式,已经在交通大整治等上海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多次实践,并被证明行之有效。
科技助推,全新手段
注重科学精神、技术助力,这是上海本轮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又一显著特点。
以垃圾分类方法这一关键点为例,上海实行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的“四分法”标准,就颇费思量。
邓建平在访谈中介绍说,选择“四分法”,有这样几点考虑:首先国务院文件推荐要求四分类。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前,在强制分类的城市,首先要求将有害垃圾分出来,然后有条件地对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分类,剩余部分作为一类,这样实际上也是四类。同时,全国相关城市如北京、广州、杭州、厦门,也基本是四分类。
另外,上海自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来,长期坚持四分类标准。目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的“四分类”名称自2013年以来已经在上海稳定实行了多年。丁伟介绍,2018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条例》的立法过程中发放了16000余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75.6%的被访者对于“四分法”表示认可,因此,在可行性方面,这样的分类方法具有比较牢固的基础。
“不过,从科学性上而言,当前的分类方法并不能说是完美的。”丁伟向记者表示,上海目前的四分法从概念上而言有重叠之处,不是完全严密的。例如,严格地说,可回收垃圾从状态上来说,也是干的。他同时表示,分类标准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实践的推行,将来可以再做调整,以使之既能切实推行,也更加具备科学性。
出现在小区里的新的垃圾箱也让居民们感到新奇:不仅是按照标准四色分类,有的还是智能装备。来投放垃圾的居民点击屏幕上的投放类别,刷卡后,箱门就会自动开关,为防止夹手,还加装了红外感应装置。垃圾扔进去后,底部的传感器会即时称出垃圾的重量,并和积累的“绿色积分”一起显示出来供人查看。上海绿化市容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两网融合”的网点中,约三分之一采用了这种智能垃圾箱的形式。
对于可回收垃圾,如果不想自己下楼投放,点一点手机也可以预约上门回收。目前,在支付宝的上海“城市服务”中,人们选择“垃圾分类回收”,按流程提示选择好上门地址、时间,就可以坐等社区回收员上门了。价值较高的垃圾回收所得会自动转进居民设置的提现账号;而价值较低的回收品,也可按重量兑换成“能量”,之后在环保商城里再兑换实物或优惠券。上海2万余个小区都已支持这种渠道的废旧大家电上门回收;而废纸、玻璃、金属、织物等生活废品,当下正在静安区彭浦街道、江宁街道的100多个小区开展试点,未来范围会继续扩大。
智能监控、智能称重、GPS定位等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也被运用于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监管平台上。比如,一辆满载的干垃圾专用运输车如果混入了湿垃圾,其重量就会发生正常范围以外的变化,这样的数据可以通过智能称重系统及时反馈到监管平台,相关负责人员发现后,就可立即对这辆车展开检查。
垃圾分类怎样成为“新时尚”?邓建平在访谈中认为:所谓新时尚,在于它具备引领性和感召力,代表社会前行的方向,引人向往;同时它不是小众的行为,而是有广泛的参与性,是公众一致认可并积极落实的行为。
人们有理由相信,“三全”加持的生活垃圾分类,将可以达成这样的目标,成为申城都市文明、生态文明的闪亮招牌。
上海率先试点支付宝“垃圾分类回收平台”
家家户户都有生活废品和废弃家电,应该如何处理却是一个难题。日前,上海率先试点支付宝“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只要手机点一点,废弃家电就被上门取走,还能换钱换物,十分方便。
支付宝表示,目前平台主要提供两类废品的上门回收服务。一类是废旧大家电等物品。上海全市2万余个小区都已支持。二类是废纸、玻璃、金属、织物等生活废品。目前在静安区彭浦街道、江宁街道100多个小区试点,未来将在全市推广。